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冰川地貌、山脊、山谷、雪线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11-02 

例题

图1 例题

答案:B、D

精讲精析:(1)分析等高线对应的地形。①甲地的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因此为山峰;②乙地的等高线凸向高处,并且有河流发育,因此为山谷;③丙地的南边、北边都有一座山峰,因此为鞍部;④丁地的等高线凸向低处,因此为山脊。因此山谷对应的是图中的乙地,选项B正确。

(2)分析谷地的成因。由题干可知,第四纪冰期时,该地的雪线高度为3500m~3600m,而乙地(谷地)的海拔高度为3440m~3520m,因此有可能是受到了冰川的侵蚀作用,形成了U型谷,因此选项D正确。


知识点

通过等高线,区分山脊和山谷,主要有两种方法:

①看凸出方向。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凸向高处为山谷;

②看两侧海拔。沿着等高线弯曲的方向,画出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于山脊线或山谷线,作一条垂线,与两侧等高线相交。如果中间海拔高、两侧海拔低,则为山脊,中间低两侧高则为山谷。

图2 山脊与山谷的判断

冰川地貌,按照形态可以分为三种(面积从大到小):大陆冰川、冰帽、山地冰川

按照成因可以分为两类:

①侵蚀地貌(冰川上游、雪线以上):角峰、刃脊、冰斗、冰坎、冰川槽谷、羊背石、冰川刻槽等;

②堆积地貌(冰川下游):终碛垄、侧碛垄、冰碛丘陵、冰碛台地、底碛丘陵、底碛平原、鼓丘、漂砾扇等。

另外,冰水沉积物也会进行堆积,形成冰砾阜、蛇形丘、冰水阶地台地和冰水扇等地貌。

图3 冰川地貌


总结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小,解题思路为:①根据等高线的形态,分析等高线对应的地貌;②根据题干描述的雪线位置,分析该U型谷的成因(冰川侵蚀)。

雪线,指的是在高纬高山地区,常年积雪带的下限(年降雪量=年消融量)。雪线的高度,主要有三个影响因素:

①温度:温度越低,越容易积雪结冰,因此雪线越低。

②降水:降水越多,积雪越多,因此雪线越低。

③地形:地形平坦的地区,积雪容易堆积和保留,因此雪线较低;地形陡峭的地区,积雪容易滑落,因此雪线较高。

图4 雪线示意图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山谷 山脊 冰川地貌 雪线
  •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日出、日落时间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大牧场放牧业、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