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类试题要求学生能够用综合思维的方式,按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两个维度分析探究地理事物的成因及影响等。题型灵活,难度较高,也是高考命题的最基本题型。设问上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探究。宏观上如自然特征总体成因、全面影响分析,人文发展总体分析等;微观上如某一要素特征成因探究等。设问的具体形式一般有“简析××地××要素特征的成因”“概括××要素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地××事物独特特点的成因分析”“××地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等。此类试题增分的关键,对于宏观设问,要善于综合各要素分析;对于微观探究,要善于拆分、细化分析。
一 自然地理要素的分解与综合分析
1.运用综合思维分析问题的宏观策略
综合思维要求学生能够利用地理思维方式思考,按照地理学基本逻辑,从分解和综合两个维度分析、解决问题。综合思维反映在高考试题中,主要表现在多个地理要素的联系与综合,解题时需要运用多个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去分析问题。要素的分解,主要是针对某一要素的特征、成因,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分解要细致,特别关注一些特殊点。要素的综合,主要是针对事物的特征、成因等,综合各要素进行分析。综合要素要全面。
2.常见自然地理要素的拆分
要素 |
拆分分解 |
太阳
辐射 |
纬度位置、天气和气候、地势高低和坡向(阳坡、阴坡)等 |
等温线走向 |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海岸线平行)、地形(局部闭合或沿山脉延伸) |
气温日较差 |
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海陆位置、地形、季节变化等 |
降水 |
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
云雾 |
温度、湿度、地形(低洼地、山谷、盆地、山坡、山地)、尘埃等 |
干湿度 |
降水量和蒸发量共同决定 |
地形、地貌 |
地壳运动(板块运动)、岩浆活动等内力作用,侵蚀、堆积等外力作用或内外力共同作用 |
3.常见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
(1)地形成因=内力作用+外力作用。
(2)气候类型成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下垫面。
(3)水环境成因=气候+地形+植被。
(4)自然灾害成因=天(气象、气候、常见天气系统)+地(地形、地质、地貌、植被等)+人(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5)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自然原因(气候、地形、水文、土壤、生物)+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例举
(2022·山东淄博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风化穴(岩石顶面上积水风化作用而成)和壶穴(河流携带沙粒侵蚀而成)是常见的岩石坑穴地貌。福建省长乐区三溪河地区(图1)花岗岩广布且多裂隙发育,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部分河床出露,在河床中发现大量壶穴分布,在两侧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有风化穴存在。研究发现,与风化穴相比,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阶地上有些风化穴是由壶穴演化形成。图2示意风化穴和壶穴景观。
(1)分析三溪水库下游河床有大量壶穴分布的原因。
(2)与风化穴相比,说明壶穴坑内沉积物磨圆度更好的原因。
(3)说明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对该地区岩石坑穴地貌演化的影响。
解析:第(1)题,壶穴的形成必须要有沙粒,该地花岗岩广布,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多裂隙,岩石破碎形成沙粒,颗粒物较小易被侵蚀;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对地表的冲刷力强;由图示可知,该地以丘陵为主,地形坡度大,流速快,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强,水流挟带沙粒多,河流含沙量大。第(2)题,壶穴内沉积物是河流搬运而来,沙粒在搬运过程中经历流水对其反复磨圆的过程,增加了沉积物磨圆度;壶穴内水的流动性强,在塑造壶穴的过程中壶内水携带的沙粒随着水的流动本身也被磨圆。第(3)题,由材料“在河床中发现大量壶穴分布,在两侧的河流阶地上发现有风化穴存在”“阶地上有些风化穴是由壶穴演化形成”可知,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壶穴演化速度减慢(数量减少,形成时间变长);下游部分河床出露,有些壶穴出露水面,经风化作用演化为风化穴,风化穴数量增多。
答案:(1)岩石多裂隙,易被侵蚀;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地形坡度大,流速快,下切侵蚀作用强;花岗岩广布,水流携带沙粒多(含沙量大)。
(2)壶穴内沉积物是河流搬运而来,在搬运过程中经历过磨圆过程;壶穴内水流动性强,在塑造壶穴的过程中本身也被磨圆。
(3)三溪水库筑坝截流后,下游流水下切侵蚀作用减弱,壶穴演化速度减慢(数量减少);下游部分河床出露,有些壶穴会演化为风化穴,风化穴数量增多。
自然事物的分布、形成或具备某种特征的成因,都是当地自然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故分析其自然成因时,就要从要素的分解入手,如气、地、水、土、生,结合当地的具体特征,进行全面分析作答。
二 人文地理要素拆分与综合分析
1.常见人文地理要素的拆分
要素 |
要素拆分 |
土地 |
土地形态、土地价格、土地面积等 |
市场 |
市场变化、市场容量、市场独特之处、开辟新市场等 |
劳动力 |
劳动力的数量、劳动力的质量(素质) |
城市 |
城市的数量、规模、层次等 |
交通 |
方式的多样性、网络的完善性、衔接的便利性、运输量大小、离交通干线的远近、对环境的影响 |
资金 |
资金规模、资金来源等 |
技术 |
技术水平、技术要求、技术条件、大学和科研机构数量等 |
基础 |
区域历史、产业基础、物资基础、基础设施等 |
资源 |
数量、质量、开采条件、运输条件等 |
政治 |
首都、省会、首府等 |
政策 |
财政支持,税收及土地优惠,合理的政府监管和健全的法律制度等 |
2.常见人文地理要素的综合
要素 |
综合分析 |
农业 |
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作物种类、耕地类型等方面综合分析 |
工业 |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综合分析 |
城市 |
主要从城镇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综合分析 |
交通 |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
环境
问题 |
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
例举
(2022·山东临沂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凌汛,是指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黄河流经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多发凌汛。巴彦高勒至昭君坟之间河道宽浅,过昭君坟站后河道变窄。从2013年开始,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推进“引凌入沙”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并于2014年凌期首次将凌水成功引入库布其沙漠腹地。截至目前,该项目累计分凌引水2亿多立方米,形成湿地近100平方千米,有20多种植物自然恢复生长,10多种水鸟在这里长期栖息。2022年,杭锦旗计划把水生态项目区继续向下延伸扩展至七星湖,形成湿地面积约300平方千米;中途再建设两条退水通道,与黄河南岸总干渠、总排干相接,送入杭锦淖尔蓄滞洪区,然后再退到黄河。如图示意库布其沙漠及周边地理环境。
(1)分析巴彦高勒站至昭君坟站之间河段流冰(冰凌)易阻塞河道的原因。(6分)
(2)说明“引凌入沙”的生态效益。(6分)
(3)简述杭锦旗政府计划建设退水通道的原因。(8分)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河流在巴彦高勒站的上游为自南向北流,河流上游纬度位置较低,春季升温速度较快,河流融化时间较早,河流带着大量冰凌向下游流去;巴彦高勒站至昭君坟站之间河道宽浅,流速较慢,该段河流纬度位置相对较高,春季河流解冻时间较晚,不利于上游冰凌下泄;由材料“昭君坟站的下游河道变窄”可知,下游河道较窄,不利于冰凌下泄,易阻塞河道。第(2)题,由材料可知,“引凌入沙”工程是将凌汛期洪水引入库布其沙漠腹地蓄洪区后,再适时将水退回黄河,将凌水引入沙漠低洼地,形成大面积的水面,既达到减轻防凌压力,又起到了治理荒漠化,减轻风沙灾害的作用。由材料可知,“引凌入沙”工程增加了湿地面积,缓解了生态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植被种类恢复和增加,生物多样性增加,新增的湿地和植被,对局地小气候有调节作用,使当地环境质量变好,改善了生态环境。第(3)题,该区域位于内陆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引水后,地下水位上升,盐分易向土壤表层迁移,随着水分蒸发,盐分易在土壤表层累积,造成土地盐碱化。所以通过建设退水通道,增强水体流动性,控制地下水位,减轻土地盐碱化,保证水质良好。
答案:(1)巴彦高勒站的上游河段先融冰,冰水混合,加速向下游流动;该河段落差小,流速慢;昭君坟站下游河道变窄,冰凌易堵塞,排凌不畅。(6分)
(2)缓解防凌防汛压力;缓解生态水资源短缺问题;治理风沙,减轻风沙灾害;增加生物多样性等。(6分)
(3)该地区气候干旱、蒸发旺盛,引水后,周边地区易发生土地盐碱化;修建退水通道后,水体流动性更强,能保证水质良好。(8分)
三 地理要素对地理环境的综合影响
1.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地形与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自然地理环境,并且地形对其他自然要素、人类活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高考题目中多以等高线地形图或生活情境为背景材料,考查地形特征,判断地形对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活动等的影响。
地形的影响 |
||
植被 |
山地坡向影响植被分布;
海拔影响植被分布,如垂直地带性 |
|
地质灾害 |
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
坡度较大的地方多塌方 |
|
农业生产 |
平原、丘陵、山地缓坡适合发展种植业;
陡坡适合发展林业 |
|
城市交通 |
平原利于交通建设 |
|
河流 |
影响河流流向、流域面积、水系形状、流速、河道剖面、航运条件、水能资源等 |
|
气候 |
宏观 |
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类型分布与走向;
影响大气环流(如秦岭对冬季风的阻挡) |
微观 |
局部气温:海拔、背风坡焚风效应;河谷下沉增温。
局部降水: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雨影效应。
风速:平行加强、垂直削弱、狭管效应 |
例举
(2019·全国卷1,37节选)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如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解析: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首先,使得里海从地中海分离,里海成为湖泊;其次,使里海流域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最后,隆起的山脉阻挡了来自大西洋的水汽,使该地区降水减少,气候变干旱,里海获得的补给减少,湖水盐度升高,里海逐渐演化为咸水湖。
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咸水湖演化。
由于区域地理环境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区域地理现象往往是不同地理要素间的因果联系导致的,其中气候、地貌是许多地理现象形成的基础因素,分析时应厘清要素间的因果联系链,由因到果步步推进,完整呈现因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