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田耕作在我国历史悠久,是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梯田撂荒率达22%。下图为我国某梯田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早期山区居民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主要目的是( )
A.减轻水土流失
B.增加耕地面积
C.提高土壤肥力
D.增加土壤湿度
2.下列省区中,梯田占耕地面积比重最大的是( )
A.新疆
B.黑龙江
C.贵州
D.湖北
3.当前梯田的高撂荒率反映出我国( )
A.山区面积广
B.机械化水平高
C.劳动力不足
D.工业化进程快
【答案】1.B2.C3.D
【解析】
1.山区地势起伏较大,耕地面积有限,人地矛盾突出,早期山区居民将未利用的坡地开垦为梯田可以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地矛盾,B正确;开垦未利用的坡地易导致水土流失,A错误;开垦梯田并不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及增加土壤湿度,CD错误。故选B。
2.贵州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山地多,平地少,因此梯田占耕地面积比重最大,C正确;新疆土地面积广阔,耕地主要分布在地势比较平坦的盆地边缘的绿洲地区,A错误;黑龙江平原面积广阔,耕地集中在平原地区,B错误;湖北省的耕地主要集中在中部和南部的平原地区,D错误。故选C。
3.梯田耕作难度大,需经常维护,收益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减少,从而出现梯田大量撂荒的现象,D正确;山区面积广和梯田撂荒没有关系,A错误;梯田不利于机械化作业,梯田撂荒不能反映出我国机械化水平高,B错误;目前我国还没有出现劳动力不足的现象,C错误。故选D。
【点睛】梯田撂荒的原因: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劳动力成本提高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业劳动力不足;山体坡度大,梯田田块小,不利于机械化耕作;生产效率低;耕种梯田收益下降;市场粮食价格便宜,常比梯田种粮成本低,且购买便利。
悬日是指在特定时间太阳正对着街道初升或坠落。下图为北京市某摄影爱好者拍摄到的过街天桥上的悬日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天桥过街廊道的空间高度约3.2米,太阳直径约139万千米,日地距离约1.5亿千米。则拍摄地与过街天桥的距离大约是( )
A.750米
B.345米
C.3450米
D.7500米
5.拍摄悬日照片的时间最可能在( )
A.9月23日18:00
B.3月21日6:00
C.6月22日4:00
D.12月22日8:00
6.太阳的视觉角度约为0.5度,照片中的太阳从与天桥横梁相切伊始到完全嵌入天桥需要( )
A.16分钟
B.8分钟
C.4分钟
D.2分钟
【答案】4.B5.A6.D
【解析】
4.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阳直径为1.39×106米,日地距离为1.5×108米,根据相似三角形原理,天桥走廊顶部和底部的垂直距离3.2米和太阳直径1.39×106米相对应,过街天桥和拍摄点的距离与日地距离1.5x108米相对应,故可列公式:(1.39×106)/(1.5×108)=3.2/X 米,可算出X约为345米,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选B。
5.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指向标可知,此时太阳在正西方向,且接近地平线,说明是接近日落,且是正西方向日落,因此为二分日(春分日和秋分日)的18:00,故A正确,BCD错误。答案选择A。
6.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就是太阳落下的角速度,地球自转大约每4分钟转一度,根据题干太阳的视觉角度约为0.5度,因此要完全嵌入天桥需要4×0.5=2分钟,故ABC错误,D正确。答案选择D。
【点睛】太阳视运动,是由于地球的自转,使位于地球上的人觉得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又在西方落下,从而认为是太阳绕地球的运动。但是,太阳视运动只是人的一种观测表示,也就是说以观测者为参考系(假定观测者保持相对静止),那么就是太阳相对于观测者是运动的。
泰加林是北半球中高纬度分布面积最辽阔的森林生态系统。夏季温凉,冬季严寒,冷而湿是泰加林生长的必要条件。我国也有泰加林分布,称为“明亮森林”。下图为植被类型分布与水热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代表泰加林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8.下列山脉中有泰加林分布的是( )
A.昆仑山
B.大兴安岭
C.南岭
D.秦岭
9.我国“明亮森林”( )
A.林间透光性差
B.不易倾倒
C.主根发达
D.侧根发达
【答案】7.C8.B9.D
【解析】
7.由题可得,泰加林的生长条件是冷、湿;图中丙的年平均降水量大多为1000m以上,降水丰富;年平均温度在0℃左右,气候寒冷;故丙为泰加林,C正确。甲年均温在20一30℃,气温高,年降水量极为丰富,应为热带雨林,A错误。乙地气温温和,降水丰富,应为温带阔叶林,B错误。丁气温在温和到寒冷之间,降水较为稀少,应为温带草原,D错误。故选C。
8.由“夏季温凉,冬季严寒,冷而湿是泰加林生长的必要条件”可知,泰加林的生长条件是冷、湿;大兴安岭位于我国东北部,纬度较高,气温低;加上来自太平洋的气流带来的水汽在此受地形抬升,降水相对丰富,有泰加林分布,B正确。昆仑山脉位于我国内陆地区,降水稀少,A错误。南岭和秦岭位于亚热带地区,气温高,无泰加林分布,CD错误。故选B。
9.由所学知识可知,“明亮森林”由松,落叶松属组成的森林,树冠稀疏,林内透光度大,因此称为明亮针叶林;“明亮森林”林间透光性强,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纬度较高,由于严冬的土壤冻拔作用,将落叶松的根系向上拔起,森林易倾倒,B错误。冻土发育,森林的主根很难深入,侧根发达,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泰加林生长在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带,主要分布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部分地区、东欧平原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美洲北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国际标准时间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图示时刻( )
A.甲地昼夜温差大
B.乙地艳阳高照
C.丙地盛行偏南风
D.丁地位于冷锋前
11.乙气压系统势力偏强的年份( )
A.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
B.我国东部地区南涝北旱
C.华北地区夏季用水紧缺
D.我国冬季南北温差显著增大
【答案】10.C11.A
【解析】
10.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受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昼夜温差小,A错误;根据时差,国际标准时间12时,乙地地方时应为21时左右,为夜间,不会有艳阳高照,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丙地南侧气压较高,盛行偏南风,C正确;丁地位于高压脊,不会形成冷锋,D错误。所以选C。
11.根据位置和气压分析,乙气压系统为副热带高压中心,当其势力偏强的年份,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A正确;雨带北移速度加快,长江流域梅雨时间偏短,伏旱增长,南旱北涝,B错误;华北地区进入雨季时间较早,雨季持续时间较长,夏季水资源充沛,C错误;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冬季南北温差的影响较小,D错误。所以选A。
【点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我国天气、气候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它西部的高压脊。它的位置和强度随季节而变化。
乡城县位于横断山北端的沙鲁里山脉,境内分布有大量的串珠状湖群,其中“香巴拉七湖”的一至七湖像巨人的脚印在延伸,考察发现少数湖泊除最冷月湖面一半结冰,大部分时间波光粼粼。下图为七湖剖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从成因看,香巴拉七湖属于( )
A.构造湖
B.冰川湖
C.堰塞湖
D.潟湖
13.香巴拉七湖( )
A.植被少湖水含沙量大
B.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
C.夏季时水流量会增大
D.主要分布在山脊地带
14.推测香巴拉七湖少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主要原因是( )
A.湖泊位置海拔较低
B.背风坡有焚风影响
C.有地下泉水的补给
D.水流迅速不易冻结
【答案】12.B13.C14.C
【解析】
12.结合材料分析,香巴拉七湖位于横断山区北端,海拔高,地质时期冰川活动频繁,冰川侵蚀形成起伏不平的冰川谷,后冰川融化积水形成串珠状湖泊,B正确;构造湖由地壳断裂陷落积水而形成,往往较深,也不会呈串珠状,A错误;堰塞湖是由滑坡体阻断河流后积水而形成的湖泊,不会呈串珠状,C错误;潟湖是被沙嘴、沙坝或珊瑚分割而与外海相分离的局部海水水域,分布在沿海地区,不会呈串珠状,D错误。故选B。
13.结合材料分析,香巴拉七湖位于横断山区北端,海拔高,主要依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含沙量小,夏季时水流量会增大,AB错误,C正确;能积水成湖,可知主要分布在山谷地带,D错误。故选C。
14.香巴拉七湖少数湖泊冬季不结冰的原因最可能是有地下泉水的补给,地下水水温季节差异小,冬季水温较高,不易结冰,C正确;七湖海拔高度相差不大,对水温的影响小,A错误;焚风效应对七湖泊的影响是一样的,B错误;七湖泊相对独立,水流缓慢,D错误。故选C。
【点睛】串珠湖是指冰川谷纵向起伏不平,冰坎(即冰川谷地中的陡坎)与冰盆相间,冰盆积水成湖或者有多道终碛堤阻水成湖,因形似串珠而得名,大多位于海洋性冰川(是指发育于降水丰沛的海洋性气候地区的冰川,冰川温度接近0℃)分布地区。
区域关怀是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下图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差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读图可知( )
A.t1时期,区域3进入到了起步发展阶段
B.t2时期,区域2进入到了后期发展阶段
C.t3时期,区域2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D.t4时期,区域1和2达到同等发展水平
16.下列举措与区域关怀理念相符的是( )
①重点关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
②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③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区域实施政策倾斜
④尊重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15.C16.A
【解析】
15.读图分析,t1时期,区域3还没有进入到起步发展阶段,A错误;t2时期,区域2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还没有进入到后期发展阶段,B错误;t3时期,区域2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正确;t4时期,区域1和2发展水平不相同,区域1发展水平更高,D错误。故选C。
16.根据“区域关怀是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落实到区域,尊重区域主体地位,发挥区域优势,保障区域权益,促进区域间和谐发展,从而走向区域共同富裕,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可知,重点关注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态势会加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不利于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符合区域关怀的理念,①错误;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对资源枯竭型区域实施政策倾斜,尊重区域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都有利于促进区域和谐发展,符合区域关怀的理念,②③④正确。故选A。
【点睛】区域发展阶段:
1、初期阶段。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此外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人地关系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 成长阶段。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地关系是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3、转型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4、再生阶段。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区域发展措施是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下左图为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人口重心演变图,下右图为2000—2018年长江三角洲人口偏移增长类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有关长三角地区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经济发达,人口分布均衡
B.人口重心呈现由东南向西北迁移
C.重心迁移呈“由快到慢”特征
D.2012年后人口重心逐步趋向稳定
18.有关长三角地区人口偏移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皖西承接产业转移,人口集聚有所提升
B.苏北受上海辐射大,人口偏移持续为负
C.浙江持续扩大城市规模,吸引人口迁入
D.上海环境承载力大,人口偏移由正转负
【答案】17.D18.A
【解析】
17.读图分析,长三角经济发达,但是人口分布并不均衡,A错误;人口重心呈现由西北向东南转移的趋势,B错误;重心迁移呈由慢到快又变慢的特征,C错误;2012年后人口重心变化很小,逐步趋向稳定,D正确。故选D。
18.读图分析,安徽西部靠近长江三角洲,便于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人口偏移增长由负转正,人口集聚有所提升,A正确;苏北受上海辐射较小,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偏移持续为负,B错误;浙江主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吸引人口迁入,C错误;上海人口过于集中,再加上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偏移由正转负,D错误。故选A。
【点睛】产业结构调整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对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要求发生变化。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高端技术人员的迁入,加快普通劳动力技能的提升;伴随着劳动力导向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力迁移方向发生变化。
发展紧凑型城市是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有效控制城市蔓延而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表为不同时期上海建成区扩展强度(扩展强度=某时期内扩展的用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和地铁周边增加面积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表反映了( )
A.1995-2015年上海建成区用地面积增加迅速
B.1995-2015年上海建成区扩展面积变化是由于地铁建设
C.2000-2005年上海扩展速度较慢主要是迁入人口减少
D.地铁对上海建成区用地面积扩展具有促进作用
20.上海发展紧凑型城市可以( )
①促进郊区城市化
②保护郊区的开敞空间
③降低城市能源消耗
④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19.D20.B
【解析】
19.结合材料和表中数据分析,上海发展紧凑型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1995-2005年增速较慢,2005-2010年增速较快,2010-2015年增速减慢,A错误;1995-2015年上海建成区扩展面积变化与地铁周边增加面积并不完全一致,但可以反映出地铁对上海建成区面积扩展有明显的促进作用,B错误,D正确;2000-2005年上海迁入人口快速增长,建成区扩展速度较慢主要受政策调控的影响,C错误。故选D。
20.根据材料“发展紧凑型城市是以紧凑的城市形态来有效控制城市蔓延而提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可知上海发展紧凑型城市可以控制郊区城市化的过快发展,保护郊区的开敞空间,①错误,②正确;发展紧凑型城市强调土地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的策略,主张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的地方,因此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城市能源消耗,③④正确。综上分析,②③④正确,故选B。
【点睛】紧凑城市是针对城市无序蔓延发展而提出来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凑城市的形态取决于城市中人口和建筑的密度,强调土地混合使用和密集开发的策略,主张人们居住在更靠近工作地点和日常生活所必须的服务设施的地方,是一种基于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和城市精致发展的新思维,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功能紧凑、规模紧凑和结构紧凑。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上,我国宣布正式成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和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共涉及10个省份,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下图为中国第一批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大熊猫国家公园地跨( )
A.陕、甘、宁
B.川、陕、甘
C.青、川、甘
D.川、陕、渝
22.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 )
A.旅游教育
B.资源开发
C.科学研究
D.生态保护
23.从体验角度推测寒假期间最不适宜游览( )
A.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B.大熊猫国家公园
C.三江源国家公园
D.武夷山国家公园
【答案】21.B22.D23.C
【解析】
21.读图可知,大熊猫国家公园位于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交界处。故选B。
22.国家公园是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因此成立国家公园的首要功能是保护自然生态系统,D正确;旅游教育、资源开发、科学研究不是其首要功能,ABC错误。故选D。
23.读图分析,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纬度都比较低,寒假期间都比较温暖,适宜游览,ABD不符合题意;三江源国家公园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冬季寒冷,植被稀疏,野生动物活动少,不适宜游览,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国家公园是指由国家批准设立并主导管理,边界清晰,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大面积自然生态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地或海洋区域。
二、综合题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山岳冰川是干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独特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全面了解我国冰川资源状况,科研人员进行了两次冰川编目,时间分别为1970-1980年、2008-2010年(均在7-9月)。结果显示,我国天山3600m以下冰川面积缩减量占总变化的52.8%,高程5200m以上冰川面积却增加了8.95%。下图为我国天山冰川分布区域简图。
材料二 下左图为我国天山不同朝向冰川面积分布。下右图为我国天山冰川生态服务功能占比。
(1)简析两次编目中天山南北坡冰川面积变化的差异及其成因。
(2)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推测高海拔冰川面积增加的原因。
(3)天山冰川生态服务价值中,气候调节作用价值最高。指出该作用的主要表现,并概述其发生机制。
【答案】
(1)北坡面积变化较小;南坡面积减少幅度大。北(南)坡为阴(阳)坡,气温比南(北)坡低(高)。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在北坡形成迎风坡,降水量多于南坡。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速度南坡快于北坡。
(2)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降水增多,利于冰川积累;高海拔地区以固态降水为主,地表反射率增加,抑制冰川消融。
(3)抑制气候变暖,调节周边地区大气温度,缓解温室效应。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冰川融水,蒸发量加大,增加了大气湿度;影响大气性质和运动状况。
【解析】【分析】本题以天山冰川的图文资料设置问题,涉及影响冰川分布的因素、冰川的气候调节作用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两次编目中天山北坡冰川面积变化较小,南坡面积减小幅度大。因为天山北坡为阴坡,气温比南坡低,而且北坡可以受到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影响,受地形抬升,降水量较南坡丰富,因此北坡冰川补给较多,面积变化大于南坡;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南坡冰川融化速度快于北坡。
(2)冰川面积变化取决于积累量和消融量的对比。全球气候变暖,西北地区水循环增强,降水有所增多,有利于冰川的积累;高海拔地区降水以降雪为主,地表反射率增加,使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减少,抑制了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积累量超过消融量,冰川面积扩大。
(3)冰川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高,减少了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使地面辐射减弱,抑制气温升高;冰川消融会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冰川融水增加,蒸发量增大,大气的湿度增加,局部地区降水增多;影响大气的性质和运动状况。因此冰川的气候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调节周边地区的大气温度和湿度,抑制气候变暖,缓解温室效应。
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陕西省资源丰富,环境独特,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下图为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
材料二 下表为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化为其它各类用地的比重(单位:%)。
注:园地是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集约经营的经济作物用地,如果园、茶园、橡胶园等。材料三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切穿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渭河中下游流淌在宽阔的河漫滩平原上。夏季泾河含沙量极大,冬季则骤减。
(1)冬季“泾清渭浊”明显,解释“泾清”与“渭浊”的自然原因。
(2)概述2000—2010年间关中地区耕地转变的主要原因。
(3)榆林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以能源采掘业为主。简析该地建设能源化工基地面临的主要问题。
(4)分析西咸新区打造生态田园文化新城的区位优势。
【答案】
(1)泾河基底为石质,泥沙来源较少;冬季结冰期长,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渭河中下游为冲积地貌,沙源丰富;冬季流量较大,结冰期较短,搬运侵蚀能力强。
(2)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工业化与城市化。
(3)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紧张;经济基础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资源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
(4)位于咸阳与西安之间,土地资源丰富;历史文化遗址丰富;渭河穿过,自然生态环境较好;关中平原具有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国家政策支持。
【解析】【分析】本题以陕西省部分地理事物示意图为背景,考查“泾清”与“渭浊”的自然原因、农业区位、工业区位及城市区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水平和综合思维能力。突出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的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切穿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可知泾河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冬季时,泾河流域内降水少且地面大量冻结,水土流失少。渭河流域位于较低纬度,冬季冻结范围相对小。南岸流域位于秦岭北坡,冬季降水较多,枯水期仍有一定的侵蚀,河水含沙量相对较大,因此冬季泾清渭浊。
(2)2000~2010年,四个城市耕地主要转变为园地、林地,说明农业结构发生变化,退耕还林是为了生态环境保护;种植业比重下降,林果业比重上升,其次转化为城市居住用地,说明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所以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与城市化。
(3)能源采掘业破坏植被,会导致生态破坏,大气、水等环境污染严重;当地水资源缺乏,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会水资源紧张;当地位于内陆,经济基础较弱,产业配套不完善,协作条件差;当地经济落后,科技实力弱,人才不足,创新能力差;技术水平差,资源深加工不足,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收入低。
(4)据图可知西咸新区位于咸阳与西安之间,空间较大,土地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西咸新区历史文化遗址丰富,旅游资源丰富;西咸新区有渭河穿过,水资源丰富,自然生态环境较好,投资、生活环境好;西咸新区位于关中平原,该地具有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农产品供应充足;有国家政策支持,利于西咸新区建设。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巴拿马是中美洲最南部的国家,人口436万,为了改变经济落后状况,巴拿马政府在巴拿马运河入海口处建立起科隆自贸区,该自贸区采用转口贸易运营模式,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与美国迈阿密自贸区共列为中南美洲转口贸易中心。下图示意科隆自贸区区域位置。
材料二 科隆自贸区早期以仓储经营型为主,一度繁荣,后随着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之后科隆贸易区向百货街型经营模式转变,并发展起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等产业,同时鼓励其它国家前来投资办厂,建立加工基地。
(1)指出科隆自贸区采用转口贸易运营模式的背景。
(2)与迈阿密自贸区相比,列出科隆自贸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
(3)说明科隆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4)推测一个成功的自贸区所应具备的地理条件。
【答案】
(1)地理位置独特,依靠海运可辐射整个中南美洲国家,市场范围大;国内人口总量少,国内市场小;国内工业基础薄弱,加工能力弱;资源短缺。
(2)距离中南美洲国家更近,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咽喉地带,联系太平洋与大西洋,劳动力、土地成本更低。
(3)面对来自拉美各国自贸区激烈竞争,迫使产业多元;吸引客源,扩大市场,扩大经济腹地;增加贸易额,增加自贸区税收。
(4)区位条件优越;高效自由的监管;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创新的经营管理模式;航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经济腹地广阔。
【解析】【分析】本题以科隆自贸区图文材料为背景设置问题,涉及服务业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了学生读图文提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要求较高。
(1)转口贸易运营模式是指从各国进口商品再批发到拉美地区,结合材料一及图片可判断科隆自贸区位于大西洋一端巴拿马运河入口处一侧,地理位置优越,依靠海运可辐射整个中南美洲国家,市场范围大;巴拿马人口436万,国内人口总量小,国内市场容量小,据材料二可知科隆自贸区早期以仓储经营型为主,工业基础较薄弱,加工能力弱,资源短缺。
(2)自贸区布局的区位条件主要从位置、原料、水源、能源、土地租金、市场、交通、政策、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据图找到两个自贸区的位置进行比较,首先,科隆自贸区距离中美洲国家更近,位于巴拿马运河的咽喉地带,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巴拿马经济较美国迈阿密更落后,所以科隆自贸区劳动力成本更低,土地成本更低。
(3)科隆自贸区推动产业结构变化既有内部原因也有来自外部的压力,具体结合材料二分析如下:拉美地区陆续建立新自贸区,科隆自贸区陷入困境,所以可知面对来自拉美各国自贸区激烈竞争,迫使科隆自贸区产业多元化发展,科隆自贸区向百货街型经营模式转变,能够吸引更多客源,扩大了市场;同时鼓励其它国家前来投资办厂,建立加工基地,扩大了经济腹地,能够增加贸易额,增加自贸区税收。
(4)结合材料分析,一个成功的自贸区需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利的交通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需要有广阔的经济腹地;有可以依托的以航运为基础的产业集群;还需要有高效自由的监管,具有吸引力的税收政策;根据科隆自贸区的发展可得出,一个成功的自贸区还需要不断创新经营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