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天津专用1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6-15 
2024年天津高考地理学科依旧沿用中图版(2019)新教材,2024年正值“十四五”规划落地之年同时是新高考第四年,考试题型仍为单项选择题(共15题)+非选择题(共3题)。新课改模式下的新高考,仍以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为主,适当结合天津乡土地理及当年地理学术前沿热点知识考察区域发展和环境变化。
自然地理中的气候、水体运动、地表形态塑造、地球运动;人文地理中的产业活动、区位因素、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仍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不过,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命题形式更加新颖,地理核心知识更多的以新材料呈现来考察,可以说是“一题一情景”。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用好材料和情境,成为当前新高考的重要突破方向,同时应当加强对于教材的理解,适当回归课本。
产业链重构是“十四五”规划中工业的核心。当前,全球生产布局重构加速,实现中国产业链升级,既是全球生产布局重构的被动需求,也是保障新发展格局得以高质量实现的主动应对。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科学判断和重要战略选择。在新发展格局下,国内国际价值链的协调、高效、安全发展是重中之重。例如11-13以东南亚5国为背景,结合产业转移相关知识,详细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联系实际的能力;17结合舟山国家石油储备,联系产业布局相关知识,结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考察学生开放性思维。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构造活动强烈。下图示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南伊沟口—白贡段河流纵剖面和宽度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6d2ffd6-5341-4d47-8534-ff4dd3959272
1.从丹娘到大拐弯顶端,雅鲁藏布江(   )
A.结冰期变长                                         B.流速减慢
C.含沙量增加                                         D.水深变浅
2.与南伊沟口—大渡卡段河谷相比,推测大渡卡—赤白段河谷在形成时期(   )
A.地壳抬升幅度大                                  B.地壳下沉幅度大
C.流水沉积作用强                                  D.流水侧蚀作用强
【答案】1.C    2.A
【解析】1.读图可知,从丹娘到大拐弯顶端,雅鲁藏布江地势降低,落差加大,宽度变窄,可推断结冰期变短,流速加快,水深变深;流速加快,侵蚀加强,含沙量增加,C项正确。ABD错误。故选C。
2.读图可知,与南伊沟口—大渡卡段河谷相比,大渡卡—赤白段河谷落差加大,宽度迅速变窄,可推测流水下切侵蚀速度增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应是在形成时期地壳抬升幅度大。A项正确。BCD错误。故选A。
下面甲、乙两图是某同学在我国拍到的两种地貌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9cdd733-005a-4344-8307-7aaad50fbe7b@@@14236eb5-7a25-4002-b902-fdb0ffe5335d
3.下列关于两图拍摄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高山地区乙—湿润地区                B.甲—湿润地区乙—干旱地区
C.甲—高山地区乙—干旱地区                 D.甲—石灰岩地区乙—湿润地区
4.下列关于甲地貌的形成,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川侵蚀形成冰蘑菇                           B.流水侵蚀下面的冰川形成冰蘑菇
C.冰川搬运,沉积形成冰蘑菇                 D.岩石遮挡阳光造成岩石底部冰川融化速度较慢形成冰蘑菇
【答案】3.C    4.D
【分析】3.甲图为冰蘑菇,主要分布在有冰川的地方,即高山或高纬地区,BD错误;乙图为风蚀蘑菇,形成在干旱地区,C正确,A错误;故选C。
4.甲图冰蘑菇形成是因为冰面上有岩石,挡住了太阳辐射,使得冰面下的冰川融化速度较慢,周围融化速度快,最后周围冰川融化而岩石下面的冰还没有完全融化就形成冰蘑菇,D正确,ABC错误;故选D。
下图为某时刻杭州附近地区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甲、乙为两个气压中心(其中甲地距离杭州约200千米),L₁、L₂、L₃、L₄是从气压中心向外延伸的脊线或槽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e7080d0f9414cff926f82862902de33
5.图示时刻(   )
A.L₁北侧大雪纷飞                                 B.L₂南侧雨量较大
C.L₃南侧寒冷干燥                                 D.L₄北侧雨区范围较大
6.若图中的天气系统以50千米/小时的速度自西向东移动,则此刻过后6小时以内的杭州(   )
A.风力先减小后增大                              B.5小时前后转为东北风
C.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D.天气转阴,有降雨出现
【答案】5.D    6.B
【解析】5.据图可知,杭州东侧为低压中心,L3、L4皆为低压槽;L4为暖锋,由于锋面降水大多出现在锋的冷气团一侧,且暖锋的雨区范围大于冷锋,故L4北侧形成了雨区且范围较大,D正确,L3处虽然形成了冷锋,但其南侧受暖气团影响,并不寒冷,C错误;杭州西侧为高压中心,故L1、L2为高压脊,高压脊控制下为晴朗天气,A、B错误,故选D。
6.据材料可知,5小时前后,杭州转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风向转为东北风,B正确;6小时以后,图示的天气系统可以自西向东移动300千米,因此杭州将由图示时刻的位于高压低压之间,转到位于高压中心的西侧。根据等压线的稀疏程度可知杭州的风力先增大后减小;杭州的气压先升高后降低;因为是高压经过,杭州应该是晴朗天气,ACD错误。故选B。
福建省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目前已经开始行动,正在构建“一带一路”重要的互联互通枢纽。下图为福建省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泉州、漳州和厦门被称为“闽南金三角”,该地区成为福建乃至中国东部地区最具活力经济区域之一的主要原因有(   )
①农业基础好,发展历史悠久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③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④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福建省打造新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优势条件不是(   )
A.海岸线漫长曲折,港口较多
B.我国著名的侨乡,经济发展迅速
C.与台湾省隔海相望,地理位置优越
D.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工业基础雄厚
【答案】7.D    8.D
【分析】7.“闽南金三角”经济活力强是因为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三市间公共交通智能管理系统先进;三市工业产业集群聚集,集约发展优势凸显;临近台湾,闽台经济合作活力强;②③④正确。而农业基础对传统轻工业有一定影响,但对较为先进的产业影响很弱,①错误。故选D
8.福建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港口多,对外联系方便,A正确。福建是著名的侨乡,易于吸引外资,B正确。福建与合湾省隔海相望,便于就近获得台湾省的产业转移,因此优势明显,C正确。福建工业基础较为薄弱,商业贸易兴旺,D错误。故选D。
龙潭新城位于南京主城区东约35公里,南京、镇江和扬州三市交界处,定位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规划形成“横向布局、组团推进”的“港口、产业、城市服务”三大功能板块的弹性生长结构,构建“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下图为龙潭新城空间布局结构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9250540-44a5-4220-b3a0-ea05e5c37ddf
9.推断甲、乙、丙三大功能板块名称分别是(   )
A.产业、港口、城市服务                       B.产业、城市服务、港口
C.城市服务、港口、产业                        D.港口、城市服务、产业
10.与传统港口相比,“港产城”融合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水陆交通便利                                    B.产业基础较好
C.人口素质较高                                    D.环境压力更小
【答案】9.D    10.B
【解析】9.由材料可知,龙潭新城规划形成“横向布局、组团推进”的“港口、产业、城市服务”三大功能板块的弹性生长结构,读龙潭新城空间布局结构图结合甲乙丙三地的区位因素可知,甲地靠近长江,因此最适宜作为港口功能板块,乙地区距离港口较远,适宜发展城市服务功能板块,丙距离港口较近且地块较大,因此适宜作为产业功能板块。故选D。
10.龙潭新城定位为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港产城”融合发展以“港口、产业、城市服务”三大功能区板块相互联系所构成的,与传统港口相比,该新城除了发挥港口优势,还依托该区域的产业和城市服务发展,故龙潭新城的“港产城”融合发展,打造长江国际航运物流服务中心,产业基础较好,B正确;水陆交通便利和人口素质较高也是该区域传统港口的优势,AC错误;“港产城”融合发展更追求可持续发展,注重环境保护,环境压力不会更小,D错误;故选B。
国际产业链重构是全球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合理的产业链转移,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向东南亚5国(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转移部分产业是我国产业升级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下图为我国向东南亚5国转移的部分产业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90a9db7-e9f3-4cb1-b6f4-c54ceae94a2a
11.目前国际产业转移(   )
A.自然资源逐渐成为重要的因素            B.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大
C.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            D.日本、韩国已成为主要转入国
12.东南亚5国中,越南成为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国,主要原因是越南(   )
A.科技水平相对较高                             B.劳动力数量最丰富
C.劳动力成本最低廉                             D.地理位置条件优越
13.我国部分产业转出后,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有(   )
①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萎缩;②国内生产总值下降;③部分就业岗位减少;④利于产业结构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11.C    12.D    13.B
【解析】11.经济结构的调整,导致主导产业和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发生转换,为了腾出发展空间,一部分落后产业急需向国外转移;目前产业转移以劳动密集型和部分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故劳动力和技术是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比重较小,经济结构调整加速了产业转移 ;日本、韩国为发达国家,是世界产业主要转出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越南与我国陆地接壤,距离较近,地理条件优越,我国产业转移至越南成本较低,这是我国产业最多向越南转移的因素,D正确。东南亚5国科技水平相对较低,劳动力都较丰富且廉价,ABC错误,故选D。
13.我国部分产业转出后,会导致相关产业在国内的生产工厂关闭,部分就业岗位减少;我国通过转移部分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将更多资金、技术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利于产业结构优化,③④正确。生活用品等消费市场不会萎缩,国内生产总值会上升,①②错误。故选B。
赛里木湖(44°35’N,81°10’E)位于新疆北天山山脉,湖面海拔2071m,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下图为2024年1月5日北京时间9:49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赛里木湖朝霞景观照片,朝霞绚烂,水天一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daa9b64-556a-46b2-b204-7999725b8228
14.图示山脉位于湖泊的(   )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
15.该摄影爱好者拍摄该景观时,当地地方时约为(   )
A.7:13              B.7:47                    C.8:13                    D.8:47
【答案】14.B    15.A
【解析】14.材料可知,该摄影爱好者拍摄的景观照片为赛里木湖朝霞景观,该日太阳从东南方升起,湖泊西北部的山脉被朝霞照亮,所以图示山脉位于湖泊的西北部。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5.由材料可知,拍摄该景观时为北京时间9:49,再根据赛里木湖与北京的经度差,可知两地时间差约为2小时36分,故当地的地方时为7:13。BCD错误,A正确。故选A。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
16.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本小题满分19分)
材料一:菲律宾最大的岛屿吕宋岛和首都马尼拉气候资料图
@@@5be3a375-f0c7-4733-b82b-a4d9d2646a98
材料二: 菲律宾人口9223万,是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该国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在二战后一直不能自给。
(1)  说出甲地的板块边界类型,并简析板块运动对吕宋岛地形的影响。(5分)
 
 
(2)  简述菲律宾稻米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8分)
 
 
(3)  简述马尼拉气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答案】(1)消亡边界(碰撞边界)。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地表崎岖,山岭众多;多火山地震。
(2)人口众多,需求量大;地形崎岖,平原面积小,人均耕地少,水稻种植面积有限;科技水平低,单位面积产量小;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多;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
(3)特点:终年高温;五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原因:地处低纬和热带, 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所以全年高温。因为1—4月降水少,大气对太阳辐射消弱少,所以5月气温最高。1月太阳高度角小,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所以1月气温最低。
【解析】本题以菲律宾相关图文为材料,主要考查板块构造学说,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区域发展的差异,气温的影响因素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1)结合全球板块分布等地理知识可知,甲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边界类型属于消亡边界或碰撞边界。地处板块交界附近,板块挤压抬升,导致地面崎岖,山岭众多,同时吕宋岛多火山,地震等灾害,也导致地表起伏大。
(2)稻米不能自给的主要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结合东南亚季风水稻农业的特点和菲律宾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条件:菲律宾面积小,且多山地、丘陵,耕地面积小,水稻产量有限;地处热带和太平洋西岸,多台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产量不稳定;社会经济条件:其人口众多,稻米的市场需求量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科技水平低,单位产量低;菲律宾热带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大,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水稻的种植面积,影响了水稻的产量。
(3)分析气温特点主要从数据及数据的变化分析。图中各月均温均在15℃以上,终年高温,其中5月份最高温,1月份最低温。终年高温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该地所处纬度较低,地处热带,太阳高度较大,全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所以全年高温。结合该地降水资料可知,该地1月至4月降水少,云层少,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地面辐射强,该现象一直持续到5月,作为旱季的末期,5月气温最高。整体而言,1月太阳高度较小,且昼长相对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总量相对较少,所以1月气温最低。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本小题满分20分)
材料一:舟山国家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岙山岛,其储备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拉美和俄罗斯,以中东为主。岙山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是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库址之一,另外3个分别位于宁波镇海、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岙山和镇海均位于长三角地区,且舟山岙山油库与镇海油库已实现管网互联。下图是岙山岛位置示意图。
@@@0029d2add57b4ab7aadbf4b292189840
(1)  简析在岙山岛建设国家石油储备基地的有利条件。(6分)
 
 
 
(2)  简析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两个建在长三角的原因。(4分)
 
 
 
材料二:2023年7月8日,世界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落户天津市滨海新区的长芦盐场。在安装设置上,该站通过增长光伏阵列间距、降低光伏面板的坡度、采用双面光伏面板(如左图)等措施实现了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的“盐光互补”新型复合产业模式。光伏发电受天气影响具有不稳定性,存在严重弃电现象。而“绿氢”生态链,则是将额外的光伏电力用于制氢,实现充分利用。氢能在密封性好的空间是可以被储存起来的,地下深部盐穴(如右图)的密闭性和地质稳定性为大规模氢能储备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下右图为渤海及附近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图。
@@@14dd88a03d1a408a86ee38599dfba055
(3)分析世界单体最大“盐光互补”项目选择落户在天津长芦盐场的原因。(6分)
 
 
 
(4)简述盐穴储氢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意义。(4分)
 
 
【答案】(1)拥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便于运输和装卸石油;海运便利;接近消费市场。
(2)长三角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交通便利,方便石油运输;长三角地区技术先进,可为石油储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3)天津的长芦盐场面积广阔,利于光伏电板铺设;天津相关产业基础雄厚,利于项目顺利进行;北方沿海城市,夏季降水时间较短,太阳能相对较丰富;天津经济雄厚,具备超高压输电技术;天津经济发达,清洁能源需求量大。
(4)有效减少弃能现象,促进氢能的大量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需的“削峰填谷”,保证氢能稳定供应;盐穴的密封性和地质稳定性,降低氢能损耗;盐穴利用地下闲置空间大量储氢,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
【分析】本题以舟山岙山油库与镇海油库为材料,考察工业区位选择、资源储备等相关知识点,侧重于考察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理实践力。
【详解】(1)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岙山岛处于海岛之上,海运便利;且其有良好的深水岸线资源,便于运输和装卸石油;位于东部地区靠近东部庞大的消费市场。
(2)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除岙山岛,另外3个分别位于宁波镇海、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两个建在长三角是因为该地区经济发达,石油需求量大,并且其河海交通便利,方便石油运输,同时能够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所以首批4个国家石油储备基地有两个建在长三角。
(3)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天津的长芦盐场面积广阔,利于光伏电板铺设;天津相关产业基础雄厚,利于项目顺利进行;北方沿海城市,夏季降水时间较短,太阳能相对较丰富;天津经济雄厚,具备超高压输电技术;天津经济发达,清洁能源需求量大。
(4)结合材料和所学可知,有效减少弃能现象,促进氢能的大量生产,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需的“削峰填谷”,保证氢能稳定供应;盐穴的密封性和地质稳定性,降低氢能损耗;盐穴利用地下闲置空间大量储氢,保障能源安全;促进我国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实现。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本小题满分16分)
材料一L湖原是某干旱地区最大的淡水湖,甲河周边人口较多,工农业发展较快。但近年来L湖已演变成微咸水湖。现在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于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芦苇茎杆坚韧,纤维含量高,是造纸工业中不可多得的原材料。
材料二L湖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如下图)。
@@@9536d9bc-b926-4b38-a96a-5b364430bb5e
(1)  试比较L湖湖泊北侧的湖底坡度和南侧的湖底坡度的大小,说明判断理由。(4分)
 
 
 
(2)  阅读材料,试分析该湖西部沿岸芦苇广布的原因。(6分)
 
 
 
(3)简要说明L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微咸水湖的过程。(6分)
【答案】(1)坡度大小:(L湖湖底)北侧坡度<南侧坡度。
判读理由:(湖泊水位就是等高线),(湖泊)北侧水位线(等高线)稀疏,说明坡度较小南侧水位线(等高线)密集,说明坡度较大。
(2)原因:(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湖泊)西侧河流注入较多,湖泊盐度较小,土壤肥沃。
(3)人为原因:(工农业生产及人类生活用水增多,导致)入湖(甲河)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水量减少,出湖水量(乙河水量)减少;自然原因:蒸发旺盛,盐分在湖泊中积累,(湖泊盐度逐渐升高)。
【详解】(1)由于湖泊水面高度差异不大,所以湖泊的水位线可以看作等高线。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湖泊北侧最高水位和最低水位的水位线稀疏,表明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而湖泊南侧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水位线密集,表明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所以该湖坡北侧湖底坡度较南侧湖底坡度更小。
(2)根据材料可知,芦苇是湿地环境中生长的主要植物之一,多生长在池沼、河岸、溪边等浅水地区。结合上题的分析思路可知,湖泊西岸坡度较缓,地势平坦,有大面积的浅滩。同时,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湖泊西岸存在甲河流注入,淡水资源丰富,且淡水注入使得湖泊盐度相对较低,泥沙淤积导致土壤肥沃,适合芦苇等植被的生长。
(3)该湖泊从淡水湖演变为微咸水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方面:河流携带盐分注入湖泊,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大,盐分累积。人为原因方面: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甲河周边人口较多,工农业发展较快,人口的增长以及工农业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大,使得甲河注入湖泊的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而湖泊水位下降又导致乙河(出湖)水量减少,湖泊水循环减弱,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其盐度加大。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信息卷
  • 上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浙江
  • 下一篇:2024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天津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