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从业者最有可能成为“数字游民”的是
A.外卖送货员 B.网络布线员 C.自媒体博主 D.网约车司机
2.泰国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地理套利”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①优越的交通条件②温暖的气候条件③低廉的生活成本④发达的网络科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大量“数字游民”涌入秦国,对当地的主要不利影响是
A.争夺就业机会 B.挤占教育资源 C.加剧能源紧张 D.冲击传统文化
【答案】1.C 2.B 3.D
【解析】1.据材料可知,“数字游民”是指依托互联网,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的一类人。外卖送货员、网络布线员和网约车司机都受所处地城限制,工作范围涉及到居住地—工作地区域,而自媒体博主工作不受所处地城限制,无需办公室等固定工作场所,而是利用网络数字手段完成工作的人,所以只要依托互联网就可以开展工作,ABD错,故选C。
2.泰国纬度低,是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条件温暖湿润,②正确;同时为发展中国家,交通条件和网络科技不发达,但生活成本较低,因此吸引西欧“数字游民”前来;②④错误,③正确。②③组合正确,故选B。
3.据所学知识可知,“数字游民”就业灵活,属于新兴产业,不会造成争夺就业机会,挤占教育资源和加剧能源紧张的现象,ABC错误;“数字游民”属于新兴网络文化,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基于信息传递胡文化,会冲击传统文化,D正确。故选D。
2023年,全球首座超高层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在四川成都投入使用,实现了作物育种、蔬菜生产等的全程自动化。下图为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景观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有利于
①拓展种植空间②降低建造成本③提高就业率④实现连续生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5.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内布满了LED光源,其主要作用是
A.美化工厂环境 B.加快植物发育 C.保障食品安全 D.维持食物新鲜
6.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的推广最可能带动的相关产业是
A.餐饮娱乐 B.食品加工 C.智能设备制造 D.农药农机生产
【答案】4.D 5.B 6.C
【解析】4.读图可知,垂直植物工厂使得植物种植立体化,拓展种植空间,①正确;垂直植物工厂需要投入各种设备且全程自动化,建造成本高,②错误;垂直植物工厂为无人化,需要劳动力较少,③错误;垂直植物工厂无人化、自动化受自然因素影响小,可以连续生长,④正确。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故选D。
5.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内布满了LED光源,可以增加光照时间,加快植物发育,B正确;美化工厂环境不是布满LED光源的主要作用,A错误;LED光源不能保障食品安全、维持食物新鲜,CD错误。故选B。
6.据材料“全球首座超高层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在四川成都投入使用,实现了作物育种、蔬菜生产等的全程自动化。”可知该无人化垂直植物工厂采用无人化、全程自动化生产,故能带动智能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对农药农机需求小,C正确,D错误;该工厂主要是作物育种、蔬菜生产,与餐饮娱乐、食品加工关联较小,AB错误。故选C。
高能洪水是大量水体短时间内急剧释放且水能特高的超常规洪水。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因易发生大型堰塞—溃决事件而具有发育高能洪水的潜力。下图是雅鲁藏布江巨型边滩景观(巨型边滩是高能洪水最直接的地貌和沉积证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关于雅鲁藏布江具有发育高能洪水潜力的主因子,说法正确的是( )
①植被覆盖②降雨量③冰川活动④地形地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对图中两处巨型边滩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因,理解错误的是( )
A.位于河流凸岸地带,泥沙堆积掩埋
B.所处谷坡地势较高,水流侵蚀量少
C.边缘基岩阻挡河流,降低水流速度
D.沉积物的粒度较粗,抗侵蚀能力强
9.雅鲁藏布江高能洪水在孕育和发生过程中对流域地貌演化带来的影响是( )
A.堰塞坝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溯源侵蚀
B.堰塞坝存蓄泥沙可增加输往下游泥沙量
C.洪水巨大动能可改变河道宽度和弯曲度
D.边滩颗粒特性可加速后期河流下切河床
【答案】7.D 8.A 9.C
【分析】7.据材料可知,高能洪水的形成需要大量水体短时间内急剧释放且水能特高。青藏高原构造运动强烈,冰川活动频繁,极易发生大型堰塞事件,在冰雪崩、滑坡、强降水等不稳定因素的扰动下,堰塞坝坝体坍塌或破裂,堰塞湖快速大量释水,从而发育高能洪水,植被覆盖对大型堰塞事件影响很小,①错误,②③④正确。故选D。
8.据图文信息,两处现存边滩所处河谷谷坡位置较高,常规洪水侵蚀量小,B说法正确;两处边滩均保留于谷坡(阶地)内凹处,边缘均有基岩阻挡河流,有效降低水流的速度,减弱流水侵蚀边滩,C说法正确;高能洪水流量大、流速快、动能强,边滩沉积物粒度较粗,抗侵蚀能力强,D说法正确;两处边滩所处位置高,后期常规洪水所携带的泥沙掩埋少,A说法错误,本题选择理解错误的,所以选B。故选A。
9.堰塞坝体的存在使坝体上游方向水位落差减小,会阻碍河流溯源侵蚀,A错误;堰塞坝存蓄泥沙,可拦截输往下游泥沙量,B错误;高能洪水巨大的水动能可使河道宽度和弯曲度变大,C正确;高能洪水流速快、流量大,发育的巨型边滩沉积物粒度较粗,作为“盔甲层”可显著抑制后期水流对河床的下切,D错误。故选C。
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与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中CO2含量总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的变化规律。某研究小组对欧洲南部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典型岩溶草地土壤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研究区2021年6月14-30日为无雨期,6月30日—7月20日为降雨期。下图示意研究区距地表20cm深度处6月14日和7月15日土壤中CO2含量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与6月14日相比,7月15日夜间土壤CO2浓度下降缓慢,可能是因为该日( )
A.土壤中空气含量高 B.土壤CO2扩散慢
C.土壤温度下降慢 D.土壤孔隙度较小
11.据图推测,6月14~30日该地土壤CO2含量随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是( )
A.螺旋下降 B.波动下降 C.波动上升 D.跳跃上升
12.从碳循环的角度并结合当地的气候判断,该地土壤向大气碳释放量最少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10.B 11.A 12.D
【解析】10.结合材料可知,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土壤中空气含量和孔隙度对土壤中CO2浓度影响小,AD错误;7月15日昼夜温差大于6月14日,因此该日土壤温度下降快,C错误;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6月14日处于无雨区,利于土壤CO2扩散,而7月15日处于降雨期,土壤中CO2可以随雨水下渗参与岩溶溶蚀,土壤中的CO2含量较少,不利与在土壤中扩散,B正确。故选B。
11.结合材料可知,土壤中CO2含量受土温、土壤水分影响,6月14~30日处于无雨期,因此土壤中CO2含量主要受土温影响。对比图中信息可知,7月15日土壤CO2含量较6月14日低,因此是呈下降趋势,CD错误;图中显示6月14土壤CO2含量呈螺旋转变化,A正确,B错误。综上所述,故选A。
12.土壤中CO2含量总体上呈现白天上升、夜间下降,因此温度高土壤中CO2含量多,向大气碳释放的量也多。温度低土壤中CO2含量少,向大气碳释放的量也少。该地位于欧洲南部,冬季四一年中温度最低的季节,依次该地土壤向大气碳释放量最少的季节是冬季,D正确,ABC错误,故选D。
我国天山南坡某山地坡地与谷地植被存在着较大差异。山坡风化作用强烈,森林带以上有常年积雪带,山地表层以砂岩层为主,受地形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大。谷地较少有人类活动干扰。下图示意该山地地形剖面,I、Ⅱ、Ⅲ为该山地的三个草甸区。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该山地的植被正在发生着较大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影响谷地北坡1500米自然带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局地环流 B.土壤肥力 C.地形起伏 D.水分条件
14.图示中的三个草甸区( )
A.I区植被类型、数量较多 B.Ⅱ区范围受地表径流影响
C.Ⅲ区植被稳定性较差 D.Ⅲ区水分条件最为优越
15.全球气候持续变暖,推测该地植被带的变化特点是( )
A.山地森林带下限持续降低 B.山谷草甸带范围可能变大
C.山地森林带上限先升高后降低 D.谷地生物数量先减少后增多
【答案】13.D 14.B 15.C
【解析】13.结合材料可知,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山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受山谷北坡天山冰川融水的影响。冰川融水形成地表径流向下游逐渐减少,到达1500米左右的山地坡地的水量少,且1500米左右的坡地,表层砂岩层厚,地下水深,水分条件较差,导致无植被分布,D正确,与局地环流、土壤肥力、地形起伏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114.I草甸区海拔较高,位于冰川季节性消融区,热量条件较差,且多砾石分布,植被的类型、数量较少,A错误;Ⅱ草甸区水分主要来自冰川融水,Ⅱ区下限范围受冰川融水地表径流长度影响,B正确;Ⅲ草甸主要受冰川融水地下径流量影响,补给水量少,但较为稳定,故Ⅲ草甸区植被稳定性较好,C错误;I草甸区临近冰川融水带,且蒸发弱,水分条件最好,D错误。故选B。
15.该山地位于天山南坡,气候干旱,降水少,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南坡山地冰川将持续融化,最终消失,因此,山地森林带的下限应先降低后上升,最后随着冰川消失,森林带可能消失,A错误;同理,山地森林带上限也应先升高后降低,C正确;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冰川融水增多,地下径流量增加,谷地中水分条件改善,山谷草甸带面积变大,但最终随着冰川消失,面积萎缩,B错误;谷地中部水分条件改善,生物数量应先增多,冰川融水减少,谷地生物量最终会减少,D错误。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