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值线图
核心知识
一、等高线图1.闭合曲线的数值判读——相邻等高线的数值
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等高线的取值有两种情况,即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如下图所示:闭合曲线M的取值为200或300。
2.闭合曲线内部的数值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1)两条等高线之间闭合曲线内部的数值有两种情况,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其中较大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大于较大值;若闭合曲线数值等于较小的数值,则闭合区域内的数值小于较小值。如下图所示:
(2)在判读出数值的基础上还可以判断出该区域的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盆地等)和地势起伏大小。
3.等高线数值的计算——交叉相减
(1)例如左图为等高线(单位:米),求a、b两地的相对高度。首先读出两地的高度,a(100,200),b(300,400);然后交叉相减。如右图所示:
(2)陡崖的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①陡崖崖顶的绝对高度:H大≤H顶<H大+d。图中崖顶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400米≤H顶<500米。
②陡崖崖底的绝对高度:H小-d<H底≤H小。图中崖底的绝对高度的取值范围为0<H底≤100米。
③陡崖的相对高度=崖顶-崖底。图中陡崖相对高度为300米≤H<500米。
4.等高线的延伸方向
等高线延伸方向为地形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向,是水流方向。
5.等高线的疏密程度
(1)坡度:密陡疏缓。
(2)坡形与通视:等高线间隔均匀,表示上下坡度均匀,是均匀坡;等高线上密下疏,为凹形坡;等高线下密上疏,为凸形坡,容易挡住视线(如下图所示)。
6.等高线地图的实践应用
(1)选“点”
水库 坝址 |
坝址:应建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库区: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或小盆地 |
港口 |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
气象站 |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
疗养院 |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
宿营地 | 应避开河谷、河边,以预防临时暴雨造成的山洪暴发;避开陡崖、陡坡,以防崩塌、落石造成伤害;应选在地势较高的缓坡或较平坦的鞍部宿营 |
航空港 |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
(2)选“线”
公路、 铁路线 |
要求:选择坡度平缓、地势平稳、弯路较少的线路 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
引水 线路 |
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
输油、 气管线 |
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
(3)选“面”
梯田 | 应选在坡度平缓的坡面上,沿着等高线修筑梯田,避免水土流失 |
农业生 产布局 |
因地制宜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宜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展林业、牧业等 |
工业区 居民区 |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
二、等温线图
1.根据数值判读半球
依据: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结论:数值向北递减为北半球;数值向南递减为南半球。
2.判断温差大小
等温线稀疏的地区温差小,稠密的地区温差大。寒暖流交汇、锋面附近温差较大;陆地较海洋温差大;温带较热带温差大;冬季较夏季温差大。一般南半球较北半球稀疏且平直,海洋较陆地稀疏且平直。
3.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气温的分布受纬度、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等温线分布因此也存在差异,具体图文分析如下图(注:m、n为纬度,m>n,t1>t2>t3>t4):
4.判断海陆位置及月份
根据同纬度海陆间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判断月份及海陆位置。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北半球向高纬、南半球向低纬)凸出,海洋上向南(北半球向低纬、南半球向高纬)凸出,是7月,如下乙图;反之是1月,如下甲图。
5.判断寒、暖流
寒流:寒流中心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凸出(道理同北半球冬季的陆地或夏季的海洋)。
暖流:暖流中心水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凸出(道理同北半球夏季的陆地或冬季的海洋)。
6.判断地势起伏
地势高:在等温线图上,地势高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或等温线向高值处弯曲。
地势低:在等温线图上,地势低处等温线的数值要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高或等温线向低值处弯曲。
7.判断地形类型
等温线为闭合状态时,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数值里小外大为山地。由于盆地、谷地中的城市空气易集聚难扩散,因而也常用来比较城市大气质量的高低等。
如下图中,图甲为盆地,图乙为山地。
三、等压线图
1.气压场类型及天气特征的判读
类型 | 在等压线图中的特征 | 大气特征 |
高压 |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 |
高压脊 | 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高压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 | 下沉气流,晴朗 |
低压 |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 上升气流,阴雨 |
低压槽 | 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低压槽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槽线 | 常形成锋面气旋,阴雨 |
2.风向的判读
在近地面的大气中,某点风向的画法:首先,过该点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其次,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偏转以后的箭头方向即为风的方向,偏转角度大约为30°~45°。
3.判断风力大小
(1)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
(2)不同图中,“相同比例尺”,相邻两条等压线数值差越大,风力越大。
4.确定冷暖锋的位置
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上,冷锋在锋面气旋的西部,暖锋在锋面气旋的东部。
5.判断季节
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说明是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说明是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
6.结合风向判断半球
风向偏离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右方,说明在北半球;风向偏离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左方,说明在南半球。
方法技巧
一、等值线的共同特征
等值线类型多,高考时还可能出现“新”的等值线,因此复习时要关注等值线的一般规律,总结判读各种等值线图的一般方法。等值线图的共性特征有以下几方面: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同图等距: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实际上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5.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周边值高或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二、等值线图的判读
强化训练
下图为我国某高原(石灰岩广布)局部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了促进该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地计划修建一条由周边地区通往P地的公路。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貌类型为( )
A.冲积扇B.三角洲
C.黄土地貌D.天坑
(2)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可能发育有瀑布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1)由等高线数值可知,该地貌外高内低,大致呈盆状,材料中提到此地是位于我国石灰岩广布的某高原,故最有可能是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在喀斯特地貌中,这种地形叫做天坑,D正确;冲积扇、三角洲和黄土地貌的地形都不呈现这样的盆状,A、B、C错误。故选D。
(2)观察四地可发现,四地都位于陡崖附近,但是只有甲地的等高线向高处凸,说明甲地位于山谷中,可能有河流发育,容易形成瀑布,A正确;而其余三地没有这种特点,B、C、D错误。故选A。
【参考答案】(1)D (2)A
试描述图中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别说明主要成因。
【解析】在描述等温线的分布规律时,一般先看数值的分布状况,其次看等温线的弯曲状况,最后看等温线的密集程度。
【参考答案】①总体上,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原因是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②同纬度西侧海洋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东侧向高纬弯曲,原因是西侧有寒流经过,东侧有暖流经过。③陆地上西部的等温线分布密集,原因是受地形的影响。④同纬度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陆地气温较低。
(2022全国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2年4~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严重异常。同年10月22~23日,一场沙尘量创纪录的沙尘暴袭击了澳大利亚部分地区。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及周边区域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的海平面气压分布。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解析】(1)材料中提及2002年4月到10月,澳大利亚大部分气候严重异常。由于该时段当地主要属于冬、春季节,受副高或信风控制,澳大利亚这段时间处于旱季,其主要表现可能为降水偏少,会导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的情况。
作用:2002年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出现异常干旱现象,加剧了澳大利亚中西部地区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春季天气变暖,气温回升,为沙尘暴形成特殊的天气背景,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从而挟带更多的沙尘,并卷扬得更高,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从图中可以看到甲地受高气压控制,乙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两地均以晴朗天气为主,且等压线较为稀疏,风力较小;丁地距离沙漠较远,且丁地西侧有高大山脉阻挡,很难发生沙尘天气;丙地等压线较为密集,风力较大,丙地西部为沙漠,靠近沙源地,同时丙地为偏西风,便于把西部沙漠地区的沙尘带至此处,利于沙尘运动。
(3)此次沙尘暴受锋面影响较为显著,受锋面西部高压的影响,图中槽线不断由西向东移动。从图中可以看到丙地位于锋后,锋前为偏北风,来自低纬,属于暖性气流,锋后为西南风,来自高纬,属于冷性气流。故沙尘暴所经过的地区,其风向由偏北风转为西南风,同时也是冷气团取代暖气团的过程,伴随着气温下降;由于大气中尘埃较多,致使白天削弱作用增强,气温较低,夜间保温作用增强,使得全天温差变小。
(4)观点:人类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沙尘暴致使能见度下降,且大量的尘埃降落在农作物上,导致农业减产,影响农业生产,同时受沙尘暴影响,大气能见度降低,影响交通,沙尘增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干扰人类正常生活。通过对沙源地地区的环境改良,可以有效地减少沙尘暴的发生。通过对沙化土地进行治理,可以大幅度降低沙尘暴暴发的频度和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灭绝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参考答案】(1)表现:降水少,气候异常干旱。
作用:干旱导致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增多,易形成沙尘源,为沙尘暴提供物质基础;前期干旱少雨,使春季气温回升快,利于产生大风或强风的天气,为沙尘暴提供动力条件。
(2)丙地。丙地位于高压中心及沙漠东侧,以偏西风为主,且风力较大,沙尘主要吹向丙地。
(3)风向变化:从偏北风转为西南风。气温变化:气温降低,温差变小。
(4)观点: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灾害,在一定范围内,可对沙尘暴进行干预,控制沙尘暴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减轻对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不应干预沙尘暴。理由:沙尘暴是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也是自然物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干预沙尘暴会引起自然系统的连锁反应,甚至引发其他生态灾难。(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