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6(江苏专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7-14 
2023年12月3日,家住盐城(约33°N)的孙老师(身高175cm)在清晨上班的途中,拍下了一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c618e8784f94290b54a69db6957abc4
1.图中离站台最近的汽车行驶方向是(   )
A.向北                 B.向南                      C.向西                      D.向东
2.孙老师在等公交车的过程中,发现地面人影发生了变化,变化可能表现为(   )
A.影子变短,顺时针移动                       B.影子变长,逆时针移动
C.影子变短,逆时针移动                        D.影子变长,顺时针移动
3.该日中午,孙老师影长约为(   )
A.245cm            B.190cm                C.175cm                 D.160cm
1.B    2.A    3.D
【解析】1.如图所示,2023年12月3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看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此时清晨,太阳位于东南方位,影子朝向西北方位。结合材料中图中的信息可以看出车头朝向南方,B正确,故选B。
@@@517d33a2-e504-4713-a2d1-5c272cd09165
2.孙老师等公交车期间,太阳从东南升起逐渐向正南方向移动,呈顺时针,人影由西北逐渐向正北方向移动,也呈顺时针。BC错误;等公交车期间太阳高度角逐渐抬高,人影逐渐变短,A正确,D错误;故选A。
3.12月3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大致位于南纬18.5°,盐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90°-(23.5°+18.5°)=48°,此时48°的正切值=孙老师的身高/孙老师人影,所以孙老师的人影=孙老师的身高/48°的正切值=175cm/1.11=160cm。D正确;故选D。
下面左图为某区域地质结构示意图,0-J代表不同地质年代地层,右图示意地壳物质循环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be8c0c12cd45442e9662ea96fd20f000@@@f68fd35fa5264d988aad1caecdcc9dfc
4.材料中的花岗岩属于右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图中(   )
①花岗岩形成早于断层②花岗岩切穿背斜轴部③花岗岩切穿向斜轴部④断层形成晚于侏罗纪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
A.固结成岩、岩层断裂、水平挤压、岩浆活动
B.水平挤压、固结成岩、岩浆活动、岩层断裂
C.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固结成岩
D.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
4.B    5.C    6.D
【解析】4.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特征: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箭头指向为“一进三出”,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箭头“三进一出”,可判断①为岩浆,②为岩浆岩,④由碎屑物固结成岩而形成,是沉积岩,③形成高于地球内部,是变质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岩浆岩侵入断层中,说明岩浆岩形成晚于断层,①错误;图中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岩浆岩切穿向斜轴部,②错误,③正确;断层将侏罗纪岩层切断,说明断层形成晚于侏罗纪,④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 读图和材料可得知,图中的大部分岩层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一般按岩石形成年龄判断:越古老的岩石形成的年代越早,在具有层理构造、呈水平状态分布的沉积岩中,往往老岩石在下,新岩石在上,所以图中的形成过程最早的应该是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图中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可以推断受水平挤压形成向斜构造;而后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按岩浆活动状况判断如果岩浆侵入某一岩层,则被侵入的岩层形成早于该岩浆岩,因此岩浆最后侵入。因此该区域经历的地质作用过程是固结成岩、水平挤压、岩层断裂、岩浆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地理学家发现,天山地区不同于东亚季风区,几乎没有暖云(温度高于0℃,且云中只有液态水滴的云体)降水,其拥有独特的气候背景。同时,在不同阶段降雪过程中,云层顶部的温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图示意西天山地区一次降雪过程。完成下面小题。
@@@fb43727627454fa89728504d6018f627
7.图示三个阶段依次代表的是(   )
A.暖锋入侵—暖锋过境—暖锋控制         B.冷锋入侵—冷锋控制—冷锋过境
C.暖锋控制—暖锋过境—暖锋入侵          D.冷锋控制—冷锋入侵—冷锋过境
8.阶段3时,西天山(   )
A.大风降温,降雨逐渐减少                    B.温度明显升高,降雨增多
C.暖空气被抬升,形成云层                    D.暖空气逐渐被冷空气取代
9.相对于东亚季风区,西天山地区缺乏暖云降水的原因是(   )
A.海洋气流途经   B.缺乏暖湿气流        C.季风气流干扰        D.山区海拔过高
7.B    8.D    9.B
【解析】7.结合西天山地区一次降雪过程可知,阶段1为暖气团控制,近地面水汽含量高,缓慢降温,说明冷锋逐渐靠近但还没有真正受冷锋控制,为冷锋入侵;阶段3温度区域平缓,且略有上升,说明冷锋过境;阶段2快速降温,水汽不断减少,形成降雪,此时受冷锋控制,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阶段3处在冷锋过境,逐渐受冷气团控制,出现大风降温,降水形成,温度温度相对阶段1、2不会明显升高,暖空气被冷空气取代,暖空气抬升,形成降雪,D正确,ABC错误。故选D。
9.根据题干定义可知,暖云为温度高于0℃,且云中只有液态水滴的云体,西天山地区,深居内陆,受夏季风(暖湿气流)影响小,缺乏暖湿气流,B正确,AC错误;山区海拔高与受暖云降水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
在低纬信风吹拂下,太平洋表层赤道暖流一路向西,一部分洋流可以通过印度尼西亚群岛间的海道进入印度洋,称为印尼贯穿流。印尼贯穿流是连接热带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下图为印尼群岛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cc66d3bd854a45569b30bbc506c9c731
10.与加里曼丹岛相比,帝汶岛(   )
A.附近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大                   B.昼夜变化幅度小
C.附近海域多季风洋流                          D.正午太阳高度大
11.印尼贯穿流受海一气相互作用影响,其输送量有明显的年际变化,表现在(   )
A.赤道低压带北移时增加                      B.地球公转速度快时减少
C.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增加                   D.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达最大
12.印尼贯穿流对图示区域的影响是(   )
A.使望加锡海峡逐渐拓宽                      B.使弗洛勒斯海盐度降低
C.松巴岛生物量不断增加                      D.是南印度洋的热源之一
10.A    11.D    12.D
【解析】10.大洋表层海水密度整体随纬度增高而增大,所以相比而言,帝汶岛所在海域纬度偏偏高,表层海水密度更大,A正确。加里曼丹岛位于赤道附近,其纬度更低,昼夜变化幅度更小,B错。帝汶岛附近主要受南赤道暖流的影响,季风洋流较少,C错。该区域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两岛屿均有直射现象,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需要看太阳直射点所在的位置,帝汶岛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不一定较加里曼丹岛更大,D错。故选A。
11.由图可知,赤道低压带北移时,印尼贯穿流输送量相对减少,A错。公转速度较快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时间在1月初,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其输送量增大,B错。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东侧海域海水温度增加,向西输送的温暖海水减少,印尼贯穿流输送量减少,C错。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南赤道暖流增强,向西输送的温暖海水增多,印尼贯穿流输送量达到最大,D正确。故选D。
12.印尼贯穿流主要对区域海水的水热进行输送,对海峡的宽窄影响不大,A错。印尼贯穿流将低纬地区的热量输送至弗洛勒斯海域,加剧该海域的蒸发,使其盐度升高,B错。印尼贯穿流增加了松巴岛的水热,有利于生物量的增加,但由于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不会导致其生物量不断增加,C错。印尼贯穿流将赤道太平洋表层的暖水输送至印度洋,是南印度洋的热源之一,D正确。故选D。
沱沱河发源于青海省西南部的唐古拉山脉,为长江的西源,其上游发育了典型的辫状水系。研究发现,辫状河道可能成为风沙的来源地,从而对途经这里的青藏铁路线上的列车运行造成不利影响。甲图为沱沱河景观,乙图示意1961~2019年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867370de-80fe-4073-ae92-e55aed00c112@@@29ca883e-fe09-4bf5-9689-4f0ea13a102e
13.沱沱河辫状水系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
①气温日较差大②河道平坦开阔③冰川侵蚀显著④流量季节变化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根据近年来沱沱河地区气候变化情况,可以推测出沱沱河地区(   )
A.森林覆盖率上升                                 B.河道变化频繁
C.形成河流阶地                                    D.冰川面积扩大
15.推断沱沱河辫状河道能成为风沙来源地的主要原因是(   )
A.河道冻融变化                                    B.河道水位的季节变化
C.冷锋频繁过境                                    D.不合理土地利用
13.D    14.B    15.B
【解析】13.通过图片可知,辫状水系有多条分汊水道,河流在大小沙洲之间流淌,沙洲主要是由河流堆积作用形成的。沱沱河的主要补给是冰川融水,夏季补给量大,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含沙量高,在地势开阔的地方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沙洲和浅滩,枯水期沙洲出露,形成辫状景观,故②④正确;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但对形成辫状水系影响较小,①错误;在图中没有冰川发育,看不到冰川地貌,③错误。结合选项ABC错误,故选D项。
14.据材料可知,沱沱河地区主要的植被为高山草甸草原,不是森林,A错误;据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都有上升趋势,导致丰水期河流流量变大,搬运能力增强,枯水期河道则堆积泥沙,使得分汊变化更快,河道变化频繁,B正确;形成河流阶地主要是因为地壳间歇性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图中以侧向侵蚀为主,并未形成阶地,C错误;气温升高,冰川面积应该减小,D错误。故选B项。
15.据材料可知,气温年际变化会影响沱沱河道的冻融,但对沙源影响较小,故对风沙活动的影响较小,A错误;沱沱河地区的风沙活动主要集中在风力较大的冬春季节,此时沱沱河地区冰川融水补给少,正好是河流枯水期,河床沙洲出露,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沙源,B正确;本题问的是沙源,而冷锋属于驱动力,C错误;该地人类活动较少,土地利用强度不大,并且主要的沙源来自河道中出露的泥沙,D错误。故选B项。
地处我国西南地区的L市旅游资源丰富。下图示意L市产业和就业结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deacee6-989d-4315-8bb8-e499b97119f5
16.图示期间,L市从事第一产业人口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崎岖,耕地破碎,机械化水平低 B.劳动环境好,收入较高
C.第二、三产业岗位不足,就业压力大 D.气候适宜,耕地面积广
17.1995—2001年L市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高,推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政策                B.劳动力                  C.矿产资源               D.市场
18.L市在2001—2003年期间三大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变化表明(   )
A.第一产业劳动生产效率降低               B.第三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化贡献大
C.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               D.第三产业人均产值较第二产业低
16.C    17.A    18.D
【解析】16.地形崎岖,耕地破碎,机械化水平低不是影响人口转移的主要因素,A错误。西南地区气候适宜,耕地面积较少,主要集中在山间坝子。经济落后,从事第一产业环境好,但收入低,B错误。就业人口流动方向是往收入更高的第二、三产业,但第二、三产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大,C正确。该地区石漠化问题突出,耕地面积较小,D错误。故选C。
17.1995—2001年L市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推动旅游业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第三产业增长速度快,A正确;劳动力数量素质和市场范围很难突变,BD错误;矿产资源的发现影响第二产业提高而不是第三产业,C错误。故选A。
18.无法判断第一产业的产值增减,第一产业人口差异不大,故无法推测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降低,A错误。此期间产业结构由“三、一、二”转变为“三、二、一”,第二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化贡献大,B错误。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变化小,C错误。同一年份人均产值比较,产业结构比重除于人口就业比重,计算得出2001—2003第三产业人均产值较第二产业低,D正确。故选D。
第二产业转移是社会再分工和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下图示意1981—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位置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c2231e608dcd462f94c7c11fe025cbab
19.1981—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位置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向沿海方向移动                                 B.向西南方向移动
C.向东北方向移动                                 D.向东南方向移动
20.1981—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位置变化特点的主要成因是东部地区(   )
①环境保护要求提高②交通拥堵加剧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④劳动力成本上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B    20.D
【解析】19.读图可知,1981—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位置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由图可知,1981—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重心位置总体向西南方向移动,这主要是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环境保护要求提高,劳动力成本上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使东部沿海地区将部分第二产业转人中西部地区,①③④正确;与交通拥堵无关,②错误。故选D。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中国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兰西城市群横跨甘肃青海两省,省会兰州、西宁为域内核心城市。长期以来,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仍表现出明显的省际“双核分离”结构。下图示意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未来淡化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9257730-7b43-4efe-a269-2913394d1900
21.目前,阻隔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关键因素是(   )
A.交通条件         B.空间距离               C.区划壁垒               D.市场腹地
22.与现状相比,规划中的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   )
A.核心城市增加  B.次级城镇增加        C.联系规模扩大        D.联系方向反转
23.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意义在于(   )
①建设统一大市场②提高省会吸引力③降低企业用工成本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C    22.C    23.B
【解析】21.由图可知,西宁和兰州之间距离较近,联系方便,B错误;但由于兰州、天水、定西、陇南行政区划归于不同的省份,经济发展遭到割裂,他们之间的区划壁垒是阻隔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关键因素,C正确;目前兰西城市群的交通条件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市场腹地也在不断扩展,所以交通条件、市场腹地不是阻隔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的关键因素,A、D错误。故选C。
22.由图可知,与现状相比,规划中的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投资网络核心城市数量不变,所以A错误;次级城镇数量不变,B错误;城市之间的联系流增加,且强联系流占比提升,说明联系规模扩大,C正确;两点之间的要素联系是双向的,没有出现所谓的联系方向反转的现象,D错误。故选C。
23.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打造省际统一大市场,做到要素、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统一化,即通过市场主导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有利于建设统一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①④符合题意;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民营企业空间融合,与提高省会吸引力、降低企业用工成本之间没有直接关系,②③与题意不符。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4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7分)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雷暴通常根据导致其空气上升的机制来进行分类,如果因地表加热不均匀导致空气上升,称为气团雷暴。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山峰雷暴发生于气团因地形抬升而上升时。在雷暴中小尺度分布的差异上,地形、海陆风和日最高气温等的作用较大。海南岛是我国雷暴多发地区之一。如图为海南岛夏季月平均雷暴日数分布图。
@@@4cf9b4a4425a414b89009d82fa5a23f4
(1)海风型雷暴属于源地性气团雷暴。说出形成海南岛海风型雷暴气团的源地和运动方向。(6分)
(2)夏季,我国雷暴天气整体南多北少,而海南岛却北多南少。据此推测海南岛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并说明其对北部雷暴天气形成的作用。(5分)
(3)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若你计划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防避哪些引发的地质灾害?(6分)
24.(1)气团源地:海南岛周围海域。(2分)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4分)
(2)特点:北部高,南部低。(1分)作用: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形成雷暴天气。(4分)
(3)滑坡、崩塌、泥石流。(6分)
【详解】(1)气团雷暴有两种类型,海风型雷暴常见于夏季的沿海地区。海风型雷暴气团源地是海南岛周围海域。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气团运动方向,首先由海南岛周围海域向陆地运动,登陆后再做上升运动。
(2)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对流天气。海南岛雷暴天气北多南少,判断其日均最高气温分布特点是北部高,南部低。气温差异影响,北部日均最高气温较高,对流旺盛,利于形成雷暴天气。北部海陆之间温差较大,使陆地空气上升强,形成雷暴天气多。
(3)夏季,海南岛多雷暴天气,雷暴常产生强降水天气,并衍生其他灾害。暑假到海南岛山区野外研学,应注意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衍生灾害。
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吉林省东部,与朝鲜和俄罗斯接壤,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多样。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等。近年来,该地区城镇的发展势能在区域城镇体系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导致城镇人口、资金、工厂企业等发展要素减少,形成了城镇收缩现象。下图分别示意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地理位置和自治州收缩城镇形成机理。
@@@f0cb24fc-72b2-48cb-869e-ab6faae69f34@@@0d2f6083-6a5e-44c0-8c99-2abc7cf6b14f
(1)说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出现城镇收缩现象的原因。(6分)
(2)梳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收缩城镇形成机理的运行机制,分别说明内圈、中圈、外圈发挥的作用。(6分)
(3)列举推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持续发展的两种产业类型,并提供合理依据。(10分)
25.(1)城镇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面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人口流失较为严重;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竞争力弱。(6分)
(2)(内圈)通过汇聚人力、资金、技术、工厂、企业等发展要素,实现经济增长;(中圈)发挥空间分异驱动作用,由低投入产出效率地区流向高投入产出效率地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外圈)通过与其他城镇的关联和互动,实现资源、信息和人才的流动。(6分)
(3)养老产业。(1分)依据:区域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可以满足养老需求,同时创造就业机会。(4分)旅游业。(1分)依据:地处边境地区,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4分)[或高新技术产业。依据:可以提高当地的科技水平,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详解】(1)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主要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畜牧业等,以第一产业为主,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减少,延边市面临资源短缺、环境压力大、就业机会不足等问题,人口流失较为严重;城镇人口、资金、工厂企业等发展要素减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城镇竞争力弱。
(2)读图可知,(内圈)通过汇聚人口、资金、技术、工厂、企业等发展要素,实现经济增长;(中圈)发挥空间分异驱动作用,通过空间剥夺,引导因挤出效应从内圈转移出来的低投入产出效率的产业流向高投入产出效率地区(区域级核心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外圈)通过与其他城镇的关联和互动(外部性区域拉动作用),实现资源、信息和人才的流动。
(3)养老产业。依据: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以及长期低出生率的影响,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发展养老产业既可以满足养老需求,又创造就业机会,缓解就业不足的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旅游业。依据:地处边境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自然环境多样,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或高新技术产业。依据:可以提高当地的科技水平,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西奈半岛位于埃及的亚洲部分,人烟十分稀少,居民主要从事耕作业、游牧业、渔业等,与尼罗河三角洲形成巨大反差。
材料二:尼罗河三角洲面积仅占国土总面积的3%,却集聚了埃及近一半的人口,首都开罗位于尼罗河三角洲的顶端,人口高度集聚,矛盾突出。
材料三:埃及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千米,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输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在西奈半岛北部开发耕地25.2万公顷。
材料四:埃及西水东调工程线路。
@@@2d5e5a6b8dc94af1a069dcad1d5efb78
(1)分析尼罗河为埃及西水东调工程唯一水源地的主要原因。(3分)
(2)阐释埃及西水东调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6分)
(3)指出在西水东调工程的调入区(西奈半岛),需要防御的主要环境问题。(6分)
26.(1)多为沙漠地区,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河流,因而成为埃及西水东调工程的唯一水源地。(3分)
(2)引尼罗河水到西奈半岛,开辟耕地,实施灌溉,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自给;西奈半岛远离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基本没有得到开发,借农业开发,从环境压力过大的尼罗河谷迁移人口,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国家均衡发展。(6分)
(3)大水漫灌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过度开垦带来的沙漠生态系统问题;开发不当带来的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问题。(6分)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埃及国土面积的95%为降水稀少的沙漠地区,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较少,河流欠发育,尼罗河是埃及唯一的河流,也是唯一的地表水源,所以西水东调工程的唯一水源地是尼罗河。
(2)从解决粮食问题,实现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等方面,阐释埃及西水东调工程建设的主要目的。西奈半岛通过调水有了灌溉水源,就可以开辟耕地,从而提高粮食产量,实现粮食自给,保障埃及的粮食安全;西奈半岛远离相对发达的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经济发展落后,通过调水,农业发展起来,可以吸引人口迁入,进而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国家均衡发展,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
(3)从灌溉、开垦等角度入手,指出在西水东调工程的调入区,需要防御的主要环境问题。因西奈半岛气候较干旱,调水发展农业过程中大水漫灌易引发的土地盐碱化问题;大量开垦耕地会引起沙漠生态系统失调问题,出现荒漠化加剧的状况;荒漠化会提供大量的沙源,可能会诱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卷
  • 上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5(江苏
  • 下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7(江苏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