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新建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下共建地理月考试题1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3-03-11 
  传统民居蕴含丰富的地理信息。我国地域辽阔,传统民居呈现诸多不同。下图为我国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1~2题。

初高中地理网

1.①②③④四省区的简称分别是(  )
   A. 秦、内蒙古、滇、藏                                                        
  B. 内蒙古、秦、藏、滇
  C. 滇、内蒙古、秦、藏                                                  
  D. 秦、内蒙古、藏、滇
  答案:B
  解析:图中①是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②是陕西省,简称陕或秦;③是西藏自治区,简称藏;④是云南省,简称云或滇。B项正确。

2.与①②③④四省区对应的传统民居分别为(  )
  A. “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B. “地下的家”“竹木的家”“游动的家”“石头的家”
  C. “游动的家”“地下的家”“石头的家”“竹木的家”
  D. “石头的家”“竹木的家”“地下的家”“游动的家”
  答案:C
  解析:图中①(内蒙古)以牧业为主,住蒙古包,便于迁徙,为“游动的家”;②(陕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黄土土层深厚,具有直立性,形成特色民居窑洞,是“地下的家”;③(西藏)东部地区地处山区,高寒气候区,利用当地原料建成传统民居石头屋(碉房),形成“石头的家”;④(云南)南部气候湿热,建成高架的竹木楼通风,形成“竹木的家”。C项正确。

  读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完成3~5题。

初高中地理网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 ④为汉江谷地                                                                     
  B.③为四川盆地
  C. ②为渭河平原                                                              
  D.①为云贵高原
4.符合⑤地地形特征的是    (  )
  A. 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C.海拔较高,世界屋脊                                                       
  D.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
5.关于④地形区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主要是流水侵蚀形成   
  B.主要是冰川侵蚀形成
  C.主要是断裂陷落形成                                                
  D.主要是受挤压凹陷形成
  答案:3.D 4.A 5.C
  解析:第3题,根据经纬度,结合图中阴山、秦岭的位置判断,①为云贵高原,②为四川盆地,③为汉江谷地,④是渭河平原。第4题,读图,⑤地位于渭河平原北侧,阴山南侧,结合海拔,判断是黄土高原。其特征是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第5题,④地是渭河平原,地形区主要是断裂下陷形成凹陷洼地,在此基础上由流水沉积泥沙形成平原。

  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完成6~7题。
6.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季风       
  C. 地形  
  D. 海陆位置
  答案:C
  解析:依据积温的不同,将我国划分为六个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在34°N(秦岭)以南、104°E以西,主要是青藏高原南部地区和横断山区。

7.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A.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 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
  C. 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                                     
  D.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答案:C
  解析:亚热带在我国分布偏南,说明我国的亚热带地区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温度较低,造成温度较低的因素是:西北方向的冬季风势力较强,向南影响的范围较广。

  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图回答8、9题。

初高中地理网

8.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
  C. 劳动力不足                                                               
  D.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答案:8.B 9.D
  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图中①为辽中南工业区,②为京津唐工业区,③为沪宁杭工业区,④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区,其中京津唐工业区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第9题,沪宁杭工业区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劳动力充足,但是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下图为2018年6月13日我国某种粮食作物收割进度统计图。据此完成10、11题。

初高中地理网

10.该粮食作物是   (  )
  A.水稻  
  B. 冬小麦      
  C. 玉米  
  D.春小麦
11.影响该作物收割进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                                    
  B.水分 
  C. 土壤                                         
  D. 热量
  答案:10.B 11.D
  第10题,从图中看,该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北方暖温带以及较高纬度的亚热带,故为冬小麦。第11题,越向北气温越低收割越晚,因此影响该作物收割进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12.2020年2月16日,X9021次货运列车满载集装箱,从郑州火车站发车,驶往中亚。该货运列车所经铁路干线有 ( B )
   A.京广线、京包线                                                                  
        B. 陇海线、兰新线
        C. 京九线、京哈线                                                        
        D.宝成线、成昆线
  三江源地区雪山连绵,沼泽密布,细草如毯,是野生动物的天堂。下图示意三江源地区山河分布,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14题。

13.图中序号与对应河流名称,正确的是(  C   )
  A. ①——长江                                                                       
        B. ②——黄河
        C. ③——澜沧江                                                          
        D. ④——雅鲁藏布江
14.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物天堂”的主要原因是(  C   )
  A. 气候寒冷,缺少天敌
        B. 气候温和,森林茂密
        C. 高原湿地,人迹罕至
        D. 地形平坦,草原辽阔
  下图是北京市经济结构变化图。读图完成15—16题。

初高中地理网

15.关于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D)
  A.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下降最快
        B. 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持续上升
        C. 2000年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达60%
        D. 201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最大
16.北京市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C)
  A. 北京为全国的经济中心
        B. 北京的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
        C. 北京的城市职能对环境要求较高
        D. 北京的能源和水资源丰富,工业发达
17.读中国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初高中地理网

(1)H山脉名称是秦岭,该山脉以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分)
(2) I山脉为横断山脉,J山脉为祁连山脉(填名字)。(2分)
(3)A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其西侧省区的行政中心是南昌。(2分)
(4)写出下列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名称。(4分)
  D东侧长江中下游平原;西侧四川盆地
  C东侧华北平原;西侧黄土高原
(5)G是准噶尔盆地,其北侧的山脉是阿尔泰山。(2分)
(6)写出B山脉的地理意义。(4分)
  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400mm等年降水量线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农耕区与畜牧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分界线 (写出1点给1分,最多得4分)
18.读图及表,回答问题。(18分)

图中各地点的相关资料

地点
海拔高度(m) 4 2 895 1 288 1 302 2 261 23 8
年降水量(mm) 559 966 61 1 536 372 2 045 975
年均温(℃) 12.2 6.6 11.7 17.2 5.5 24.1 24.3
(1)说明造成①、②两地年均温差异及①、③两地年降水量差异的原因。(6分)
  答案:②地纬度较①地稍低,但其地势高,故年平均温度较①地低;③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非季风区),远离海洋,水汽来源少,故降水量少于①地。
  解析:表中①地海拔高度比低纬度的②地较低,因此年均温高于②地;③地地处西北内陆,远离海洋水汽少,因此降水量少于东部沿海地区。
(2)分析④地降水量高于⑤地的原因。(6分)
  答案:④地地处我国西南,由于季风影响,可接受部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也可以接受西南季风带来的水汽,⑤地处内陆,水汽来源少,所以④地降水量远高于⑤地。
  解析:④地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和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在山地迎风坡形成降水,而⑤地处内陆非季风区,降水少。
(3)分析⑥、⑦两地年均温接近,但降水量差异较大的原因。(6分)
  答案:⑥、⑦两地纬度及海拔均接近,故年均温接近。但⑥地位于面向太平洋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多,⑦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雨影区),降水量大大降低。
  解析:⑥地和⑦地纬度和海拔相当,但由于⑥地处于东南季风迎风坡,因此降水多于⑦地。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桑干河为永定河的上游,是海河的重要支流,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朔州朔城区南河湾一带。下图为桑干河上游水系流域图。

初高中地理网

(1)指出桑干河上游地区的气候类型,并描述其气候特征。(6分)
  答案: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解析:气候特征主要描述气温、降水及其组合关系。
(2)分析气候对桑干河水文特征产生的影响。(6分)
  答案:明显的旱雨两季使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降水集中于夏季,河流出现夏汛,且以雨水补给为主;冬季平均气温在0 ℃以下,有结冰期,且会出现凌汛现象。
  解析:气候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主要从流量、汛期、结冰期、凌汛等方面分析。
(3)近年,桑干河水量逐渐减少,甚至有干涸的迹象。对此,请你提出几条对策。(6分)
  答案:跨流域调水补水;恢复植被,遏制水土流失;大力推行节水措施,减小用水压力;修复当地生态环境,减少地表径流流失。
  解析:解决河流断流问题的措施,主要从水资源的利用、跨流域调水、植被保护、生态建设等方面分析。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月考试题
  • 上一篇:2023届南昌市一轮复习地理试卷1-地
  • 下一篇:新建一中2022--2023学年度高二下艺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