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7(山东专用)(2)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4-07-15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一般县级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的非农业人口10万以上、常驻人口中农业人口不超过40%,年国民生产总值3亿以上可以设市撤县。自治州人民政府或地区(盟)行政公署所在镇,非农业人口虽然不足10万、年国民生产总值不足3亿元,如确有必要,也可以撤县设市,如:米林县在2023年,经国务院批准,米林撤县设市,成为林芝市下辖的一个县级市。
材料二米林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之中,是西藏海拔最低、也是国内少有的建在原始森林中的高原机场。墨脱县和米林市仅相隔一道山脉,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墨脱县需要的物资主要从米林的派镇通过以骡马道翻越多雄拉山口运往墨脱,但每年通行时间较短。图是米林市位置示意图。

(1)说明米林撤县设市带来的有利影响。(6分)
(2)分析米林机场成为国内飞行难度最高的机场的原因。(4分)
(3)推测人们翻越多雄拉山口运送物资的主要季节,并说明原因。(6分)
【答案】(1)米林县位于边境地区,设市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防安全;有利于保障国家版图的完整;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6分)
(2)受地形条件限制,米林机场山高谷深,飞机起飞降落难度大;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和孟加拉湾水汽通道的影响,降水丰沛,天气多变。(4分)
(3)主要季节:秋季。多雄拉山口终年积雪,能够通行时间较短;夏季多雨,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地质灾害频发。(6分)
【分析】本题以米林市社会经济特征和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行政区划、交通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地理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米林市位于西南边境的中印交界处,设市可加强对中印边界东段的实际控制和管理,能更好地为前线提供资源支持,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防安全;有利于保障国家版图的完整;同时,撤县并市提高了城市行政区划等级,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加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2)米林机场成为国内飞行难度最高的机场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和气候条件来分析。据材料可知,米林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之中,山高谷深,飞机起飞降落难度大;西南季风带来印度洋暖湿气流和孟加拉湾水汽通道,降水量大,天气不稳定,风向多变且常有紊乱气流,影响飞机的起降。
(3)多雄拉山口海拔高,有终年积雪,冬季漫长,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雨,塌方、泥石流、雪崩等地质灾害频发,秋季降水较少,因此,人们翻越多雄拉山口运送物资的主要季节是秋季。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总面积为1.486×105km5,其中耕地面积40929km2。辽宁省地形概貌为“六山一水三分田”,东部山地与西部丘陵分列两侧,中部为辽河平原,城镇化水平较高。近年来,辽东、辽西地区人口流出较多,进一步加剧了辽东、辽西地区耕地破碎化程度,同时也导致耕地连片性变差。辽中地区虽然耕作条件较好,但在粮食安全保障上仍然存在隐患。下图示意辽宁省的地形和城市分布。

(1)说明辽东、辽西地区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的原因。(6分)
(2)推测辽中地区耕地面临的粮食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4分)
(3)为辽西地区提高耕地质量提出合理建议。(4分)
【答案】(1)辽东、辽西地区丘陵、山地较多,地形破碎,地势起伏大;受生态恶化、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耕地(因风蚀、沙埋、缺水、水土流失等原因)无法耕作;农户迁往发达地区务工经商,部分耕地弃耕,导致原本连片的耕地破碎。(6分)
(2)城镇化建设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水源和土壤污染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农业结构调整,转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4分)
(3)推进土地流转,合并细碎地块;适当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拓展当地的自然生态空间,从而保护耕地质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藏粮于技”等。(4分)
【分析】本题以我国辽宁省耕地状况为命题情境,考查耕地破碎化程度较高的原因、耕地面临的粮食安全方面的主要问题、为提高耕地质量提出合理建议,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详解】(1)破碎化程度高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如地形和水源、生态环境与环境变化的制约,又有原本集中连片的耕地因撂荒而破碎的影响。辽东、辽西地区丘陵、山地较多,地形破碎,地势起伏大,受地形地势的影响,耕地破碎化程度高;受生态恶化、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部分耕地(因风蚀、沙埋、缺水、水土流失等原因)无法耕作,导致耕地被分割形成碎片化;农户迁往发达地区务工经商,部分耕地弃耕,导致原本连片的耕地破碎。
(2)辽中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随着城市的发展,会出现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城市化及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可能对水源和土壤污染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单产降低;粮食作物的经济效益相对经济作物低,农业结构调整,转粮食作物为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比例下降。
(3)辽西地区水土承载力有限,耕地破碎化程度较深,要实行土地流转,合并细碎地块,扩大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适当进行退耕还林还草,拓展当地的自然生态空间,从而保护耕地质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藏粮于技”等。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死海(如图)位于东非裂谷带的北端,湖水中富含钾盐等化学物质,湖床上沉积盐层厚达十几米。湖盐化工是死海沿岸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死海面积大幅萎缩,水位下降超过30米,裸露的湖床上常可见深达数米的“地沉坑”(表面盐层溶解后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地下坑洞)。

(1)用箭头在图中死海两侧画出板块运动的方向,并指出此处板块边界的类型。(4分)
(2)从地下水与湖泊水联系的角度,说明死海湖床上“地沉坑”的形成过程。(4分)
(3)简要说明湖盐化工对死海及周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6分)
【答案】(1)板块运动方向:

板块边界类型:生长边界。(4分)
(2)死海水位下降,周边地下水汇入补给湖泊,流经湖床表面时溶解盐层;随着溶解的持续进行,坑洞面积不断扩大,发生塌陷形成地沉坑。(4分)
(3)湖盐化工耗水量大,湖泊面积萎缩,水体对周边气候调节能力减弱;死海周边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严重;湖盐化工排放污染物,加重环境污染,水质恶化。(6分)
【分析】本题以死海示意图为资料,涉及了板块运动、地质地貌和工业生产影响的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科素养。
【详解】(1)结合所学可知,死海位于东非裂谷带的北端,东非大裂谷是由于地壳运动中断裂而形成的,是一个巨型的地堑,未来东非大裂谷面积不断扩大,因此此处板块边界的类型应为生长边界;读图可知,图中死海形态南北狭长,东西跨度较小,结合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可推测,死海应由东西两侧的板块张裂而成,如下图所示:

(2)结合材料可知,“地沉坑”是表面盐层溶解后进一步发育形成的地下坑洞。由于死海面积大幅萎缩,裸露的湖床上有经年沉积形成的盐层,死海水位下降超过30米,会使得周围地下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故地下水会补给湖泊水,在补给的过程中,湖床表面的盐层被逐渐溶解,形成空洞;随着溶解的不断进行,坑洞面积不断扩大,久而久之地表失去支撑力而塌陷,因此形成了“地沉坑”。
(3)湖盐化工属于重工业,工业生产耗水量大,过度用水会造成死海水资源不足,湖泊面积萎缩,生物栖息地面积缩小,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对周围干旱的气候具有调节作用,死海萎缩会使得其调节气候的作用减弱,导致气候进一步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湖盐化工属于重工业,会排放大量污染物,加重环境污染,恶化水质,破坏生态环境。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分)

材料一:白洋淀是华北地区的天然湖泊湿地,为冲积平原洼地,截至目前很长一段时间内,白洋淀水量几乎都是靠人工调水补给来维持。河淀相连,村镇园田镶嵌虽造就了白洋淀湿地独特的风景,但是也加剧了其生态缺水、湿地破碎化,降低了其水文连通性。图1是白洋淀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孤岛湿地为相互联系较小的小斑块,在湿地景观中表现为单独的小水注或池塘,其内部物质、能量与外界交流的可能性较小。穿孔湿地为核心湿地内部的边缘地带,在湿地景观中表现为核心湿地中间包围水中高地的区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校心湿地内部的连通。图2是白洋淀孤岛湿地和穿孔湿地面积占比统计图。
(1)说出白洋淀从古湖淀向现代湖淀演化的人为原因。(3分)
(2)指出1990—2005年白洋淀孤岛湿地和穿孔湿地面占比变化的关系,并说明理由。(4分)
(3)简析2000—2015年孤岛湿地和穿孔湿地分别对白洋淀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影响。(4分)
【答案】(1)用水量增(引水灌溉),湖淀水量减少;围湖造田,湖淀面积缩小;农业用地过度开发,水土流失,淤积湖淀。(4分)
(2)关系:负相关。原因:湖淀水位上升时,孤岛湿地面积减小或消失,岛湿地面积占比下降;湿地中间的较高陆地,在水位上涨时仍高于水面,穿孔湿地面积占比上升,故两者面积占比此消彼长,呈负相关。(4分)
(3)孤岛湿地面积占比大,孤立性强,严重影响湖淀水连通性;穿孔湿地面积占比小,对湿地阻隔作用小,对湖淀水文连通性的影响小。(4分)
【分析】本题以白洋淀为背景,涉及湿地的演化的人为原因、孤岛湿地和穿孔湿地面占比变化的关系、孤岛湿地和穿孔湿地分别对白洋淀湿地水文连通性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对图表信息的阅读与获取能力,知识的调动和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与古湖淀相比,现代湖淀面积大大减小。白洋淀是华北平原的浅水湖泊,该区域人口密度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历史上,白洋淀是周边地区重要的灌溉水源,农业引水量大,导致白洋淀水量减少;开垦耕地,围湖造田,占用湖淀面积;农业用地的过度开发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加剧湖淀淤积,湖淀面积缩小。
(2)湖淀水位低时,水量少,湖淀底部浅洼处积水,与其他水面分隔,形成孤岛湿地。当水位上涨时,孤岛湿地与其他水面相通,但有些凸起的湖底依然在水面以上,就形成穿孔湿地。孤岛湿地和穿孔湿地面积占比此消彼长,大致呈负相关。
(3)由图示信息可知,2000—2015年孤岛湿地面积占比大,因与其他湿地隔断,孤立性强,所以对湖淀水文连通性的影响较大,严重影响湖淀水连通性;穿孔湿地面积占比较小,对湿地阻隔作用小,对水文连通性影响小。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模拟卷
  • 上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6(山东
  • 下一篇: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模拟卷8(山东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