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知识归纳-褶皱、向斜山、背斜谷、地质剖面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11-06 

知识点

(1)褶皱

当岩层两侧受到挤压,便会发生弯曲,产生褶皱。褶皱的一个弯曲叫做褶曲,褶曲的中心岩层叫做核部,两侧岩层叫做两翼。褶曲包括两种基本类型:向斜、背斜。

在理想状态下,向斜向下弯曲,成为山谷;背斜向上拱起,成为山峰,此时为“向斜成谷、背斜成山”。在岩层的年代方面,向斜的核部岩层年代新、两翼老;背斜核部老、两翼新。

图1 向斜与背斜的岩层年代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向斜向下凹陷,核部受到较大的挤压力,岩层更耐侵蚀;而背斜向上拱起,背斜顶部受到较大的张力,岩石容易破碎,容易被风化和侵蚀。

因此向斜核部更耐侵蚀,最后往往成为山峰;而背斜顶部更容易受到侵蚀,最后往往被侵蚀为山谷,因此便是“向斜成峰、背斜成谷”。

图2 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向斜山、背斜谷”在生活中很常见,因此在判断向斜背斜时,不能简单的凭借地表形态,看到山峰就认为是背斜。而应该通过核部、两翼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向斜和背斜(背斜核部老、两翼新,向斜相反)。

图3 向斜山与背斜谷

(2)岩层形成的顺序

在判断岩层的形成顺序时,在没有发生地层倒转的前提下,一般遵循两个规则:①先下后上,下面的岩层老,上面的岩层新;②先形成后侵入,侵入的岩层会切断原有的岩层,因此侵入岩的时间更靠后。

如下图所示,先沉积、后形成断层、(地层倾斜)、再沉积、后侵入、再沉积、(地层倾斜)、再沉积,形成现在的地表。

图4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


例题

图5 例题

答案:B、B

精讲精析:(1)分析各个岩层的接触关系。图中从下向上,①乙为断层,切断了原有的石灰岩和页岩;②丙为侵入的岩浆岩,切断了地下的许多岩层;③甲为砂岩,位于侵蚀面之上;④甲的上方仍有多层平行的页岩和石灰岩,再向上为地表的侵蚀面。

(2)分析岩层形成的顺序。一般来说,有两个规律:①下方先形成、上方后形成;②被切断的岩层先形成,侵入的岩层后形成。因此,图中应该是先形成倾斜的页岩、石灰岩,之后产生断层(乙),然后在断层的表面发生侵蚀、沉积,此后被侵入的岩浆岩切断(丙)。切断后,继续发生侵蚀和沉积,上方沉积砂岩(甲),并且继续沉积页岩和石灰岩。此后地层发生褶皱,岩层发生倾斜。地层稳定后,继续发生侵蚀沉积,形成现在的地表。

(3)分析褶皱形成的次数。褶皱,是指地壳受到挤压,变得弯曲。因此褶皱形成后,原有岩层的倾向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地表,并接受侵蚀沉积。因此当岩层与侵蚀面不平行时,即为发生了褶皱。图中共有4个侵蚀面,其中与岩层不平行的为2个,即形成过2次褶皱。


总结

向斜、背斜

在判断向斜、背斜时,不能简单的依据岩层形态,而应该根据岩层核部、两翼的新老关系。如下图所示,背斜核部老、两翼新,向斜核部新、两翼老。由于差别侵蚀(向斜核部耐侵蚀、背斜顶部易侵蚀),因此往往出现“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图6 向斜与背斜的辨别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褶皱 高考地理知识 背斜谷 向斜山
  • 上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锋面气旋、冷锋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归纳-地球自转、昼夜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