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达30%左右
B. 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
C. 哺乳动物不会灭绝
D. 以上说法都对
2.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
B. 物种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
C. 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3.该图主要说明了()
A. 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不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
B. 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C. 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健康报》2011年6月7日报道,近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布《2010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污染严重,长江、黄河、辽河等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182个城市酌地下水检测显示水质为较差以下的占57.2%。对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检测表明,城市取水总量中有23.5%的水质不达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造成我国水污染的污染源有(
①工业废水、生活污水②生活垃圾、家庭炉灶③水土流失④酸雨
A. ①③
5.水污染带来的后果是(
①加剧水资源的短缺②危害人体健康③增加酸雨的次数④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A. ①②
建筑布局也要考虑使噪声的影响最小,如利用地形或地物做隔声屏障,使噪声降到最低。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上图中,建筑物的布局最恰当的是(
A. 图甲
7.上图中的隔声屏障的设置,属于(
A. 声源控制
8.与图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属于同一类的是(
①城区禁止鸣喇叭
A. ①◎
记者在云南昆明召开的2011年云南省环保局局长会上获悉,云南受酸雨影响范围、频率及强度明显减少,酸雨控制区出现酸雨的城市、频率和强度也在逐年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关于我国酸雨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A. 华北无强酸雨
10.南方酸雨多的主要原因是(
A. 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石油
11.南方某市有两家大型有色金属冶炼厂,近年来该市也多次发生酸雾事件.从城市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市准备采取的一些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 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停并转
B. 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S02
C. 缩小工厂生产规模,控制废气排放量
D. 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小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中的S02
下图是“我国2008年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从2008年中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A. I类水质
13.下列河流中,水污染状况可能最严重的是(
A. 珠江
读下面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4.这幅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A. 骆驼是由羊进化来的
B. 草原逐渐退化为沙漠
C. 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
D. 一个物种灭绝后,又有新的物种产生,因此,人们不必担心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15.针对漫画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 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
B. 物种灭绝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没有影响,所以可任其发展
C. 在此地区大面积植树造林,防止沙漠面积进一步扩大
D. 图示环境的变化与人类活动无关
《红楼梦》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妙玉把梅花瓣上的白雪收集在一个坛子里,在地下埋了三年,再拿出来泡茶喝。而在今天的某些城市,这样的雅趣已不可能有了,煤烟和汽车尾气造成的混合型污染,使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面积扩大,如果再像妙玉那样收集“纯洁”的水,水里不知含有多少致癌物质,哪里还能喝?一些城市已采取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几种观点中,正确的是(
A. 先发展经济,再治理环境
B. 先投入大量资金治理环境,再发展经济
C. 在保证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治理环境
D. 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17.解决人类写环境的矛盾,主要依靠(
A. 增加粮食产量
赤潮是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和水质恶化的现象。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引发赤潮的污染物主要为()
A. 重金属盐B.氮、磷营养物C.固体废弃物D.泄露的石油
19.赤潮暴发的海域一般()
A. 水温偏高、风力偏大
C. 水温偏高、风力偏小
20.赤潮多发的海域位于()
A. 赤道附近
某研究机构利用水池(___)mx 2mx I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了一个人工湿地系统(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21.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
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涵养水源④塑造地形
A. ①③
2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则检测到
A. 出水口的排水量减少
C. 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四幅图中位于低纬度并联系两大洋的海峡是
A. ①
24.两侧属于同一大洲,并联系同一大洋的两个海域的海峡是
A. ①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面小题。

25.甲岛位于乙岛的
A. 东北方向
26.关于甲、乙两岛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是
A. 甲岛的面积大于乙岛
C. 甲岛的热带面积小于乙岛
读图,回答下列题。

27.甲、乙两地所临海域分别是()
A. 加勒比海,黄海
C. 地中海,日本海
28.从甲港口出发,沿最近航线到乙港口要经过()
A. 马六甲海峡
北京时间2014年2月8日上午11点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南极泰山站建成并投入使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图中①⑦⑦海域对应的大洋依次是()
A. 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C.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30.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
A. 东北方向
31.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
A. 气温更低
读下面经纬线图,其中,X地位于大陆的东海岸,Y地在大陆的西海岸,据图回答下面小题。

32.X-Y位于
A. 北半球亚欧大陆两岸
C. 北半球太平洋两岸
33.下列四个地理事物中,属于Y地所在国的是
A. 富士山
34.当Y地在一年中处于夜最长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地正值多雨季节
C. X地为水稻播种季节
35.下图为“太平洋部俞海域等深线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为海沟,岩石年龄最老
B. B为海岭,岩石年龄最新
C. C属于太平洋板块
D. D属于美洲板块
读下面的四幅图,回答下面小题。

36.图中①~④四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位于低纬度、东半球
C. 从①到②的最短航线为先东北后东南
37.四幅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
A. 甲
读竖版“世界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38.图中①、⑦所在的海洋分别是()
A. 印度洋、大西洋
C. 太平洋、大西洋
39.下列对甲、乙、丙、丁四个大洲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乙西部都是山地
C. 乙、丙城市化水平高
2015年12月26日,由13名民警组成的中国赴南苏丹维和警队前往南苏丹执行为期一年的维和任务。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40.南苏丹首都位于北京的(
A. 西南方
41.据图估算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可能约为(
A. 800千米
读某半岛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42.关于该半岛地形地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半岛地势南高北低
B. 该半岛上最大的山脉呈东北一西南走向
C. 该半岛西侧海岸线比东侧平直
D. 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半岛西部的人口密度应大于东部
43.A,B,C,D四点为图中经纬线的交点,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
A. AB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于北京时间11月8日9:00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图1为①、②、③、④四地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4.某地居民边吃早餐边收看大会开幕式电视直播,
A. ①地
45.大会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变大的地点是
A. ①地
下图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代表某种文化景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46.该种文化景观是()

A. 小溪
47.该文化景观最有可能位于()
A. 黄土高原
48.下列作物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
A. 水稻
读等高线图,已知a>b,回答下面小题。

49.有关M、N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是()
①M为山坡上的洼地②N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M为山坡上的小丘④N为山坡上的小丘
A. ①②
50.若6海拔高度为200m.a海拔高度为300m,则M、N处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
A. ①②
读以成都为中心的交通等时线(交通圉)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1.从成都出发前往下列城市,用时最短的是
A. 上海
52.影响交通等时线在西南地区分布较密集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A. 气候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3.为正确显示K地的地形起伏,沿图中MN、PQ线作地形剖面图,表示K点位置的正确组合是(
A. ①②
54.旅游通过爬山涉水,求真求质。沿AB、CD、MN、PQ四条登山路线中到达K点,最符合“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悠然意境的线路是(
A. MK或NK
下图为某岛屿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55.该岛位于(
A. 东半球
56.据图判断该岛的地势(
A. 东部高,西部低
C. 南部高,北部低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7.判断甲、乙两村庄之间的相对方位为。
A. 甲村在乙村的西南方
C. 乙村在甲村的正北方
58.对此区域地势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 西南高东北低
下面左图为菜科考队于当地时间2月28日10时30分在斯瓦尔巴群岛考察时拍摄后上传的照片,右图为拍摄地点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9.左图景观可能反映
A. 全球气候变冷
60.此照片上传时,北京的微信朋友圈收到的时间最可能是
A. 3月1日17时30分
B. 2月28日18时30分
C. 2月28日17时30分
D. 2月28日3时30分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61.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不同时期人口数量和耕地、湿地面积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区域湿地面积变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该区域保护湿地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62.2013年3月,武汉市环保局发布的《2012武汉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城区湖泊水质较往年有所好转,但形势不容乐观(如图)。2012年武汉市评选出“十大突出问题”,“湖泊保护和污染”位列其中。下图为武汉市主要湖泊(水库)水质类别构成比例。2012年,武汉市平均降水量为1287. 9mm,折合降水总量109. 39亿m3,比上年增加33.3%。

(1)请列举武汉市湖泊的主要污染源。
(2)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个方面分析2012年武汉湖泊水质好转的原因。
63.灰霾是大量极细微的固体物质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空气浑浊的天气现象。2013年初我国中东部地区灰霾天气的产生与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密切相关。读我国南方某工业城市近年来月均灰霾天数与月均气温的年变化示意图(下方左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该地冬、夏季节灰霾天数的差异,从气温角度分析其成因。
(2)从交通视角分析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措施
64.下图为“我国东南某区域简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A、B两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
(2)若A地区过度开垦,将会对乙河流下游及其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哪些影响?
参考答案
1.B
2.C
3.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注意读图分析,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的比重超过60%,A 错误;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B正确;哺乳动物也会灭绝,因为任何物种的灭绝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CD错误。故答案选B项。
2.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其他都不是主要原因,C正确,A错误;人类活动加速了北美鸟类的灭绝进程,不是一种偶然现象,BD错误。故答案选C。
3.图表主要说明导致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几大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B正确。由图示可知,偷猎是野生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需要禁止捕猎野生动物,A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能大胆引入,CD错误, B正确。
点睛:保护生物多样性措施:
措施1→就地保护:
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比如,建立自然保护区实行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的天然分布区,包括自然遗迹、陆地、陆地水体、海域等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还具备科学研究、科普宣传、生态旅游的重要功能。
措施2→迁地保护:
迁地保护是在生物多样性分布的异地,通过建立动物园、植物园、树木园、野生动物园、种子库、基因库、水族馆等不同形式的保护设施,对那些比较珍贵的物种、具有观赏价值的物种或其基因实施由人工辅助的保护。迁地保护目的只是使即将灭绝的物种找到一个暂时生存的空间,待其元气得到恢复、具备自然生存能力的时候,还是要让被保护者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
措施3→建立基因库:
目前,人们已经开始建立基因库,来实现保存物种的愿望。比如,为了保护作物的栽培种及其会灭绝的野生亲缘种,建立全球性的基因库网。现在大多数基因库贮藏着谷类、薯类和豆类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
措施4→构建法律体系:
人们还必须运用法律手段,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来保护生物多样性。比如,加强对外来物种引入的评估和审批,实现统一监督管理。建立基金制度,保证国家专门拨款,争取个人、社会和国际组织的捐款和援助,为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等。
4.D
5.A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4.本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类型的判断。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为工业污水、生活污染和农药化肥、酸雨等,①④正确;生活垃圾主要为固体废弃物污染、家庭炉灶主要造成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大,不属于水污染。②③错误,故答案选D项。
5.水污染会加剧水资源的短缺,危害人体健康,因此①②正确,酸雨是人们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所致,土壤次生盐碱化是人类不合理灌溉引起的,③④错误。故选A项。
6.B
7.B
8.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6.利用图示直接判断,甲、丙、丁经过图示建筑物的多层反射,使噪音加强,而乙利用建筑墙体阻挡了噪音的传播,使噪音得到有效降低;故答案选B项。
7.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图对噪声屏障作用最好,该措施属于传播途径控制,B正确。
8.消声器、体育馆内的吸声吊顶以及合理的城市规划均属于在噪声源和接受者间设置屏障,以减弱噪声,这种控制途径属于传播途径的控制,②③④正确。城区禁止鸣喇叭属于声源控制,①错误,故答案选C项。
点睛:减少噪声措施 :(1)现场提倡文明施工,控制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自觉性。(2)选用低噪音和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施工现场的有噪音设备(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设置封闭的机械棚或吸音板,减少噪音的扩散。(3)对产生噪音、振动的施工机械夜间施工,必须经环保部门批准,噪音控制在60分贝以内。
9.D
10.B
11.D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9.中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但北方工业集中的大城市如青岛、哈尔滨,北京、天津以及西北地区,在夏季大雨和暴雨时,也时常出现酸雨。我国最严重的三个酸雨区是以重庆、贵阳为中心的西南酸雨区,以长沙等为中心为华南酸雨区和以福州为中心的东南酸雨区,酸雨地区分布不均匀,由此判断ABC错误,D正确,故D正确。
10.我国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南方阴雨天气多,因此酸雨较为严重,但是主要原因是有色金属工业发达,排放大量的酸性气体,故选B。
11.酸雾的发生,主要是气候湿润地区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大量释放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的原因。在有色金属冶炼厂附近办硫酸厂,回收利用废气,可以实现资源再利用,实现循环经济,是最合理的措施。故D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措施限制生产规模,对金属冶炼厂实行关、转、停,会破坏经济;增加化学设备,通过化学手段消除废气中的二氧化硫,虽然起到治理污染的作用,但损失经济效益。故A、B、C三项错误。故选D项。
点睛:1、南方比北方严重的原因:
①南方有色冶金工业发达,排放大量酸性气体;②南方土壤为酸性,大气中尘埃为酸性;③南方大城市燃烧高含硫量的煤;④南方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风速小,酸性气体不易扩散;⑤南方阴雨天气多。
2.我国防治酸雨的主要措施 :①建立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②限制高硫煤的开采; ③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和煤炭脱硫技术;④调整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 ⑤加强废气中二氧化硫的回收与利用。
12.C
13.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2.由饼状图可知,2000年我国主要河流水质状况看,所占比例最大的是Ⅲ类水质。故答案选C项。
13.水污染状况主要与两个方面有关:一是污染物的排放量;二是河流的自净能力。一般来说,水量越大,流动性越强,水体的自净能力越强。海河是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工农业生产发达,排污量大,而且海河水量较小,自净能力较差,故污染最严重。故答案选B项。
点睛: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
14.C
15.A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4.图示羊主要生活于草原环境,而骆驼生活于沙漠环境,故图示反映因植被的破坏,导致该地区土地荒漠化。这说明物种赖以生存的环境改变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C正确,故选C项。
15.森林、草地、湿地的破坏导致物种灭绝,因此保护和改善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防止进一步恶化,A正确;物种灭绝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任其发展会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危害人类的生存环境,B错误;生态环境的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干旱地区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会导致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C错误;环境的变化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D错误。故答案选A。
16.D
17.D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16.本题主要考查卡持续发展的内涵。在经济和环保面前,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保护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同时保证生态环境的保护,故D正确。
17.各种环境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也必将在发展的过程中得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因而解决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故答案选D项。
18.B
19.C
20.C
【来源】2016届(新课标)高中地理5年高考真题备考第十一章练习卷(带解析)
【解析】
18.浮游生物的爆发性繁殖和生长是赤潮发生的原因,而浮游生物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四个选项中只有B选项的内容是营养物。溶解在水中的氮、磷等物质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浮游生物疯狂生长,形成赤潮,B选项是正确的。重金属盐毒性高,可能会导致浮游生物死亡。A选项是错误的。固体废弃物没有溶解在水中,浮游生物不能直接吸收,C选项是错误的。泄露的石油会形成油膜,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导致水体缺氧,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D选项是错误的。
19.水温高,浮游生物生长活跃;风力小,水体运动缓慢,不利于污染物扩散,污染物浓度高为浮游生物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C选项是正确的。
20.赤潮的出现和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有关。中、低纬度近海地区水温较高,且人口稠密,工业比较发达,排放的污染物多。为浮游生物生长提供了营养物质,C选项是正确的。赤道地区虽然水温高,风力小,但人口少,排放的污染物少,A选项是错误的。大洋中部受人类污染少、高纬近海水温低,均不利于浮游生物生长,B、D选项是错误的。
21.C
22.C
【来源】2014-2015学年福建省四地六校高二上学期联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21.读图,该设计地表水经过过滤后流出,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有净化水质,②对。湿地的植被、土壤有涵养水源功能,③对。不能防风固沙,①错。是一个湖泊湿地,不能塑造地貌,④错。C对,A、B、D错。
22.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实验,湿地植被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功能下降,则检测到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C对。 出水口的排水量增加,A错。出水口流速明显变快,B错。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D错。
【考点定位】湿地的主要功能,湿地环境变化的影响。
23.B
24.A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3.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①为英吉利海峡;②为马六甲海峡;③为麦哲伦海峡;④为曼德海峡。①③位于中纬度而不是低纬;④联系红海与阿拉伯海,而没有联系两大洋,故只有②符合。故答案选B项。
24.根据经纬度分析,①是英吉利海峡,两侧都属于欧洲,A对。②是马六甲海峡,两侧分别是印度洋与太平洋,B错。③是麦哲伦海峡,两侧分别是南美洲和南极洲,C错。④是曼德海峡,两侧分别是亚洲和非洲,D错。故答案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判断海峡位置,并结合世界主要海峡分布的概况分析,可结合地图册。
25.A
26.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5.甲岛的纬度自南向北增大,是北纬,经度自西向东增大,是东经,因此甲岛是位于北回归线附近、120°E~122°E之间的台湾岛;乙岛的纬度自南向北减小,是南纬,经度自西向东增大,是东经,因此乙岛是位于南回归线附近,45°E~50°E之间的马达加斯加岛;根据纬度判断甲岛位于乙岛的北方,根据经度判断甲岛位于乙岛的东方,综合得到甲岛位于乙岛的东北方向。故答案选A。
26.两图的图幅大小、纬度大致相等,甲图的经度差为2°,乙图的经度差为5°,甲图表示的实际距离不到乙图实际距离的一半,甲图的比例尺明显大于乙图,甲岛屿的面积明显小于乙图,A错误;甲岛属于台湾岛,位于太平洋中,B错误;0°~30°之间属于低纬度,甲、乙两岛都在低纬度,但是乙岛的纬度低于甲岛,因此甲岛的热带面积小于乙岛,C正确;甲岛南端的纬度低于乙岛南端纬度,因此甲岛南端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岛南端,D错误。故答案选C。
27.B
28.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7.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以及海陆轮廓可以判断,甲为密西西比河河口,所临的海域为墨西哥湾,乙地位与我国的渤海西岸,故答案选B项。
28.甲位于大西洋的西部沿海,乙位于太平洋的西部沿海,从甲到乙走最近航线需过巴拿马运河。故答案选C项。
29.D
30.C
31.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29.图中长城站位于南极半岛附近,南极半岛隔德雷克海峡与南美洲相望。所以南极半岛往东①是大西洋,向西③是太平洋,②是印度洋。D对。
30.图示为南极洲,以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根据经度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方,根据纬度判断,泰山站位于长城站南方,所以泰山站位于长城站的东南方向,C对。
31.根据地球公转的特点,在近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所以北极地区极昼的天数多一些,气温较高。南极地区终年有冰雪覆盖,对阳光的反射率强,气温较低。所以北极地区较南极地区气温较高,A错。北极地区四周是陆地,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南极地区四周是海洋,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南极风力更强,C错。两地纬度相同,D错。北极地区受暖流影响,降水较多。南极地区被寒流环绕,降水较少,B对。故答案选B项。
点睛:极地气候特点:
极地气候主要包括两种类型: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苔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及北半球的格陵兰岛等地区。极地气候是世界气候类型中最寒冷的气候,尤其是冰原气候。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气温酷寒、降水稀少、风多而大。一般最热月平均气温都在0摄氏度以下,降水极少,甚至比许多沙漠地区还少,但由于蒸发量更小,小于降水量,因此可算是世界上降水最少的湿润区,每年大风天数平均都在200天以上。
32.C
33.D
34.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2.根据题目中提供的“其中X地位于大陆东海岸,Y地位于大陆西海岸”现结合图中的信息可以判定图中的纬度33°一定是北纬33°,再根据图中X、Y的经纬度位置可以肯定X、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Y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岸。它们分别位于北半球太平洋西东两岸,故选C。
33.读图分析可知,Y(33°N,120°W)是在美国西海岸,选项A B C 分别是在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只有硅谷是在美国的西部海岸,故选D
34.当Y地在一年中夜最长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X地应该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正处于低温少雨季节,当地的小麦是冬小麦,收获期是在夏季;Y地应该是地中海气候,冬季正处于温和多雨的季节。故选B
35.B
【来源】2014届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三10月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读图,根据等深线数值判断,C为等值线稀疏,深度较小,应是地形平坦开阔的海盆,A错。B等深线数值明显较小,两侧却较深,说明为海岭,是生长边界,岩石年龄最新,B对。A处海沟是板块消亡边界,A所在板块为太平洋板块,C不属于太平洋板块,可能位于印度洋板块,C错。D位于南半球,与太平洋板块相邻的是南极洲板块,D错。
考点:等深线判读。
36.B
37.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6.0°-30°是低纬度,30°-60°是中纬度,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读图,可以判断④在中纬度,西半球,A错。从经度、纬度来看,③位于北京的西南方,B对。读图可知,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北方向,从①到②的最短航线为由东南,C错误。图中四地均无极昼、极夜现象,②④无阳光直射现象,D错。故答案选B。
37.读图,图中阴影部分的经度、纬度差相同,纬度越低,纬线圈越大,经度1度的间隔越大。图中阴影部分纬度最低的是丙,所以丙面积地大,C对。A、B、D错。
38.B
39.A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38.根据图中陆地轮廓可知,图中①海域位于南美洲和非洲之间为大西洋,②海域位于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之间为太平洋。故答案选B项。
39.读图分析可知,甲为北美洲,乙为南美洲,两大洲西部有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A正确;
丙为非洲,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丁为澳大利亚,属于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B错误;乙为南美洲,甲为非洲,主要为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C错误;丙为北非,甲为北美,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D错误。故答案选A。
40.A
41.A
【来源】[中学联盟]江苏省常州市溧阳中学2017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和地图 作业
【解析】
40.南苏丹位于北半球低纬度,纬度低于北京,位于北京(约北纬400)偏南方向;南苏丹经度为东经300左右,位于北京(约东经1200)偏西方向。因此,南苏丹位于北京西南方向。
41.南苏丹南北所跨经度大约为80左右,根据经度每差10,距离大约为110千米可知,南苏丹共和国的领土南北最大距离接近800千米。
【点睛】根据经纬度判断两点之间相对方位可依据以下步骤:一是根据两地纬度数判断南北方向。①两地都是北纬、数值大的在北方,数值小的在南方;②两地都是南纬,数值小的正北方,数值大的在南方;③两地一个是北纬,—个是南纬,北纬的在北方,南纬的在南方。二是根据两地经度数判读其东西方向。①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东经,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小的在西面;②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同是西经,则经度数值小的在东面,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③两个相比较的地点分别为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之和来辨认东西方位:若两地经度和小于1800,则东经度的地点在东面,西经度的地点在西面;若两地经度和大于1800,则西经度的地点在东面,东经度的地点在西面。
42.
43.
【来源】【百强校】2015-2016学年江西省玉山一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本题组考查等高线图的判读及地图综合能力。结合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地形进行了峡湾地貌考查、地形分析及球面距离判定考查。
42.根据图示信息,该岛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其最大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半岛西侧海岸线比东侧曲折;仅从地形角度考虑,该半岛东部地形平坦,其人口密度应大于西部,选B。
43.图中两点之间距离最短的是BC,因其纬度最高,等经度间隔,实际纬线圈距离小于AD。AB=CD,最长。
44.D
45.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44.一般来讲,吃早餐的时间为7:00左右,有材料可知,此时北京时间为9:00左右,时间为7:00所对应的经线与120°相差30°左右,因此经度为90°左右,结合图示四点对应的经度可知,④与题意最符合,故答案选D。
45.开会期间为11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并且不断向南移,此时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四地中只有②位于南半球,故答案选B项。
46.B
47.B
48.A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扶余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46.读图,图中等高线间隔宽处,两条等高线数值相同,窄处有高差。该种文化景观是梯田,B对。小溪由高处流向低处,相邻等高线数值不同,A错。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C错。沙滩海拔低,地表没有明显分层,D错。Z§X§X§K]
47.该文化景观是梯田,最有可能位于江南丘陵,B对。 黄土高原海拔在2000米左右、青藏高原海拔在3000米以上,A、C错。四川盆地位于第二阶梯,海拔较高,可能性小,D错。
48.结合前面分析,该地区是江南丘陵,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最有可能在该文化景观区种植的是水稻,A对。甜菜 、谷子是温带地区作物,B、C错。青稞是青藏高原区作物,D错。
【考点定位】区域地貌景观类型,主要作物差异。
49.C
50.C
【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南昌市三校(南昌一中、南昌十中、南铁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地理(文)试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判断,注意闭合等值线的判断方法。
49.等值线中如果有闭合的等值线,并且闭合的等值线值与相邻等值线中小的相等,则内部值更小,若与大的值相等,则内部值更大;所以N为山坡上的洼地,M为山坡上的小丘,选择C。
50.M处海拔为300-400m,N处海拔为100-200m,注意内部不超过一个等高距,选择C。
51.C
52.B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51.读图可知,该图为以成都为中心的交通等时线,从成都出发,到上海为8小时,到武汉为4小时,到西安为2小时,到昆明需要4小时,因此用时最短的为西安,故答案选C项。
52.图示等值线为等时线,相邻两线之间的时差相同,间隔越短,速度越慢;间隔越长,速度越大。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坡度较大,速度较慢,因此相邻等值线之间的间隔越短,故答案选B项。
53.D
54.A
【来源】2012-2013学年湖北省荆州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53.读图,根据图中示坡线方向,MK、KN是山谷,K点要MN线上是最高点,对应剖面图①错、②对。PK、QK是山脊,K在PQ线上是最低点,对应剖面图③错、④对。所以D对。
54.行到水穷处,说明是沿山谷河流逆流而上,只有MK或NK是河谷地区,另两线是山脊,没有河流,不会出现逆水前行的情况。A对。B、C、D错。
考点:等高线图判读,地形剖面图。
55.C
56.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55.20°W向东到160°E是东半球,20°W向西到160°E是西半球。读图分析可知,图示纬度向北度数逐渐增加,说明该半球为北半球,图示经度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增大,为东经,属于东半球的范围,故答案选AC。
56.读图中等高线数值可以得出地势南部高,北部低,从等高线的疏密来看应该是北部缓,南部陡,故答案选C。
57.D
58.A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57.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判定乙村在甲村的西北方。故选D。
58.读图分析,根据图示方向表可知,小河的流向是自西南流向东北方向,所以地势为西南高东北低,选项A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点睛:地理方位的判断方法:
在经纬网地图上定方向,首先是要判断该图所示区域位于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一般方法是分析图中给出的纬度的变化方向,若纬度是向北方向增大,则位于北半球,反之则位于南半球。
59.B
60.C
【来源】【全国百强校】吉林省梅河口五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
59.本题根据地理景观分析地理现象。照片中显示北极熊生存的北极冰盖退缩,应为全球气候变暖,A错,B正确。生物种群繁多与海洋污染从照片中读不出来,C、D错。故答案选B项。
60.图中显示拍摄地点位于15°E东一区,东一区时间2月28日10时30分,所求地时间=已知地时间±时间差,所求地在已知地东侧用加法,反之用减法。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在东一区东侧,时区差为七,北京时间=2月28日10时30分+7,为2月28日17时30分,C正确。
61.(1)特点:湿地面积减少。
原因: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促使人类大幅开垦湿地。
(2)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的意识。
【来源】【百强校】2016届河北省邯郸一中高三第十次研究性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由于人口增长,耕地需求增加,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湿地面积减少。
(2)该区域保护湿地的措施,可以从退耕还湿地、建立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应重视湿地保护、提高群众保护湿地意识等方面回答。
考点:资源问题与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62.(1)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2分)、工业(生产)污水、废弃物等(2分)
(2)2012年降水偏多,湖水水量增大,自净能力大幅提升。(2分)政府大力治理,对湖泊进行清淤、截污(或答污水排放量减少),修复湖泊生态环境。(2分)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2分)
【来源】2014届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试文综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湖泊位于城市,污染源主要来自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废水、工业(生产)污水、废弃物等。
(2)从自然因素分析,2012年降水偏多,湖水水量增大,自净能力大幅提升。从社会经济因素分析,2012年政府大力治理,对湖泊进行清淤、截污,污水排放量减少,修复了湖泊生态环境。政府加强了宣传教育,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
考点:城市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影响城市水质的因素。
63.(1)冬季多,夏季少。
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
或: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
【来源】2015届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三第六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根据图中曲线数值,相对于冬季,夏季近地面气温更高,对流更旺盛,有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稀释扩散。或者说相对于夏季,冬季近地面气温较低,大气较稳定,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稀释扩散。所以灰霾天数冬季多,夏季少。
(2)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是吸收或减少排放。所以治理城市灰霾可采取的措施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倡导绿色出行。改善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费构成,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合理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建设和管理,整治交通拥堵。
考点:灰霾的季节变化,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64.(1)A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B地区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为主(4分)
(2)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下降(6分)
【来源】2011-2012学年海南省洋浦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
(1)读图,A地区位于河流源头地区,以保护森林,保持水土,保护水质为主。B地区位于河流下游,是湖泊湿地。以防治水污染,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为主。
(2)A地区过度开垦,破坏植被,河流下游旱涝灾害增多。A地水土流失多,下游三角洲面积可能加速扩大。水质下降,污染加剧,可能使河口地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也可能因营养盐类增多,渔业资源更丰富。
考点:区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环境的整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