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新建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共建地理周练试题6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10-29 
  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分布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气压带和风带(箭头表示气流方向)分布局部示意图

1.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压带
  B.极地高压带
  C.副极地低压带
  D.副热带高压带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显示,甲气压带位于30°S附近,且以下沉气流为主,为副热带高压带,D项正确。

2.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此时最有可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C
  解析 图中显示,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北,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偏北,为北半球夏季,最有可能是7月,C项正确。

3.乙风带移动后,可能形成
  A.南亚的西南季风
  B.南亚的东北季风
  C.东亚的西北季风
  D.东亚的东南季风
  答案 A
  解析 图中显示,乙风带位于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西南风,这是南亚西南季风的主要形成原因,A项正确。

  下图为60°N某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某月份海陆气温示意图

4.上述“某月”是指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答案 A
  解析 读图可知,亚欧大陆气温低于同纬度海洋,说明应该是北半球冬季,因此“某月”是指1月。

5.该月份控制B、C两地的气压中心分别是
  A.亚洲高压、夏威夷高压
  B.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
  C.亚洲低压、阿留申低压
  D.亚洲低压、夏威夷高压
  答案 B
  解析 据上题可知,此时是北半球冬季,B位于亚欧大陆上,应该是亚洲高压,C位于太平洋上,应该是阿留申低压,B项正确。

6.该季节A、B两地的风向分别是
  A.东南风 西北风
  B.西南风 西北风
  C.东南风 东南风
  D.西南风 东南风
  答案 B
  解析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该图反映的是北半球冬季,A位于欧洲西部,全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风向为西南风,B位于亚洲东部,属于季风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

  下图为部分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7.图示M气压带所在半球与名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B.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压带
  D.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
  答案 C
  解析 根据风向和纬度可知,图示M气压带应是副热带高压带;北侧是东南风,应是东南信风,M气压带位于南半球。

8.图中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图中a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b是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c是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d是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图中风带的位置,由北向南排序是④③①②。

  热带辐合带(赤道低压带)按其气流辐合的特性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南北信风直接交汇形成的辐合带;另一种是在夏季,由越过赤道形成的季风与信风两者交汇形成的辐合带。下图为全球热带辐合带南北移动图。据此完成9~10题。

全球热带辐合带南北移动图

9.关于热带辐合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东太平洋、大西洋与西非的移动幅度较其他地区大
  B.大致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C.信风辐合带是热力因素导致的,而季风与信风辐合带是动力因素导致的
  D.虚线范围内辐合带移动幅度大与季风有关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在大西洋与西非的移动幅度较小,A项错误。大致是北半球的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项错误。信风辐合带是动力因素导致的,而季风与信风辐合带是动力与热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C项错误。虚线范围主要为印度洋海区,7月辐合带是由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而成的西南风与东北信风辐合而成,1月辐合带由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偏转形成西北风与东南信风辐合形成,故辐合带移动幅度大与季风有关,D项正确。

10.符合图中甲地1月辐合带形成原理的是

337DL34

  答案 C
  解析 图中甲地1月辐合带形成主要是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偏转成西北风,再与东南信风辐合。

  小明在他读书的地方写下日记:“我看不到春花,看不到秋叶,没有季节之流转。色彩、植被、山脉、村落及整个大地,都毫无变化,让我失去了时间意识。在这里,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据此完成11~13题。
11.该地气候类型为
  A.热带雨林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地自然景观季节变化小,降水多,因此最可能位于热带雨林气候区。

12.该地最可能位于
  A.东非高原 B.马来群岛 C.中亚 D.西欧
  答案 B
  解析 东非高原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中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西欧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

13.“雨直直地下来,烟缕垂直地升起”的主要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为零 B.亚洲高压控制
  C.雨、烟受重力影响 D.赤道低压带影响
  答案 D
  解析 热带雨林气候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赤道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下图是大陆西岸甲、乙、丙三地全年气压带、风带控制时长示意图。读图,完成14~16题。

245DL189

14.甲地气候类型为(  )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B
  解析 读图可知,甲地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终年高温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

15.乙气候的分布规律为
  A.南北纬20°~30°大陆西岸
  B.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C.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
  D.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答案 D
  解析 读图可知,乙地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16.甲、乙、丙三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
  答案 A
  解析 丙地全年受盛行西风带控制,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乙地位于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甲地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位于南北纬20°~30°的大陆西岸。所以纬度由低到高依次是甲、乙、丙。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为了寻找水源和食物,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在塞伦盖蒂和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右图为野生食草动物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7~18题。

245DL190

17.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
  A.赤道低压带控制
  B.信风带控制
  C.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D.西风带控制
  答案 A
  解析 图示区域是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高温多雨;受信风带控制时,炎热干燥。所以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食物时,当地受赤道低压带控制,A项正确。

18.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2~4月 B.5~7月 C.8~10月 D.11~12月
  答案 A
  解析 食草动物逐水草迁移,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应是赤道低压带向北移的时候。赤道低压带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所以可能是2~4月,A项正确。

  一般情况下,受来自海洋气流影响的区域,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图一中阴影部分表示冬季受海洋气流影响明显的区域。据此完成19~20题。

245DL192A245DL192B

19.图一中夏季具有海洋性气候特征的区域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⑦
  C.③⑥⑦⑨
  D.①④⑦⑨
  答案 B
  解析 结合材料可知,图中阴影部分冬季受海洋影响明显,说明冬季该地受西风带影响,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中n为30°,北侧n+10°为40°N。③位于40°N以北大陆的西岸,全年受西风带影响,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①④⑦位于大陆东部,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形成季风气候,①地为温带季风气候,④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⑦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受来自海洋气流的影响,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20.图二为世界某地气温和降水量图,该地可能位于图中的
  A.④⑦
  B.②⑤
  C.③⑥
  D.⑧⑨
  答案 D
  解析 由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15℃以上,属于热带气候。从降水量来看,全年降水量很小,属于热带沙漠气候。读图并结合上题分析,图中的⑧⑨两地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在产业革命前,航海家们只能靠风力乘帆船在海洋上航行。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远航、迪亚士发现好望角的航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和郑和七次下“西洋”,都是靠风力乘帆船,完成了人类历史的伟大壮举。帆船在南、北纬30°附近的海面常因无风而等候,导致船上的马匹因缺少淡水、草料而死亡,这一纬度附近被船员称为“马的死亡线”,或称为“马纬度”。下图为世界航海重要出发地或到达地位置示意图。

245DL182

(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的远航出发地(甲)和到达地(乙)经过了哪些气压带或风带?(9分)
  答案:盛行西风,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东北信风)。
(2)迪亚士发现好望角(丙)之初,因其风浪巨大,将该地称为“风暴角”。这里风浪巨大的原因是什么?(6分)
  答案:地处中纬度,受盛行西风控制;海域辽阔,摩擦力小。
(3)简要解释“马纬度”环境特点的形成原因。(6分)
  答案: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气流以下沉为主,水汽难以冷凝形成降水。
(4)郑和下“西洋”出发时(出发地为丁),应选择________季;返航时(返航地为戊),应选择________季。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原因。(9分)
  答案:冬 夏 出发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冬季盛行偏北风,可顺风航行;返航地位于印度洋沿岸,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可顺风航行。
(5)分析戊地夏季风的成因。(10分)
  答案:戊地位于南亚,夏季时,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受亚洲低压的吸引,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风向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解析 第(1)题,哥伦布出发地位于中纬度地区,到达地位于低纬度地区,因此沿途经过盛行西风、副热带高压带、信风带。
  第(2)题,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受盛行西风影响,海洋摩擦力小,因而风浪巨大。
  第(3)题,“马纬度”地处南、北纬30°附近,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天。
  第(4)题,出发地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冬季盛行偏北风;返航地位于印度洋沿岸,夏季盛行西南风。
  第(5)题,戊地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其成因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周练试题 高二共建
  •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六大板块、三大
  • 下一篇:湖北省黄冈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