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1(江苏专用)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5-05-04 
高考·新考法:常规考点的新设问:对传统考点如“地球运动”“气候类型”“区域发展”等,通过跨学科融合或生活化情境进行创新设问。例如,结合气候变化数据分析某区域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或通过地图和统计图表考查学生对地理原理的应用能力。 
非常规考点的创新糅合:命题逐渐引入非常规考点,如“新能源开发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等,考查学生对新兴领域知识的理解和综合运用能力。 
知识融合与综合应用:试题强调多知识点融合,例如将“水循环”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结合,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跨学科融合题目增多,如地理与政治、历史的结合,考查学生的综合素养。 
高考·新情境:创新性与实时性:情境题目设计紧密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科技前沿,如“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能源开发”“智慧城市建设”等,要求考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现知识的实时性和实用性。 
开放性与探究性:开放性问题成为命题趋势,例如“评价某区域发展模式的优劣”“提出改善某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等,鼓励学生提出独到见解,展现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跨学科融合:情境题目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如地理与生物、化学结合考查“生态系统修复”,或与政治、经济结合考查“区域协调发展”,要求考生具备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命题·大预测:2025年江苏高考地理命题在保持基础性考查的同时,更加注重创新性、情境化和跨学科融合。考生需在掌握核心知识的基础上,提升信息提取、综合分析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适应高考的新趋势和新要求。
一、选择题:本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中虚线为等高线(单位:米),实线为地层界线。完成下面小题。
@@@acbbae039d4d4111add1e9ad14f21d75
1.推测图示区域最大高差(   )
A.248                    B.288                        C.365                        D.400
2.图中大规模构造运动最有可能发生在(   )
A.D1之前             B.K之后                   C.P2之前                  D.T1之后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南流向东北                     B.有过地壳抬升现象
C.T1和J之间存在平行不整合面              D.河流处的构造地貌为背斜谷
【答案】1.C    2.D    3.B
【解析】1.图示区域最高处为400m-450m,最低处海拔为50m-100m,故图示区域性对高度为300m-400m,故图示区域最大高差365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由图可知T1之前的岩层大致平行分布,而在J处出现明显的的断层现象,所以图中大规模构造运动最有可能发生在T1早三叠纪之后的侏罗纪,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结合图中等高线,可知图中河流自东北流向西南,A错误;由图可知地层T1、P2、P1、D2、D1出现不连续分布,出现断层,有过地壳抬升,B正确;T1和J之间存在断层,不存在平行不整合面,C错误;由图可知,河流处中间为比较新的T1早三叠纪,南北两侧为较老的的晚二叠纪、早二叠纪,中心新南北两侧岩层老,故河流处为向斜,D错误。故选B。
北京时间2024年1月1日4:44,一位摄影师在江苏省南京市成功捕捉到中国空间站凌月的精彩瞬间(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f368286d-7700-4e1c-bd65-7b8f1a07c5da
4.中国空间站凌月瞬间难以捕捉,主要原因是(   )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空间站公转速度快
C.月球自转周期较长                             D.南京黑夜时间较短
5.中国空间站凌月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最接近的是(   )
@@@306e2075-020c-41e0-aac7-0dc8e695d821
A.A                    B.B                           C.C                           D.D
6.此次空间站凌月当日,南京(   )
A.迎接新年时间晚于北京                      B.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
C.日落的地方时早于北京                      D.日出在本次凌月时空间站飞离方向
【答案】4.B    5.C    6.D
【解析】4.凌月是天体经过月面的一种天文现象,地球公转速度为一年,周期较慢,A错误;该日南京夜长昼短,D错误;月球自转周期较短,C错误;空间站公转速度快,大约为7.68km/s,适宜拍摄的时间短,瞬间难以捕捉,B正确;故选B。
5.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由于夜间才能看见月球故空间站位于夜半球,如果A、B图中的空间站位于夜半球,那么此时A、B图中北极附近出现极昼,不符合题意,排除A、B选项;图D中此时的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对应日期为12月22日,不符合题意,排除D;C图此时晨昏线位于极圈以北,日期与题意对应,空间站位于夜半球,符合题意,故选C。
6.北京的经度为116°E,南京的经度为119°E,迎接新年时间的地方时,南京早于北京,A错误;冬至日12月22日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小值,B错误;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该日南京比北京昼更长,日落的地方时应晚于北京,C错误;由第2题图C可知,空间站运动方向为西北-东南方向,1月1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南京为东南日出,可知,当日南京日出在本次凌月时空间站飞离方向,D正确。
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位置,其降水强度受小尺度空间因素影响较大。下图为南岭以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小题。
@@@70a701d466ba476ea974ce9cd9a36615
7.造成暖区暴雨空间分布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①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 ②锋面雨带北移 ③强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④准静止锋滞留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暖区暴雨发生的主要时段可能是(   )
A.2、3月              B.5、6月                  C.8、9月                  D.11、12月
9.暖区暴雨强度较大的区域可能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7.A    8.B    9.C
【解析】7.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偏南风带来充足的水汽,受南岭阻挡形成降水,①正确;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位置,锋面雨带北移带来降水,②正确;强热带气旋活动影响范围大,③错误;准静止锋滞留会造成连续性降水,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8.暖区暴雨一般是指发生南岭附近至南海北部,华南未受冷空气控制时产生的暴雨,大多发生在锋面雨带南侧200~300km暖区位置,华南5、6月未受冷空气控制,且此时锋面雨带北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B正确;2、3月锋面雨带还未登陆形成,11、12月锋面雨带已撤出大陆,AD错误;8、9月雨带已经北移至华北地区,C错误,故选B。
9.读图,③地位于迎风坡,受偏南风影响大,且靠近河流,水汽充足,降水强度大,C正确;①受小山丘阻挡,水汽较少,A错误;②地形平坦,水汽没被抬升,B错误;④受山地阻挡,水汽较少,D错误,故选C。
构造运动和地势差异会影响水系重组。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海原断裂带和黄河交汇区域,受到断裂带附近的强烈挤压,老虎山隆升。地貌勘测表明,老虎山东段南侧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但老虎山的隆升并不是水系转向的主要原因。R1、R2两河的源头海拔相近。图1和图2示意研究区域的山河形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35a6c8bca4d4d339ff969eea0244947
10.据图推测,与R2河流域相比,R1河流域(   )
A.流域面积较广大                                   B.干流纵比降较大
C.构造运动较强烈                                    D.冰川作用较显著
11.导致R3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的主要原因是(   )
A.R1溯源切穿山岭速率快于老虎山隆升速率
B.老虎山隆升导致流域地势转变为南高北低
C.地势变缓使R3河流侧蚀加重导致河道拐弯
D.冰川大量消融形成洪涝使R3河流溃决改道
【答案】10.B    11.A
【解析】10.R2河流程较长,流域面积较大,A错误;R1、R2两河的源头海拔相近,但汇入黄河的位置R1河海拔远低于R2河,且R1河流流程较短,所以R1河干流纵比降较大,B正确;仅根据图示信息不能明确判断构造运动的强烈程度差异,C错误;图中也没有明显证据表明冰川作用的显著差异,D错误。故选B。
11.老虎山北侧坡度大,注入R1的支流流速快,下蚀和溯源侵蚀能力强;在下蚀和溯源侵蚀作用下,东北侧支流不断加深,向南不断延长,溯源侵蚀切穿了分水岭,与老虎山南侧的R3河连接,袭夺了R3支流,导致R3河流转向汇入R1河,A正确;题干中强调老虎山的隆升不是水系转向的主要原因,冰川消融也不是主要原因,BD错误;仅仅侧蚀加重导致河道拐弯一般不会直接导致水系由向南流转为向北流这么大的方向性改变,C错误。故选A。
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颗粒粘结而成的团聚体,具有一定结构形态和大小。粗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大的非毛管孔隙,土壤水受重力可向下移动;微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小的毛管孔隙,土壤水可保持在孔隙内。良好的团粒结构利于土壤调节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植物生长。下图为土壤团粒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e3e9021753934e70bad32ed6312f7e7b
12.促进土壤颗粒粘结为团粒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貌
13.在湿润地区,粗团粒直径较大的土壤团粒结构利于植物生长,是由于该结构利于(   )
A.母岩风化          B.通水透气               C.蓄水保肥               D.减轻淋溶
【答案】12.B    3.B
【解析】12.结合土壤团粒结构示意图,团粒形成过程可知,团粒受腐殖质(腐殖质是土壤中的有机质,部分来源于植物和动物的残体和分解产物)、植物根、细菌菌丝等,组合在一块成为组团粒,所以促进土壤粘粒结为团粒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生物,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3.由材料“粗团粒间形成直径较大的非毛管孔隙,土壤水受重力可向下移动”,可知,湿润地区降水较多,土壤水分含量高,透气性差,粗团粒形成的直径大,土壤中多余的水分可受重力向下移动,利于土壤通水透气、调节土壤中水、肥、气、热的关系,促进植物生长,B正确;母岩风化的强弱与母岩自身的性质、外界气候条件有关,与团粒孔隙大小无关,A错误;粗团粒孔隙大,水分易下渗,不利于蓄水保肥,C错误;淋溶作用是土壤中可溶物质随土壤溶液向下移动的现象,粗团粒直径大,利于水分下渗,加强淋溶作用,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有: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成分和养分状况)、生物因素(有机质的提 供以及土壤中的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速度)、气候因素(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以及淋溶作用 强,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时间因素(影响土壤层的厚度)以及人为因素等。
当前我国植物油自给率仅30%左右,利用南方冬季闲田发展稻油轮作是保障植物油安全的重要途径。油菜“中油早1号”的成功培育破解了南方冬闲田“稻一稻一油”三熟制种植瓶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稻油轮作对保障我国植物油安全的意义在于(   )
A.扩大油菜播种面积                                B.拓宽农民收入渠道
C.提高耕地产粮效率                                D.优化农田种植结构
15.“中油早1号”突破的技术瓶颈主要是(   )
A.含油量极大提高                                   B.生长周期缩短
C.抗病性显著改善                                    D.抗倒伏性增强
16.该种植模式对水田的基本要求是(   )
A.地势较低           B.土层深厚               C.灌排方便               D.微生物活跃
【答案】14.A    15.B    16.C
【解析】14.稻油轮作有效利用了我国南方冬季闲田,扩大油菜播种面积,植物油原料供给增多,有利于保障我国植物油安全,A正确。拓宽农民收入渠道、优化农田种植结构与保障我国植物油安全关系不大,BD错。稻油轮作增加了油菜产量,并未提高耕地产粮效率,C错。故选A。
15.南方冬闲田“稻一稻一油”三熟制中,适宜油菜生长的时期短,“中油早1号”突破的技术瓶颈主要是生长周期缩短(注意“中油早1号”的“早”字),B正确。突破的是生长期短的瓶颈,并非提高了含油量、抗病性或抗倒伏性,ACD错。故选B。
16.水稻在水田里生产,需要较好的灌溉条件;油菜在旱地生产,需要将前期稻田的水分排出,所以对水田的基本要求是灌排方便,C正确。地势高低、土层深厚以及微生物活跃等均不是基本要求,ABD错误。故选C。
“动态公交”是将传统公交与网约拼车相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为乘客提供定点、不定线公交拼车出行服务。乘客通过手机小程序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下单,系统就会将顺路的订单分配到同一辆小型公交车上。完成下面小题。
17.与传统公交相比,“动态公交”的优点是()
A.时间灵活          B.上门服务               C.客运量大               D.票价低廉
18.“动态公交”为乘客提供定点、不定线出行服务,“点”最可能设定在()
A.社区停车场      B.十字路口               C.无公交路段            D.公交站点
19.对“动态公交”的管理,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有()
①遥感技术②地理信息系统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④人工智能技术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17.B    18.C    19.C
【解析】
17.据材料可知,“动态公交”是将传统公交与网约拼车相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为乘客提供定点、不定线公交拼车出行服务;与传统公交相比,“动态公交”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按时上班和下班,故时间灵活的优势不明显,A错误;“动态公交”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为乘客提供定点服务,故上门服务是“动态公交”的优点,B正确;“动态公交”的运输车辆为小型公交车,与传统公交相比,客运量较小,C错误;“动态公交”可以在规定的区域内为乘客提供定点服务,也可以上门服务,故票价会比较高,D错误。故选B。
18.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社区停车场停放私家车较多,开车出行方便,且公交车的车体较大,社区停车场,可能不易通行,故不太可能选择出发地和目的地,A错误;十字路口车流量较大,不适合设定停靠站点,B错误;无公交路段没有站牌分布,出行不便利,故“点”最可能设定在无公交路段,C正确;公交站点的传统公交车辆多,出行方便,可能性不大,D错误。故选C。
19.遥感技术主要是监测功能,采用远程遥感数据采集对资源、环境、灾害、区域、城市等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很少借助该技术对“动态公交”的管理,①错误,AB错误;在城市交通领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将各种交通相关数据,如道路网络、交通流量、公共交通线路、交通事故地点等,与地理空间位置相结合,从而为交通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直观的信息支持,故借助该技术对“动态公交”进行管理,②正确;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准确获取车辆的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实时监测道路交通情况,故借助③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动态公交”进行管理,③正确;‌人工智能技术‌是一门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技术科学,目前没有参与“动态公交”的管理,④错误,D错误。综上,②③正确,C正确。故选C。
漏窗是用镂空图案填充的洞窗。有关描述漏窗的诗句,如“春塘雨歇曙莺啼,坊院深闲竹树西。静倚绿窗看漏水……”。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居民消费的升级,漏窗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下图为漏窗景观和融合漏窗文化元素的文创产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d98f41f3-f023-4c6a-b3ae-6440f5c1ecfbpage number 7
20.古诗中描写的漏窗景色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塔里木盆地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1.图中的手镯融合了漏窗文化元素的设计,有利于(   )
①提升售后服务质量                              ②增加产品附加价值
③提高手镯产品质量                              ④彰显中华文化自信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2.近年来,漏窗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由大城市向部分中、小城市扩散的现象,主要因为这些中、小城市(   )
A.网络技术发达                                    B.交通条件改善
C.劳动力更丰富                                    D.市场需求扩大
【答案】20.D    21.C    22.D
【解析】
20.由材料可知,当地的景观为“春塘雨歇曙莺啼,坊院深闲竹树西。静倚绿窗看漏水……”,表明该地春季降水充沛,符合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气候特点,东北平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塔里木盆地和青藏高原全年降水稀少,故 D正确,ABC错误。本题应选D。
21.手镯合了漏窗文化元素的设计,使得手镯的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有利于增加产品附加价值,彰显中华含蓄内敛的文化,体现文化自信,②④正确。手镯合了漏窗文化元素的设计,与提升售后服务质量无关,不能提高手镯产品质量,①③错误。故选C。
22.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城市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漏窗文化及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了由大城市向部分中、小城市扩散的现象与中、小城市市场需求扩大密切相关,D正确。相比于大城市,网络技术、交通条件和劳动力都不是中、小城市的优势,ABC均错误,故选D。
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6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浙东运河西起杭州西兴古镇,流经绍兴,东至宁波,与海上丝绸之路相连。为维持不同区域的水位并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运河中修建了许多碶闸和堰坝设施,这与数量众多,形式各异的桥梁一起成为了浙东运河的特色,也成为了重要的运河遗产。浙东运河主航道至今保存完好,仍在水利、航运、文化、生态、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材料二浙东运河区域示意图。
IMG_256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分布特征。(4分)
(2)从外力作用角度,说明宁绍平原的形成原因。(4分)
(3)列举浙东运河上碶闸的主要用途。(4分)
(4)从地形、气候角度评价浙东运河航运条件。(8分)
【答案】(1)南部以低山丘陵为主;北部为平原;山脉大致呈南北走向(或地势南高北低)。   
(2)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流携带山区泥沙堆积:海水(潮水)顶托作用强,易堆积
(3)蓄水排涝(防潮蓄淡,防止海水入侵);灌溉农田;防洪抗旱;航运交通。   
(4)利:主要位于平原地区,水流平缓,利于航行;气候湿润,水量充沛、平稳;亚热带季风气候,无结冰期,全年可通航。
 不利:碶闸修建,减缓航行时间,影响航行效率;平原地形,泥沙易堆积;水位季节变化大。
【详解】(1)解析:根据材料二中的浙东运河区域示意图,可以观察到该区域的地形分布特征。南部地区主要是低山丘陵,这些地形特征通常是由于地壳运动和侵蚀作用形成的。北部地区则是平原,这种地形通常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的。山脉的走向大致呈南北方向,这表明该区域的地势是南高北低,这种地形分布对于河流的流向和流速有重要影响。
宁绍平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外力作用,包括河流的沉积作用和海水的顶托作用。该地区气候湿润,降水丰富,河流从山区携带大量泥沙,当河流流速减慢时,泥沙沉积形成平原。同时,海水(潮水)的顶托作用强,也有助于泥沙的堆积,进一步促进了平原的形成。
(3)浙东运河上的碶闸有多种用途,主要包括:
- 蓄水排涝:碶闸可以调节水位,防止海水入侵,保持淡水资源。
- 灌溉农田:通过调节水位,碶闸可以为周边农田提供灌溉水源。
- 防洪抗旱:在洪水期间,碶闸可以控制水流,减少洪水对下游地区的影响;在干旱季节,可以储存水源,保证供水。
- 航运交通:碶闸可以调节水位,使船只能够通过水位不同的河段,维持航运的连续性。
(4)从地形角度来看,浙东运河主要位于平原地区,水流平缓,这有利于船只的航行。然而,平原地区也容易导致泥沙堆积,需要定期疏浚以维持航道。从气候角度来看,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充沛且分布较为均匀,这保证了运河的水量充足且平稳。此外,由于气候温暖,运河无结冰期,全年均可通航。不利方面,碶闸的修建虽然有助于调节水位,但也会减缓船只的航行速度,影响航行效率。同时,水位的季节变化较大,可能会对航运造成一定的影响。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传统村落不仅具有历史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旅游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位于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的高椅古村落,距今有着600多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以汉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杂居村落,背山面水,隔水相望的梦云山大片有着原始次森林。其附近的湘西地区目前已建设了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古城等多个旅游景点。
材料二:下图为“湖南省传统村落及湘西南的高椅村分布示意图”。
@@@a5e850d4a782400f8a2071bb16e492e9
(1)从环境角度,分析高椅村村落布局的合理性。(6分)
(2)结合材料二,评价湖南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对发展特色旅游业的影响。(6分)
(3)从旅游业发展的角度,简述提升湖南古村落价值的措施。(6分)
 
【答案】(1)北部背山,有助于获得良好的日照;抵挡冬季从北方来的寒风;南部面水,有助于接纳夏日掠过水面的凉爽湿润的南风;隔水相望的梦云山有大片原始次森林,调节了小气候。
(2)有利影响: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山区,位置偏远,地形复杂,不少地方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历史破坏少,保存较完整;山林田水等旅游资源丰富多样;生态环境质量好。
不利影响:大多位于相对偏僻的地区,村民对村落文化价值认识不足,破坏严重;位置相对偏僻,基础设施较落后,开发困难。
(3)挖掘文化内涵,打造旅游品牌;加快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打造文化旅游产品、观光旅游产品;宣传文物法规,提升古村居民保护意识;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养及引进高级旅游人才;寻求联动优势,发挥湘西旅游业规模效应。
【分析】本题以湖南怀化市会同县高椅古村为材料,涉及聚落区位、地域文化、区域发展差异、旅游开发及规划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的能力和素养。
【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高椅村背山面水,隔水相望的梦云山大片有着原始次森林”和高椅村分布示意图可知,高椅村布局为“山南水北”的特征,所以北部山脉能抵挡冬季寒冷的北风,且山的南侧为阳坡,光照条件好;同时,夏季南风经过南面河流,形成凉爽湿润的南风,河的对岸还有梦云山的大片原始森林,调节了气候,净化了空气。
(2)从材料二可知,湖南传统古村落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为:沿河谷分布,大多位于河流中上游山区,且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而河流中下游平原传统古村落相对较少,究其原因,山区相对封闭,与外界文化交流较小,传统古建筑和古村落文化得以保留。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发展特色旅游,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同时发展旅游要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所以湖南传统村落的分布特征对发展特色旅游业的有利影响主要体现在:由于位置偏远,且地形复杂,有众多少数民族聚居地,且与外界文化交流较少,故而文化特色保存完整,具有独特性;同时,河流上游山水相间,森林茂密,生态环境质量好,旅游资源丰富度高、组合良好。不利影响:由于深处山区,位置偏僻,地形限制大,造成基础设施落后,且开发困难,加之村民文化价值认识不足,古村落年代久远,破坏严重。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提升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从提升旅游资源的质量(类型多样、特色突出、组合良好)、知名度及服务几个方面进行提升。湖南古村落主要是文化旅游资源,故应该重点打造多样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加大管理和宣传,做好古村落旅游资源的保护工作,并注意旅游产品的差异性和与自然景观的组合性;知名度方面应该深挖文化内涵,发挥湖南传统古村落众多的优势,实现联动,形成集聚规模效应,加大宣传,从而扩大市场知名度;服务方面首先应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2024年6月14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布了《厦漳泉都市圈发展规划》。厦漳泉都市圈包含厦门、漳州、泉州三个设区市除华安县、永春县、德化县以外的区域,属闽南文化圈,对台联系紧密。陆域占全省的16%,人口占全省的44%,GDP占全省49%。海岸线曲折漫长,多为基岩海岸,占全省海岸线的34%。左图为福建省地形与主要水系图。右图为厦漳泉都市圈范围及交通状况图。
@@@55eb4953-d094-4c7e-9c38-c98e0b6b802e@@@afcb5813-1ccf-4ce5-bf2b-07dbbe12477a
材料二  下表为厦门、漳州、泉州部分经济数据统计表。
城市 GDP
(亿元)
人均GDP
(万元/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主导产业(按产值排列)
厦门 8066.5 15.2 0.4% 35.6% 64.1% 电子信息产业、机械装备产业、商贸物流产业、金融服务业
泉州 12170.2 13.7 2.1% 53.2% 44.7% 纺织鞋服产业、石化产业、机械装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
漳州 5728.4 11.3 10.5% 47.0% 42.5% 食品加工产业、石化产业、机械装备产业、特色农业

 

page number 11
(1)从省内地理特征角度,分析厦漳泉都市圈港口经济腹地小的原因。(6分)
(2)指出厦漳泉三地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条件。(6分)
(3)提出能够深化厦漳泉三地融合,增强都市圈辐射能力的合理化措施。(6分)
【答案】
(1)省内河流短小流急,河流航运价值低;多山地,陆路交通线建造难度大,中西部交通线密度小;
西部武夷山阻挡,对外运输不便:福建省中西部货物运输需求量小;福建省港口众多,竞争激烈。
(2)三地地理位置相邻,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三地之间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三地产业互补性较强;经济综合实力强。
(3)提升三城的核心功能; 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推进三地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促进分工协作,避免恶性竞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互联互通水平;利用地缘和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对台贸易。
【详解】
(1)从省内地理特征角度分析,福建省内河流短小流急,河流航运价值低;福建多山地,地形起伏大,陆路交通线建造难度大,导致中西部交通线密度小;福建西部武夷山阻挡,和山脉西部联系不便,对外运输不便;福建省山区经济落后,中西部货物运输需求量小;福建省沿海港口众多,竞争激烈。
(2)据图可知,厦漳泉三地地理位置相邻,有相似的文化背景,便于交流;三地之间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便利,便于经济交流;据表中数据可知,三地产业互补性较强;经济综合实力强。
(3)深化厦漳泉三地融合,增强都市圈辐射能力应该首先提升三城的核心功能,加强辐射能力;培育中小城市,优化城市体系,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推进三地的产业升级/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促进分工协作,,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避免恶性竞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互联互通水平;利用地缘和文化优势,积极开展对台贸易,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
  • 上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5(
  • 下一篇:2025年高考考前地理信息必刷卷02(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