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小李在某地(110°E,40°N)广场游玩时,发现广场平面图中的指向标模糊不清(图 5a)。他通过观测广场石柱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图 5b),确定了平面图的指向标。据此完成 1~2 题。
1.该广场平面图的指向标应该是图 5c 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2.一周后的相同时刻,小李再次测量发现该石柱的影长变长,则第二次观测日期可能在
A.2 月 16 日前后 B.5 月 8 日前后
C.8 月 20 日前后 D.11 月 10 日前后
非洲冰鼠是啮齿类食草动物,夜伏昼出,不冬眠,不囤积食物,常通过晒太阳或蜷缩等方式应对寒冷。在非润南部某山地(29°33`S,29°14`E)海拔2800米处的缓坡上,某科研团队对非洲冰鼠群体的活动规律进行观测。下图示意连续几日观测的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1:00至13:00,非洲冰鼠冬季与夏季活动规律差异明显,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昼夜长短 B. 天敌数量
C. 太阳辐射 D. 食物数量
4.北京时间15:00左右,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
A. 东北坡 B. 西北坡 C. 东南坡 D. 西南坡
5.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观测到非洲冰鼠晒太阳时间增多,地面觅食时间减少,主要原因是非洲冰鼠
① 食物储备充足 ② 冬季食物需求减少 ③ 需要调节体温 ④ 构筑雪下通道觅食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我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绘制了所在学校的平面图(下图),右侧箭头表示某日日出时刻太阳光线照射的方向,下图为该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向牌。据此完成6-7题。
6.指向牌在图中的位置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当地该日昼长约为
A.14小时 B.13小时 C.12小时 D.10小时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地区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分布状况。据此完成8~9题。
8.①点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北风
9.③点对应的近地面天气状况很可能是
A. 晴朗 B.阴雨
C. 高温高压 D.低温高压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M谷地受地形影响存在显著的(局地风)上、下谷风和上、下坡风。据观测,1-3月的17-18时M谷地会产生气温骤降现象。据此完 成下列小题。
10. 一天内局地风为偏西风和偏东风相互转换的站点是
A. 1号站 B. 2号站 C. 3号站 D. 4号站
11. 1-3月的17-18时,影响M谷地会产生气温骤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局地风
C. 积雪融量 D. 背景风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灰柱直径约5千米、高20千米,火山灰柱顶部温度达-100℃。汤加火山爆发后,斐济、新西兰、澳大利亚等环太平洋国家发布了警报。下图为汤加及周边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12-13题。
12.火山灰柱顶部的火山灰及气溶胶消除缓慢,主要是因为
A.火山灰到达平流层,空气对流弱 B.汤加受赤道低压带控制,风速小
C.此时东南信风带南移,汤加降水少 D.火山灰柱顶部的温度低,密度大
13.汤加火山爆发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布的警报为
A.地震预警B.海啸预警
C.风暴潮预警 D.暴雨预警
2021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分别长时间维持在日本海和我国西北地区,河南处于副高脊的西部边缘,18日,在距我国约1000公里的太平洋洋面上,台风“烟花”形成并发展。位于郑州西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作用,受到高空冷气流影响,雷雨云团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引起郑州局地极端强降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材料中的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其主要差异是
A.中心风力大小不同 B.气流垂直运动不同
C.对天气的影响不同 D.形成发展原因不同
15.材料中的“列车效应”是指
A.雷雨云团连续经过 B.台风天气频繁登陆
C.冷空气的活动加强 D.地形雨影响范围广
16.郑州暴雨的水汽来源是
A.黄河中下游 B.太平洋地区
C.河南西部山区 D.我国西北地区
2020年12月29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迎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局地遭遇16℃以上的断崖式降温,中央气象台时隔4年发布最高级别寒潮色预警。下图是我市某同学拍到的一幅照片,降温使河面完全封冻,但桥下及附近水域却没有结冰。据此完成17~18题。
17.图中桥梁远去方向为正北,则拍摄者位于桥梁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
18.桥下水域没有结冰的原因是
①桥体白天升温较快,辐射热量多 ②桥下空气流动更快,摩擦生热多
③桥体阻挡水面辐射,热量散失慢 ④桥下河水流动更快,河水结冰难
A.①② B. ③④ C.①③ D.②④
水龙卷俗称“龙吸水”,是一种偶尔出现在温暖水面上空的涡旋,它的下端一旦延伸到水面时,能吸起高大的水柱,水流绕涡旋轴心旋转上升。水龙卷的水平移动路径一般为直线,移动速度平均每小时50公里左右。水龙卷一般与水面垂直,但有时上部会发生倾斜,人们可以根据其倾斜方向判断出水平移动路径,能及时避减危害。据此完成19~20题。
19.我国西沙群岛附近的水龙卷频发于夏秋季节,主要原因是夏秋季节
A.近海面气压普遍高 B.海面上空大气层较稳定
C.晴雨天气交替频繁 D.海气之间水热交换旺盛
20.水龙卷上部发生倾斜的原因可能是
A.洋流方向改变 B.上空风力变大
C.水汽供给不足 D.垂直温差变小
21.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气旋中两条移动速度不同的锋相遇合并成为锢囚锋,它仍然保留着原来两条锋的天气特点。下图为北美洲中纬度中东部地区春季某锢囚锋形成演变的前后两个阶段示意图。
(1)用阴影表示雨区,画出图示阶段2雨区范围。(2分)
(2)与单一的冷锋与暖锋相比较,说明锢囚锋过境时天气特点。(4分)
(3)说明美国中东部地区地形对锢囚锋形成的影响。(6分)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白令海峡(如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I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
(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6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6分)
冰川具有的气候调节、径流调节、淡水供给和旅游科考等服务价值。可以用货币形式体现。冰川面积大小直接影响冰川服务价值高低。祁连山地区的现代冰川面枳大,一般发育在海拔4000米以上,其中疏勒河流城冰川面积是北大河流城冰川面积的两倍多。研究表明:冰川的气候调节价值远高于其它各项服务价值;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祁连山地区的冰川消退显著且区域差异大;不考虑物价因素,近年来祁连山东部地区冰川服务价值减幅比西部地区更大。下图示意祁连山部分地区的水系及冰川分布。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分析祁连山冰川对当地气温的调节作用。(6分)
2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马达加斯加岛中部为海拔100—2000米的高原和山地,沿海多为平原和丘陵。中国援助马达加斯加科研团队对该国进行了详细考察。发现塔那那利佛省(阴影区域)为该国人口和城市最密集的地区,7月甲地平均气温明显高于乙地。下图示意马达加斯加岛1月和7月平均降水量分布(单位:mm)。
(1)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角度,分析该岛1月平均降水量较多的原因。(4分)
(2)与乙地相比,说明甲地7月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6分)
1.B 2. C
【1题详解】该广场位于110°E,当北京时间12点10时,当地地方时为11点30分,太阳位于南偏东,影子朝北偏西方向,指向标为图中的②,B正确,A、C、D错。故选B。
【2题详解】该地位于40°N,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0°,根据图中石柱高度和影长可算出此时太阳高度略大于60°,大于春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50°,说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2月16日和11月10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A、D可排除;影长变长,说明正午太阳高度减小,太阳直射点向南移,5月8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B错;8月20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正午影子变长,C正确。故选C。
【点睛】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最长 ,夏至日最短。
3.C【解析】读图可知,在11:00至13:00(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冬季在地表活动的比例高于夏季,这是因为与夏季相比,冬季太阳辐射较弱,气温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要在地表晒太阳时间多,C符合题意;正午前后,非洲冰鼠在地表活动比例与昼夜长短、天敌数量和食物数量关系不大,排除ABD。
4.A【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当地经度为33`S,29°14`E,北京时间15:00时,当地地方时约为9时。当地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太阳从东北升起,正午时太阳位于当地正北,上午时间太阳均在东北方,9时时东北坡为向阳坡,因此非洲冰鼠冬季晒太阳的地点最可能位于该山地的东北坡,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5. D【解析】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则晒太阳时间增多,③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食物大多在雪下,非洲冰鼠为了获得食物,往往构筑雪下通道觅食,则地面觅食时间减少,④符合题意;材料信息表明,非洲冰鼠不囤积食物,因此①不符合题意;当地表积雪覆盖时间较长时,当地气温较会较低,非洲冰鼠为了维持体温,需求的食物并不会明显减少,②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6-7 D A 8.A 9.B
【答案】10. A 11. B
【10题详解】山谷风有不同的尺度,小尺度内有上、下坡风,较大尺度内有上、下谷风,沿山谷走向,因高差影响也会产生上、下谷风。1号站位于山谷口,结合山谷风热力环流原理(白天,山坡升温较山谷同海拔自由大气升温快,近地面气流从山谷吹向山坡,为上谷风,夜间相反),白天盛行(上谷风)偏西风,夜间盛行(下谷风)偏东风;其他站点位于山谷两侧,都是典型的上、下坡风,主要为南北方向转换的风。故选A。
【11题详解】1-3月的17-18时,M谷地(局地风)由上坡风转换为下坡风,下坡风来自山坡,气温低,这是导致山谷气温骤降的主要因素,下坡风属于局地风,B正确。一天中的17-18点,太阳辐射减弱,但不会导致气温骤降,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错。积雪融化吸热导致气温降低,但17-18时积雪融化量并非一天中最大,C错。背景风是大尺度下的大气水平运动,不是导致一天中的某个时间段气温骤降的原因,D错。故选B。12-13 A B
1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属于残留在海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带,为动力原因形成;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陆高压为热力原因形成,因此差异是它们形成发展原因不同,故选D。
15.长时间的降水并不是因为一块稳定不动的降雨云团造成,而是对流系统反复生成发展,使很多降水云团先后经过同一个地方,造成同一地区出现长时间降水的情况,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段铁轨一样,这种情况叫做列车效应。郑州西部的太行山区、伏牛山区特殊地形对偏东气流起到辐合抬升作用,受到高空冷气流影响,雷雨云团向郑州方向移动,形成“列车效应”,故材料中的“列车效应”是指雷雨云团连续经过。故选A。
16.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郑州暴雨的水汽来源是西太平洋高压从太平洋带来的偏东气流。故选B。
17-20 B C D B
21.(1)
(2)冷锋移动速度较快,追上暖锋,暖气团强烈抬升,降水量更大;锢因锋具有冷暖锋的特点,锋面过境时,两侧均为降水区,降水范围更广,降水持续时间更长。
(3)中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对气流的阻挡作用弱;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阔,利于冷暖气团交汇形成锋面;东部山地的阻挡利于冷锋追上暖锋形成锢囚锋。
22.【答案】(1)目前,海平面上升,海峡变宽,需要跨越的距离较长;气候变暖,冰层变薄,而且沿途冰层不连续,会出现冰缝,危险度较高;冬季温度低,气候寒冷,且常伴有暴风雪;沿途没有陆地,没有食物和水源的补给。
(2)夏季.夏季气候温和,出行方便;夏季沿途动植物较多,人们食物来源丰富.
23.【答案】冰川反射太阳辐射,减少地面辐射,冰川消融吸收热量,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解析】本题审题关键是注意“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这一信息,由此推断,冰川对气温的调节作用应向降低气温方面进行分析。冰川表面的镜面效应,对太阳辐射反射强,地表获得的太阳辐射弱,从而减少地面辐射,使得气温降低,缓解气候变暖;升温过程中,冰川消融大量吸收热量,从而降低气温,缓解气候变暖。
24.【答案】(1)1月赤道低气压带(热带辐合带)南移,该岛北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对流雨较多。
(2)该岛中部海拔较高甲地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东南信风越过山地高原后,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
【分析】本题主要通过图文材料考查气候和人口分布,涉及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等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 阐释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份随着气压带的风带的南移,此处受到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对流雨,降水丰沛。(2)岛屿中部位山脉,东部地区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7月份,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较多,降水多,相对凉爽,甲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弱,气温较高;背风坡气流绝热下沉,形成焚风效应,气温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