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训练--智慧城市

栏目:地理试题解析 2022-06-15 
智慧城市经常与数字城市、感知城市、无线城市、智能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等区域发展概念相交叉,甚至与电子政务、智能交通、智能电网等行业信息化概念发生混杂。对智慧城市概念的解读也经常各有侧重,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技术应用,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网络建设,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人的参与,有的观点认为关键在于智慧效果,一些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先行城市则强调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创新。总之,智慧不仅仅是智能。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智能城市的另外一个说法,或者说是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应用,还包括人的智慧参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内涵。综合这一理念的发展源流以及对世界范围内区域信息化实践的总结,《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一文从技术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层面的创新对智慧城市进行了解析,强调智慧城市不仅仅是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更重要的是通过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的方法论应用。
搜狗截图20220319145043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基础设施、云计算基础设施、地理空间基础设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网动全媒体融合通信终端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以及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可持续创新。伴随网络帝国的崛起、移动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创新的民主化进程,知识社会环境下的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从技术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建设要求通过以移动技术为代表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实现全面感知、泛在互联、普适计算与融合应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智慧城市还要求通过维基、社交网络、Fab Lab、Living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创新,强调通过价值创造,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2010年,IBM正式提出了“智慧的城市”愿景,希望为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IBM经过研究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六个核心系统组成: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这些系统不是零散的,而是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
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公司也在“智慧地球”启示下提出架构体系,如“智慧城市5大核心平台体系”,已在智慧城市案例智慧徐州、智慧丰县、智慧克拉玛依等项目中得到应用。
团队总结认为:21世纪的“智慧城市”,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形成因素
有两种驱动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形成,一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二是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前者是技术创新层面的技术因素,后者是社会创新层面的社会经济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创新在智慧城市发展中的驱动作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书记、副院长孟庆国教授提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创新2.0是智慧城市的两大基因,缺一不可。
智慧城市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支撑,更要培育面向知识社会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信息通讯技术的融合和发展消融了信息和知识分享的壁垒,消融了创新的边界,推动了创新2.0形态的形成,并进一步推动各类社会组织及活动边界的“消融”。创新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转变,也带动了产业形态、政府管理形态、城市形态由生产范式向服务范式的转变。如果说创新1.0 是工业时代沿袭的面向生产、以生产者为中心、以技术为出发点的相对封闭的创新形态,创新2.0 则是与信息时代、知识社会相适应的面向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开放的创新形态。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信息装备中心主任宋刚博士在“创新2.0视野下的智慧城市与管理创新”的主题演讲中,从三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社会脉络出发,对创新形态转变带来的产业形态、政府形态、城市形态、社会管理模式创新进行了精彩的演讲。他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需要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工具的应用,也需要微博、维基等社会工具的应用,更需要Living Lab等用户参与的方法论及实践来推动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同时他结合北京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城管建设对创新2.0时代的社会管理创新进行了生动的诠释。
【对点训练】
【对点训练】
一、单选题
智慧城市是指以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基础,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数据,对城市的服务、管理和产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实现城市智慧运行的发展新模式。下图为宁波杭州湾新区位置图,该新区于2010年成立,属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新区城市建设由管委会统一规划,采用集约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吸引了现代医疗、汽车智能驾驶研究、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聚,是我国智能城市建设的典范。2018年5月,中国移动浙东信息通信产业园落户新区,助力新区智慧城市建设。产业园吸引了阿里、百度、白山云等大型互联网和云服务企业入驻,将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众多大型互联网和云服务企业集聚杭州湾新区产业园可以(     )
A.提高居民生活的智能化,加快经济发展
B.促进产业协作创新和升级、提高城市等级
C.共享高规格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
D.提供系统化的数据共享,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
2.对比传统城区,新城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优势不包括(     )
A.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利于打造符合智慧城市要求的高标准基础设施
B.住宅长期短缺的矛盾得到扭转,住宅建设快速发展
C.城市公共服务部门协同发展,利于实现城市系统化智慧运行和管理
D.采用集约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利于推进城市数据的集成、融合、共享
【答案】1.C   2.B
【解析】1.据材料,众多大型互联网和云服务企业集聚在杭州湾新区产业园,主要是为了运用信息通信技术手段,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数据,对城市的服务、管理和产业活动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助力智慧城市建设,所以数据是政府部门提供的,D项错误;居民生活的智能化短期内难以实现,且材料中没有体现,A项错误;影响城市等级的因素众多,众多产业集聚在产业园只是能促进产业协作和升级,无法提高城市等级,B项错误;据材料新区城市建设由管委会统一规划,采用集约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所以企业可以共享高规格基础设施,节约建设成本,C项正确。
2.新城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更方便,因为新区尚未大规模开发,所以城区统一规划建设,利于打造符合智慧城市要求的高标准基础设施,A项与题意不相符;据材料新城区采用集约共建共享的建设模式,利于推进城市数据的集成、融合、共享,D项与题意不相符;城市公共服务部门协同发展,打造基础设施,利于实现城市系统化智慧运行和管理,C项与题意不相符;住宅长期短缺的矛盾得到扭转,说法过于绝对,且与智慧城市建设关系不大,B项与题意相符,故选B项。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主要驱动要素是第二产业、人口与土地,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城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珠江三角洲“外向型城镇化”模式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劳动力廉价               B.土地租金低               C.地理位置优越            D.人口素质高
4.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的措施有(     )
①提高劳动力素质②加快第三产业发展③增加城市土地供给④建设智慧城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影响近几年广州市区的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弱化的因素是(     )
A.环境                          B.内部交易成本            C.市场                          D.劳动力
【答案】3.C  4.C  5.A
【解析】3.珠江三角洲与我国其他区域相比,靠近港澳台、邻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同时也是我国最早进行改革开放的地区,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城镇化”,C正确。劳动力廉价、土地租金比较低,是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国内比较普遍的特点,不是珠江三角洲的主要优势,AB错误。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人口素质并不高,D错误。故选C。
4.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建设智慧城市都有利于推动珠江三角洲形成“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增加城市土地供给与发展“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关系不大。①②④正确,故选C。
5.钢铁、化工、造纸、皮革等企业属于污染较重的企业,广州市区的重污染企业弱化主要是为了保护广州市区的环境,A正确。内部交易成本影响所有企业,但材料并没有显示其他非污染企业弱化,表明内部交易成本不是主要因素,B错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各种产品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不会导致材料中各企业弱化,C错误。随着经济发展,广州的劳动力价格越来越高,但是钢铁、化工、造纸、皮革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有限,不会因劳动力因素而弱化,D错误。故选A。
智慧城市是综合运用以物联网、云计算和公共信息平台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对城市信息资源的感知、挖掘、分析、共享和协同,来提升城市管理能力和响应速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智慧城市的推进将提升城市(     )
A.服务水平                   B.门槛等级                   C.城市化水平               D.服务范围
7.智慧城市将(     )
A.增加城市劳动力        B.缓解城市内涝现象     C.促进城市精准管理     D.推动城乡交通建设
【答案】6.A   7.C
【解析】6.智慧城市主要依靠信息化网络和智能终端管理城市,提升了城市的服务功能和水平,故A选项正确;智慧城市不能提升城市门槛等级,故B选项错误;城市化水平由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比重決定,智慧城市可降低城市管理难度,但不能提高城市人口比重,故C选项错误;智慧城市不能扩大城市的服务范围,D错误。所以选A。
7.智慧城市不能增加城市劳动力,但能缓解城市劳动力不足的状况,故A错误;通过建设“海绵城市”所需的硬件设施可缓解城市内涝,而不是使用智慧城市的技术,故B错误;智慧城市系统能通过实时感知用户终端信息,对城市进行精准管理,故C正确;智慧城市能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但与乡村无关,故D错误。所以选C。
下图中,卫星城和新城的建设目的是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早期卫星城以工业为主且工厂相对集中,人口3-6万,道路呈环形放射状。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呈网格状。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2020年,MK新城人口约27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主要原因是MK新城(     )
A.建成时间较迟且功能分区明确                          B.离大学城较近且城市等级较高
C.位于两大城市中间且交通便捷                          D.地租较低且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9.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是下图中的(     )

A.A                              B.B                               C.C                               D.D
10.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     )
A.城市职能转变            B.工业集聚增强            C.城际联系加强            D.逆城市化加快
【答案】8.C  9.D  10.C
【解析】8.根据文字材料“2014年起,MK新城依托周边地区资源”可知其发展是依托周边地区资源,结合图片可知MK新城位于伦敦和伯明翰两大城市之间,该位置资源给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其可以依托两大城市的数据和信息,促进新城发展,从而使得城市得到较好发展,从而使得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C正确。由材料“MK新城建于1971年,以服务业为主,道路量网格状”可知MK新城建成时间较早,且功能分区并未显示,A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结合图片中MK新城和大学城的位置关系可知MK新城距离大学城较远,B错误。MK新城规划的人口数量远高于早期卫星城与其地租关系不大,而与其城市规划的发展方向以及产业发展前景有关,D错误。故选C。
9.为了吸引产业和人口迁入,便于生产生活,MK新城在规划时采取的城市布局模式最合理的是就业点分散设置,原因是发展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其产业大多属于生活性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符合零散分布的规律,导致就业点也应随着产业零散分布,D正确。ABC模式中体现的是集中分布,不符合生活性服务业的分布特点,也不利于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ABC错误。故选D。
10.根据材料可知MK新城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措施有依托周边地区资源,即时提供各类数据,促进通信、教育、社区和商贸等发展。MK新城主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建设,MK新城可以进一步加大与伦敦和两个大学城之间的区际联系,C正确。MK新城设立之初是为了疏解伦敦主城区人口,发展的定位是进一步分散大城市的压力且产业一直以服务业为方向,因此城市职能未变,A错误。MK新城主要发展的是生活性服务业,工业集聚增强不符合该地今后发展的特点,B错误。MK新城处于城市化的前中期阶段,城市人口不断增加,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可使MK新城城市化进程加快,而不是加快逆城市化,D错误。故选C。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建设地理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下图为某城市的城市规划的数字化功能分区图层。完成下面小题。

11.若该城市的规划充分考虑了盛行风向对环境的影响,则该城市最可能位于(     )
A.西欧                          B.南亚                          C.东亚                          D.南非
12.下列城市管理中最适宜直接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的是(     )
A.监控车辆违章            B.统计就业状况            C.优化产业结构            D.辅助小区设计
【答案】11.A   12.D
【解析】11.从图上可以看出,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东北和西北,且与住宅区之间有绿化区分隔,可以判断该地的盛行风向为西南风,西欧受盛行西风控制,为西南风,符合题意,A正确;南亚的主要盛行风向为夏季为西南,冬季为东北风,故B错误;东亚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故C错误;南非大部分为热带草原气候,主要盛行东南风,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12.城市规划与管理是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管理中主要功能,因此D符合题意。监控车辆违章直接由监控系统完成,不是地理信息系统的直接应用,A错误;统计就业状况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都不是地理信息系统直接应用领域,C错误,所以该题选D。
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河流穿城而过,临安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分布,形成了“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下图为南宋临安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古代都城的空间形态多是方正规矩、对称分布,而临安城则为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气候               B.政治 交通               C.气候 水文               D.地形 水文
14.宫殿布局在临安城南部有利于(     )
A.减少洪涝灾害                                                   B.促进商业竞争
C.减弱咸潮影响                                                   D.提升城市等级
【答案】13.D  14.A
【解析】13.由材料“临安是南宋的都城,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河流穿城而过,临安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分布”以及图示中山地的分布,临安城则为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其形成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和水文,D正确;气候不影响城市的形态,如果是政治因素因素,城市形态应该围绕着皇宫呈规则分布。因此ABC错误。故选D。
14.由材料“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创造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河流穿城而过,临安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分布,形成了“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再结合图中可以看出,临安城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这里地势低洼,河网密集,洪涝多发,凤凰山位于临安城南部,宫殿布局在临安城南部,可以充分利用凤凰山较高的地势,免遭洪涝灾害的威胁。A正确,BCD错误。故选A。
图是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关于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判断正确的是(     )
A.农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高            B.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利用深度下降
C.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广泛        D.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决定产业布局
16.宁波市是国内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者和探路者,对宁波市发展智慧城市起主导作用的资源是(     )
A.气候资源                   B.生物资源                   C.能源                          D.后天性资源
【答案】15.C   16.D
【解析】15.农业社会阶段,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低,故A项错误;工业社会阶段自然资源利用深度增加,故B项错误;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和技术高,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范围更广泛,故C项正确;后工业化阶段产业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影响更小,故D项错误。故选C。
16.智慧城市是在先进科技和高经济水平条件下发展的,受气候资源、生物资源、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影响较小,更多的是受后天性资源的影响,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故选D。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宋代临安城的选址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关系密切,其城市形态与自然要素具有很好的适应关系。该城南北临山,东面沿江,西面临湖,河流穿城而过,体现了中国古代都城营建中巧妙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智慧。下图为宋代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

(1)宋代临安城的布局科学合理,分析这样布局的合理性。
(2)古代都城的建设一般都采用方正规则、左右对称的空间形态,而宋代临安城的布局则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简析形成这种城市形态的原因。
(3)临安城在充分适应城内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南宫北市”的空间布局,分析宫城选址的区位优势。
【答案】(1)周围山、湖、江作为天然防卫屏障,减少了城市防御设施建设(军事防御);河流穿城而过供水和排水便利,可减轻洪涝灾害(供水和防涝);利于商业网点和住宅沿河流布局,交通便利等(水运交通)。
(2)临安城的发展适应周边环境城市西侧受到西湖限制,东侧受到钱塘江限制,南部又有山地(凤凰山)分布,北部为平原,利于城市的发展;城内的运河水道相互贯通,构建了城市南北向发展的骨架。南部山地地势较高,利于排水,可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3)南部山地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良好,居住条件优越;地势高,通风条件好等。
【解析】(1)南宋临安城位于今杭州市区,是利用吴越首都杭州城改建的,形状为不规则的南北向长方形,地处西湖与钱塘江之间。皇宫位于城的南部凤凰山麓。南宋临安城的平面布局虽不是整齐划一,但也尽可能利用群山、河湖、平原等地理优势,使城市布局美观大方、壮丽雄伟,既可以利用自然条件作为天然防御措施,又可以利用江河湖等供水和水运功能保障城市正常运转;还可避开水患灾害。街道、河流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利于商业发展。
(2)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城市形态的因素。注意图中地形、河流、湖泊位置分布与城市形态的关系。读图分析可知,临安城的发展与周边环境相适应,城市的西侧临西湖,东侧为钱塘江,东西河湖限制了城市的发展;而北部、东部为平原,利于城市的发展;南部山地,利于排水,减少洪涝发生概率;城内的水运通道相互贯通,使得城市南北向发展,所以呈现南北狭长的不规则长方形,形似“腰鼓”。
(3)本题主要考查宫城选址的区位。“南宫北市”是指南部为宫城(居住区)、北部为商品交易市场。图示河流众多且由南向北流,说明地势南高北低;该地为亚热带气候而夏季湿热、冬季冷湿,水网密集。南部地势较高,生态环境优良、排水、通风条件好,利于居住区选址,因此宫城分布于南部。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通知,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范围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新区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直线距离分别约105千米、106千米和755千米。“雄安新区的设立将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未来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新区域市规划指出、在治理白洋淀水环境的同时,营造“千年秀林”,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水域共融的生态城市。下图为雄安新区位置略图。

(1)结合图文信息,简要分析雄安新区选址的区位优势。
(2)分析雄安新区的建设对该地区耕地利用产生的影响。
(3)白洋淀位于雄安新区的中心,指出其对新区建设和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4)依据国家对雄安新区的目标定位,简要说明雄安新区在规划建设中需要采取哪些发展措施?
【答案】(1)雄安新区距京津地区较近,地理位置优越;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利;拥有区域内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等,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用水需求;现有开发程度较低,可发展的空间大;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资源丰富而廉价,未来发展潜力大;当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答对4点即可)
(2)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大量耕地将用作建设用地,耕地面积将会减少;随着城市人口增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部分耕地实行农业结构调整,用于种植蔬菜:花卉和发展养殖业、园艺业等;耕地利用效率提高;部分耕地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实施生态退耕。(答对3点即可)
(3)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水资源;为人们提供休息和娱乐场所;调节新区的气候:美化新区的环境;涵养水源,缓解城市内涝:净化水质,降解水污染。(答对2点即可)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城市功能区合理规划布局;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保护好白洋淀,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构建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等。(答对3点即可)
【解析】本题以雄安新区建设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1)雄安新区选址于河北雄县、容城、安新3县的主要原因从区位优势、交通便捷程度、生态环境和开发程度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雄安新区与北京、天津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新区距离北京、天津和石家庄的直线距离分别约105千米、106千米和755千米,地理位置优越;雄安新区有多条高速公路、铁路经过,交通便捷;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生态环境良好,水资源比较丰富,可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用水需求;相对落后,开发程度低,可发展的空间大,地价房价低、产业基础弱,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拆迁量不大;当地生态环境优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
(2)雄安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必然占用耕地,大量耕地将用作建设用地,耕地面积将会减少;随着城市发展,城市人口增多,市场需求变化影响农业结构变化,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增大,部分耕地实行农业结构调整,用于种植蔬菜、花卉和发展养殖业、园艺业等,耕地利用效率提高;营造“千年秀林”,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水域共融的生态城市,部分耕地用于城市生态建设,实施生态退耕。
(3)白洋淀属于湿地,因比本题主要考查湿地的生态效益。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储洪水、提供水源、美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中污染物的效益。为新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水资源,市区内部湿可以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美化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休憩和乐场所、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
(4)雄安新区的经济相对落后,基础设施较差,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作为新区,可通过充分论证,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未来雄安新区将建成国际一流、绿色、现代、智慧城市,建设绿色智慧城市,保护好白洋淀,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减少工业污染排放;构建快捷高效的城市交通网,方便生产生活等。
19.冰雪旅游是以冰雪资源为基础,冰雪文化为内涵,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和冰雪娱乐为内容的冬季主要旅游形式。下图为雪博会评选出的2018年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指出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因素。
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
(2)与呼伦贝尔相比,说明张家口未来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条件。
2019年8月,张家口市在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张家口冬奥景区智慧旅游平台”,游客进入“平台”,就可以查看官方推荐的旅游路线以及沿途的旅游景点。游客旅游中所必需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加油站等生活服务信息都可实现快速查找,一键导航直达。
(3)说明“智慧旅游平台"的发布对张家口旅游业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1)分布于我国的较高纬度地区(或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气候、客源市场
(2)地理位置优越,与京、津等发达地区距离近,更靠近客源市场;将要举办冬奥会,交通更为便利,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完善,知名度更高。
(3)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加吸引力;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便捷服务,有利于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扩大客源市场;平台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
【解析】(1)根据材料,2018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分布图,我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为分布于我国的较高纬度地区,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其次少华北、西北。形成该特征的主要因素是气候和市场(发达地区)。
(2)与呼伦贝尔相比,张家口发展冰雪旅游的优势条件应从地理位置优势、生态优势、气候优势等方面分析。张家口地理位置优越,距京津等发达地区较近,更靠近客源市场。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交通更为便利,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更完善,知名度更高。
(3)“智慧旅游平台"的发布有利于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增加吸引力;“游客进入“平台”,就可以查看官方推荐的旅游路线以及沿途的旅游景点”、“游客旅游中所必需的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加油站等生活服务信息都可实现快速查找,一键导航直达”,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便捷服务,及时了解各种旅游信息,合理安排旅游行程;有利于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从而扩大客源市场;平台结合旅游信息数据形成旅游预测预警机制,有利于提高应急管理能力,保障旅游安全。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对游客评价和反馈进行科学分析,改进服务;有利于旅游品牌推广,扩大市场。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热点 智慧城市
  • 上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
  • 下一篇:备战2022年高考地理热点专题解读与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