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京津冀地区高铁交通通达度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 )
A.东高西低 B.西高东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2.影响京津冀地区高铁交通通达度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地势与人口数量 B.河网密度与城市等级
C.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 D.人均收入与城市距离
【答案】1.C 2.A
【解析】1.由图可知,在河北省南部(北京、天津市以南的河北省地区)、天津市、北京市,高铁平均旅行时间普遍在4小时及以下,说明高铁交通通达度河北省北部地区,高铁平均旅行时间普遍在在5-9小时,高铁交通通达度较低,说明京津冀地区高铁交通通达度的空间格局主要表现为南高北低。排除ABD,选C。
2.京津冀地区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区附近,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便于交通干线的修建,而西北部、北部多高原、山地,地势崎岖,地形地势影响了高铁的建设和通行速度;同时京津冀各地区的人口数量差异较大,北京市的人口超过2000万人,天津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人,河北省南部也多人口大市,而西北部的张家口市和北部的承德市,以及东北部的唐山市北部、秦皇岛市北部人口都较少,因为人口数量的差别,影响了客流规模,进一步影响了通达度,A说法正确;相比较之下,河网密度、城市等级、产业结构、人口结构、人均收入、城市距离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说法错误。故选A。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3.此时( )
A.甲地多云转雨 B.乙地狂风暴雨 C.丙地大风严寒 D.丁地晴朗干燥
4.当锋面过境时,甲地( )
A.地面辐射增强 B.太阳辐射增加 C.地面吸收增加 D.大气反射增强
【答案】3.C 4.D
【解析】3.由图可知,甲此时受暖气团的控制,天气晴朗,A错误;乙位于冷锋之后,等压线较稀疏,可能出现雨雪,但不会出现狂风,B错误;丙位于冷锋过境之后,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差异大,风力大,冷锋过境后,气温下降,可能出现大风严寒,C正确;丁地位于暖锋前,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D错误,故选C。
4.当锋面过境时,甲地可能出现雨雪天气,太阳辐射减弱,地面吸收减弱,地面辐射辐射减弱,ABC错误;由于大气中云和水汽增加,大气的反射增强,D正确,故选D。
安徽省淮北市地处苏、豫、皖三省交界,1960年因煤炭产业而立市,2009年被列入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名单。2000年以后,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市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方式随之发生改变。下图为该煤炭资源型城市1990——2020年城乡聚落演变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显示,淮北市( )
A.Ⅰ阶段主城区、矿区以及乡村均衡发展 B.Ⅱ阶段主城区的要素集聚能力减弱
C.Ⅲ阶段主城区、矿区、乡村趋向融合发展 D.煤炭资源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作用先弱后强
6.淮北市城乡聚落结构演化的主要动力是( )
A.交通发展 B.产业结构转型 C.政策规划 D.人口迁移
【答案】5.C 6.B
【解析】5.由图可知,I阶段乡村的要素向矿区和主城区流动,因此城、矿、乡三地发展不均衡,A错误;Ⅱ阶段矿区的要素向主城区加强流动,矿区发展速度放缓,主城区快速扩张,主城区核心地位凸显,要素集聚能力增强,B错误;Ⅲ阶段乡村与矿区、主城区之间均有互相的要素流动,由此说明III阶段主城区、矿区、乡村趋向一体化,C正确;煤炭在I阶段对城市发展作用强,Ⅲ阶段减弱,对煤炭需求减少,D错误。故选C。
6.据材料“2000年后随着煤炭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城乡空间结构随之发生改变,现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可知产业结构调整促进淮北城乡结构发展变化的主要驱动力,B正确;交通发展、政策规划、人口迁移会影响城乡空间结构发展变化,但不是主要驱动力,ACD错误。故选B。
“反向飞地”是欠发达地区主动到发达城市去集聚所需条件,实现产业“孵化在外地,转化在当地”,从而畅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2023年5月,由潮州市和深圳市罗湖区联手打造的“反向飞地”项目潮州——罗湖创享岛,是罗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此后,“飞出地”潮州将在“飞入地”罗湖创建新的传播窗口、展示窗口、交流窗口及导入产业和资源的窗口。完成下面小题。
7.创享岛能够为潮州入驻的企业提供( )
①宣传展示平台②招商引智平台③产品生产平台④成果转化平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对罗湖而言,启动合作共建创享岛的目的是为了( )
A.导入产业和资源 B.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C.拓宽企业销售市场 D.引进科技创新人才
【答案】7.B 8.B
【解析】7.“飞出地”潮州将在“飞入地”罗湖创建新的传播窗口、展示窗口、交流窗口及导入产业和资源的窗口,实现产业“孵化在外地,转化在当地”,从而畅通创新资源流通渠道。因此创享岛能够为潮州入驻的企业提供宣传展示平台、招商引智平台、成果转化平台,①②④正确,产品生产仍在潮州地区,③错误。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对罗湖而言,启动合作共建创享岛,是罗湖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是为了深 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部署,B正确;通过前题分析,罗湖作为飞入地,经济、技术水平高,人才多,是被潮州需求的条件,不是罗湖需要引进的,故D错误;材料信息“此后,飞出地潮州将在飞入地罗湖创建新的传播窗口、展示窗口、交流窗口及导入产业和资源的窗口”可知,罗湖没有导入产业和资源的目的,故A错误;同时飞出地是借助飞入地的创新资源与要素,并不是建立产品与产品贸易关系,故对罗湖的企业销售市场没有影响,C错误,故选B。
深圳(114°E,22.5°N)前海桂湾公园,依据海绵城市理念,对公园进行景观设计。下图为公园全景照片及水域部分海绵设施平面布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9.水域部分海绵设施如此设置最主要目的是( )
A.增加雨水下渗 B.促进自然排水 C.促进水汽蒸发 D.增加城市水源
10.摄影师发现,照片拍摄第二日北京时间12:24后,地物影子开始偏向东南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摄当天深圳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 B.拍摄日后深圳正午太阳高度持续变小
C.拍摄当天深圳昼长达全年最长 D.拍摄日后深圳将昼渐短夜渐长
【答案】9.B 10.A
【解析】9.题中问的是水域部分的目的,增加雨水下渗是地面部分的透水砖、植草沟等的主要目的,A错误;水域部分有淡水湿地等的分布,主要是调节地表径流,促进自然排水,B正确;海绵设施对于促进水汽蒸发作用较小,C错误;深圳降水丰富,城市水源相对充足,增加城市水源并不是水域部分的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10.深圳位于114°E,北京时间(120°E经线地方时)12:24对应深圳地方时12点。地物影子开始偏向东南方向说明太阳开始偏向西北方向,说明拍摄该日深圳正午太阳位于上中天,即经历太阳直射,第二日直射点往北移动。因此拍摄当天深圳正午太阳高度达全年最大,A正确;拍摄日后深圳正午太阳高度变小,但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后,正午太阳高度又会增大,B错误;拍摄当天深圳昼长并未达全年最长,夏至日深圳昼长才达全年最长,C错误;拍摄日后直射点往北移动,深圳将昼渐长夜渐短,D错误。故选A。
冻土层中的地下冰融化可使地面发生沉陷,形成热融负地貌。巴塔盖热融负地貌位于西伯利亚,该地区冬季平均气温-40℃,夏季平均气温13.7℃,年平均降水量200mm,周边有稀疏的针叶林,但其内部未发育针叶林。巴塔盖热融负地貌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原本为热融峡谷,后来逐渐扩大为锅状洼地(图1)。图2示意该洼地西侧某典型剖面结构。完成下面小题。
11.与图示剖面热融负地貌发育规模呈正相关的是( )
A.周边针叶林覆盖度 B.下沙层下界深度
C.上冰层复合体厚度 D.剖面的地表坡度
12.对该地热融峡谷扩大为锅状洼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是( )
A.溯源侵蚀 B.侧向侵蚀 C.风沙磨蚀 D.重力崩塌
【答案】11.C 12.D
【解析】11.由图2可知,与下沙层相比,上冰层复合体会后退,该层越厚则后退腾出的空间越大,所以与图示剖面热融负地貌发育规模呈正相关的是上冰层复合体厚度,C对;下沙层下界并未在出露的崖面上,说明基本上不受冻融的影响,对热融负地貌发育影响较小,B错;周边针叶林覆盖度与坑内的发育无关,A错;剖面的地表坡度越大,越难形成图示水平状态的热融负地貌,D错。故选C。
12.由图可知,巴塔盖热融负地貌的崖壁陡峭,在反复冻融之后易重力崩塌、崖壁后退,从而将峡谷向不同方向后退拓展为锅状洼地,D对;根据材料信息“冻土层中的地下冰融化可使地面发生沉陷,形成热融负地貌”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该地热融峡谷扩大为锅状洼地起到关键作用是“反复冻融之后易重力崩塌、崖壁后退”,而不是溯源侵蚀、侧向侵蚀、风沙磨蚀,排除ABC。故选D。
作为陆地碳库的主要部分,土壤有机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将影响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下图为新疆伊犁河谷不同植被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伊犁河谷各类植被在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
A.沼泽与其他植被变化趋势相似 B.不同植被间的差异具有一致性
C.0-10cm较0-50cm更丰富 D.森林植被较草原植被丰富
14.研究表明,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将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进入大气,其原因可能是耕作过程( )
A.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B.增加了化肥和农药施放,加剧了土壤板结
C.增加了大水漫灌频率,加剧了土壤盐碱化D.提高了土壤的疏松度,加剧了风蚀和水蚀
【答案】13.B 14.A
【解析】13.读图可知,沼泽植被在0~1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较0~50cm低,其他类型植被正好相反,故A、C错误;0~10cm与0~50cm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不同植被之间的差异具有一致性,即总体来看,高山草甸、草甸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较高,其次是温性针叶林和典型草原,含量最低的是沼泽植被和荒漠植被土壤,B正确;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均较落叶阔叶林和河谷次生林高,D错误。故选B。
14.土壤有机碳的释放,主要是微生物分解有机物后进入大气。草原大规模开垦为耕地,增强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加速有机质分解,A正确;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土壤的风蚀和水蚀对土壤有机碳进入大气影响不大,BCD错误。故选A。
产业集群创新指产业集群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形式,形成跨行业、跨区域的带动能力,能够反映都市圈发展力。下图反映2022年我国都市圈产业集群创新排名前九名指标对比(指标结果进行百分化处理,0为表现最弱,100为表现最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由图可知( )
A.北京都市圈通过缩减传统企业数量来提高产业优势
B.苏锡常都市圈在创新支撑力方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
C.深圳都市圈最需要增加在线上开通企业账号的数量
D.合肥都市圈产业集群创新在全国都市圈中排名最低
16.产业集群创新( )
A.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 B.以高效的协同优势促进产业均衡发展
C.将进一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D.促进技术创新型产业向中小城市转移
【答案】15.B 16.C
【解析】15.北京都市圈创新支撑力指数为100,是通过创新来提高产业优势,A错误;苏锡常都市圈创新支撑力指数为74.3,仅次于上海大都市圈和北京都市圈,在创新支撑力方向具有自身比较优势,B正确;深圳都市圈线上产业规模指数较高,不是最需要增加在线上开通企业账号的数量的区域,C错误;合肥都市圈产业集群创新在全国都市圈中排名第9,不是全国最低,D错误。故选B。
16.产业集群创新并不能能在短时间内提升有效发明专利数量,A错误;产业集群创新会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会促进产业均衡发展,B错误,C正确;创新支撑指数在上海都市圈和北京都市圈较高,会促进技术创新型产业向大城市转移,D 错误。故选C。
第Ⅱ卷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完成下列要求。(22分)
西兰花适宜生长在5℃~25℃之间,好暖喜光,适宜在排灌良好的壤土和沙质壤土中种植。2015年,江苏响水县依靠独特的自然禀赋在春、秋季规模种植西兰花。2021年,该县布局标准化监控模式,打造“种业+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图左示意农业标准化监控模式,图右为江苏响水县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1)根据地理位置,说明响水县春、秋季西兰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2)简述标准化监控模式对西兰花加工企业的作用。(6分)
(3)为进一步提高响水西兰花全产业链的经济效益,请提出合理建议。(8分)
【答案】(1)邻近淮河北侧,春、秋气温适宜生长;春、秋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地处黄淮海平原,沙质土壤深厚肥沃;地形平坦;位于淮河下游入海通道沿线,灌溉水源较充足。(答出4点得8分)
(2) 保证加工原料的质量;降低加工成本(降低能耗成本);保证产品的品质;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竞争力。(答出3点得6分)
(3) 加大科技,培育良种;创新种植技术,提高单产;优化标准化监控模式,提升品质;加强西兰花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完善物流服务,降低运输成本;创建品牌,开拓市场。(答出4点得8分)
【详解】(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中包括气候(光照、热量、昼夜温差、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西兰花适宜温度为5℃~25℃之间,响水县邻近淮河北侧,位于南北方交界,春、秋气温适宜西兰花生长;春、秋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地处黄淮海平原,沙质土壤深厚肥沃,符合西兰花土壤条件;地形平坦,适合农业发展;位于淮河下游入海通道沿线,灌溉水源较充足,种植条件优良。
(2)标准化监控下,能保证加工原料的质量,保证产品品质;打造“种业+ 种植+ 加工+ 销售”全产业链,产业集中分布,降低能耗成本,降低加工成本;监控能保证产品的品质,防止生产中出现问题;加强监管,优化流程,减少废弃物排放;提高自动化水平,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提高企业竞争力。
(3)主要从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展开叙述。加大科技,培育良种,用更优质的产品占领市场;创新种植技术,提高单产,提高西兰花产量;优化标准化监控模式,提升品质,科技助力品质提升;加强西兰花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从产业链挖掘价值;完善物流服务,降低运输成本,提升服务范围;创建品牌,开拓市场,增加品牌附加值。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科考队员考察黄河的晋陕峡谷时发现,距今800万年前,东亚夏季风开始显著增强;此时,阴山、吕梁山也快速隆升,断层发育,形成大量碎屑物质。晋陕峡谷(图中虚线部分)以北甲处地层的河流沉积物来自附近的吕梁山,峡谷南北两侧的水系尚未贯通。距今130万年前,晋陕峡谷中部的分水岭在内外力作用下贯通,促进现代黄河水系基本形成(图1)。图2为晋陕峡谷以北甲处地层剖面及实地考察的地层剖面示意图。
(1)从地壳运动的角度推测晋陕峡谷贯通的驱动作用。(6分)
(2)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说明流水作用对晋陕峡谷贯通的促进作用。(8分)
(3)科考队员在晋陕峡谷以南乙处考察河流沉积地层发现晋陕峡谷贯通的证据。请你列举其中一个证据,并加以论证。(6分)
【答案】(1)峡谷上游地区地壳抬升,河(湖)水位超过晋陕峡谷地面高度;峡谷地区地壳下沉,海拔低于上游地区河(湖)水位;峡谷地区地壳运动活跃,断层发育,岩性松软,利于河流侵蚀。(6分)
(2) 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降水增加,水系发育,流量增加;晋陕峡谷南北两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加强;晋陕峡谷北部地区河流把附近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湖盆堆积;湖盆抬高,水位上升,湖水外泄,促进贯通。(8分)
(3) 证据1:乙处河流沉积地层发现沉积物来自晋陕峡谷以北地区。论证:河流贯通后,晋陕峡谷以北地区的沉积物可以在乙处堆积。(6分)
或 证据2:乙处近地表的上下地层沉积物来源区存在差异。论证:乙处地层的下层的沉积物来自附近地区,上层的沉积物来自晋陕峡谷以北地区,说明峡谷贯通。(6分)
【详解】(1)结合材料可得,甲处古河流自南向北。因此该地古地形应该为北低南高,因此峡谷上游地区地壳抬升,河(湖)水位超过晋陕峡谷地面高度,经过地壳运动,峡谷地区地壳下沉,海拔低于上游地区湖泊水位;上游地区地壳持续抬升,地壳进一步抬升,更加剧了河流的下切作用。河流切穿山脉,峡谷贯穿。
(2)峡谷成因为河流的侵蚀作用,东亚夏季风显著增强后,该地区降水增加,水系发育,河流的流量增加;晋陕峡谷南北两侧河流下蚀和溯源侵蚀加强,对于山脉的侵蚀作用加强;最后晋陕峡谷北部地区河流把附近大量碎屑物质搬运到高位堆积,湖面抬高,水位上升,湖水外泄,大量流水切穿峡谷,促进峡谷贯穿。
(3)乙处河流位于峡谷的下游,该地区的沉积物如果发生明显变化,则说明晋陕峡谷贯通;证据1:乙处河流沉积地层发现沉积物来自晋陕峡谷以北地区。河流贯通后,晋陕峡谷以北地区的沉积物可以在乙处堆积;证据2:该地区沉积物存在差异,如果乙处地层的下层的沉积物来自附近地区,说明此时峡谷未贯穿,上层的沉积物来自晋陕峡谷以北地区,说明峡谷贯通。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巴拿马海道曾是连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通道,但在构造运动作用下逐步关闭(下图)。海道的关闭不仅改变了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的洋流模式,而且对新生代中晚期的气候变化,特别是北半球冰盖的形成和大冰期开始有重要影响。有人认为海道关闭导致北半球冰期的开始,也有人认为海道的关闭阻碍了北半球冰期的开始。
(1)分析巴拿马海道关闭对大西洋表层洋流的影响。(6分)
(2)选择海道关闭影响北半球冰期的一种观点,对该观点进行解释。 (4分)
【答案】(1)影响:切断了大西洋海水进入太平洋的通道;导致这些海水向北流动;增强了原有向北流动的洋流;促使现代北大西洋表层洋流系统的形成。(答出3点得6分)
(2)观点一:海道的关闭导致了北半球大冰期的开始。海道关闭使更多来自低纬地区的温暖海水流向大西洋高纬地区,海水的蒸发量加大,给高纬地区带去更多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形成大量降雪,有利于冰盖的形成,从而导致冰期的开始。(4分)
或观点二:海道的关闭阻碍了北半球大冰期的开始。加强的表层暖流将更多的热量带到大西洋高纬地区,增加的热量会融化冰盖,阻止冰期的开始。(4分)
【详解】(1)巴拿马海道的关闭切断了赤道及南大西洋海水进入太平洋的通道,导致这些海水转变方向向北流动,壮大了原有向北流动的洋流,促使现代加勒比海流形成,加强了北大西洋西边界的洋流势力,促使现代北大西洋表层洋流系统的形成。
(2)观点论述可以结合材料所给的两种观点,任选一个观点并进行合理解释。观点一:洋流的变化会通过改变热量分配、水汽运移进而影响气候。海道关闭使更多来自低纬地区的温暖海水流向大西洋高纬地区,使得海水升温,其蒸发量加大,给高纬地区带去更多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形成大量降雪,有利于冰盖的形成,从而导致冰期的开始。观点二:加强的大洋环流虽然将更多来自低纬度的暖湿水汽输送至北半球高纬地区,将更多的热量带到这些地区,增加的热量会融化冰盖,会阻碍冰期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