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此可见,辽宁省高考更加注重考生对地理核心素养即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的理解与应用。试题考察全面,考点精确,设问灵活。解题时把握住题目要领和关键点才更有助于灵活应对复杂结构问题,而不能生搬硬套答题模板。因此,备考过程中要更加注重对地理思维方法的理解与运用,重视教材的导向作用,关注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地理最新研究成果,方可轻松破局、决胜高考。
自然地理考试内容主要特点是注重考查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自然地理中的概念、规律和原理是地理高考的核心部分。本卷的3-5小题以“基瓦利纳”的地理位置为背景材料设置题目,综合考察外力作用与海水的性质等知识,考察学生运用所学原理知识解释真实情境的能力。第18题以地中海高空气压场形势为材料,涉及飓风形成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
丁香是广受欢迎的香料作物,丁香花经手工采摘、晾晒、分选后可用做医药、化妆品等产品的原料。丁香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3~24℃,幼树经6~7年生长后可采摘丁香花;成龄树喜光,充足的光照是产花和高产的重要保障。坦桑尼亚的奔巴岛以丁香种植著称,被称为“丁香岛”,其丁香产量一度占全球丁香供应量的70%,是坦桑尼亚农业领域的重要创汇来源。下右图为奔巴岛位置及气候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1-2小题。
1.推测奔巴岛集中采摘丁香花的月份是( )
A.3月 B.5月 C.9月 D.11月
2.近年来,奔巴岛丁香产量持续下降,目前产量仅为全球供应量的7%。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病虫害易发生 B.国际竞争激烈 C.采摘效率较低 D.售卖价格较低
【答案】1.C 2.B
【解析】1.丁香采摘应处于降水较少的季节,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可看出7-9月降水少,光照充足,利于丁香生长和开放。9月降水少,利于丁香采摘和晾晒。因此奔巴岛集中采摘丁香花的月份是9月,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丁香是广受欢迎的香料作物,拥有广阔的国际市场,因此周边具有相似自然条件国家也逐渐发展了丁香种植,因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导致奔巴岛丁香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下降,因此奔巴岛丁香产量持续下降,B正确;病虫害易发生、采摘效率较低不是导致奔巴岛丁香产量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AC错误;售卖价格较低在国际市场中有更强的竞争力,不会导致奔巴岛丁香产量持续下降,不符题意,D错误。故选B。
基瓦利纳是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座小镇,它位于北美大陆伸入楚科奇海的一条长沙坝上,海拔1.8-3m。每到秋冬季节,阿拉斯加多暴风雪天气,而基瓦利纳都几乎被厚厚的海冰墙包围。19世纪,因纽特人开始在此定居,目前该镇大约有400名居民,以打猎和捕鱼为生。近50年来,海水在不断吞噬他们的生存空间,预计到2025年,小镇将会彻底沉入海底。据图文材料完成下面3-5小题。
3.图中狭长沙坝东侧水域相对于西侧冰厚且冻结时间长,原因不正确的是( )
A.水域相对封闭,海水流动性较差 B.纬度高,冬季白昼短
C.陆地上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 D.东侧靠陆地,水温较低
4.推测因纽特人当时选择在基瓦利纳定居,而没有选择在广阔大陆上居住的原因是( )
①土壤肥沃,适宜发展农业 ②海运便利,方便对外联系
③周围海冰可构筑屏障,减少该地受暴风雪侵袭 ④大陆上积雪冰川、沼泽广布,出行不便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5.一年中,基瓦利纳小镇在夏季受海水侵蚀最严重的原因是( )
A.气温偏高,海冰和陆地上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 B.海水盐度高,侵蚀作用加强
C.夏季多台风海啸 D.受潮汐作用影响强烈
【答案】3.B 4.B 5.A
【解析】3.狭长沙坝东侧水域相对于西侧冰厚且冻结时间长的原因是狭长沙坝东侧水域相对封闭,海水流动性较差;该区域纬度高,冬季白昼短,东侧靠陆地,水温较低,因此冻结时间长;陆地上有多条河流注入,海水盐度低,海水易冻结成厚厚的冰层,ACD正确,不符合题意。东西两侧相比,纬度基本一致,昼长差异小,B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
4.基瓦利纳位于北美大陆伸入楚科奇海的一条长沙坝上,土壤不肥沃,不适宜发展农业,①错误。基瓦利纳都秋冬季节几乎被厚厚的海冰墙包围,海运不便利,②错误。周围海冰可构筑屏障,减少该地受暴风雪侵袭,冬季位于背风坡,受风雪天气影响相对较小,③正确;大陆上积雪冰川、沼泽广布,出行不便,④正确。综合分析,③④组合符合题意,故选B。
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夏季气温偏高,海冰和陆地上的冰雪融化,夏季海平面上升,沙坝东西两岸侵蚀更为严重,A正确。夏季海冰融化,释放淡水,盐度下降,且沙坝主要受海浪影响遭受侵蚀,而不是盐度,B错误;该地区无台风,C错误;潮汐现象具有日变化和月变化,没有明显的季节性,D错误。故选A。
城市群不仅是吸纳人口的主要地区,也是支撑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下图示意2017-2019年我国部分城市群人口年增长率,城市群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反映了城市群整体的人口变化,其中包括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而城区人口年增长率仅反映了城市人口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6-8小题。
6.城区人口年增长率最高的城市群( )
A.位于东部沿海地区 B.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C.是国内产业转移的转出区 D.人口空间分布均匀
7.京津冀城市群的人口变化反映出该区域( )
A.产业升级,劳动力数量需求减少 B.大城市辐射功能减弱
C.交通条件改善导致人口大量迁出 D.资源环境承载力降低
8.辽中南城市群实现可持续发展应( )
①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减少人口外流 ②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重化工业
③加强区域一体化建设,完善城市体系 ④发展新兴产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6.B 7.A 8.D
【解析】6.由图可知,城区人口年增长率最高的城市群是关中城市群,位于陕西省中部,人口集中于大城市,空间分布不均匀,因此A、D选项错误;关中城市群是国内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之一,而不是转出区,因此C选项错误;关中城市群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呈正值,人口规模持续扩大,B选项正确。故选B。
7.由图可知,京津冀城市群 2017-2019 年城区人口大量增加,但是常住人口 (包括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出现负增长,说明该城市群正在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劳动力数量需求量减少,因此A选项正确;京津冀城市群交通条件完善,交通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因此C选项错误;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大城市的辐射功能逐渐增强,资源环境承载力短时期内不会有明显变化,因此B、D选项错误。故选A。
8.辽中南城市群以重工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因此不能再继续大力发展重化工业,②错误;劳动密集型产业附加值低,不能促进城市群的可持续发展,①错误。③④项内容有助于辽中南城市群实现可持续发展。故选D。
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所形成的波浪,涌浪池是指大洋风浪遇陆地阻碍而形成的涌浪汇聚,池内表层海水朝一定方向流动。研究表明,南太平洋始终存在着涌浪指标的高值区(即涌浪池),如下图所示(正值表示速度加快,负值表示速度减慢)。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 )
A.自东向西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西向东 D.自西北向东南
10.图中南太平洋存在的涌浪池,其涌浪主要源自于( )
A.南极环流 B.赤道逆流 C.西风漂流 D.南赤道暖流
11.若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池内表层海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赤道东太平洋城市出现洪涝 B.拉尼娜现象减弱
C.我国东部地区出现南涝北旱 D.厄尔尼诺现象衰退
【答案】9.B 10.C 11.D
【解析】9.据材料分析可知,南太平洋东部海域涌浪流动速率大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因此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流动的方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故选B。
10.据材料、图及上一题分析可知,图中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池里的涌浪流动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涌浪是风浪离开风吹的区域后形成的波浪,故南太平洋涌浪池的涌浪主要来源于南纬50°左右的西风漂流,由于西风漂流受南美陆地的阻挡,一部分海水北上而形成,C正确。南极环流、 赤道逆流 、南赤道暖流纬度位置不对,不是中纬度,ABD错误。故选C。
11.由材料可知,若南太平洋东部涌浪池内表层海水的流动速度加快,则高纬较低温度的海水流向低纬海域,利于厄尔尼诺现象衰退;西太平洋海域水温升高,低压增强,加快副高北移,我国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C错误;赤道东太平洋海区海水温度降低,蒸发减少,沿岸城市降水减少,拉尼娜现象增强,AB错误。故选D。
风力发电能有效促进碳中和。达坂城地区风力很大,能达到13级。目前是我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地区。但一旦风速超过25米每秒,风机就必须停止运行。下图是达坂城周边地理事物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12-13小题。
12.一旦风速超过25米每秒,风机就必须停止运行,主要原因是( )
A.发电量大电网难以承受 B.超级大风容易损坏风机
C.风速过大难以配合调峰 D.风力强劲易引发沙尘暴
13.庞大的风机规模可以促进碳中和的原因是( )
A.利于增加碳汇 B.缓解气候变暖
C.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D.推迟碳达峰
【答案】12.B 13.C
【解析】12.风力大,风机旋转速度快,容易引发零部件损坏,叶片也容易折断,所以风力过大,风速超过风力发电机规定的最大速度时,就需要停止运行,保护风机,B正确。风机转的越快,发电效率会越高,但有一个上限,达到上限后,转速再快发电效率还是那么多,并且风机的发电量大小可以实时通过后台系统控制,因此发电量大电网难以承受、风速过大难以配合调峰不是风机停机的主要原因,AC错误。风机具有防沙尘保护设计,零部件会配置相应的沙尘过滤装置,能够保护机电部件免受沙尘的危害,因此沙尘暴并不是风速超过25米每秒,风机就必须停止运行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
13.风力发电可以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促进碳中和,C正确。碳汇是指吸收碳,风力发电并不能增加碳汇,A错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与题干促进碳中和的原因不符,B错误。风力发电减少碳排放,提前碳达峰,D错误。故选C。
融雪漏斗是指积雪在消融时,以植物主干为中心先开始融化,形成的漏斗状融洞。融雪漏斗的形成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相关,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土壤的保温能力也随之提高。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某地胡杨树周围融雪漏斗地表形状图。据此完成下面14-16小题。
14.胡杨树南侧融雪漏斗距离树干中心较远的原因有( )
①积雪厚度小 ②枯枝落叶少 ③日照时间长 ④风力侵蚀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图示胡杨林林冠的主要延伸方向是( )
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
16.早春季节,融雪漏斗的形成,会导致胡杨树主干周围( )
A.积雪厚度变大 B.植被数量减少 C.虫害概率减小 D.地下水水位上升
【答案】14.C 15.D 16.D
【解析】14.南侧属于胡杨树的背风向,积雪厚度小,融化更快,①正确;枯枝落叶越多,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保温作用更强,融雪快,②错误;南侧区域阳光照射时间长,温度较高,融雪更快,③正确;冬季西北地区以西北风为主,北侧风力侵蚀更强,④错误,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我国西北地区的胡杨林南侧阳光照射时间长,水热条件相对较好,林冠生长较快,加上冬季西北季风的吹拂,林冠整体向东南延伸,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6.积雪融化,积雪厚度变小,A错误;由于积雪融化,土壤水热条件较好,植被数量增加,B错误;融雪以植物主干为中心先开始,融化开始早,说明气温较高,病虫害概率大,C错误;融雪后,下渗增强,地下水水位上升,D正确。故选D。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为了促进葡萄生产绿色发展,“火洲”吐鲁番试点开展“智慧农业+智慧晾房”项目。在智能设备的精准控制下,新型滴灌代替传统漫灌,灌溉用水节约30%,葡萄亩产量增加约15%。葡萄干是由当地农民采用可移动到田间地头的智慧晾房,提前设定好参数,经热烘干3-4天完成(传统自然晾制需30-40天)。太阳能热烘干的葡萄干色泽均匀、更加洁净。通过前期试验,“智慧晾房”的投运大概节约60%的人工成本,产量提升约18%,销售产值提高近2倍。在农闲时,智慧晾房还是一个“光伏+储能”的微电网系统,实现自发自用和余量自动调节负荷用电峰谷,解决用能短缺问题。由驻村工作队协调,村民合作社与10家智慧晾房供应商达成合作,由供应商提供技术和设备,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热烘干的葡萄干。合作社提供场地、原材料和人工服务。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智慧农业、绿色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使该项目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1)从气候角度分析吐鲁番传统葡萄干产业发展的优势。(6分)
(2)说明“智慧农业+智慧晾房”项目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的原因。(6分)
(3)提出促使该地快速普及推广“智慧农业+智慧晾房”项目的可行性措施。(6分)
【答案】17.(1)①吐鲁番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光照强,有利于光合作用;②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糖分高,葡萄的品质好;③降水少,多晴天,蒸发量大,有利于长时间进行晾制;④气温高,多热风,空气干燥,利于葡萄的晾制。(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①“智慧农业”可以精准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并提高葡萄的产量;②“智慧晾房”可移动,较少葡萄的损耗,又能降低人工成本,农民增收;③“智慧晾房”能缩短晾制时间,提高效率;④“智慧晾房”农闲时是一个微电网系统,能缓解该地区能短缺问题,提高经济收益。⑤政策支持。(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3)①加大智慧农业等的宣传力度,使村民能够提前了解它的优点;②企业要积极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③让部分思想先进的村民做试点,进行深入的体验,切实感受到该项目的好处;④要发展订单农业,降低村民的风险;⑤政府要给企业和农民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等。(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由题意,从气候角度分析优势,要根据气候满足葡萄的生长需求和葡萄干的制作需求的角度来分析。吐鲁番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少,空气干燥、光照强、夏季气温高、风力大,有利于糖分的合成和葡萄干的晾晒。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糖分的积累。
(2)由题意,“智慧农业+智慧晾房”项目成为乡村振兴重要支撑要从其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收益等方面。根据材料,“在智能设备的精准控制下,新型滴灌代替传统漫灌,灌溉用水节约30%,葡萄亩产量增加约15%。”可见该项目可以节约水资源,增加土地单位面积产量,增加收益。根据材料,“葡萄干是由当地农民采用可移动到田间地头的智慧晾房,”可知智慧晾房可以灵活移动,减少新鲜葡萄在搬运途中的各种损失。“提前设定好参数,经热烘干3-4天完成(传统自然晾制需30-40天)”说明晾晒时间短,晾晒效率高,产品可以提前进入市场。“太阳能热烘干的葡萄干色泽均匀、更加洁净。”说明智慧晾房能提高葡萄干的品质。““智慧晾房”的投运大概节约60%的人工成本,”说明智慧晾房能降低人工成本,增加收益。“智慧晾房”可灵活移动,较少葡萄的损耗,还能降低人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智慧晾房”能缩短晾制时间,提高出产效率。“在农闲时,智慧晾房还是一个“光伏+储能”的微电网系统,可见”“智慧晾房”在农闲时能缓解该地区能短缺问题,提高经济收益。如此多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政府也是大力支持。
(3)由题意,“智慧农业+智慧晾房”项目是技术成果的应用,而种植葡萄的农民缺少相关方面知识和技能,因此要从宣传、技术培训、部分村民做试点等方面进行努力,即加大智慧农业等的宣传力度,使村民能够了解它的优点;企业开设培训服务,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鼓励部分村民做尝试,深入体验项目的好处。材料中“并以高于市场的价格回收热烘干的葡萄干。”即解决产品的销售渠道,发展订单农业,降低农民的风险。“供应商提供技术和设备”需要成本,农民购买设备需要资金,因此需要政府要给企业和农民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地中海飓风是一种极为特殊的风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飓风,大多属于由冷空气激发的温带气旋(又称锋面气旋)。地中海飓风生成机制复杂,一般由进入地中海的新空冷涡(切断低压)诱发初始对流,形成地面气旋。能量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可能出现纯正台风特征。夏季地中海飓风很少出现,秋冬较多。2023年夏季,欧洲大气环流异常,地中海在8月份出现30℃海温,9月初,东地中海形成了一个“水王”级风暴-地中海飓风丹尼尔。10日登陆北非国家利比亚,平时少水的河流瞬间泛滥,近四千人死亡,一万人失踪,财产损失惨重。如图示意9月8日前后地中海高空气压场形势。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地中海飓风很少出现在夏季的原因。(6分)
(2)指出飓风丹尼尔形成的条件。(4分)
(3)分析飓风丹尼尔给利比亚造成巨大灾害的社会经济原因。(6分)
【答案】18.(1)夏季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2分)北方少有冷空气入侵,不易形成温带气旋;(2分)地中海北岸多山地,冷空气难以入侵。(2分)
(2)9月8日前后,一个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进入了地中海上空,诱发了初始对流;(2分)8月地中海异常高温(出现30℃海温),持续供给能量和水汽。(2分)
(3)基础设施薄弱/落后,经济不发达;缺乏抗洪救灾经验(利比亚降水稀少,少有洪灾发生);科技落后,缺少检测手段;社会动荡,政局不稳,影响救灾。(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详解】(1)由材料“ 大多属于由冷空气激发的温带气旋(又称锋面气旋)”可知,飓风形成需要冷空气激发和大气上升运动。夏季,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风带北移,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大气稳定,无风;夏季,北方冷空气强度弱,没有冷空气入侵,不易形成温带气旋;受地形影响,地中海北岸多山地,阻挡北部冷空气南下,冷空气难以入侵。
(2)据材料可知,地中海飓风生成机制复杂,一般由进入地中海的新空冷涡(切断低压)诱发初始对流,形成地面气旋。2023年夏季,欧洲大气环流异常,9月8日前后,一个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进入了地中海上空,诱发了初始对流;据材料可知,2023年夏季,地中海在8月份出现30℃海温,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运动,持续供给能量和水汽。
(3)利比亚属于发展中国家,交通建设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经济落后;正常年份,利比亚降水稀少,少有洪灾发生,缺少抗洪救灾的经验;救灾的技术手段落后,缺少生命探测仪等设备,检测手段缺少;社会不稳定,政局动荡,不能及时落实救灾的措施,影响救灾。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2022年11月,第二届世界竹藤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为“竹藤——基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中国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目前我国竹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人均竹产品消费量远低于国际水平。
材料二: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竹材从光合作用、生长发育、采伐收获、原料仓储、高效利用直至分解释放二氧化碳的全生命周期,就是碳汇的全过程,即竹材碳足迹。通过碳足迹引导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方向是大势所趋。下图示意竹林(以毛竹为例)碳储量随时间的变化(以1公顷为例),下图示意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
(1)指出“以竹代塑”在应对全球塑料污染危机中的优势。(6分)
(2)简述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6分)
(3)请从竹材加工角度提出我国竹产业碳足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6分)
【答案】19.(1)竹子生长快,原料供应充足;用途广,竹产品多元,能够满足多种替代塑料制品的需求;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生长过程中持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加工成竹产品可储存碳,有助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竹子可全材利用,竹废料亦可用作碳原料;竹制品使用后可以完全自然无害降解,对环境影响小。(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2)竹林经过合理的经营和采伐,能够有效保证碳储量的持续增长;(1分)竹材进入到仓储阶段,达到固碳的效果;(1分)制成的竹制品,长期对二氧化碳起到汇聚作用;(1分)竹制品达到使用年限后,一部分材料被回收再加工利用(1分),能够起到持续的汇碳效果;(1分)竹制品废弃填埋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1分)
(3)实现规模化经营(扩大竹产品产量和种类),降低生产成本,扩大消费市场,提高碳在竹产品中的储量;提高技术水平,提高竹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延长碳在产品中保存的时间;减少加工过程中的竹料浪费,提高竹材资源利用率,减少碳排放;废弃竹产品部分回收再加工利用,起到增加碳汇的效果。(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
【解析】(1)根据材料“竹子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4~6年即为品质较好的成熟材,砍伐后可促进出笋长新竹,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可知竹子生长快,原料供应充足,一次种植,可永续利用,生长过程中持续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柱子用途广,竹产品多元,能够满足多种替代塑料制品的需求;根据材料二中的“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循环过程图”可知竹产品加工利用过程中可以进行碳封存,有助于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竹产品加工包括单元加工、产品加工、副产品利用等,故竹子可全材利用,竹废料亦可用作碳原料;据图可知竹产品废弃填埋后可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影响小。
(2)根据材料一中的图可知正常经营采伐竹林碳储量较不经营采伐竹林碳储量持续增长;根据材料二中的图可知当竹材进入到仓储阶段,达到固碳的效果;制成的竹制品,长期对二氧化碳起到汇聚作用;竹制品达到使用年限后,一部分材料被回收再加工利用,能够起到持续的汇碳效果;竹制品废弃填埋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回到大气中。
(3)通过规模化种植和加工,不仅可以提高竹材的产量,还可以开发更多种类的竹产品,同时规模化经营有助于实现生产的集中化和标准化,进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通过提高竹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加工工艺,增加其耐用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延长碳在产品中的存储时间;通过改进竹材的加工工艺和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切割、打磨等环节,从而减少竹料的浪费,合理利用竹材的各个部分,如竹枝、竹叶等,可以开发为生物质燃料或其他附加值产品,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废弃竹产品部分回收再加工利用,起到增加碳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