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D 2.C
【1题解析】由“太阳缓缓下沉”可知,该悬日拍摄时间为日落时分,1月中旬为北半球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汕头日落西南,从西南方向拍摄才能看到落日,因此该路段为西南-东北走向,D正确。
【2题解析】天气状况好,晴朗天气利于拍摄悬日;天气状况差,阴雨天气不利于拍摄悬日,①正确;从地球表面观察太阳,日地距离的差异导致的太阳变化可以忽略不计,对拍摄悬日影响较小,②排除;车流密度大时,车流可能会遮挡悬日,也会影响到拍摄者的站位和机位,不利于拍摄,③正确;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汕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而安平路西南-东北走向,无法在此拍摄到悬日,④正确,故选C。
【答案】3.B 4.C
【3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飑线会导致气压和风发生突变,由曲线图可知,4日18:00-20:00,气温迅速下降,气压与湿度迅速上升,可判断该时段河谷受飑线控制,B正确。
【4题解析】根据曲线图可知,飑线过境后,气压、湿度逐渐下降;气温逐渐回升,由强对流天气转晴,C正确。
【答案】5.D 6.A
【5题解析】题干要求的是自然因素,人口密度、隔音效果是人文因素,B、C排除。城市核能够将商业、公交、文化及公共服务等功能在枢纽核心区进行垂直叠加,分为低层建筑、中间层、高层建筑,可判断地形地势为“城市核“模式考虑的主要自然因素,D正确。
【6题解析】根据材料得知,城市核能够将商业、公交、文化及公共服务等功能在枢纽核心区进行垂直叠加,因此对城市空间的商业区优化作用最大,A正确。
【答案】7.B 8.A
【7题解析】根据图像可知,该城际创新飞地联系存在多个高等级的创新城市,因此存在多中心,B正确;图示城市分布较为分散,城市之间有多线联系,并不是一对一联结,联系范围广,区域分散,ACD错误,故选B。
【8题解析】根据材料中2022年的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推动建立协同联动的长三角创新飞地体系可知,长三角城市群城际创新飞地在城市群内部联系紧密,主要原因是对接政策完善,A正确。
【答案】9.A 10.B
【9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eVTOL飞行连接大湾区内珠海、深圳两座核心城市,根据所学可知,珠海、深圳两地间城际河海阻隔,地面仅港珠澳大桥能够直通两地,交通不便,因此飞行需求较大,A正确。
【10题解析】eVTOL在运输过程中,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数据,并预测到达时间,确保完成运输任务,B正确。
【答案】11.B 12.A
【11题解析】当地位于黄河三角洲区域,根据所学可知,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地盐碱化严重,为了适应盐碱环境,怪柳具有耐盐碱的特征,B正确。
【12题解析】根据图示可知,怪柳植株周边不同位置中密度有机碳含量均大于高密度的有机碳,中密度植株可获取的养分多余高密度植株,因此中密度植株比高密度植株种间竞争小,①正确。通过株间空地判断,低密度和中密度的有机碳相近,说明两者水土流失程度相近,②错误。中密度植被数量大于低密度植被,枯枝落叶较多,利于土壤吸收养分供植物吸收,③正确。高密度的植被数量多,郁蔽度高,光照条件差,④错误,故选A。
【答案】13.A 14.D
【13题解析】淹水频率是指某个区域被水体淹没的时间和总时间比值,由流域内五河入湖可知,南部地势高于北部,被水体淹没时间较短,淹水频率小,因此导致南北淹水频率差异大的主导因素是地形,A正确。
【14题解析】三峡大坝修建主要目的是防洪,大坝拦截洪水后,可以根据上游雨量和库区储水量调节泄流量,从而控制下游河道水量和水位,长江水位降低,对鄱阳湖的顶托作用减少,促进鄱阳湖泄洪,降低湖区水位,从而降低淹水频率,D正确。三峡大坝减少主湖区水土流失、减少洪泛区泥沙来源不是主要原因,三峡大坝无法降低五河洪水水位,ABC错误,故选D。
【答案】15.D 16.C
【15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葡萄酒庄生产高端精品葡萄酒,为了保证葡萄酒高品质,其生产规模较小,导致生产成本较高,D正确。葡萄酒庄生产技术较高,基础设施并不落后,AC错误。葡萄酒庄种植葡萄较为便利,B排除,故选D。
【16题解析】“高端民宿+葡萄酒”融合,设立了体验性酒庄以及葡萄酒会客厅等,可以吸引顾客,扩大客源市场,提高经济效益,C正确。扩大酒庄规模、降低生产成本、促进科技创新不是主要影响,ABD排除 故选C。
17 (20 分)
(1)(8 分)较完善的基础设施;距武汉较近;劳动力成本低;政府优惠政策扶持;地租较低;配套服务较为完善。(以上任答4点得8分)
(2)(6 分)生产规模小,能够快速调整生产应对不同种类订单需求(2 分);工序简单,对工人素质要求低,方便吸纳农村老年劳动力、低技能劳动力(2 分);对土地要求低,灵活选择工厂选址(选择城郊农村地区降低地租成本)(2 分)。
(3)(6 分)推动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就业门槛,积极引导农业人口向非农人口转变;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业集聚,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以上任答3点得6分)
18(20 分)
(1)(6 分)盛行西风、极地东风(2 分)海水密度差异(2 分)海底(陆架)地形(2 分)。
(2)(8 分)表层海水营养盐增加(2 分)末次间冰期气候温暖(气温上升)(2 分),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南移(2 分),导致绕极深层水的上涌程度增强(2 分),使表层海水营养盐增加。
(3)(6 分)西风增强了上升流,绕极深层水上涌侵蚀冰盖底部(2分),底部破碎,促进冰盖融化、崩塌;温暖的绕极深层水上涌,冰盖获得更多热量(2 分),加剧消融,冰盖退缩;表层海冰融化,冰面破碎,反射率降低,洋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更多(2 分),冰盖进一步融化。
19(12 分)
(1)(6 分)波动下降(2 分)。高原暖湿化导致植被覆盖率上升,湖岸风力侵蚀减弱(2 分);湖泊面积扩大,湖水覆盖,沙源减少(2 分)。
(2)(6 分)溃堤之后,地表水面退缩,缺少水体保护,湖床与空气直接接触(2 分);该地海拔高,气温低(2 分);由于湖岸地下水位仍较高(2 分),湿润土壤迅速冻结形成冻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