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产业的区位与地理环境关系不大是
A.家庭饲养业 B.商业和服务业 C.电子工业 D.交通运输业
2.现代物流业对于经济协作和商贸活动的影响是
A.增加生产成本 B.增加中间环节,降低经济效益
C.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增加了企业库存和人力资源成本

3.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4.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
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
部门有
A.观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房地产业 D.水稻种植业
读“某地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是
A.园艺业 B.游牧业 C.混合农业 D.大牧场放牧业
6.图示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地区是
A.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季风区 B.亚马孙河流域
C.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区 D.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河盆地
![]() |
7.下列四幅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农业变化大势的是
8.将农业投入要素按自然和人文两类归纳,同属一类的是( )
A.化肥、技术、机械、农药、劳动力 B.降水、化肥、机械、劳动、土地
C.光照、降水、土地、灌溉、化肥 D.种子、降水、劳动力、土地、资本
下图表示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一种模式。读图回答9—10题。

A.经营方式都为国营农场 B.生产作业高度专业化
C.分布集中于温带草原区 D.雇用农业工人数量多
10.有助于促进我国农产品市场开拓的重要举措是
A.进行农业区划 B.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C.积极建设商品性农业生产基地 D.加大农业生产资料投入
读右图,完成11—13题。

①大面积肥沃的土地 ②高温多雨的气候 ③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④人们食米的习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不属于此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特点的是
A.单产高,商品率高 B.水利工程量大
C.机械化水平低 D.小农经营
13.上述地区的土壤污染物主要来自于
A.工业污水灌溉 B.大气污染物沉降 C.固体废弃物的分解 D.化肥、农药的施用
我国加入WTO以来,很好地履行了承诺,农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农业生产仍面临严重挑战。阅读“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14-15题。
|
A.水产品 B.油料
C.水果 D.粮棉
15.为应对冲击,我国农业部规划实施优势
农产品区域布局,其主要目的是
①增强农产品地市场竞争力 ②缩小地区差距
③加快城镇化地进程 ④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近年来,我国“温室无土栽培生产”得到推广的重要因素是
A.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和周期性特点 B.热量和水分的需要
C.城市和工业发展的需要 D.市场经济和农业技术发展
17.荷兰的鲜花装点着世界许多城市,使鲜花市场扩大的区位因素是
A.气候 B.交通运输和保鲜冷藏技术 C.政策 D.科技
18.水稻种植可缓解某些地区人口对土地的压力的根本原因是
A.水稻地区适应性强 B.水稻种植技术简单
C.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高 D.水稻种植很适合于小农经营
下表为“2006年江苏省某县农产品产值构成表”,据此完成19—20题。
农产品品种 | 粮食 | 蔬菜 | 花卉 |
农产品产值(%) | 15 | 50 | 35 |
A.地形和气候 B.土壤和水源 C.市场和交通 D.政策和劳动力
20.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都市农业”,与此规划不相适宜的农业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园艺业 D.观光农业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和水果.据此回答21—22题。
21.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22.“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 引起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西南深山的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23—24题。
23.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24.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图,回答下列25—26题。
25. 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雨热同期 ②生产规模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6.不同地区,插秧的时间不同。如农谚所言,广东是“清明谷雨时,插田莫迟疑”,四川为“立夏小满正栽秧”,江苏则为“立夏浸种,芒种栽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 B.水文 C.地形 D.植被
27.“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A.地形状况 B.土壤肥力 C.气候状况 D.水源丰歉

A.地块面积大,土壤肥沃
B.劳动力丰富,科技力量强
C.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D.气候湿润,离市场近
下图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完成29—30题。

A.人均耕地多
B.水热条件好
C.工业基础强
D.科技水平高
30.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二、判断题
31.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相比之下,自然因素变化较快。
32.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追求农业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
33.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林牧业。
34.农业按投入划分为商品化农业和自给农业
35.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市场需求量
36.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和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37.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是各地区农业的商品化生产
38.亚洲的水稻种植业是一种精耕细作的密集农业。
39. 混合农业主要是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
40. 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热量
三、综合题
41.读下图,在城镇周围安排农业区位,A、B、C、D、E五处怎样安排小麦、奶牛、花卉、养鱼、果树比较合理,为什么?

42. 世界两大牧区分布图,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优越的自然条件是 ,与甲牧区相比,乙牧区发展畜牧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
(2).阿根廷是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其生产的畜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根据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的差异,我们可以从乙牧区发展中借鉴哪些经验?
![]() |
43.图16为世界两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地区农业生产共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 ___。
(2)据图完成下表:
农业 | 农业地域类型 | 生产目的 | 生产规模 | 机械化水平 |
甲地区 | 自给为主 | |||
乙地区 | 商品销售为主 |
参考答案:
1——30 BCCAD CAABC DADDC DBCCA ACDBA ACCBD
31——40 BAABA AAAAA
41.A:应安排养鱼,因为A处是水库,水域面积大;B:应安排果树,因此处为丘陵山区,适宜发展经济林业种果树;C:应安排奶牛,因鲜牛奶易变质,应在距城镇较近且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D:应安排花卉,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水,在有水源的城郊处合理;E:安排小麦,此处为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种小麦比较合理。
42. (1)夏季气候温暖,草类茂盛,土地辽阔,地形平坦 临近海港,便于出口
(2)①以密集的商品畜牧业代替自给自足的粗活畜牧业;②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③大力发展人工牧场,开辟水源,种植饲料;④改善交通条件;⑤退耕还草,保护草原生态,防止环境退化。
43. (1)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等
(2)
农业 | 农业地域类型 | 生产目的 | 生产规模 | 机械化水平 |
甲地区 | 水稻种植业 | 小 | 低 | |
乙地区 | 商品谷物农业 | 大 |
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