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中的大气、水、地表形态,人文地理中的产业活动,仍是高考的重点考察内容。不过,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命题形式更加新颖,地理核心知识更多的以新材料呈现来考察,可以说是“无情境、不高考”。因此,夯实基础知识,用好材料和情境,成为当前高考的重要突破方向。
本试卷选择题着重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突出对学生必备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创新性”的新高考改革要求。本试卷主要关注产业活动,选择题4-7题关注农业生产实例为背景,通过区域图和文字材料来呈现相关信息,对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发展等知识进行考查。综合题36-37题把工农业活动及区域开发与整治相结合进行命题,考查区域发展、农村振兴、生态综合治理及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之路,意在考查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备考时应特别注意以时事热点材料为背景的新情景问题,此类试题蕴含浓厚的地理气息,将地理知识时事政治等融为一体,能有效考查学生在新情景下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迁移到不同情境中的能力,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世纪以来,该村立足优势,大力发展有机产业,提升产业融合度,促进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金沙江自攀枝花三堆子转向南流后,在云南省楚雄州大姚县龙街乡处又折向东流。研究人员对金沙江龙街乡附近的河流阶地进行详细调查研究,发现该段河谷中发育了5级河流阶地,该河流阶地形成于数万年前,其中,T3以灰岩为基座,T4—T1均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下图为龙街乡附近金沙江的河谷横断面及阶地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阶地之上普遍覆盖的一层黄土最可能来自
A.河流搬运堆积
B.枯枝落叶腐化
C.风力挟带堆积
D.岩石冻融风化
2.该河流阶地的形成主要由于
①构造运动②人类活动③气候变化④岩浆活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阶地T1—T3基座为湖泊沉积物,最可能是因为该处曾经经历过
A.河流被袭夺,流向改道
B.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
C.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
D.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
【答案】1.C 2.A 3.B
【分析】1.河流阶地因河流下切侵蚀及地质运动而形成,但构成阶地的物质却不—定是河流搬运而来的。读图可知,T1阶地表层被黄土覆盖,推测其黄土层不是河流搬运堆积而成,A项错误;枯枝落叶腐化多为黑色物质,且二者的成分不同,自然颜色不—,B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黄土可能是因为局地环流(如山谷风)挟带的岩土及河流沉积物等较为轻质的黄土物质在此堆积,C项正确;当地海拔较低,岩石冻融风化概率不大,D项错误。故选C。
2.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两侧的地貌,主要由地壳抬升及河流(下切)侵蚀等共同作用而成。地壳抬升,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强,易形成阶地,①正确;该河流阶地形成年代较早,受人类活动影响小,②错误;因气候变化,流域降水量和植被覆盖率会发生变化,继而影响河流的径流量和含沙量,最终使得阶地构成物质有所不同,③正确;岩浆活动对该河流地貌的形成影响较小,④错误。综上可知,A项正确。
3.湖相沉积物形成于湖泊环境中,由此可见,当地应经历过滑坡堵江,形成堰塞湖,进而形成湖相沉积物,B项正确;河流袭夺与该阶地湖相沉积物关系不大,A项错误;T1,阶地形成年代较早且形成于陆上,该地由内海逐渐演变成湖泊的可能性较小,C项错误;沉积物颗粒不断变细,是湖相沉积的—个过程,并非出现湖相沉积物的原因,D项错误。故选B。
【点睛】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这种地形称为河流阶地。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