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两湖泊的咸淡判定正确的是( )
A.甲咸水湖,乙咸水湖 B.甲淡水湖,乙咸水湖
C.甲淡水湖,乙淡水湖 D.甲咸水湖,乙淡水湖
2.关于a河流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流向乙 B.流速较快 C.流量较大 D.河水较咸
3.若在a河流域大量种植小麦,以下变化最可能发生的是( )
A.甲湖盐度升高 B.乙湖蒸发减少
C.乙湖沉积加大 D.水土流失加剧
【答案】1.B 2.A 3.B
【解析】1.读图可知,甲湖泊有河流流入、流出,最终注入湖泊,盐分可外排,为淡水湖(外流湖),盐度较低;甲乙湖泊均位于伊朗和阿富汗边境,气候较干,降水少,乙湖泊只与a河段相连,且水位多年保持稳定,可判断a河段是乙湖泊的补给水源,乙湖泊主要通过蒸发支出水分,可知乙湖泊为咸水湖(内陆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由上题分析可知,a河从甲流向乙,由于甲是淡水湖,故河水较淡,A正确,D错误;甲、乙两湖都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流流速较慢;地处内陆,降水量较小,河流流量较小,BC错误。故选A。
3.a河为甲河流出的水,应对甲湖盐度有降低作用,A错误;a河注入乙湖,若在a河流域大量种植小麦,注入乙湖水量减少,乙湖变小,蒸发减少,沉积减弱,B正确,C错误;该区域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不严重,D错误。故选B。
【点睛】内流湖指的是不能流入海洋的湖泊,大多内流湖是咸水湖;而外流湖指的是湖泊与河流相通,最终流入海洋的湖泊,大多外流湖是淡水湖。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也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稀土原料加工工序复杂,资金投入大。近年来我国对稀土原料出口出台了一些限制措施,并适当进口稀土原料。下图示意我国稀土产业格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我国限制稀土原料出口的主要原因是( )
A.稀土资源面临枯竭 B.稀土资源开采成本过高
C.稀土原料附加值较低 D.稀土原料市场竞争激烈
5.一些工业大国一方面向我国出口稀土原料,一方面从我国进口稀土产品,表明我国( )
A.稀土资源储量丰富 B.稀土原料市场巨大
C.开采环节竞争能力不足 D.加工环节竞争优势明显
6.我国稀土产品的竞争优势主要源自( )
A.规模效益 B.政策扶持 C.原料价格 D.交通发展
【答案】4.C 5.D 6.A
【解析】4.结合材料信息可知,我国稀土储量丰富,减少出口量有利于发展我国稀土深加工工业,进而提高稀土资源的附加值,C正确;目前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排除A;得益于规模效益,我国稀土开采成本低,排除B;稀土原料竞争性强与限制出口关联性不强,排除D。故选C。
5.结合所学知识,中国稀土金属的提取和加工能力属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完整的冶炼分离技术,故工业大国向我国出口稀土原料,进口稀土产品,D正确;该行为并不能表明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丰富以及原料市场巨大,我国开采环节竞争能力较强,排除ABC。故选D。
6.结合材料信息可知,稀土原料加工工序复杂,受规模效益影响大,我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和出口国,稀土产业规模大,形成竞争优势,A正确;我国政府政策支持、原料价格较低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进一步促进稀土产品竞争,但不是主要竞争优势,排除BCD。故选A。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分析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土地,资源,水源等)和社会经济因素(地价,劳动力,技术,市场,交通等),不同指向型的工业类型,其主导因素略有不同。
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由19个火山岛组成,是三大洋流的交汇地,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目前已列为世界遗产,被称为“独特的活的生物进化博物馆和陈列室”。该群岛管理委员会于2024年2月24日决定:外国游客进入该群岛的费用从100美元增加到200美元,本国游客的入岛费则从6美元增加到30美元。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岛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下列岛屿最年轻的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下列未流经图示海域的洋流是( )
A.南赤道暖流 B.加利福尼亚寒流 C.秘鲁寒流 D.赤道逆流
9.受该群岛管理委员会提高入岛费用的决定影响最小的是( )
A.登岛游客数量 B.当地经济发展 C.与首都的联系 D.群岛生态环境
【答案】7.A 8.B 9.C
【解析】7.海岭为生长边界,该处的岩石年龄最轻,加之加拉帕戈斯群岛以东区域属于纳斯卡板块(属于南极洲板块)向美洲板块俯冲地带,岩石年龄最老,故图中岛屿最年轻的可能是①,其次为②、③,最老的是④,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根据经纬度位置,该地处于赤道偏南半球地区,加之美洲轮廓的影响,该群岛处于南赤道暖流、赤道逆流、秘鲁寒流三大洋流的交汇地,故未流经图示海域的洋流是加利福尼亚寒流,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加拉帕戈斯群岛是“人类自然遗产”,每年需要接待大量游客,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合理利用自然景观,群岛管理委员会决定提高群岛入岛费,主要是利用这些岛屿提供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然奇观,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能力,但不会削弱与首都的联系,故登岛游客数量、当地经济发展、群岛生态环境都会受到提高入岛费用的影响,不会受影响的是与首都的联系,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太平洋中央,由几十个火山岛屿组成,群岛中的许多岛屿都是活火山,火山喷发不仅塑造了这个群岛的地貌,同时也创造了群岛特有的生态环境。该群岛的气候温和干燥,由于没有季节性的温差和降雨,群岛内许多植物和动物都独特的适应了这个环境,形成了丰富的生态系统。
过江桥梁是打破自然阻隔、连通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随着近年长江过江桥梁数量不断增多,可达性提升,长江南北两岸地区(市)间过江最短路径由高度依赖某几座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中介中心性越高表示在区域交通网络中对该桥梁依赖度越强)发展为多座过江桥梁共同分担。目前,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主要布局在长江下游地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表:长江干线过江桥梁建设情况(截至2021年6月)
地区 | 过江桥梁数量(座) | 过江桥梁密度 | ||
按岸线长度计算(座/100km) | 按GDP计算(座/104亿元) | 按常住人口计算(座/107人) | ||
上游 | 70 | 1.35 | 16.53 | 11.16 |
中游 | 30 | 4.08 | 12.35 | 9.92 |
下游 | 28 | 2.98 | 2.14 | 3.03 |
A.地形崎岖 B.江面狭窄 C.干流距离长 D.城市数量多
11.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主要布局在长江下游地区,主要是因为下游( )
A.人口密集,过江需求大 B.水流平缓,轮渡替代强
C.经济发达,南北联系强 D.江面宽阔,建设成本高
【答案】10.C 11.D
【解析】10.主要考查学生对长江上中下游流域、干流岸线等的区域比较能力。地形崎岖与修建过江桥梁多少没有直接关系,A错;江面狭窄是客观事实,但是是否修建过江桥梁主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决定,B错。根据所学,长江上游干流较中游和下游是最长的,因此所需的过江桥梁最多,且据表计算也印证了上游干流最长:上游岸线长度=70&pide;1.35×100≈5185km,中游岸线长度=30&pide;4.08×100≈735km,下游岸线长度=28&pide;2.98×100≈940km,C对;在长江经济带中,上游地带城市数量不及中下游地带,D错。故选C。
11.主要考查学生提取表格和材料信息的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意识。结合表,长江下游地区过江桥梁数量少,单位岸线长度的过江桥梁较少,长江南北两岸的地市间交通必需依赖仅有的少数几条过江桥梁。是否修建过江桥梁主要依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来决定,比较长江干流上游、中游和下游段,下游段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是过江桥梁最少,人们对主要过江桥梁的依赖度非常高,其原因是下游江面最宽阔,过江桥梁建设难度和成本高,数量较少,D对;“人口密集,过江需求大”“经济发达,南北联系强”对修建过江桥梁的需求高,会促进过江桥梁建设,建设更多桥梁,而不是过度依赖高中介中心性过江桥梁,AC错;“水流平缓,轮渡替代强”客观存在,但是由于速度、周转等问题,过江桥梁的优势更明显,B错。故选D。
【点睛】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1)经济因素——决定性因素。 (2)社会因素——主要因素。 (3)技术因素——保障性因素。 (4)自然因素——限制性因素。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
(一)、必做题:本题共2小题,共46分。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黑河发源于海拔高达4828米的祁连山中段,受断层活动等影响在山麓地带形成较大的冲积扇。研究发现,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近年来,为合理利用干旱区有限的水资源,中科院专家通过对当地山麓水文、地质状况的考察,提出在该区域冲积扇建设“现代坎儿井”水利工程。下图示意黑河冲积扇地质剖面。
(1)分析断层对黑河冲积扇形成的影响。(6分)
(2)指出黑河冲积扇以上河段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并说明理由。(4分)
(3)分析黑河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的自然原因。(6分)
(4)专家提出在黑河冲积扇建设“现代坎儿井”水利工程,试对此进行合理解释。(6分)
【答案】(1)断层发育,岩石破碎,碎屑物质增多;(2分)祁连山山地抬升,流速加快,流水侵蚀携沙能力增强;(2分)冲积扇区域断陷下沉,为冲积扇提供了沉积环境。(2分)
(2)高山冰雪融水;(2分)理由:祁连山海拔高,多冰川分布;夏季冰雪融化,成为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2分)
(3)扇缘位于下游地区,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2分)扇缘地势较低,地下水埋藏较浅,加上地处内陆,蒸发强烈,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2分)扇缘的黏土层能阻滞地表水下渗,使得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2分)
(4)地处内陆地区,水资源短缺;(2分)该水利工程在地表以下,夏季蒸发损失量少;(2分)冬季相对恒温,水不易结冰;(2分)受风沙等天气影响小,可保障水质;(2分)不占用土地资源。(2分)
【分析】本大题以黑河冲积扇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冲积扇的形成、河流的补给、盐碱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据材料“受断层活动等影响在山麓地带形成较大的冲积扇”可知该地断层发育,岩石较为破碎,碎屑物质增多,为冲积扇提供了物质基础;读图可知,受断层影响,祁连山山地相对抬升,地势变陡,河流流速加快,流水侵蚀携沙能力增强:冲积扇区域断陷下沉,地势相对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为冲积扇提供了沉积环境。
(2)据材料“黑河发源于海拔高达4828米的祁连山中段”可知祁连山海拔高,多冰川分布;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成为河流主要的补给水源。故黑河冲积扇以上河段最主要的补给水源为高山冰雪融水。
(3)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扇缘位于下游地区,地下水的矿化程度较高;扇缘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地下水埋藏较浅,加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蒸发量大,水分蒸发,盐分随水上升在土壤表层积累;扇缘的表层土壤为黏土层,质地粘重能阻滞地表水下渗,使得盐分在土壤表层聚集,故黑河冲积扇扇缘表层土壤盐碱化程度比扇顶高。
(4)该地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该水利工程在地表以下,夏季可以减少蒸发,使水量损失少;冬季可以起到保温作用,使井水相对恒温,水不易结冰,便于使用;地表之下可减小风沙天气对水的影响,保障水质;不占用土地资源。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甘肃定西市的九华沟流域为黄土高原半干旱的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严重。科技人员针对流域地形、土壤等差异,设计了充分利用地表径流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并采用“垄作+覆膜”技术耕种(垄是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垄作是指开沟起垄并种植作物的耕作方法)。定西水保所于1985年在该流域做了一个实验:实地调研后,选择在该流域的半阴坡上种植了一片油松,不进行人为干预,如今已长成直径20cm的大树。图1是九华沟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模式图,图2为鱼鳞坑景观照片。
(1)分析图1中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的合理性。(8分)
(2)简述“垄作+覆膜”技术是如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6分)
(3)分别说明在破碎的陡坡挖鱼鳞坑的方法和作用。(6分)
(4)根据定西水保所的实验,指出不同地区植树造林应遵循的原则,并提取实验中最有价值的经验。(4分)
【答案】(1)合理性:该模式根据流域地形坡度、土壤等差异,通过生物措施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2分)通过工程措施(梯田、淤地坝等),护坡、蓄水、拦沙淤地,既改善生产条件,又利于保持水土;(2分)通过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充分利用水资源;(2分)各种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2分)
(2)如何提高:覆膜减少蒸发;(2分)通过垄沟收集雨水;(2分)覆膜和垄沟有助于增强下渗,增加土壤水分。(2分)
(3)方法:在山坡上,挖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的土坑,坑外修筑堤埂,土坑交错排列(或坑与坑作“品”字形排列)。(言之成理即可)(2分)
作用:坑内植树,蓄积雨水、截泥沙、拦截山坡上流下来的有机物质,促进树木更易成活;(2分)坑外修筑堤埂,截流挡水(或拦截地面径流,增加下渗),起到保水保土作用。(2分)
(4)原则: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2分)
经验:针对当地自然环境,选择适宜的树种,在适宜的地形部位造林。(2分)
【分析】本题以甘肃定西小流域治理为材料,涉及小流域综合治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详解】(1)阐述小流域综合治理的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合理性:该模式根据流域地形坡度、土壤等差异,通过生物措施恢复植被,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通过工程措施(缓坡修建梯田、打坝淤地等),护坡、固沟、蓄水、拦沙淤地,在淤地坝上种植作物,既改善生产条件,又利于保持水土;通过科技投入,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利用水资源;各种措施都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2)如何提高:覆膜减少水分蒸发;通过垄沟收集雨水,减少雨水的流失;覆膜和垄沟有助于增强下渗,增加土壤水分。
(3)方法:在山坡上,挖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的土坑,坑外修筑堤埂,土坑成品字排列。
作用:坑内植树,蓄积雨水、截泥沙、拦截山坡上流下来的有机物质,促进树木成活;坑外修筑堤埂,截流挡水,增加下渗,起到保水保土作用,减少水土流失,涵养水源。
(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因此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经验:针对当地自然环境,选择地带性植被,选择适宜的树种,在适宜的地形部位造林。
(二)、选做题:在以下两道题中选择一道作答,共10分。
14.[地理一选修3:旅游地理]
南极地区几乎全被冰川覆盖,无定居居民,只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科考人员和捕鲸队。近年来,南极旅游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2016~2020年,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下图示意南极地区各类型旅游资源占比。
结合材料指出南极地区旅游资源的主要特点,并简析2016~2020年我国成为南极旅游第二大客源国的原因。(10分)
【答案】主要特点:旅游资源类型多样;(2分)以自然景观为主,人文景观为辅;(2分)各类型资源占比差异明显,其中水域景观占比最大等。(2分)(任选2点得4分)
原因:我国经济水平提高,居民收入增加,旅游预算经费较为充足;(2分)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日益完善,使得去南极地区旅游更加容易;(2分)我国游客探险、猎奇欲望增长等。(2分)
【分析】本题以示意南极地区各类型旅游资源占比表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旅游市场区位因素等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
【详解】南极以水域景观和生物景观的自然景观为主,以及建筑与设施和历史遗迹的人文景观为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各类型资源占比差异明显,其中水域景观占比最大。我国人口众多,且经济水平提高迅速,居民收入增加,旅游预算经费较为充足,消费能力强;南极远离我国,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日益完善,使得去南极地区旅游更加容易;我国游客探险、猎奇欲望增长,旅游市场需求量大。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绵刺是古老单种蒸线遗种植物,即某科植物中只有一种的属,在我国分布于西北荒漠区。在自然条件下,绵刺很少结实,主要用分株与扦插繁殖,但可分株的量少,而扦插受季节限制。绯刺是一种饲料植物,青鲜时骆驼最喜食,羊、牛、驴也喜食。绵刺抗旱,故又被称为固沙植物,现今自然种群面临灭绝。下图示意绵刺的地理分布范围。
分析绵刺面临灭绝的自然原因,并指出我国保护该物种宜采取的措施。(10分)
【答案】原因:绵刺结实少,繁殖方式较单一;(2分)分布地狭窄,对生境要求严苛;(2分)自然种群稀少,且呈点状分布;(2分)分布区生态环境恶劣:幼苗生长缓慢,易遭受风害和干旱,自然更新能力差。(2分)(任选3点得6分)
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2分)设立绵刺自然保护区(保护点)采用现代化技术和新方法,(2分)探讨人工繁殖的途径。(2分)(任选2点得4分)
【分析】本大题以绵刺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物种灭绝原因及保护措施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据材料“绵刺很少结实,主要用分株与扦插繁殖”可知绵刺结实少,繁殖方式以分株与扦插繁殖为主;据材料“在我国分布于西北荒漠区”可知分布地狭窄,对生境要求严苛;分布区自然环境恶劣,多风沙及干旱,不利于幼苗生长,幼苗生长缓慢,自然更新能力差。读图可知,绵刺的分布呈点状,分布分散,自然种群稀少。措施: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保护意识,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立法保护;设立绵刺自然保护区,减少人类活动的影响,利用现代化技术和新方法,培育新品种,探讨人工繁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