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例题一: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国农业人口还不足全国人口总数的2%,却生产出世界上数量最多、品质上乘的农产品。甲地生产了该国大部分的蔬菜、水果,乙地位于大平原,是主要的粮食产区,人口分布较少。近年来乙区域实行了“保护性耕作法”(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粮食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过冬)。
(1)运用图文资料分析甲地区灌溉用水量最多的原因。
(2)根据图文信息,推断乙地区形成的农业地域类型。
(3)据表中数据材料分析,乙区域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产生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甲地夏季光热充足,但降水量少(雨热不同期),农作物需要灌溉才能正常生长;该区域主要种植蔬菜、水果,需水量较大;冬季降水较多,地表水或地下水资源较充足,能提供灌溉水源;有较完善的灌溉系统。
(2)乙地区,年降水量较少,且灌溉用水较少,说明生产较耐旱的粮食作物(小麦或玉米);夏季气温不太高,冬季寒冷,宜种植生长期较短的粮食作物;地处平原,耕地面积大而集中,且农业人口少,适合机械化生产;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农产品品质高,说明农业科技发达;人口少,粮食产量多,商品率较高;形成了商品谷物农业。
(3) 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可减少灌溉用水量,减轻土壤盐碱化的程度;土壤的湿润程度增加,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遏制土壤沙化;也可减轻水土流失的危害,促进土壤肥力的恢复,利于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土壤有机质增加,可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土壤污染。
典型例题二: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在作物收割时,及时将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或者将作物茬子留在田里过冬。我国北方及美国的某些地区已实行了该耕作法。下表为某地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
材料二 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
材料三 下面是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材料四 下面是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
(1)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2)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简述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
(3)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
(4)近年来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材料四所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
(5)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近几年来,我国逐渐停止了在该地区的农垦项目,试分析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
参考答案:
(1)保持土壤水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的湿润程度,并且减轻了对地表的破坏,从而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空气质量。
(2)价格低,含油量高。
(3)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实行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加快水利建设和提高机械化水平。
(4)缓和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发展副业,提高农民收入。
(5)保护湿地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湿地具有的蓄水、调节气候、调节河川径流的功能,减少洪涝灾害;净化水体。
典型例题三: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中M地区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地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N地区也开始推行这种耕作法。
材料二:农业部要求:在我国75%以上的农村地区要逐步推广中国农科院、内蒙古农科院的农业耕作研究成果“保护性耕作法”。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措施,并在农作物收割时,用秸秆粉碎机将农作物秸秆粉碎回田(地),或将庄稼茬子留在田(地)里过冬。
材料三:下表中的数据是图中M地区已推行“保护性耕作法”,而N地区没实行时的土壤、大气在春、冬季时平均情况统计资料。
(1)填出图中两个地形区的名称:M_______;N______。这两个地区被誉为“_____”。
(2)“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
(3)材料三显示,“保护性耕作法”保护了土壤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使大气中____减少,_______增加。
(4)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哪些环境问题?实施“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农业生态环境可以有哪些改善?
(5)保护该地区的农业自然环境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
(1)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塞外江南
(2)对耕地实行浅耕或免耕,秸秆还田 (3)水分 有机质 悬浮质 水分
(4)土地沙化(荒漠化);因大量引黄河水灌溉,使黄河流量减少;土壤盐碱化。提高了土壤的墒情;增加了土壤肥力;防止表层土壤被风吹走;增加大气降水几率。
(5)保护植被,禁止乱垦滥挖;合理灌溉,提倡喷灌、滴灌等。
典型例题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岛之后,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新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图为中国新疆喀什附近地区图。
材料二 “保护性耕作法”是指对耕地实行免耕或浅耕措施,并且在作物收割后,将作物秸秆粉碎后归还农田,或者将庄稼根茬留在田地过冬。表1为实施“保护性耕作法”实验前后,图中棉花产区冬春季节的有关资料。
表
材料三 在我国政府部署的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中,深圳市对口支援喀什地区。深圳的企业了解到中亚市场每年对我国服装类产品需求量多达8.5亿件之后,准备帮助喀什地区投资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进一步促进喀什地区的工业发展。
(1)新疆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喀什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夏季热量比较充足, 和 。
(2)结合材料二,简述实施“保护性耕作法”的优点。
(3)简述本地区的气候对水文、植被和土壤的影响。
(4)喀什地区兴办棉纺厂和服装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 等。
参考答案:
(12分)
(1)土地荒漠化(1分) 光照充足;夏季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利于棉花后期的生长和采摘;冬季低温,能减少来年病虫危害。(任答2点给2分)
(2)保持(或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风力对土壤侵蚀(减轻荒漠化危害);增加大气湿度(4分)。
(3)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烈,河流少,流量小;植被稀少,多荒漠;土壤发育差、多疏松的砂质沉积物(3分)。
(4)接近中亚市场 纺织原料充足 国家政策的优惠(成立经济特区、设立通商口岸城市)劳动力廉价 地价便宜 (任答2点得2分)
典型例题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将大力推广十一项农业机械化重点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其中之一。所谓保护性耕作就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免耕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农作物秸秆及残茬覆盖地表,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通过实施保护性耕作,以达到改善土壤结构,培育地力,提高抗旱能力,减少风蚀、水蚀,节本增效,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 某河段地区如图甲所示。图中M地是我国最先实行“保护性耕作法”试验的地区。在总结M地实施的基础上,N地开始推广这种耕作方法。
材料三 实行“保护性耕作法”前后,冬春季节有关实验资料。
(1)地形区:M________,N________。
(2)实行“保护性耕作法”的主要优点有哪些?
(3)推广“保护性耕作法”以后,对缓解当地土地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哪些积极作用?
(4)为了切实保护好该地农业生态环境,你还有哪些建议?
参考答案:
(1)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2)保持土壤水分;保持土壤有机质;增加大气湿度;减少空气污染;减少水土流失。
(3)可减少灌溉用水量,从而减轻土壤盐渍化的程度;增加土壤湿润程度;增强土壤抗风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
(4)禁止乱采滥挖土地;合理灌溉,提倡喷灌和滴灌;植树造林,防风挡沙。
典型例题六: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将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地区。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黑土腐殖质层深厚、土壤肥沃,是最适宜耕作的土壤。近年来,由于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及气候的影响,黑土退化严重。因此东北黑土地开展了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研究表明,连续实施保护性耕作15年后,表层20CM土壤有机质含量将增加52%。下图为东北黑土分布图。
(1)简述东北地区黑土形成深厚腐殖质层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东北地区黑土退化的原因。
(3)说明东北地区选择在春季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理由。
参考答案:
(1)东北地区夏季温暖多雨,植物生长旺盛,残枝落叶多;纬度位置较高,土壤温度低,有机质分解慢,腐殖质积累多;雨季较短,降水量较小,淋溶作用较弱。
(2)东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坡地上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全球气候变暖,微生物的活性会增强,分解的有机质增多;邻近冬季风源地,冬春季多大风,风力侵蚀作用较强;高强度耕作,土壤中的有机质消耗较大。(答对三点即可)
(3)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强,土壤易失水,故选在该季节进行秸秆覆盖能减轻土壤风蚀、保墒抗旱。(突出气候对土壤的影响即可)
典型例题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黄河下游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风沙活动频繁。开封市春季在沙岗地采用起垄方式加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红薯收效显著。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当地积极倡导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在收割完冬小麦残茬的地表上,免耕直接种植红落),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下图示这黄河下游平原及起垄种植红薯景观。
(1)说明开封市春季采用地膜覆盖技术种植红薯的好处。
(2)说明在沙岗地上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的原因。
(3)为什么只种植红薯会加剧当地风沙活动?
(4)说明“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抑制风沙效果明显的机理。
参考答案:
(1)当地春季蒸发旺盛,采用地膜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墒情;春季易受冷空气影响,地膜覆盖可以改善热量条件,起保温、提前种植、增产等效果;当地春季风沙活动频繁,采用地膜可起到抑制风沙效果。(回答抑盐、保肥、防虫害也可得分)
(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增加土壤厚度,有利于地下块茎生长;增加光照面积,提高地温。
(3)当地冬半年气候干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冬春季节风力大,风蚀作用强。
(4)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留茬地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少风蚀;免耕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
典型例题八: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我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和重要的工业基地。长春地处东北松辽平原腹地,为全球三大黑土区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以前,长春市采用机械灭茬耕地,导致有机质投入量大幅减少,耕地质量持续下降。目前,长春市落实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指通过少耕、免耕、地表微地形改造技术及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综合配套措施)面积达到了39.6万公顷,超过了玉米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采用机械生产缓解了劳动力不足。下图为长春某一保护性耕作地景观图。
(1)结合材料,指出长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农业生产特点。
(2)评价长春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
(3)分析长春推广保护性耕作地的作用。
参考答案:
(1)商品谷物农业。特点: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2)有利条件:平原地区,地形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工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等。不利条件: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等。
(3)实行保护性耕技术作地,利于保护黑土地肥力;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率。
典型例题九:阅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黑土,是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目前世界上有四大黑土集中分布区,其中一个便是我国东北地区。我国东北地区黑土主要分布在地形复杂的漫岗上,这些耕地被称为坡耕地,正是依托富饶的黑土,东北地区已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粮仓”。然而,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如今东北黑土的土层正变得越来越薄,肥力也正在迅速衰退。见图1和图2。
材料二 美国地质学家戴维.R.蒙哥马利在他的著作《耕作革命:让土壤换发生机》中,介绍了一个行之有效的可持续发展的体系:护性耕作。其中一种代表性的方法称为“免耕、少耕”,顾名思义,即不翻动或少翻动表层土壤,并全年在土壤表层留下可用来覆盖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就是在收割农作物的种子(果实)之后,留下作物的根、茎、叶,在土壤表层形成一定的覆盖。
(1)东北地区黑土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试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
(2)说明保护性耕作对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参考答案:
(1)黑土厚度变薄、肥力下降。东北多风,尤其冬春两季西北风频繁,如果得不到植被的保护,富含有机质的黑土表层便会被大风吹走;特别是翻耕过的土地,土质结构更加疏松,风蚀更为严重;多雨,东北在我国属于降水比较丰沛的地带,有时强降雨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多坡耕地,因为有一个倾斜角度,这些坡耕地更易发生水蚀现象。
(2)表层的秸秆覆盖,能够减少雨水形成的地表径流,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也能减少日晒时的土壤水分蒸发,土壤蓄水量增加,抗旱能力提升;在西北风盛行期还能抑制沙尘暴的形成;秸秆还田后无需再去焚烧,也减少了春秋两季雾霾的形成;这样的保护性耕作,还能够恢复土地肥力,重建土壤的腐殖质层,并减少土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