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练营-7人口与城镇化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3-06-10 

                                                                                 
下表为2020年黑龙江、河南、浙江、甘肃、安徽五省的人口、耕地面积和粮食自给率(粮食生产量占粮食消费量的比率)统计表。完成下面1-2小题。
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粮食自给率(%)
9640 8112.3 151.08
5850 1977 36.19
2647 5377 39.12
3751 15845.7 195.61
安徽省 6254 5885.9 159.41

 

1.甲省是(     )
A.甘肃省               B.浙江省                   C.黑龙江省               D.河南省
2.与安徽省相比,丙省粮食自给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均耕地较少                                       B.土地生产力低
C.机械化水平低                                       D.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1.D    2.B
【解析】1.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河南省是四个省区中人口数量最多且耕地面积较大的,也是我国粮食输出大省,所以甲是河南省,D正确。黑龙江省是四个省区中耕地面积最大的且粮食自给率最高,所以丁是黑龙江省;浙江省位于我东部沿海地区,人口数量较多,且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面积小,可知乙是浙江省;甘肃省人口最少,可知丙为甘肃省,ABC错误。故选D。
2.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丙省是甘肃省,甘肃省耕地面积大,人口较少,但粮食自给率较低,说明甘肃省土地生产力低,B正确;根据材料可知,甘肃省人均耕地较大,A错误;甘肃省粮食自给率低与机械化水平低、市场需求量关系不大,CD错误。故选B。
(2021·海南·高考真题)下图为某大洲局部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面3-4小题。

3.导致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海浪作用           B.流水作用               C.冰川作用               D.风力作用
4.造成乙地所在区域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降水稀少           B.海拔较高               C.纬度较高               D.冰川广布
【答案】3.C    4.A
【解析】3.读图可知,图中甲地位于南美洲西南部,那里曾经是南半球冰川发育的地方。冰期冰川从安第斯山脉下来,在流向大海的过程中不断摩擦海岸,形成冰川槽谷,而冰期结束,冰川退缩,这些被摩擦切割的海岸就会因为地势相对低洼被海水淹没,出现破碎地形,C正确。甲地附近海岸线破碎与海浪作用、流水作用、风力作用无关,ABD错误。故选C。
4.由图可知,乙处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是造成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A正确。读图可知,图中乙处位于东海岸,海拔较低,B错误。由图可知,乙处位于中纬度,属于温带气候,不是造成人口稀少的原因,C错误。乙处位于中纬度,海拔较低,没有冰川分布,D错误。故选A。
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典型的人口稀疏区之一,但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图8分别从经度、纬度和垂直三个维度反映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规律。据此完成下面5-6小题。

5.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降水
6.青藏高原人口最密集区域(     )
①属于黄河流域②太阳能与地热能丰富③人口主要从事采矿业④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5.B    6.B
【解析】5.根据图示可知,海拔1950到2950米处人口密集分布,影响青藏高原人口地域分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热量,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人口主要分布于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区,气候相对较为温暖。B正确;青藏高原海拔越高处,光照条件越好,A错误;青藏高原上的突出特征是高寒,水源和降水不是区域特征形成的主要因素。CD错误。故选B。
6.根据图中人口密度集中分布的经纬度可判断,人口密度最大的地方位于湟水谷地,属于黄河流域,是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地区,但也有汉族等其他民族的分布,形成多民族文化交流整合,①④正确;湟水谷地,离板块交界处远,地热能不丰富,②错误;人口主要从事农牧业活动。③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按照国际通行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或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10%时,意味着进入人口老龄化。下图为辽宁省2013-2017年人口增长统计表和同期60岁及以上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7-8题。
年份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出生率(‰) 6.09 6.49 6.17 6.6 6.49
死亡率(‰) 6.12 6.23 6.59 6.78 6.93
自然增长率(‰) -0.03 0.26 -0.42 -0.18 -0.44

7.目前,辽宁人口问题突出表现为(     )
A.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B.人口性别比严重失衡
C.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D.人才流失难以遏制
8.下列措施中,无助于缓解辽宁人口突出问题的是(     )
A.促进经济增长                                       B.奖励二胎生育
C.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D.放宽大城市落户制度
【答案】7.C    8.D
【解析】7.根据材料以及图表信息可知,2013年以来,辽宁省人口自然增长率多为负值,60岁以上人口占比在17%以上,且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呈不断增加趋势,反映出辽宁省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C正确;读表可知,辽宁省人口出生率并没有不断降低,A错误;材料并未反映辽宁省人口性别比的情况,B错误;材料主要反映辽宁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并未反映其人才流失问题,D选项不是辽宁人口问题的突出表现,D错。故选C。
8.辽宁省人口的突出问题是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因此可以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奖励二胎生育,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促进经济增长,吸引外来人口迁入,ABC选项所示措施均有助于缓解辽宁省的人口问题;放宽大城市落户制度主要目的是留住人才或外来人口迁入,对缓解辽宁省人口突出问题作用不大,D正确;故选D。
近年来,日本的深度老龄化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给日本的社会与经济发展等方面带来了空前的阻力。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日本政府提出了建设以“在地安养”为理念的居家护理服务模式,即在维持原有熟悉的地缘人脉关系和居住环境的前提之下,实现可持续的居家养老生活。下图示意居家护理机构服务模式,下表示意护理服务利用状况及每月平均利用天数。据此完成下面-9-10小题。

  护理服务 爱知县 岐阜县
构成比例 日托服务 40% 51%
短住服务 10% 1%
上门护理服务 4% 3%
日托·短住服务组合 26% 24%
日托·上门护理服务组合 16% 20%
日托·短住·上门护理服务组合 4% 1%
月平均利用天数 日托服务 14.7天 14.1天
短住服务 16.1天 14.0天
上门护理服务 8.3天 15.7天

 

9.“在地安养”理念下,选择居家护理服务时最为重视的因素为(     )
A.环境优劣           B.服务质量               C.价格高低               D.位置便利
10.在我国,推进“在地安养”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最有可能(     )
A.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B.提高子女赡养成本
C.延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D.人口流动比重增加
【答案】9.D    10.A
【解析】9.由材料可知,“在地安养”的内涵为在维持原有熟悉的地缘人脉关系和居住环境的前提之下,实现可持续的居家养老生活,故最需要考虑的因素为位置便利,D正确。材料中无关于环境优劣、服务质量、价格高低的相关信息,ABC错误。故选D。
10.积极推进“在地安养”式居家护理服务模式的发展,努力帮助老年人实现可持续“在地安养”,能够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减少因空间距离而导致的情感割裂,A正确。材料中未提及子女赡养成本;该服务模式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趋势;与人口流动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
(2021·安徽·六安一中高三阶段练习)2021年11月19日,安徽省发布的《安徽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女方在享受国家规定产假基础上,延长产假60天;男方享受30天护理假;在子女6周岁以前,每年给予夫妻各10天育儿假。据此完成下面11-12小题。
11.安徽省制定该条例的主要目的是(     )
A.平衡人口性别比例                                B.缓解就业压力
C.降低生育养育成本                                D.提高人口出生率
12.为促使“三孩”政策有效实施,安徽省应采取的配套支持措施有(     )
A.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B.鼓励企业实施弹性工作制
C.倡导育龄妇女放弃职业                         D.提高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
【答案】11.D    12.B
【解析】11.根据材料可知,该《条例》旨在鼓励生育,提高人口出生率,D正确;但对人口性别比、就业压力等影响不大,AB错误;降低生育养育成本只是提高人口出生率的有效途径,不是制定该条例的主要目的,C错误。所以选D。
12.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针对的是养老问题,对提高人们生育意愿影响不大,A错误;鼓励企业实施弹性工作制有助于育龄妇女兼顾事业和家庭,进而提高生育意愿,B正确;鼓励育龄妇女放弃职业不仅增加了家庭负担,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C错误;提升育龄妇女受教育程度对提高生育意愿帮助不大,可以加强宣传教育,转变生育观念,D错误。所以选B。
(2021·四川·树德中学高三期中)下表为成都市人口普查数据,据此,回答下面13-14小题。
成都市 常住人口 男性占比 女性占比 65岁以上 城镇人口
2010年 1511.88万 50.74% 49.26% 10.02% 960.23万
2020年 2093.78万 50.26% 49.74% 13.62% 1649.3万
 
13.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从2010年到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27.79%
B.2020年成都人口性别比为103
C.2010年成都刚好进入老龄化
D.2020年成都城市化水平高且高于70%
14.下列关于成都市说法错误的是(     )
A.成都市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
B.成都市就业机会多,社会服务设施完善,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
C.成都市目前处于逆城市化阶段,大量中心城区人迁往郊区
D.成都市城市形态为团块状,便于管理,节约市政建设投资,方便人们出行
【答案】13.D    14.C
【解析】13.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从2010年到2020年成都常住人口增长38.49%,A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0年成都人口性别比为101,B错误;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根据表格数据可知,成都市2010年之前已进入人口老龄化,C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20年成都市的城市化水平为78.77%,D正确。所以选D。
14.成都市为四川省省会,城市等级高,服务种类多,服务范围广,A正确,不符合题意;成都市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业机会多,社会服务设施完善,吸引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B正确,不符合题意;成都市还没有进入逆城市化阶段,C错误,符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市城市形态为团块状,便于管理,节约市政建设投资,方便人们出行,D正确,不符合题意。所以选C。
(2022·湖南株洲·一模)近年来,中国人口收缩现象己经进一步显现,并且快速漫延的趋势。下图为1990-2015年甲、乙、丙、丁四县市人口收缩影响因素变化趋势,读图完成下面15-16小题。

注:负值表示该因素的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绝对值表示其低于平均值的标准数
15.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四县市中人口收缩程度最轻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6.针对不同地区差异,能够有效减缓人口收缩且合理的措施是(     )
A.沿海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
B.矿产枯竭地区实施产业转型。发展新型经济
C.边远地区大幅提高生育补贴,提高生育率
D.生态脆弱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人口就业率
【答案】15.D    16.B
【解析】15.人均GDP等指标为负值则说明当地经济水平差,会造成人口外流;出生率低也会造成当地人口收缩;丁地人均GDP高说明经济发达,可能是沿海城市,对人口有吸引作用,但出生率低又对人口有收缩作用。四地综合考虑,丁地人口收缩程度最轻,D正确。故选D。
16.加快产业升级,发展高科技对劳动者数量需求会减少,不能有效缓解人口收缩,沿海地区重点是提高人口生育意愿以减缓人口收缩,A错误;矿产枯竭地区由于行业衰落,人口外流,因此转型发展经济,可吸引人口,B正确;目前大幅提高生育补贴不可行,C错误;生态脆弱区重点是保护生态,D错误。故选B。
 

                                                                                 
 
(2022·江苏盐城·一模)人口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口流动促进了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下图为2019年中国十大城市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净流入为正值,净流出为负值)统计图(单位:万人),读图,完成下面17-18小题。

17.我国十大人口净流入和净流出城市中(     )
A.人口流入城市长三角最多                     B.人口流入城市经济增速快
C.人口流出城市中西部最多                      D.人口流出城市城市规模小
18.城市人口流动与主要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
A.杭州——金融产业大量集聚                  B.佛山——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
C.北京——政策引导职能分散                  D.临沂——传统产业向西部转移
【答案】17.B    18.C
【解析】17.由图可知,我国净流入人口最多的是浙江杭州和宁波,但不是流入量,故A错;材料中陈述人口流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影响区域经济发展,所以人口流入将带来城市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故B正确;图中显示人口净流出城市中东部城市居多,故C错;图中净流出人口最多的是北京,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属于特大城市,故D错。故选B。
18.图中显示浙江杭州净流入人口数值最大,证明需要的是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且杭州产业大多以轻工业为主,金融业是高新技术人才,因此A错;广东佛山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以工厂为主,需要大量劳动力,且目前我国大多城市基础设施都比较完善,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所以佛山流入量大的原因不是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故B错;北京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属于特大城市,人口众多,经济发达,故国家采取政策分散人口,故C对;山东临沂人口流出是因为,当地产业较少,不能满足当地就业需求,并不是产业转移,今年来环渤海地区和长三角地区产业反而转移向山东,带动山东的经济和就业,故D错。故选C。
(2022·云南昆明·一模)我国某村落2013年前为深度贫困村,2014年开始经济结构多元化探索和优化调整,2017年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下图为该村经济结构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19-21小题。

19.促进该村2014年进行经济结构多元化(     )
A.交通发展           B.政策扶持               C.科技进步               D.资源丰富
20.关于该村经济结构演变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生产空间扩大                                B.文化习俗显著改变
C.大量村民返乡就业                                D.生态环境趋于恶化
21.该村最可能位于(     )
A.苏                      B.辽                          C.宁                         D.湘
【答案】19.B    20.C    21.D
【解析】19.结合材料信息可看出2013年前当地主要是外出务工经济,其次是种植养殖业。从2014年起该村经济结构趋于多元:乡村旅游、苗绣加工比重上升,种植养殖出现波动变化后也趋于缓慢上升的趋势,外出务工经济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说明大量村民返乡就业,这些得益于当地政策的扶持,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B对;交通发展是重要原因,但不是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根本原因,A排除;从图中可看出当地的产业发展未涉及到高科技产业,且当地是乡村,因此不是科技进步,C排除;资源在2014年前后变化不大,因此不是促进该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的原因,排除D。故选B。
20.从2014年起该村乡村旅游、苗绣加工比重上升,本地经济不断发展,出现更多的就业岗位,大量村民返乡就业,从图中也可看出外出务工经济比重呈现下降的趋势,也说明大量村民返乡就业,C对;当地的农业生产空间没有因此而扩大,A错;当地的乡村旅游主要面向当地的城市居民,外来人口较少,且本地村民返乡就业对当地的文化习俗影响较小,B错;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依靠当地优美的自然环境,因此生态环境不会趋于恶化,D排除。故选C。
21.本题考查图文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调用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中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该村可能的位置,如“苗绣加工”。苗族主要分布在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云南、广西、海南等七个省区。苏是江苏省、辽是辽宁省、宁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湘是湖南省,且湘西猕猴桃,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湖南省著名的水果品种。利用排除法可知D正确。故选D。
(2021·四川绵阳·二模)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近5亿。人户分离是指人口现住地与户籍地不同,是人口普查所定义的一种含义最宽泛的人口流动,包括省内流入人口和跨省流入人口。据此完成下面22-24小题。
22.普查人户分离可以判断我国人口的(     )
A.自然增长率        B.时空分布               C.老龄化                  D.性别比
23.推测2020年以下四省区,省内流入人口规模最大的是(     )
A.黑龙江               B.浙江                      C.新疆                      D.四川
24.近年来,对我国跨省人口流动抑制作用最明显的是(     )
A.国家扶贫攻坚    B.新型城镇化发展     C.实施乡村振兴        D.中美间贸易摩擦
【答案】22.B    23.D    24.D
【解析】22.由材料可知人户分离是指人口现住地与户籍地不同,是一种人口流动,因此普查人户分离可以判断我国人口的时空分布,B正确。A项人口自然增长率需要调查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数据,普查人户分离不能得出出生率等数据,A错误。C项老龄化和D项性别比需要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和不同性别人数,普查人户分离不能得出人口年龄结构和不同性别人数,CD错误。故选B。
23.省内流入人口规模受省区人口基数的影响较大,四个省区中四川省人口基数最大,且是农业大省,跨省流入的人口不是很多,但省内流动人口较多,人口以省内流动为主,主要是省内普通地市向省会城市、中心城市转移,尤其是近年来强省会加速发展,省内其他地市人口加快向强省会流动,因此四个省区中四川省内流入人口规模最大,D正确。浙江人口基数较大,作为沿海发达省份,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来浙江就业创业和生活,故跨省流入人口规模较大,B错误;黑龙江和新疆相对于四川人口基数小,省区流入人口规模不及四川,排除AC,故选D。
24.中美间贸易摩擦会使得我国经济受到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与中美贸易相关的产业发展受限,抑制区域经济发展,从而使得一些区域间经济发展差异减小,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导致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因此D正确。ABC项都是我国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或协调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举措,会促使一些较发达地区的人口在政策的指引下前往较落后地区进行经济建设,同时也会吸引一些原来出去打工的回到原籍,这些都会促进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因此ABC错误。故选D。
(2022·湖北·高三期末)族际通婚是指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相互联姻,族际通婚率是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人口范围内,所有族际婚姻占婚姻总数的比值,是反映各民族族际通婚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族际通婚程度取决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和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两个因素。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比全国少数民族人口总体的族际通婚率高出了4.12个百分点。据此完成下面25-27小题。
25.有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的是(     )
A.增强各族宗教信仰                                B.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C.提升各族教育水平                                D.减少生育政策限制
26.族际通婚率上升有利于(     )
①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奋斗②增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
③推动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④降低各族人口的杂居程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7.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较高的原因主要是该人群(     )
A.以中年人为主    B.男性比例较高        C.从事工业为主        D.接触范围更广
【答案】25.C    26.A    27.D
【解析】25.各族宗教信仰不同,带来生活观念、传统文化的差异,是阻碍族际通婚的重要因素,A项错误;区域经济差异缩小后,各民族人口的迁移动力减弱,更倾向于生活在民族聚居区,不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B项错误;具有较高受教育水平的人,通常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社会交往范围更大,易于突破传统婚姻观念的束缚,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和接纳程度更高,有利于提高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C项正确。减少生育政策的限制主要是为了缓解人口数量和年龄结构的问题,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无关,D项错误。故选C。
26.族际通婚率上升,增强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增进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感,也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发展。但是随着族际通婚率上升,各民族文化在交流融合过程中,相互影响,各民族特色文化会受到冲击,①②③正确,A项正确。故选A。
27.据材料可知,族际通婚率是反映各民族族际通婚程度的最主要的指标,而族际通婚程度取决于各民族人口杂居程度和民族关系和谐程度两个因素。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够在更广阔的空间,接触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群,与其他民族人口杂居的程度更高,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更明显,对其他民族的包容性和接纳程度更高,民族关系和谐程度更高,D项正确;年龄结构、性别比例和从事职业在两个决定性因素上的表现不明显,A、B、C项错误。故选D。
(2022·北京海淀·高三期末)下表为2019年北京市部分区人口统计数据。据此完成下面28-29小题。
  常住人口(万人) 户籍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自然增加人数(人)
东城区 79.4 98.8 18968 20
海淀区 323.7 241.1 7515 10365
门头沟区 34.4 25.4 237 162
通州区 167.5 80.8 1848 5871

 

(注:自然增加人数=出生人数-死亡人数)
28.表中(     )
A.东城区由于外来迁入人口数量多,常住人口密度最大
B.海淀区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可以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
C.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导致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D.通州区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
29.影响表中四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候②水资源③经济水平④发展历史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28.D    29.C
【解析】28.东城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人口以迁出为主,A错。资源环境承载力与资源多少、技术水平、对外开发程度等有关,自然增加人数最多并不能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B错。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门头沟区户籍人口总数最小,并不能提高其人口合理容量,C错。通州区作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受区域职能定位影响,人口迁入量大,常住人口多于户籍人口,常住与户籍人口差异大,D正确,故选D。
29.东城区、海淀区、通州区等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历史较早,常住人口密度大,门头沟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常住人口密度小,③④正确。区域气候差异不大,与气候关系不大,①错,排除AD。水资源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②。故选C。
(2021·河南·高三期中)青藏高原自古至今都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地区,内部人口地域分异明显,人口学家将青海祁连县至西藏吉隆县的连接线称为“祁吉线”(如下图),“祁吉线”把青藏高原划分为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下表为青藏高原基于县市单元的1982-2010年“祁吉线”两侧人口统计表。据此完成下面30-32小题。

年份 常住人口(万人) 常住人口占比(%) 人口密度(人km2)
东南半壁 西北半璧 东南半壁 西北半璧 东南半壁 西北半璧
1982年 779.94 33.35 95.72 4.28 3.50 0.37
1990年 890.78 41.74 95.31 4.69 4.00 0.47
2000年 996.59 51.31 94.85 5.15 4.48 0.58
2010年 1147.73 64.73 94.36 5.64 5.16 0.73

 

30.导致青藏高原内部人口分布差异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A.矿产、海拔        B.光照、土壤            C.水源、光照           D.土壤、海拔
31.1982-2010年“祁吉线”两侧常住人口占比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育政策           B.自然增长               C.人口迁移               D.气候变暖
32.“祁吉线”西北半壁人口增速快于东南半壁将导致(     )
A.西北半壁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B.西北半壁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衡
C.青藏高原环境人口容量增大                  D.青藏高原人口增长模式发生变化
【答案】30.D    31.C    32.A
【解析】30.青藏高原一直以农牧业为主,在农业社会里,土壤的肥沃程度影响人口的居住与迁移;青藏高原东南水热条件较好,土壤较西北地区肥沃。青藏高原海拔高,热量条件是制约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青藏高原西北高,东南低,因此“祁吉线”东南热量条件更适宜人类居住。故选D。
31.由表中数据可知,“祁吉线”东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减小,西北半壁常住人口占比增大。主要是因为东南半壁虽然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但毗邻四川、云南和甘肃,人口迁出更为活跃;“祁吉线”两侧人口生育政策并无差别,自然增长不是主要原因,与气候变暖的关联性更小。故C正确,A、B、D错误。
32.“祁吉线”西北半壁自然环境更加脆弱,环境人口容量更小,人口增速快将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人口增速快,人口空间分布不一定就均衡;环境人口容量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人口增速的快慢改变不了环境人口容量。A正确,B、C错误。相对于东南半壁,青藏高原“祁吉线”西北半壁人口数量少,因此 “祁吉线”西北半壁人口增速快于东南半壁不能改变青藏高原人口增长模式,D错误。故选A。

                                                                                 
(2022·山东烟台·高三期末)我国大都市边缘空间作为直接投资、国内移民城市拓展的热点,其市容、产业结构等正经历剧烈的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都市群及其边缘空间组成的空间系统。该都市群内的核心都市为了拓展发展空间,计划建设职住平衡的宜商、宜业、宜居的新城区。据此完成下面33-35小题。

33.半城市区比城市边缘区(     )
A.经济更发达        B.第一产业比重高     C.交通设施完善        D.外来人口密度大
34.都市群小型城镇并未形成自己的边缘区,主要是因为(     )
A.位置偏远           B.等级较低               C.交通不便               D.流动人口多
35.核心都市新城区的开发,潜力最大的地方在(     )
A.城市边缘区                                          B.人口稠密的乡村地区                                  
C.半城市区                                              D.人口稀少的边界地区
【答案】33.B    34.B    35.C
【解析】33.城市边缘区更接近城市核心区, 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影响更显著,经济更发达,交通等基础设施更完善,外来人口迁入更多,人口密度更大,半城市地区保留更多的乡村特征, 第一产业比重较高, A、C、D错 ,B对。故选B。
34.小型城镇因为其行政等级、提供的产业服务等级、配套设施等级低, 对人口、资金的吸引力有限,外来迁入的人口较少,投资量较小,所以很难形成目己的边缘区, B对。都市群小型城镇城市化水平较农村高, 并没有地处偏远地区, 其交通较为便利,   A、C错。都市群小型城镇相对农村人流量较大,但相对于城市,人流量又小,D错。故选B。
35.城市边缘区开发程度较高, 且可能存在外来人口集聚,社会秩序混乱,环境卫生较差等弊端, A错误; 乡村地区和边界地区距离城市核心区远, 难以接受核心区的辐射,B、D错误 ; 半城市地区开发程度较低, 又与城市核心区距离适中, 开发新城区潜力巨大,C对。故选C。
(2022·山东滨州·高三期末)中部城市合肥,建国后经历了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快速成长阶段,其社会空间结构经历了快速演化的过程。下图为1982年(a图)和2000年(b图)合肥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模型。据此完成下面36-37小题。

36.1982年~2000年间,在影响合肥市环城路以内社会空间结构变化的因素中,减弱的是(     )
A.政策因素           B.收入因素               C.地价因素               D.环境因素
37.对合肥市中心区社会空间结构变化起推动作用的是(     )
①旧城改造②工业企业外迁③收入差距加大④基本农田保护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答案】36.A    37.A
【解析】36.读图可知,1982年社会区类型划分为工人集中分布区、机关干部居住区、知识分子集中分布区、农业人口散居区、铁路与水运工人分布区、城乡人口居住交错区,至2000年演变为知识分子与高等职业者居住区、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混住区、城市低收入人口居住区、农业人口分布区、服务物流业的外来及本地人口混区、一般工薪阶层居住区。表明,政策因素对社会区的影响力逐渐减, 经济因素对社会区的影响力逐渐增强。收入因素、地价因素、环境因素导致了低级住宅区和高级住宅区的分化。依据题意,A正确,BCD错误。故选A。
37.读图可知,建国后合肥市经历了小城市、中等城市、大城市的快速成长阶段,老城区在社会空间结构中一直处于中心和主导地位:1982年形成了以老城区为核心、郊区扇形社会区为辅的“单核+扇形”城市社会空间结构,2000年发展演化为以老城区为中心圈层的“圈层+扇形+飞地型”社会空间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规划旧城改造、工业企业外迁以及户籍制度和住房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了合肥市社会空间不断演化。与收入差距加大和基本农田保护无关。综上所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022·湖南郴州·二模)流动摊贩无固定场所,在街头和其他公共场所摆摊设点。下图示意北京某大型住宅区内南北走向主干道两个晴天不同时段的流动摊贩数量,均形成了显著的“午高峰”和“晚高峰”,可代表对应季节工作日的流动摊贩时空分布。据此完成下面38-40小题。

38.图示季节的上午,影响该主干道流动摊贩选址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降水                  B.风速                      C.阳光                      D.日温差
39.该主干道两侧流动摊贩没能形成“早高峰”的原因是(     )
A.早晨居民以外出上班为主                     B.早晨主干道人流量明显少于中午和傍晚
C.流动摊贩因天寒起得较迟                      D.流动摊贩从家到主干道的交通用时较长
40.流动摊贩对城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
A.提高生产效率    B.增加就业岗位        C.优化城市布局        D.改善城市交通
【答案】38.C    39.A    40.B
【解析】38.根据材料“南北走向主干道两个晴天不同时段的流动摊贩数量,均形成了显著的“午高峰”和“晚高峰”,”并结合图示可知,一月和4月上午都是主干道西侧流动摊贩比东侧多,下午主干道东西侧流动摊贩数量差异减小,主要考虑的是上午太阳在东南方向,主干道西侧阳光充足,温度较高,C正确;图示季节降水少,且是选择的晴天做的比较,不是降水因素,A错误;主干道东西两侧风速和日温差差异不大,不是考虑因素。BD错误。故选C。
39.该主干道两侧流动摊贩没能形成“早高峰”的原因是早晨居民以外出上班为主,很少人逛街,A正确;早晨主干道人流量明显多天中午,B错误;流动摊贩不会因天寒起得较迟,C错误;流动摊贩无固定场所,流动摊贩从家到主干道的交通用时不会影响流动摊贩出摊。D错误。故选A。
40.流动摊贩不是从事生产活动,不会影响城市生产效率,A错误;流动摊贩可以增加城市就业岗位,B正确;流动摊贩无固定场所,在街头和其他公共场所摆摊设点,因此不会影响城市布局,C错误;分布在街头,主干道两侧等,加剧城市交通拥堵,D错误。故选B。
(2022·江苏盐城·一模)龙潭新城位于南京主城区东约35公里,宁镇扬三市交界处,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规划形成“横向布局、组团推进”的“港、产、城”三大功能板块的弹性生长结构,构建港产城协调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读龙潭新城空间布局结构图,完成下面41-42小题。

41.龙潭新城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
A.有便捷的海陆空立体交通                     B.湿地面积广,生态环境好
C.三市交界及临江位置优越                      D.地势平坦,矿产资源丰富
42.龙潭新城港产城融合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                            B.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C.避免新城出现空城化                             D.扩大港口客货运量
【答案】41.C    42.D
【解析】41.根据材料“宁镇扬三市交界处,是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龙潭新城发展的区位优势是三市交界及临江位置优越,C正确;没有修建飞机场,不能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A错误;湿地面积广,生态环境好不是主要区位优势,B错误;矿产资源不丰富,D错误。故选C。
42.港产城融合,可以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率;连接全国的江海转运枢纽,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运输成本低,可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龙潭新城在功能定位上,将打造成对接全球的综合保税物流枢纽、联动宁镇扬的生产生活中心、现代临港智造产业高地和滨江生态门户新城主体功能区,吸收入驻率,各项产业发展,避免新城出现空城化;ABC发展方向是正确的。港口运输以货运为主,不是为了扩大港口客运量,D不正确。依据题意,故选D。
(2022·浙江·高考真题)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43-44小题。

43.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I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II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I             D.III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44.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      
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
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答案】43.D    44.D
【解析】43.I核心层圈与高铁站的交通枢纽关联性最强,是高铁站交通服务区域,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高速、便捷的服务,匹配高铁客流商业、办公,酒店住宿等。所以该圈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集散、商业商贸、商务办公等。科研机构应布局在环境较好,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A错;II圈层是对I圈层功能的补充及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功能包括办公、商务、居住,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产业等,B错;I核心层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所以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更大,C错;III圈层相对于I、II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在I、II区域的兴起带动下,周边人流的聚集区域,大部分为住宅、文化、教育等,D正确。故本题选D。
44.高铁可促进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大幅度增长,所以高铁新城与之匹配的发展方向旅游服务业的发展,A错;若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是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必须依托于实体经济,所以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应当是区域中心城市,B错;高铁以客运服务为主,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不是高铁新城的发展方向,故则与转型升级城市不匹配,C错;高铁增强了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密切联系,高铁新城依托都市圈核心城市,发展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是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能充分发挥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力,协调优化城市产业布局,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D正确。故本题选D。
 

                                                                                 
(2021·广西柳州·一模)下表是世界198个主要国家或地区的首都区位类型统计表。核心地域型的首都位于国家经济发达的核心区内,且多傍河而建,多见于历史比较悠久的国家。政治平衡型的首都位于国内不同地区之间的平衡点上,多见于一些由不同地区因某种原因而组成的联邦制国家。据此完成下面45-47小题。
大洲 版图中央型 核心地域性 政治平衡型 沿海港口型 偏僻内陆型
亚洲 27 9 0 7 5
24 9 0 7 3
非洲 14 3 0 25 8
大洋洲 3 0 1 10 0
4 2 2 14 1
5 1 0 6 0

 

45.非洲很多国家的首都位于沿海港口,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     )
A.历史比较悠久,周边有优越的物质基础
B.所在国国家内部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均衡
C.由外国殖民者重点经营的侵略据点畸形发展形成
D.为改善政治中心对外防卫态势或躲避自然灾害而迁移至此
46.加拿大的居民构成中,魁北克地区以法裔为主,安大略地区以英裔为主,该国首都位于两地区交界的渥太华,影响这一选择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
A.自然环境           B.历史因素               C.经济水平               D.军事防卫
47.①②③三个大洲依次是(     )
A.欧洲、北美洲、南美洲                         B.欧洲、南美洲、北美洲
C.北美洲、欧洲、南美洲                         D.北美洲、南美洲、欧洲
【答案】45.C    46.B    47.A
【解析】45.本题结合非洲国家发展的历程进行分析即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非洲国家曾长期为殖民地,宗主国一般在沿海地区选择地点建立据点进行殖民统治。各国独立后沿袭历史,选择这些城市做为首都,据此分析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6.加拿大是移民国家,起初法国殖民者以蒙特利尔为中心建立“新法兰西”殖民区,其后英国殖民者沿密西西比河北上进入五大湖区,建立以多伦多为中心的殖民区,此后英国殖民者打败法国殖民者,为平衡两区域,加拿大联邦建立时选择交界处的渥太华作为首都。因此该国首都位于两地区交界的渥太华,影响这一选择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据此分析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7.①大洲国家数量多,且版图中央型首都占比高,为欧洲;②大洲国家数量多,有有两个首都是政治平衡型,符合加拿大渥太华与美国华盛顿,加勒比海地区港口型首都较多,为北美洲,③大洲版图中央型与沿海港口型首都比例大体相似,国家数量较少,为南美洲。因此A正确,故选A。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将成为中国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流动人口的主要承载地。图示意2000~2010年我国长三角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各市县流入人口位序(城市群内各市县流入人口规模排序)百分比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48-50小题。

48.2000~2010年,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入人口位序变化最大的城市是(     )
A.位序前25%的城市                                B.位序25%~50%的城市
C.位序50%~75%的城市                         D.位序75%~100%的城市
49.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流入人口位序的变化特点说明长三角(     )
A.经济发展水平增速放缓                         B.城市等级和格局较稳定
C.迁入人口在区域内流动较少                  D.中小城市规模大幅减少
50.针对流入人口位序变化的特点,长江中游城市群未来建设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
A.加强城市群内部的分工和协作              B.中小城市加快制造业招商引资
C.加快核心城市经济职能的疏解               D.治理沿江城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
【答案】48.C    49.B    50.A
【解析】48.由图可知,长江中游城市群流入人口位序百分比变化最大的是位序50%~75%的城市。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49.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时间较长,各城市产业发展特点、产业结构比较稳定,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变化不大,所以城市群流入人口位序变化小,故B选项正确。图中数据无法判断长三角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增速变化、迁入人口在区域内流动情况和中小城市规模大幅减少,排除A、C、D选项。
50.长江中游城市群迁入人口位序变化较大,说明各城市发展缺乏特点,产业结构趋同,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变化较大,所以应该加强城市群内部城市的分工和协作,使其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故A选项正确。长江中游资源较为丰富,产业的发展特点是重合度高,因此应该调整产业分工,不是加快制造业的招商引资,B错误;长江中游地区面积较广,城市数量较多,加快核心城市经济职能,不能针对流入人口位序变化的特点进行疏解,C错误;治理沿江城市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与流入人口位序变化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A。
机场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多个大型机场为核心,各机场与区内城市之间通过基于航空需求的地面运输联系而形成的空间集群。下图示意机场群的空间组织模式,图中符号大小、线条粗细表示地理事物的规模。据此完成下面51-52小题。

51.机场群的空间组织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分布的(     )
A.均衡性               B.无序性                   C.地带性                  D.等级性
52.最能满足机场群内航空物流需求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答案】51.D    52.B
【解析】51.由材料“机场群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以一个或多个大型机场为核心,各机场与区内城市之间通过基于航空需求的地面运输联系而形成的空间集群”可知,机场群的空间中,城市有等级大小,机场规模有大小,基于航空需求的地面运输联系线条有粗细,都体现了地理事物分布的等级性,D正确;空间分布是有规律的,但不均衡的,不具有地带性规律,ABC错误。故选D。
52.最能满足机场群内航空物流需求的运输方式是公路运输,机场群内彼此间距离短,公路运输具有从门到门的运输,灵活性强的特点,B正确;铁路运输短途运输成本高,且货物要从火车站到机场之间中转,不方便,A错误;机场群内的物流需求要速度快,而水路运输速度慢,况且机场群之间不一定有水路,利用水路运输不能实现货物的快速中转,C错误;机场群内的航空物流需求,不需要再用航空运输,D错误。故选B。
下图是2012年河南省城市规模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53-54小题。

53.河南省各城市中(     )
A.永城有的城市功能商丘也一定有           B.郑州的服务范围可覆盖到灵宝
C.南阳比信阳的服务种类少、级别低        D.漯河、驻马店间服务范围界线分明
54.对郑州服务人口争夺最激烈的两个城市是(     )
A.安阳和信阳        B.濮阳和开封            C.洛阳和开封           D.焦作和洛阳
【答案】53.B    54.C
【解析】53.读图可知,商丘比永城的城市等级高,但永城有的城市功能商丘不一定有,A错误;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城市等级最高,服务范围最大,可覆盖到全省,B正确;南阳和信阳的城市等级是相同的,C错误;漯河、驻马店距离近,且漯河的城市等级比驻马店高,漯河的服务范围可包含驻马店的服务范围,服务范围没有明显的界线,D错误。故选B。
54.读图可知,对郑州服务人口争夺最激烈的两个城市是洛阳和开封,二者距离郑州近,且二者城市等级较高,而且与郑州有便捷的铁路交通联系。C正确。信阳距离郑州太远,濮阳和焦作与郑州之间没有铁路线相通。因此对郑州服务人口争夺相对较小,ABD错误。故选C。
2016年3月25日中央审议通过《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会议指出,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河,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定位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55-57小题。

55.下列措施不符合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是(     )
A.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           B.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
C.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                  D.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
56.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发展的地理优势有(     )
①土地广阔,价格较低②矿产资源丰富③水能资源丰富④交通便利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7.下列关于长江经济带中的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A.重庆和杭州的城市等级相同                  B.武汉比南昌提供的服务种类多
C.成都和拉萨的城市规模相同                  D.上海市服务功能强,辐射全国
【答案】55.B    56.B    57.D
【解析】55.根据材料提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长江中上游水土保持林建设,注重保护河流源头生态环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符合规划要求,ACD正确;大力开发上游地区水能资源,不符规划的要求,B错误。故选B。
56.与长江下游经济圈相比,长江上游经济圈范围大,土地广阔,价格较低,上游流经山区,落差大,矿产资源、水能资源丰富,①②③正确,但交通运输条件差,④错误。故选B。
57.重庆为直辖市,城市等级比杭州高,A错误;武汉和南昌都为省会城市,级别相同,提供的服务种类相同,B错误;成都比拉萨城市规模大,C错误;上海市服务功能强,可辐射到全国各地,D正确。故选D。
(2021·四川绵阳·二模)随着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HOV车道(High Occupancy Vehicle Lane)又称共乘车道或多乘员车道,是仅供乘坐某一规定乘客数的车辆通行的车道,可有效提高车道利用效率。截止2020年6月,大连市共开辟了33条HOV2+(1车≥2人)车道。下图为大连市中心某一拥堵路段车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58-60小题。

 
58.该路段最可能被选择成为HOV车道的是(     )
A.中间车道           B.非机动车道            C.内侧车道               D.公交专用道
59.城市HOV车道的启用,会使(     )
A.交通流量增加                                       B.居民出行总时间缩短                                  
C.出行人数减少                                       D.普通车道使用率增强
60.目前深圳市开辟的HOV车道远少于大连市,主要是深圳市(     )
A.交通设施系统较为完善                         B.机动车保有量少
C.居民区与工业区距离近                         D.人口流动量较少
【答案】58.D    59.B    60.A
【解析】58.由材料信息“HOV车道又称共乘车道或多乘员车道,是仅供乘坐某一规定乘客数的车辆通行的车道,可有效提高车道利用效率”可知,答案中的公交专用道符合题意,D正确;中间车道、内侧车道是小汽车车道,不符合题意,AC错误;非机动车道是指专供以人力或者畜力为驱动的非机动车,不能被选择成为HOV车道,B错误。 故选D。
59.由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城市HOV车道的启用,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交通拥堵得到解决,有利于居民出行总时间的缩短,B正确;对交通流量、出行人数影响不大,AC错误;使公交专用道使用率增强而不是普通车道,D错误。故选B。
60.由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城市HOV车道的启用,是为了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深圳市开辟的HOV车道少,说明交通设施系统较为完善,A正确;材料中无深圳市机动车保有量、居民区与工业区距离的信息,BC错误;深圳市人口流动量较多,D错误。故选A。
(2021·山东·枣庄市第三中学高三期中)不透水面是指人类作用于自然地表形成的诸如停车场、房屋和道路等人工地表,除道路外多呈斑块状。城市空间扩展使得大量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自然地表景观,尤其是在规模较大的城市,其高比例的不透水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生态质量。下图示意上海和纽约不透水面比例的时空变化。据此完成下面61-62小题。

61.造成上海和纽约不透水面比例时空变化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处在不同的城市发展阶段                     B.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差异很大
C.人口和用地规模差异很大                      D.气候、地形和水文因素不同
62.针对不透水面斑块,上海今后提高城市生态质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其聚集度                                       B.提高其连通度
C.减少其数量                                           D.缩小其面积
【答案】61.A    62.D
【解析】61.从材料和图中可知,两个城市都是距离城市中心越远,不透水面比例越小,这是由于城市空间扩展使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主的自然地表景观。其次,从图中可知,纽约随着时间推移不透水面比例几乎没什么变化,而上海从1989年到2015年,自城市中心到郊外,不透水面比例都有所增加。纽约城市化发展比较早,1991年就已经处于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而上海是在1989年才开始加速发展的。这说明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停车场、房屋和道路等的增加,不透水面比例进一步提高,A正确;功能区的空间分布差异,不影响不透水面比例的时间变化,B错误;人口和用地规模增加,不一定造成不透水面比例增加,如现今某些城市,通过增加绿地面积以及铺设透水砖等,建设海绵型城市,从而降低不透水面比例,C错误;气候、地形和水文因素在一定时间内变化不大,对不透水面比例时间变化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
62.提高不透水面斑块聚集度和提高不透水面斑块连通度,需要增加停车场、房屋和道路等,增加了不透水面比例,高比例的不透水面很大程度上降低城市生态质量,AB错误;直接减少不透水面斑块数量,不利于城市的进一步发展,C错误;缩小不透水面斑块面积,既可以保证城市的发展,又可以提高城市生态质量,D正确。故选D。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为吸引更多人才,近年来中国各大城市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出台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下图为2018年我国部分城市对"一流大学"本科毕业生吸引力综合评价图(人才政策为0,表示当地政府该年未出台引才政策)。据此完成下面63-65小题。

63.从城市吸引力综合评价结果来看(     )
A.厦门的城市舒适性吸引力强于青岛         B.北京对本科毕业生的引才力度不足
C.青岛的城市经济吸引力较哈尔滨弱         D.兰州对本科毕业生综合吸引力较强
64.与海口相比,深圳城市舒适性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温暖湿润②城市空气质量好③教育资源丰富④医疗设施完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65.积极参与"人才争夺战",对成都的影响表现在(     )
A.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B.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C.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D.降低人口管理难度
【答案】63.B    64.D    65.A
【解析】63.该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厦门的城市舒适性吸引力不如青岛,故A选项错误;北京在此轮人才争夺战"中并未积极参与,其人才政策主要指向人才金字塔顶端,对于本科毕业生的引才力度不够,故B选项正确;青岛的城市经济吸引力比哈尔滨强,故C选项错误;兰州不仅在经济发展和舒适性上不具优势,在此轮人才竞争中也有缺位,对本科毕业生的综合吸引力整体较弱,故D选项错误。故选B选项。
64.海口较深圳纬度低,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更加温暖湿润,①错;海口位于海南岛,生态环境好,而且海口的城市工业活动不如深圳,故空气质量更好,②错;深圳作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实力雄厚,其拥有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均优于海口,③④对,故D选项正确,A、B、C选项错误。故选D选项。
65.人才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的增加,可以促进成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经济更高质量发展,故A选项正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是增强城市人才吸引力的措施,故B选项错误;积极参与"人才争夺战",将使成都的人口数量增加,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以及就业压力,C、D选项错误。故选A选项。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 人口 城镇化
  • 上一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
  • 下一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重难点突破高分训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