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选解析版2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3-08-16 

一.选择题

曙暮光是指在日出之前或日落之后散射在地球大气层的上层,照亮了低层的大气与地球表面的阳光。曙暮光包括了航海曙暮光和天文曙暮光(下图)。

         图片

1.3月20日上海(31°11′N,121°29′E)航海暮光发生的当地时间大概是

A.6:36-7:12    B.18:36-19:12    C.1:48-3:24    D.16:48-17:24

【解析】因为3月20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上海(31°11′N,121°29′E)是18时日落,航海暮光发生在日落后。答案B

2.某日北京天文台在正东方向开始观测到天文曙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以后天津昼变长                  B.该日以后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C.北京在正西方向开始观测到天文暮光    D.北京再过12小时就观测到天文暮光结束

【解析】北京天文台在正东方向开始观测到天文曙光时,地方时刚好6点,太阳高度位于地平面以下18°。12个小时后18点,太阳位于正西方地平面下18°,所以此时天文暮光刚好结束,故C项错误,D项正确。因该日后不能确定直射点移动方向,所以不能确定天津昼长和广州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B项错误。答案D

空气在山脉背风坡上空形成的波状运动称为背风波,当风速较大且与山脊垂直时,有利背风波形成,背风波形成时,常可出现波状云,波状云的出现往往表明大气层结构比较稳定。某日当风垂直于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时形成了背风波(下图)。

图片

3.该日当地风向可能是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D.东北

【解析】由图可知,该日当地形成的背风波位于山脉东北侧,所以当日西南侧为迎风坡。风向可能是西南风。答案C

4.图中形成波状云最多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中背风波结构中,①处气流在冷凝高度以上的范围较大,所以形成波状云最多,故选A。答案A

5.该日天气

A.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阴雨    B.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晴朗

C.山脉西南侧晴朗,东北侧晴朗    D.山脉西南侧阴雨,东北侧阴雨

【解析】从该日背风波结构分析,山脉顶部上空气流进入冷凝高度,山脉两侧气流高度都在冷凝高度之下,水蒸气不易凝结,云量小为晴天。答案C

以劳动者的工作地点与毕业院校是否在同一省份(自治区、直辖市)来衡量跨省就业情况,若二者不在同一省份,则视为发生跨省就业。对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劳动者跨省就业情况研究发现,东部地区的跨省就业发生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下图为不同学历层次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

图片

6.东部地区劳动者跨省就业发生率最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劳动者学历层次低    B.东部地区房价高    C.中西部地区污染重    D.东部地区经济发达

【解析】由图显示,学历层次越低,跨省就业发生率越低,与题干不符,A错误;东部地区房价高,在一定程度上是推力,但不是最主要的推力,B错误;与中西部地区污染重关系较小,C错误;由所学知识可知,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引进了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和高技术资本设备,进而提供更多的复杂性工作岗位,吸引较多的人才流入,D正确。答案D

7.图中显示跨省就业发生率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主要是

A.高学历劳动者在社会上受欢迎的程度高      B.高学历劳动者在社会上易获得较高收入

C.高学历劳动者对交通便利性的要求不高      D.高学历劳动者对居住地的环境要求不高

【解析】跨省就业发生率随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是因为高学历劳动者易获得较高的工资收入,可以选择工资高的地区工作,也可以选择自己心仪的城市生活,B正确;受欢迎程度无法定义,高学历劳动者对于交通及居住地环境同样也有要求,但不是其跨省就业的主要因素。答案B

8.政府为了吸引并留住大学生,应采取的最有效措施为

A.增加公交车数量    B.增加公园绿化面积    C.优化产业结构    D.调控城市房价

【解析】增加城市公交车数量可保证出行的便利性、增加公园绿化面积利于吸引人才流入,但都不是其主因,A,B错误;第三产业(尤其是通信和技术等生产性服务业)是吸纳高学历群体的重要领域,故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吸引与留住高学历人才,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C正确;调控城市房价不是其最有效的应对措施,D错误。答案C

山地植被垂直分布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下图为浙江的西天目山、乌岩岭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表示不同植被分布的海拔范围与大致比例。

图片

9.据图推测,乌岩岭位于西天目山的

A.南面          B.北面          C.东面          D.西面

【解析】由图可知,两座山基带都是常绿阔叶林,乌岩岭基带分布的上限更高些,因此可知乌岩岭的热量条件比西天目山好,推则其纬度较低,应在天目山的南面。答案A

10.乌岩岭相比于西天目山缺少落叶阔叶林带,最可能的原因是

A.海拔高          B.人类活动          C.湿度大          D.坡度陡

【解析】根据西天目山植被垂直分布的顺序可推知,乌岩岭的海拔在1500m以上,在自然状况下应该出现落叶阔叶林,但是乌岩岭只出现了山地矮林和山地灌草林,推测可能是落叶阔叶林遭到破坏,退化为山地灌草林,B正确;与西天目山相比,乌岩岭的自然带整体分布的上限海拔较高,因此海拔与落叶阔叶林的缺失无关,A错误;材料中缺少湿度、坡度的相关信息,C,D错误。答案B

11.白云尖是乌岩岭的最高峰,因终年被飞云白雾笼罩而得名。为达到极目远眺效果,攀登白云尖的最佳月份是

A.3、4月份        B.6、7月份        C.10、11月份        D.1、2月份

【解析】冬春季节白云尖气温较低,植被生长状况欠佳,A,D错误;夏季降水丰富,云雾天气较多,山顶观赏效果差,B错误;秋季秋高气爽,天气状况好,适合极目远眺,C正确。答案C

南水北调中线三峡水库补水工程大宁河取水方案(下图)是指从三峡库区支流大宁河抽水,经过剪刀峡水库和丹江口上游堵河梯级电站调蓄后,进入丹江口水库。

图片

12.建设图示三峡水库补水工程的目的是

A.缓解堵河流域梯级开发水能资源不足        B.治理三峡库区汛期洪涝灾害多发问题

C.解决丹江口水库下游农业用水量问题        D.满足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用水量需求

【解析】由图文材料可知,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北方地区需水量大,汉江流域用水量也较多,造成丹江口水库水量不足,所以自三峡水库调水补充。答案D

13.利用补水在堵河流域开发水电属于跨流域抽水蓄能发电,符合其经济效益的是

A.降低抽水能耗,减少调水成本                  B.降低河流水位,减轻洪涝灾害

C.用电低谷抽水,用电高峰发电                  D.流域开发治理,提高输水水质

【解析】跨流域抽水蓄能发电是指在调水的同时利用输水线路沿途的落差进行发电。在用电低谷期抽水蓄能,可减少电能浪费,在用电高峰期发电,可以提高供电能力和经济效益,C正确;抽水蓄能发电并不能降低抽水能耗,A错误;减轻洪涝灾害属于社会效益,流域治理和提高输水水质属于生态效益,B,D错误。答案C

14.图示补水工程在修建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A.气候湿热      B.地质条件复杂      C.地形起伏大      D.穿过河流多

【解析】图示补水工程线路经过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地质结构相对稳定, A,B错误;从图上河流流向可以看出,该工程途经河流分水岭,沿途地形起伏大,C正确;穿过河流多有利于补水,不属于自然障碍,D错误。答案C

在积雪或冰川覆盖的祁连山老虎沟12号冰川区(如图),风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大尺度天气系统、山谷风和冰川风。其中,地表的加热和冷却作用及山区地形作用形成了山谷风;积雪或冰川导致其表面空气冷却,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使气流沿山坡表面下沉而形成了冰川风。

图片

15.该冰川区冬季全天风向以偏南风为主,是由于

A.冬季盛行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偏南风        B.空气冷却形成冰川风

C.高空西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形成        D.冬季西北风风力较弱

【解析】由题干及图文材料可知,该冰川区冬季全天以偏南风为主,且该冰川区主要位于山脉北坡,冬季气温低,积雪冰川表面空气冷却,密度增加,在重力作用下使气流沿山坡表面下沉而形成了冰川风,为偏南风,B正确;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冬季应盛行西北风,势力较强,但是因冰川区海拔高,因而受冬季风影响小,AD错误;高空西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应偏转为北风,C错误。答案B

16.冬季,一天中偏南风风速最小时北京时间最可能为  A.4时    B.9时    C.15时    D.21时

【解析】由上题及结合所学可知,冬季该地区为偏南风,因其为冰川风,成因为温度差,故而一天中风速最小时应为温差最小,即气温最高的时段,该地气温最高时约为14时,根据图中经度可计算出北京此时应为15时左右。答案C

17.上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冰川风的地点是   A.a      B.b      C.c      D.d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冰川风是下山风即山风,其沿着山坡下行。山坡处因有冰面覆盖,气温低、气压较高,山谷中气温高、气压低,因此气流沿着山坡上的冰面,由山坡问山谷中流动形成冰川风。因此形成冰川风需要“积雪或冰川”,且必须满足海拔较高、山坡气温较低,山谷中气温较高的条件;“沿山坡表面下沉”,需要满足在山坡地带的条件,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的地方下沉最为明显。答案A

晚新生代(始于两百多万年前)以来,长白山发育了末次冰期冰川。下图所示地区在此次冰期中冰川活动活跃,冰川地貌广泛发育。

图片

18.图中最典型的冰川地貌遗址分布在  A.南顶子    B.场子沟    C.石青沟    D.老秃顶子

【解析】晚新生代时期,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地形起伏与现代相近,当时长白山发育了末次冰期冰川。该山脉海拔较高的山峰冰川活动活跃,形成的冰川遗迹也容易保留下来。根据图示等高线可知,老秃顶子海拔超过了1300米,是该区域海拔最高处,最可能形成并保存有冰川遗迹。答案D

19.下列四地中,最可能有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据图可知,甲地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最有可能发生泥石流,A对;乙地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难以形成泥石流,B错;丙地等高线闭合且高于四周,为山顶,难以形成泥石流,C错;丁地等高线密集,为陡坡,碎屑物质不易在此积累,缺少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D错。答案A

20.区内典型植被从山麓到山顶依次为

A.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灌草丛

B.灌草丛、灌丛、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

C.针叶林、灌丛、灌草丛、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

D.常绿硬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灌草丛

【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长白山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当地山麓的地带性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结合垂直自然带分布规律,推测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丛、灌草丛。答案A

答题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著名文化遗产“白川乡合掌屋”位于日本岐阜县白川乡获町。由于房舍外貌酷似双掌相合.就取名为舍掌屋。为了抗震,合掌建筑屋不用任何钉子,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屋顶所铺的茅草.厚度迭七八十厘米。当地的固有产业是制作火药和养蚕,当地人很担心发生火灾,每年还会举办名叫“一齐放水”的消防演习。下图是白川;位置分布图和合掌屋景观图。

图片

(1)说明合掌屋合掌造型的好处。

【解析】合掌造型的好处:合掌造型屋面对称分布,受力均匀,房屋稳定性好,抗震能力强;屋顶接近地面,受损后屋顶冲击力较小;屋顶坡度大,方便冬日积雪落下,减轻积雪的压力;合掌造型屋顶高,楼层多,容纳的人多;楼层多,高楼层离地面较高防潮效果好,可保管制作火药的材料;较高楼层通风好、日照足适宜养蚕;屋顶厚可防雨雪下渗;隔热保温。

【答案】合掌造型屋顶高,楼层多,容纳的人多;楼层多,高楼层离地面较高防潮效果好,可保管制作火药的材料;较高楼层通风好、日照足适宜养蚕;合掌造型屋面对称分布,房屋稳定性好;屋顶坡度大方便冬日积雪落下;屋顶厚可防雨雪下渗;隔热保温。

(2)指出合掌屋最易发生火灾的季节,并说明原因。

【解析】由图中地形分析,岐阜县东南部有山脉分布,位于夏季风东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

【答案】夏季。岐阜县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空气干燥易发生火灾。

(3)从抗震角度分析合掌建筑屋不用任何钉子的原因。

【解析】因为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多地震灾害;不用任何钉子房屋架构更加坚固、不易折断;只用绳子绑扎或采用较有黏性的木头来接合房屋架构韧性强,可随地震而晃动,分散地震晃动产生的破坏力,减轻地震灾害。

【答案】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板块边界处),多地震;不用任何钉子房屋架构可随地震而晃动,分散地震晃动产生的破坏力,减轻地震灾害。

22.【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珠穆朗玛峰藏语的意思是“第三女神”,非常神圣。每年,都有7万到10万名游客涌向珠穆朗玛峰的大本营,但是60多年来登山者丢弃的垃圾不计其数。珠峰上的垃圾包括用完的氧气瓶、攀山设备、帐篷及更多的人类排泄物等。各种垃圾成了路标。珠峰附近冰川融水是很多河流补给水源地,污染严重后果不堪。分析珠穆朗玛峰垃圾多的原因及减少垃圾的措施。

【解析】珠穆朗玛峰垃圾多的原因可以从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两方面分析。自然原因:海拔高,缺氧、寒冷,垃圾不易分解,环境自净能力差;山势险峻,地势起伏大,登山者没有能力徒步将自己产生的废弃物带下山。人为原因:无人区基础设施空缺,没有垃圾收集场所及清理运输人员;游客的环保观念差。针对上述原因,治理污染的措施是:在登山沿途设立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政府部门和环保志愿者组织人力物力定期清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法规,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使登山者减少垃圾排放;完善法律法规,游客下山时必须携带一定数量的垃圾。

【答案】原因:无人区没有垃圾收集场所;海拔高,缺氧、寒冷、山势险峻,登山者没有能力将自己产生的废弃物带下山。措施:研发设备,在登山沿途设立垃圾收集和处理设施;政府部门和环保志愿者组织人力物力定期清理;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法规,使登山者减少垃圾排放,下山时必须携带一定数量的垃圾。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模拟试题
  • 上一篇: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选解析版
  • 下一篇: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试题精选解析版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