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乙两地比较,其共同点表现为( )
A.纬度较高,年温差大,年降水量稀少 B.地势低平,河流航运价值都比较高
C.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有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在世界人口分布中都属较稠密地区
2.甲乙两地均是世界重要的酿酒葡萄生产区。有关两地葡萄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常年盛行西风,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
B.乙地区受季风气候的影响,光热条件好
C.甲地深居内陆,光热资源丰富,灌溉水源充足
D.乙地深受海洋影响,冬不冷夏不热,降水量大
3.甲地区某公司将参加在乙地区举办的包括葡萄酒生产设备、流程在内的产品生产展示会,运输其设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 )
A.土耳其海峡 B.好望角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答案】1.D 2.B 3.C
【解析】1.甲为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地为山东半岛,为温带季风气候,两地降水量较丰富,AC错误;乙地为山东半岛河流流量小,航运价值低,B错误;甲乙分属欧洲西部、中国东部,均为世界人口密集区域,D正确。故选D。
2.气温日较差较小不利于糖分物质积累,是不利条件, A错。乙地是季风气候,夏秋季节光热条件较好,B对;甲地临大西洋,为温带海洋气候,热量不足。乙地地处温带沿海,深受季风影响,但大陆性亦显著,冬冷夏热,CD错。故选A。
3.据图示信息,甲为欧洲西部,乙为山东,因此,从甲到乙运输设备最近的海上航线需经过直布罗陀海峡、苏伊士运河、马六甲海峡,最近的海上航线不会经过地中海与黑海之间的土耳其海峡、 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南北美洲之间的巴拿马运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美国的罗切斯特小镇因梅奥诊所闻名全球,面积不大(约38km2),总人口约为10万人,梅奥的员工就高达总人口的一半,诊所与小镇合为一体。梅奥诊所是全美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之一,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另外罗切斯特高科技工业发达,酒店、餐饮等服务业也异常繁荣。如图为罗切斯特小镇位置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罗切斯特小镇主要问题表现在( )
A.地理位置偏僻 B.生态环境差 C.交通不便 D.经济基础差
5.罗切斯特小镇吸引大量游客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作收入高 B.就业机会多 C.医疗产业发达 D.气候环境宜人
6.罗切斯特小镇当前发展的重点应是( )
A.扩张小镇规模 B.调整产业结构 C.严控人口数量 D.优化城镇布局
【答案】4.A 5.C 6.A
【解析】4.读图可知,罗切斯特小镇主要问题表现在地理位置偏僻,A正确;其人口仅有10万人,且高科技工业发达,酒店、餐饮等服务业异常繁荣,医疗创新发达,所以罗切斯特小镇生态环境良好,经济基础不差,B、D错误;读图可知,罗切斯特小镇靠近河流,水陆交通便利,C错误。故选A。
5.游客属于短期的人口流动,并不是为了工作或就业,AB错误;罗切斯特小镇的梅奥诊所是全美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综合性医疗机构之一,每年吸引超过200万游客,所以吸引大量游客的原因是医疗产业发达,C正确;该地纬度较高且位于中央大平原的北部,受冷空气影响大,冬季较为严寒,且材料未提及气候宜人吸引大量游客,D错误。故选C。
6.罗切斯特小镇每年有超过200万的游客到此,但该小镇面积仅38万km2,所以该小镇当前应重点扩张小镇规模,A正确;该小镇已经有非常发达的医疗创新行业和高科技工业及繁荣的酒店、餐饮等服务业,第三产业和新兴产业占比高,产业结构处于较高的水平,所以当前的重点不应是产业结构调整,B错误;当前小镇的人口约10万人,不需要严控人口数量,C错误;小镇一半人在梅奥诊所工作,当前诊所与小镇合为一体,当前的重点不应是优化城镇布局,D错误。故选A。
图甲为我国季风区某河流示意图,图乙为该河流上A、B两水文站径流量季节变化图,图丙为某次洪水经过时,该河流与湖泊径流量的相互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下列关于该河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东南流向西北 B.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甲图所示河段以侵蚀作用为主
8.丙图中洪水经过时,湖泊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9.如果沙洲面积不断扩大,可能的原因是
A.河流流速增大 B.河流含沙量减少
C.湖泊沉积增多 D.流域内植被遭破坏
【答案】7.A 8.C 9.D
【分析】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影响因素,湖泊的调蓄功能。
7.读图乙可知,A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变化较小,而B水文站测得的河流径流量变化大,说明A位于湖泊下游,径流量经过了湖泊的调节作用,而B位于湖泊上游,判断河流自东南流向西北,A对。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B错。东部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C错。图中河段,在河道内有沙洲形成,说明外力以沉积作用为主,D错。故选A。
8.洪水发生时,如果入湖流量大于出湖流量,则湖泊产生蓄积作用,读图可知,①③段,入湖流量大于出湖流量,为蓄积作用,故选C。
9.如果沙洲面积增大,说明沉积作用强,河流含沙量增大,河流流速减慢,湖泊沉积减少,有可能是流域内植被破坏所导致的,故选D。
河型转化是河流演化由量变到质变的标志特征,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型的河型。嫩江上游流域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松嫩平原的交界地带,流域内断裂发育,但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干流上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人类干扰较少。嫩江上游顺河流方向,划分为河段I、河段Ⅱ、河段Ⅲ,分别为三种河型。下图示意嫩江上游流域河型转化模式。完成下面小题。

10.嫩江上游流域河段Ⅱ河型最可能属于( )
A.高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 B.低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C.低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 D.高坡度低弯曲较稳定的网状河
11.与嫩江上游流域河段I相比,河段Ⅲ( )
A.年均降水量较大 B.河谷宽度较宽 C.冲积物面积较小 D.土壤质地较粗
12.目前,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是( )
A.构造运动 B.气候 C.人类活动 D.基岩性质
【答案】10.A 11.B 12.B
【解析】10.根据图中河段Ⅱ所在区域的坡度、河流弯曲程度等及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河段Ⅱ为高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A对;同理,可判断出河段I为低坡度高弯度稳定的曲流河,C错;河段III为低坡度低稳定的网状河,BD错。故选A。
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嫩江上游流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由图可以看出,与嫩江上游流域河段I相比,河段Ⅲ海拔较低,受地形抬升作用影响,河段I多地形雨,年均降水量较大,A错;河段Ⅲ地势较低,河流流速较慢,河流下蚀作用弱,侧蚀作用强,河谷较宽,B对;河段Ⅲ地势较低,河流流速较慢,沉积作用较强,表层冲积物面积较大,土壤质地较细,CD错。故选B。
12.由题干可知,嫩江上游流域目前构造运动不活跃,干流上没有大型水利工程,人类活动影响弱,AC错;河流稳定性与河流水量有关,嫩江上游以地表径流为主,春季来源于积雪融水,夏季汛期来源于降水,因此气候变化是导致河流水量变化的决定性因素,即气候是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B对;读图可见,基岩性质不是目前影响嫩江上游流域河流稳定性的关键因素,D错。故选B。
我国草食畜产品进口规模从2000年的2.41万吨扩大到2019年的205.23万吨,跃居全球首位。巴西、阿根廷是我国主要的牛肉进口国,新西兰、澳大利亚是我国主要的羊肉进口国。过去,人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升是草食畜产品进口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最新研究表明,国内外价差是中国草食畜产品进口数量持续增加的驱动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与进口来源国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草食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首要原因是( )
A.劳动力成本高 B.土地租金高 C.规模效应不足 D.交通成本高
14.为保障我国草食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取消草食畜产品进口关税 B.鼓励各地农户从事养殖
C.实行进口来源单一化政策 D.建立畜牧业生产合作社
【答案】13.C 14.D
【解析】13.草食畜产品生产过程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量较小,劳动力价格不是影响草食畜产品成本的主要因素,A错误;我国畜牧业主产区的土地租金与巴西、阿根廷差异较小,低于新西兰和澳大利亚,B错误;巴西、阿根廷是世界主要的牧牛业分布区,新西兰、澳大利亚是世界主要的牧羊业分布区,以上国家都是以大牧场为主,我国的畜牧业规模低于以上国家,规模效益较差,导致我国草食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C正确;从国外进口畜产品,交通成本会导致产品成本上升,D错误。所以选C。
14.取消草食畜产品进口关税,会对我国畜牧业造成巨大冲击,不利于保障我国畜牧业发展,影响粮食安全,A错误;应该因地制宜的发展畜牧业,不是各地都发展养殖业,B错误;应该实行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减少国际动荡对我国进口畜产品的影响,C错误;建立畜牧业生产合作社,能够扩大畜牧业产业规模,获取规模效益,降低生产成本,D正确。所以选D。
2022年丰收节,某电商平台发布的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共有28.3亿单农特产通过该电商平台卖向大江南北,农货直播商家数量同比增长152%,成为连接品质农特产和全国消费者的重要纽带。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5.近几年,农货直播商家数量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 )
A.信息网络普及 B.地方政策支持 C.销售渠道拓宽 D.直播技术提高
16.为助力乡村振兴,该平台“直播带货助农”活动应加大展示( )
①原产地风貌②淳朴风俗民情③农特产风味④地道传统农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15.C 16.B
【解析】15.农货直播商家数量增长主要是因为拓宽销售渠道,扩大了农产品销售范围,最终导致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多,所以农货直播商家数量增多,C正确;网络普及为农货直播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能直接导致农货直播商家数量增加(关键在于农产品能销售出去),A错;商家做农货直播,一般是个人行为,受政策影响不大,且地方政策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错;直播操作相对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技术,D错。故选C。
16.原产地风貌反映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是保证农特产品质的独特自然条件,应大力展示;淳朴风俗民情更多地反映乡村地域文化,与农特产关系不大;农特产风味直接反映了产品味道、口感等,应大力展示;“直播带货助农”活动是为了帮助农民销售农特产,农民卖的农产品属于初级产品,与传统农艺关系不大。①③正确,排除②④,故选B。
第II卷(非选择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镓是一种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等领域,且其在战略性新兴行业(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中消费占比为72%。目前,全球镓的金属储量只有约27.93万吨,其中我国镓金属储量有19万吨,居世界首位。我国的镓资源(分布及矿床类型见下图)通常以铝土伴生矿、铅锌伴生矿和煤炭伴生矿等形式存在。近年来,全球镓的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2023年我国镓产量约为701吨,占全球产量的90%以上,丰富的镓资源储量和完善的产业链体系对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1)归纳我国将镓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原因。
(2)推测图中甲、乙两类镓伴生矿床的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3)请为我国长期保持镓资源优势提出对策。
【答案】(1)全球镓的储量少;镓在战略性新兴行业中有重要应用;国际市场对镓的需求不断增加。
(2)甲:铅锌伴生矿;乙:煤炭伴生矿。理由: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与我国有色金属矿产分布一致;乙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以及贵州等省区,与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基本一致。
(3)优化技术,提高镓矿资源的提取率;对富镓废料进行回收,提取再生镓资源;控制镓资源的出口量;改进找矿方法,建立镓资源储备库;适度进口等。
【分析】本大题以镓资源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矿产资源概况、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人地协调观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等学科素养。
【详解】(1)战略性矿产资源指的是对国家经济、科技、国防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的矿产资源,通常具有稀缺性、不可替代性等特点。结合题干信息,全球镓的金属储量仅有约27.93万吨,全球储量较为稀缺;镓广泛应用于无线电通信、光纤通信、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行业(新材料、新能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中消费占比高达72%,这说明镓在战略性新兴行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应用;得益于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特别是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全球镓的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这说明镓的国际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综合这些信息,可以得出结论:镓因其全球储量的稀缺性、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关键作用、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大,被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
(2)题干中提到的镓资源通常以铝土伴生矿、铅锌伴生矿和煤炭伴生矿等形式存在,图例已给出铝土伴生矿。结合这些信息,我们可以推测甲、乙两类矿床可能是铅锌伴生矿或煤炭伴生矿。为了进一步判断,我们需要结合图示信息及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分析,甲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我国南方多有色金属矿产分布,铅锌属于有色金属,所以甲为铅锌伴生矿;乙主要分布在山西、内蒙、陕西以及贵州等省区,这些省区是我国煤炭资源的重要分布地区,所以乙为煤炭伴生矿。
(3)根据镓的战略性、伴生性、应用广特征,借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对策结合我国生产现状,从储备、开源、节流等角度提出措施。镓资源总储量较少,应适应资源贫化趋势,优化镓的提取和加工技术,提升镓矿资源的提取率;建立资源回收制度、回收体系,提取再生镓资源;镓已被多国列为战略性矿产资源,应实施镓及关联产品出口管制,控制镓资源的出口量;改进找矿方法,加强镓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建立镓资源储备库,确保储量的可持续性;加强国际合作,适度进口,确保镓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市场的多元化。
1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材料一:2013年3月13日,ALMA大型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的查赫南托尔高地(海拔5050米)上建成并投入使用。
材料二:1879—1883年智利、玻利维亚和秘鲁在阿塔卡马沙漠爆发了鸟粪战争。
材料三:伊基克是智利主要的鱼产品和矿石输出港,其ZOFRI自贸区为南美货物集散中心。
材料四:阿塔卡马沙漠位置图。

(1)分析阿塔卡马沙漠气候干旱但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析伊基克ZOFRI自由贸易区有利区位因素。
【答案】(1)气候干旱原因: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东部安第斯山脉阻挡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受沿岸上升补偿流的影响,使得营养物质上翻,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鱼类众多,为鸟类提供大量食物,吸引鸟类在附近聚集。
(2)海陆交通便利;矿产资源丰富且便于开采;渔业资源丰富。
【详解】(1)阿塔卡马沙漠地处南回归线附近,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因此气候干旱的原因主要从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的角度分析,副热带高压带、离岸风的吹拂,加上沿岸寒流影响,使得该地气候干旱。鸟粪资源丰富的原因可用倒推的方法分析,鸟粪资源丰富是因为鸟类众多,鸟类众多是因为此地食物众多,沿海地区鸟类的食物多与鱼类有关,该地渔业资源丰富,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该地盛行上升流,底部冷海水上泛导致营养物质上泛,浮游生物繁盛,饵料丰富,鱼类众多。
(2)本小题考查自贸区的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矿产资源、渔业资源等方面做出回答。由图中可看出该地位于太平洋沿岸,海陆交通便利,图例显示该地矿产资源丰富,此地是秘鲁渔场的主要分布区,渔业资源丰富,这些条件都有利于当地建设自由贸易区。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安吉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天目山北麓,山地丘陵占70%以上,县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2%,大量中小型竹业、茶业和椅业等星罗棋布,构成安吉的三大特色产业。下图为安吉县地形图。

材料二:毛竹,多年生禾本植物,喜温湿,怕渍水,适合生长在酸性土壤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安吉县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引进和发展竹子加工等产业,如竹凉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纸业等。
(1)茶业、竹业、椅业成为安吉县工农业的支柱产业,分析其原因
(2)安吉县在浙江省经济较为落后,试为安吉经济发展提供建议
(3)要估算安吉县茶业的产量,试指出需要用到的现代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1)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适合竹、林生长;地形以山地为主,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茶业、竹业、林业;安吉县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但茶、竹、林产品丰富,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发展茶、竹、林产品加工业,所以茶业、竹业、椅业成为安吉县工农业的支柱产业。
(2)利用青山绿水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发展茶、竹、林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出台支持扩大中小企业规模的政策。
(3)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技术)
【详解】(1)工农业区位因素主要从气候、地形、原料、经济发展水平、劳动力等方面分析。从气候方面来说,安吉县地处浙江西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适宜竹、林生长,原料充足;从地形方面来看,据安吉县地形图可知,该地地形以山地为主,不利于发展种植业,有利于发展茶业、竹业、林业;从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力方面来看,安吉县经济相对落后,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不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但茶、竹、林产品丰富,劳动力成本低,适合发展茶、竹、林产品加工业,所以茶业、竹业、椅业成为安吉县工农业的支柱产业。
(2)为安吉经济发展提供建议主要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第三产业、提供政策支持等方面来分析。据材料“县内层峦叠嶂、翠竹绵延,森林覆盖率达72%”可知,该县可以利用青山绿水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该地“山地丘陵占70%以上”,地形崎岖与外界交流不畅,故应该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据材料“大量中小型竹业、茶业和椅业等星罗棋布”可知该地应该继续发展茶、竹、林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据材料“安吉县为摘掉“贫困县”的帽子,引进和发展竹子加工等产业,如竹凉席加工、竹地板制造、造纸业等”可知,该地应该加大技术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该县位于浙江省西北部,距离消费市场较远,故应该加大宣传,提高产品知名度;该地政府应该出台支持扩大中小企业规模的政策,助力该地经济发展。
(3)估算安吉县茶业的产量,需要掌握该县茶叶种植面积(需要用到遥感技术即:RS)以及该地的一些气候要素、如降水量、热量、积温、光照时间等从而进行数据分析,会用到地理信息系统即:G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