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知识归纳-极昼、极夜、太阳直射点、气压带/风带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11-04 

知识点

极昼/极夜,指的是一天24小时都是白天/黑夜。极昼极夜的出现,与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运动有关,即与季节有关,具体的规律如下:

(1)二分二至

①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没有极昼极夜;

②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都是极昼,南极圈以南都是极夜;

③冬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北都是极夜,南极圈以南都是极昼。

(2)夏半年、冬半年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北极点及其附近出现极昼,范围逐渐向北极圈扩大,夏至时极昼范围达到北极圈,之后逐渐向北极点缩小;南极点及其附近出现极夜;范围逐渐扩大至南极圈,夏至后逐渐向南极点点缩小;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夜,南极点及其周围出现极昼,极昼/极夜范围逐渐向南/北极圈扩大,冬至后逐渐向南/北极点缩小。

图1 极昼极夜示意图

地球绕着地轴自转,自转的平面为“赤道面”;地球绕着太阳公转,公转的平面为“黄道面”。两个平面存在着一个23°26′的夹角:黄赤交角,因此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23°26′N~23°26′S之间往复移动,移动的周期为一个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移动的规律如下: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北移动到北回归线,再向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极昼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开始,先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回到赤道,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极夜的范围先扩大后缩小。

图2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A、D

精讲精析:(1)分析乙地该鸟类数量变化的原因。从题干中可知,该鸟类常常在沿海滩涂和河口觅食,因此如果沿海滩涂减少,则无法容纳太多的鸟类,且鸟类不得不集中到仅有的几块滩涂,造成鸟类分布的集中,因此选项A正确。

(2)分析温度与太阳辐射。①甲地位于北极圈以北,6~8月时可能会出现极昼现象,昼夜温差较小。但由于纬度较高,因此温度较低;②丙地位于30°S左右,纬度较低,且9月~次年4月为南半球的夏季,因此太阳辐射更强,温度更高。

(3)分析风速的大小。①甲地位于北极圈附近,因此位于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北风;丙地位于30°S附近,即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风速较小;②如果考虑气压带与风带的移动,则6~8月时向北移动5°,甲地仍位于极地东风带;9~4月时向南移动,丙地仍处于副热带高气压带。实际上,倘若甲地受到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控制,风速也会较大,因此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暖气团斜向爬升、冷气团斜向下沉,因此近地面还是有较大的风。


总结

本节例题的解题思路为:①分析乙地鸟类数量减少的原因;②根据甲、丙两地的纬度,分析两地的温度;③根据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分析甲、丙两地的风速大小。

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在热力和动力的作用下,地球上存在着“七压六带”。春分和秋分时,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恰好对称,它们的的纬度位置和风向分别为:

①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气流;

②信风带:分布在5°~25°,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③副热带高气压带:30°±5°,盛行下沉气流;

④盛行西风带:35°~55°,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

⑤副极地低气压带:60°±5°,暖空气爬升;

⑥极地东风带:65°~85°,北半球为东北风,南半球为东南风;

⑦极地高气压带:85°~90°,盛行下沉气流。

判断风向可以依据3个步骤:①垂直于气压带;②由高压指向低压;③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向北移动5°,冬季则向南移动5°。

图4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太阳直射点 气压带 风带 极昼
  •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人口老龄化、年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非洲气候、热带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