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上海专用5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6-14 
2024年上海等级考命题原则: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要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进行命题,以高中必修课
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内容为依据。命题注重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注重考查学科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特别注重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所学内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绝偏题和怪题。
地理科目命题要求:地理科目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 60 分钟,卷面满分 100 分。
考试内容为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必修课程包括“地理 1”“地理 2”等模块,选择性必修课程包括“自然地理基础”“区域发展”“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等模块,必修课程约占 40%,选择性必修课程约占 60%。试卷由若干综合题构成,强调在相对复杂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内容分析具体任务、解决问题,考查学科核心素养。综合题包含的试题形式有选择、填空、作图、简答、论述等。
“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需要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每个人都可以为生态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环境保护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气候变化、海洋污染、森林砍伐等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共同应对。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石,是自然界最宝贵的财富。用我们的行动诠释对生态环境、全球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关爱与尊重。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一个绿色、美丽、和谐的地球家园贡献我们的青春和智慧。
一、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应对生态破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确保国家生态安全的基石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自然保护区,区内蕴藏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为“物种宝库”“基因储存库”和北回归线沙漠上绿洲中的“明珠”。
材料二:鄂尔多斯高原地区有“中国滩羊之乡”“中国甘草之乡”的美誉。甘草是一种豆科多年生草本中草药,用途广、销量大。由于人类掠夺式开采,鄂尔多斯高原遍地丛生的甘草数量急剧减少。2000年,当地建立了鄂尔多斯甘草自然保护区。该区域是内蒙古自治区“绿盾2021”的重要区域。
材料三:麋鹿天性胆小,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区,20世纪初在中国灭绝。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水质良好,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区内有高等植物238种,且生物产量高。该区是为实现麋鹿回归自然而建立的麋鹿自然保护区(面积15.67km2),1993年和1994年分两批从北京麋鹿苑(引进于英国动物园)引进麋鹿64头。截至2020年底,保护区内麋鹿数量已有1600余头,且麋鹿的野性恢复良好,实现了自然放养的目标。
1.结合材料一,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在地的代表性植被类型是    。(2分)
2.下列活动中,最适宜在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的是(   )(2分)
A.开垦梯田种粮   B.放生外来物种    C.调查珍稀物种    D.开挖矿产资源
3.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我国在广东肇庆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其根本目的是(   )(2分)
A.保护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B.保护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
C.发展旅游业                  D.保护著名古寺——庆云寺
4.自然保护区通常可分为    、    和    三个功能区,各部分所承载的功能不同。(3分)
5.我国将自然保护区分为三大类别。三大类别中,    ,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    ,主要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存环境;    ,主要以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为保护对象。(3分)
6.结合材料二,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简述甘草的生长习性并说明自然保护区内甘草的恢复和保护给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4分)
 
7.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鄂尔多斯高原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6分)
 
8.结合材料三,说明我国在湖北石首天鹅洲长江故道建立麋鹿自然保护区的原因。(4分)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C
3.B
4.    核心区     缓冲区     实验区
5.    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     野生生物类保护区     自然遗迹类保护区
6.耐旱、耐寒、耐热、耐贫瘠、耐盐碱、抗风沙等提供优质的甘草种源头,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维持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增强水土保持的作用;防风固沙,减轻土地荒漠化程度;甘草的根系和枯枝落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地力等。
7.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就地保护,对划定范围内在陆地或水体生存的多种生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监管;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等。
8.该地位于长江中游地区,原本为麋鹿的原生栖息地;保护区内芦苇、沼泽、湿地广布,水质良好,有利于麋鹿栖息、隐蔽;保护区内可食性植物多,且生物量大,食物来源充足;区域面积大,实行放养,有利于麋鹿野性的回复;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少,对麋鹿生存环境干扰少。
【详解】1.由材料一“广东”“北回归线沙漠上绿洲中的“明珠””可知保护区所在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代表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禁止一切人类活动,在缓冲区允许非破坏性的科研、教学实习等非经济活动,实验区可以从事科研、教学、参观、旅游、驯化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活动,及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生产活动,由此可知C正确、AD错误;放生外来物种可能造成生物入侵,B错误;故选C。
3.由材料一可知,该保护区主要保护的是区内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所在区域代表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4.由已学知识可知,自然保护区通常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
5.由已学知识可知,自然生态系统类保护区主要保护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生态系统;野生生物类保护区主要保护野生生物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种群及其自然生存环境;自然遗迹类保护区主要以具有特殊意义的地质遗迹和古生物遗迹等为保护对象。
6.由所学知识可知,鄂尔多斯高原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有: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降水少,多风沙天气,夏温热,雨水相对集中,秋季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冷漫长,多大风;植被稀疏;土壤贫瘠,荒漠化、 盐碱化严重。甘草适应环境生长 ,说明它具有耐旱、耐寒、耐热、耐贫瘠、耐盐碱、抗风沙等习性。在自然保护区内恢复甘草和保护能给当地带来的生态效益有①作为优势物种,存活率高,提供优质的甘草种源头,提高地表植被覆盖率,维持生物多样性;②夏季雨水相对集中,增加植被可以减少水土流失现象,增强水土保持的作用;③植被增加地表摩擦力,可以防风固沙,减轻土地荒漠化程度;④甘草的根系和枯枝落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恢复土地生产力等。
7.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物种的多样性、遗传(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由此可知: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就地保护,对划定范围内在陆地或水体生存的多种生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监管;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由所学知可知:自然保护区内除核心区禁止人类活动,在保护区和实验区可以从事科研、教育、实习等非经济活动,在实验区还可以有一定的旅游活动及生产活动,因此,自然保护区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自然保护区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等。
8.由材料三获取信息,①“麋鹿原产于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区”说明该地原本为麋鹿的原生栖息地;②“故道水质良好,分布有广阔的芦苇沼泽湿地”说明保护区内芦苇、沼泽、湿地广布,水质良好,有利于麋鹿栖息、隐蔽、生长条件优;③“高等植物238种,且生物产量高”说明保护区内可食性植物多,且生物量大,食物来源充足;④“面积15.67km2”说明区域面积大,实行放养,有利于麋鹿野性的回复;⑤“麋鹿天性胆小,保护区内麋鹿数量已有1600余头,且麋鹿的野性恢复良好,实现了自然放养”说明保护区内人类活动少,对麋鹿生存环境干扰少。
二、每年长江水滚滚东流,泥沙俱下,长江三角洲因此不断长大(见下图),上海土地面积的62%来自长江泥沙的堆积,而未来长江口泥沙淤积成的沿海滩涂,不仅是上海后备土地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上海生态环境保护伞之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分)
@@@d9da65ef4c5945a48ae1a5855adc7dd7
长江三角洲卫星照片
材料一:据统计,1949年至1984年,长江水年均携带486亿吨泥沙入长江口,而1985年至1999年的年均输沙量为335亿吨,随着包括三峡在内的干流、支流上游地区若涵水库蓄水后,长江年均输沙量将继续减少。
1.根据材料一数据资料,计算长江年均输沙量约下降    %。(2分)
2.近年来长江输沙量不断减少的原因主要有(   )(双项选择)(4分)
A.长江流域的暴雨次数减少           B.长江中上游山区植被恢复后,水土流失减轻
C.中上游水库拦截泥沙量增多   D.长江下游地区退田还湖
3.分析长江泥沙不断减少,会    (选填:提高/降低)河口的通航能力,会    (选填:加剧/减轻)咸潮灾害。(2分)
材料二:沿海滩涂是上海可开发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可供开垦耕地、修建厂房、机场等。据专家预测,因全球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厘米。下图海陆过渡地带示意图。
@@@1ac56a6f83d6481a81a14c1dae2edfec
 
4.据图判断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带的影响有(   )(双项选择)(4分)
A.加剧农田土壤盐碱化     B.滩涂面积减少
C.淹没部分耕地          D.有利于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材料三: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包括沿海滩涂在内的湿地生态修复是个重要的固碳举措。下图为湿地碳循环示意图。
@@@aada10b2fb63407988a87df9c90ff270
5.植物多样性增加对沿海滩涂湿地固碳作用的影响是(   )(单项选择)(2分)
A.土壤碳含量降低      B.根系吸碳量减少       C.碳净排放量降低       D.微生物活性减弱
6.下列对沿海滩涂湿地生态修复的措施,合理的是(   )(单项选择)(2分)
A.减少海滨植物,清除入海污染物      B.放生外来物种,增加生物多样性
C.修建拦海大坝,重建微生物群落      D.改变湿地地形,建设生态缓冲岛
材料四: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图为崇明东滩候鸟图。
@@@7a5b35e89dd340f6b79f183a97272c50
7.崇明岛某高中地理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拟定了两个课题,一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二是“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功能研究”。请你在上述两个课题中任选一个,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4分)
请在括号内打“√”选择课题: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研究(   )
上海崇明东滩湿地自然保护区旅游观光功能研究(   )
内容:    ;途径:    。
【答案】1.31
2.BC
3.   提高     加剧
4.AB
5.C
6.D
7.   “生物多样性”课题举例:内容:植物(或水生生物、鸟类等)的类型、数量;鸟类及数量的季节变化(或年际变化)。     途径:观察(或文献查阅)。
【详解】1.本题为较简单的地理计算,用数学方法计算:(4.86-3.35)&pide;4.86=0.31。
2.涉及流域开发与整治,河流水文特征因素知识内容,根据所学知识,水库大坝可以直接拦截泥沙,山区植被覆盖率上升,流水侵蚀力下降,水土得以保持,河流含沙量减少,都导致河流输沙量减少,BC正确。长江流域的暴雨频次,由大气运动状况决定,多年平均频次大体不变,C错误。退田还湖,可以调节河流水量,对河流含沙量影响有限,D错误。故选BC。
3.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由于长江泥沙不断减少,河道泥沙淤积减弱,可以提高河口的通航能力;但会加剧海水倒灌,进而加剧冬季咸潮,水质恶化。
4.根据所学知识可得,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海平面上升会导致海水倒灌、淹没滩涂,地下水矿化度增加,导致土壤盐碱化,故AB正确。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海平面到2100年将升高40~50cm,而且耕地在海拔5米以上,而且农田与滩涂之间修有海堤,因此海水不会淹没部分耕地,故C不正确。海平面上升高度有限,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影响小,故D不正确。故选AB。
5.根据所学知识可得,本题目主要涉及碳循环。植物多样性增加将增强光合作用,植物碳库的碳含量增加,土壤碳含量升高,A错误;根系可吸收水、有机质、无机盐,不能吸收碳,呼吸作用可能排出碳,B错误;植物多样性增加,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增多,碳净排放量降低,C正确;植物多样性增加,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D错误。故选C。
6.本题目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海滨植物有净化水质、增加生物多样性、释氧吸碳等作用,减少海滨植物不利于滩涂湿地生态修复,A错误;外来生物往往因缺少天敌,可能疯狂生长,破坏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可能减少,B错误;修建拦海大坝,阻碍海水交换,水体的生态功能降低,不利于滩涂湿地生态修复,C错误;改变湿地地形,把浅的湿地淤泥挖掘堆放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建设生态缓冲岛,使湿地容量增大,水体增多,同时形成水生、陆生植被,湿地生态系统更加复杂和稳定,从而起到有效的生态修复作用,D正确。
7.根据材料可得,主要涉及自然保护区,地理实践研究。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自然保护区研学之旅”,方面内容。设计活动程序依次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内容与过程----活动评价与思考”。“确定课题、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属于“活动内容与过程”环节。若选择“生物多样性”,属于自然地理现象的研学,参考崇明东滩候鸟图和第7题设问,确定资料收集的内容和途径。若选择“旅游观光”,则属于人文地理现象的研学,和游客有关,统计数据可以访问东滩管理人员,或者向游客、市民发起问卷调查,以获得相应的资料。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图1为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2021年4月19日,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3个月份之一。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约1.2℃。2019年和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继续上升,并可能持续到2021年。图2为中国能源消费结构示意图。
材料三:美国《科学》杂志某年刊登了一项研究报告,警告说如果人类不采取必要措施,任由全球变暖按目前趋势持续下去,那么到2100年将有六分之一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图3示意全球变暖的可能后果。
@@@071768b0-1213-49df-b1c8-670864c1f597
图1 
@@@39512161-e7a9-4439-821a-40f208036bb8
 图2
@@@347a782d-4358-4782-9c75-6d22e3e07748
图3
 
1.在图1所示各项内容中,由于    、    (填字母)的存在,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分析,缓解“温室效应”的措施是    和    。(4分)
2.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     等。(3分)
3.由于温室效应,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到那时,我国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2分)
A.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B.东北山区河流春季水量比现在大
C.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D.台湾岛的面积将比现在大
4.碳循环就是碳元素在四个圈层之间发生的相互转换、运移的过程。碳汇是指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地球上最大的碳库是    。(1分)
5.简要分析全球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影响。(4分)
 
6.      结合材料三,分析应对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国际合作的原因。(4分)
【答案】1.   e     f     增加绿色植物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
2.   二氧化碳     甲烷     臭氧
3.B
4.岩石圈
5.有利影响:全球气候变暖使高纬度地区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利影响:全球变暖使不少低纬度地区蒸发量增加,从而加重干旱程度,农作物产量下降。
6.重大的环境问题,大多不是一个国家或局部地区所造成的;有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某些环境问题具有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详解】1.大气的"温室效应"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成分,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没有吸收作用,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着较强的吸收作用,使得近地面的大气增温,并将吸收的大部分能量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返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对应图中的e、 f。降低"温室效应”,即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通过增加绿色植物,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来降低温室效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开发和倡导清洁能源的使用等。
2.导致温室效应的气体有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氧化亚氮等其他温室气体。
3.全球气候变暖,会使我国一月0℃以上区域扩大,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北,A错误;珠穆朗玛峰七月0°C以上范围扩大,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上移,C错误;海平面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升高,台湾岛沿海低地将被淹没,台湾岛的面积将减小,D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东北山区春季积雪融化提前,春季积雪融水可能增多,补给河流量也增多,B正确。故选B。
4.碳在岩石圈中主要以碳酸盐的形式存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库。
5.全球变暖对不同地区农业生产影响不同,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有利影响是全球气候变暖使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高纬度地区有可能提高农作物产量。不利影响是对低纬度地区来说,全球气候变暖使蒸发增加而加重干旱缺水程度,使农业减产。总体而言全球变暖加剧了全球气候的不稳定性,对全球农业生产弊大于利。
6.例如全球变暖这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国家或局部地区所造成的,与全人类有关,这些环境问题具有普遍性和共同性;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需要联合世界各国,需要跨国、跨地区乃至涉及全球的后果。
四、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5分)
材料一:小岛国联盟是由数十个小岛屿国家和沿海低地国家为了强化自身话语权而结成的联盟。他们十分关注全球化石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及木材的年产量报表。针对当前全球的情况,他们对国家未来的命运深感忧虑。就此,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小岛国产生忧虑的原因及应对的措施进行探究。
1.将下列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补充完成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3分)
@@@f6cdbaad-bd20-4990-9222-fd067dda04e3
①撰写调查报告②分析归纳数据、资料③调查收集资料,获取数据
A    B    C    (填序号)
2.找出下列地理事实内在联系,将对补充完整联系图,以说明小岛国忧虑的原因。(4分)
@@@e0c83b12-2c2d-428c-acd9-bb9dac93cf32
①两极冰川融化②淹没岛屿与沿海低地③海平面上升④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    B    C    D    (填序号)
3.二氧化碳增多会加剧温室效应,从大气受热过程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4.针对小岛国忧虑,缓解全球变暖可采取哪些措施。(4分)
 
【答案】1.   ③     ②     ①
2.   ④     ①     ③     ②
3.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增强,大气增温幅度大,大气辐射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增强,温室效应增强。
4.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使用,植树造林,加强国际合作。
【详解】1.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步骤:选定课题、确定研究计划和步骤、调查资料、分析数据、形成报告。所以A是③、B是②、C是①。
2.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燃烧化石释放二氧化碳,所以砍伐森林、燃烧化石能源使得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岛屿与沿海低地。A是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增加④,B是两极冰川融化①,C是海平面上升③,D是淹没岛屿与沿海低地②。
3.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气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的能力增强,大气升温,大气的增温幅度变大,从而使大气辐射增强,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增强,即大气逆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体现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保温作用增强,故温室效应增强。
4.全球变暖就是大气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森林的减少和化石燃料的燃烧,因此可以植树造林,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作用;发展清洁能源,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加强国际合作;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等。
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分)
材料一: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湾和河口泥滩上以红树科植物为主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有“海岸卫士”、“海洋绿肺”美誉。中国红树林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区。
材料二: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位于深圳湾东北部,地处城市腹地,与香港米埔红树林湿地隔水相望,共处一湾。
@@@713cfcacce2d4de5b0ea63e9f3afe5d4
材料三:深圳土地资源稀缺,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红树林湿地面临着许多人为干扰问题。香港米埔红树林湿地自1984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后,始终秉承着“适度开发,保护为主”的理念,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持良好。
1.推测红树林的生长特征(   )(单选)(2分)
①根系发达  ②喜湿怕涝  ③喜热耐盐  ④喜光耐旱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浙江省是我国红树林生长的北界,历史上曾有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引种造林活动,但目前保存率低。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单选)(2分)
A.全球气候变暖   B.纬度位置偏高    C.台风频发     D.海水盐度高
3.红树林有“海岸卫士”的美誉,主要是因为红树林可以(   )(单选)(2分)
A.净化海水、改良土壤     B.防风消浪、固岸护堤
C.保护农田、防风固沙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可用来监测红树林面积变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选填A.遥感技术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2分)
5.深圳湾位于      气候区,全年温暖,降雨量大,      条件充足;地处河海交汇处,流水和海水的沉积作用显著,海岸      (填字母:A.坡陡水深  B.滩涂宽广),为红树林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填空)(3分)
6.结合材料,分析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可能面临哪些人为干扰问题。(4分)
 
7.香港米埔湿地的管理经验值得其他红树林区借鉴。请为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合理建议。(6分)
【答案】1.C
2.B
3.B
4.A
5.   亚热带季风     水热     B
6.由于深圳土地资源稀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土地利用程度大,可能存在填海造陆、不合理开垦、乱砍滥伐等问题,导致红树林减少;由于大量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水体污染严重,影响红树林生长。
7.开发建议:开展科研教育活动;适当发展生态旅游。
保护建议:建立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体系;加强红树林区的生态监测与评估;加大对破坏红树林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红树林湿地的科学研究;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红树林的保护意识等。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湾和河口泥滩上,可知红树林的生长环境为高温、潮湿、盐度高的特点,③正确,②④错误;有“海洋卫士”的称号,说明红树林发达的根系,能够防风固堤,①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湾和河口泥滩上,对热量要求较高,材料信息表明,浙江省是我国红树林栽植的北界,表明浙江省纬度偏高,相对于红树林生长要求来看,热量条件较差,从而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B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浙江省红树林分布范围和数量应增多,A错误;红树林生长在海湾和河口泥滩上,受周期性潮水浸淹,适应潮水浸淹、高盐度海水等环境,因此台风频发、海水盐度高都不是导致浙江省红树林保存率低的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3.红树林有“海岸卫士”之称是指其能够削弱海浪侵蚀,保护海岸,红树林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能够防风消浪、固岸护堤,B正确;红树林生长在热带、亚热带的海湾和河口泥滩上,农田不多,改良土壤不能体现出红树林有“海岸卫士”的美誉,A错误;沿海地区风沙活动不明显,防风固沙不能体现出红树林有“海岸卫士”的美誉,C错误;该地水土流失不明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不能体现出红树林有“海岸卫士”的美誉,D错误。故选B。
4.对红树林现状进行调查需要利用遥感技术技术,获取和监测其面积变化、长势等信息,A正确;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用于定位和导航,B错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C错误。故选A。
5.结合图中信息,深圳湾所处地理位置可知,该地纬度低,夏季高温,冬季温和,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雨季开始的早,结束的晚,雨季时间长,年降水量大,水热条件充足;地处河海交汇处,流水和海水的沉积作用显著,海岸地势起伏小,滩涂宽广,为红树林生长提供了适宜的自然条件。
6.由材料可知,深圳土地资源稀缺,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和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土地的需求,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大,可能存在填海造陆,用于城市建设占用、不合理开垦、乱砍滥伐等问题,使红树林面积减少;大量的生活污水及部分工业废水进入深圳湾,使福田红树林湿地水质受到严重的有机污染,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总磷、氨氮(非离子氨)等,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水体污染严重,影响红树林生长。
7.根据材料显示,香港米埔红树林湿地秉承着“适度开发,保护为主”的理念,对深圳福田红树林湿地的合理建议为:红树林资源作为一种特殊的湿地资源,一旦遭受破坏就无法恢复,所以,我们要切实加强红树林资源的保护,建立红树林湿地自然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的范围;发展湿地旅游是开拓整个旅游市场的要求,湿地旅游业发展较慢,市场份额较低,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是未来旅游业新的增长点,可适当发展生态旅游;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最好的自然课堂,可以开展科研教育活动;制定相关保护政策,完善红树林保护制度体系,政府可以颁布法律法规,限制挖掘红树林、采伐树木和建设开发等活动;加强红树林区的生态监测与评估;禁止盗伐、滥砍等破坏行为,加大对破坏红树林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红树林湿地的科学研究,了解其生态功能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将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保护措施,并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通过环境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红树林的意识和认识。这包括向学校和社区提供关于红树林的信息和教育资源,组织讲座、展览和活动等。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信息卷
  • 上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上海
  • 下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浙江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