一、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及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判读
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成因
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随着高度上升,温度逐渐降低,降水发生变化。从山麓到山顶,不同海拔水热状况不同,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会出现逐渐变化更迭的现象,这就是垂直分异。
2.对于垂直地域分异,需要理解并掌握以下几点:
⑴出现垂直分异的山区,处在一定的纬度和干湿度地带上,必然受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的双重制约。
⑵同一山体的垂直自然带,又有阴坡和阳坡的明显差异,又有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明显差异。
⑶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基带与山地所处水平地带的水热条件相适应。基带类型既决定了整个带谱的性质,也决定了一个完整带谱可能出现的结构。一个完整的带谱,顶带应该是永久冰雪带。倘若山地不够高,顶带则为与其高度及生态环境相对应的其他自然带所代替。
3、带谱规律
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的一座高山,一般山地垂直带谱分布规律为:
4、相似规律
垂直带谱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5、基带规律
垂直带谱的起始带称为基带。基带与山地所处水平陆地自然带相一致。
应用:以基带判定温度带、气候类型
6、带谱数量规律
(1)山地所在纬度—— 相同高度的山地,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2)山地海拔—— 纬度相当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3)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山地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7、同一自然带高度规律——纬度、坡向
⑴纬度低,同一自然带海拔高;纬度高,同一自然带海拔低。(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⑵东西走向的山,低纬地区的热量盈余区:水分为决定因素,迎风坡高于背风坡。
⑶东西走向的山,中高纬的热量非盈余区:水分充足,两坡热量差异明显的,阳坡高于阴坡
应用:通过垂直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垂直带的数目多于北坡(不考虑水分条件),或基带垂直带的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⑷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图乙所示。
【高考链接2】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4.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5.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高考链接2答案】
3.珠穆朗玛峰南北坡的基带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珠穆朗玛峰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高山草甸草原。因为南坡山麓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降水较多,属向阳坡。而北坡山麓具有高寒气候特征,不适宜森林生长,只发育高山草甸草原。
4.比较珠穆朗玛峰南北坡自然带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①自然带数目南坡多,北坡少;②雪线南坡低,北坡高;③南坡有森林带,北坡没有;
①南坡山麓海拔低,山坡相对高度大;降水多,气温高,自然带数目多;②南坡是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③南坡是阳坡气温高;又是迎风坡降水多;山麓海拔较低,水热较丰富形成森林带;
5.以高山草甸为例,它在南坡和北坡分布的海拔范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高山草甸在南坡位于4500〜4800米之间,在北坡位于4000〜4800米之间。这种差异的产生,是因为南坡为迎风坡和阳坡,水热条件比较好,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高;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温相对较低,高山草甸的分布位置相对较低。
考点一 地域差异
1.地域特征是怎样形成的?
地域外部条件太阳辐射、距海远近与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结果。
2.典型地域差异的成因
地域外部条件太阳辐射量、距海远近等,常常影响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进而不同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存在地域差异。
⑴同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同纬度地区,自沿海到内陆,由湿润趋向干旱。在沿海地区,太阳辐射较多地用于蒸发,水循环强烈;在大陆内部,太阳辐射更多地转化为风能。因此,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自然环境要素间物质迁移存在差异,自然环境演化过程也不相同,从而形成湿润区和干旱区不同的景观。
⑵低纬度地区和高纬度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是什么
低纬地区,太阳辐射强,获得太阳辐射多,水循环和生物循环旺盛,形成热带景观;
高纬地区,太阳辐射弱,获得太阳辐射少,水循环和生物循环缓慢,形成寒带景观。
3.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性从尺度上来说,有何不同?
(1)全球性的地域差异:温度带分异和海陆分异。
(2)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陆地自然带的分布。
(3)更小尺度的地域差异:山和谷的差异、山体阴坡和阳坡的差异。
4.自然带
(1)自然带的概念:
由于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互不相同,水热组合不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又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植被类型和土壤类型。相应的气候、植被和土壤共同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地带。
(2)自然带的命名:热量带+植被类型+带
5.自然带分布与气候类型的对应关系:
考点二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1.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纬度地带性分异)判读
⑴看更替方向:南北方向。
⑵看延伸方向:多东西方向(受地形影响,南、北美洲西海岸自然带南北延伸)。
⑶看自然带变化:雨林→常绿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苔原→冰原。
⑷看主导因素:热量。
⑸原因:一般来说,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并随着纬度而变化。这种呈纬向带状分布的差异,就是纬度地带性分异。
●●特别提醒
⑴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
⑵中纬度大陆东岸的自然带:针阔叶混交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⑶中纬度大陆西岸的自然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⑷常考的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①“一带两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②“两带一气”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温带大陆性气候);
③“两带两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
⑸湿润地区,热量为主导因素;干旱、半干旱地区,水分为主导因素。
2.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经度地带性分异)判读
⑴看更替方向:东西方向。
⑵看延伸方向:多南北方向。
⑶看自然带变化:森林→草原→荒漠。
⑷看主导因素:水分。
⑸原因:在同一纬度地带内,降水量往往从沿海到内陆逐渐减少,从而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这种由于水分条件不同而导致的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的差异,被称为“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这种分异多沿经度方向变化,又称为“经度地带性分异”。
【高考链接1】
(2021,湖南卷)野火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火。近年来,世界各地野火频发,给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蒙古东部地区(见下图)野火发生频率高且区域差异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区主要野火类型是
A.落叶林火 B.针叶林火 C.草原火 D.荒漠草原火
【高考链接1答案】
1.C 结合我国西北地区由东至西自然带分布规律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分布规律,蒙古东部对应我国内蒙古中部地区,自然带分布主要为草原,所以野火类型主要为草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