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2年河南省济源市、平顶山市、许昌市高考一模文综地理试题(2)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06-21 
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位于雪峰山脉东麓,是著名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紫鹊界梯田集中分布在山体海拔500~1200米之间,1200米以上坡度较大,植被丰富,层次分明。当地地质结构为花岗岩,基岩完整无缝,土壤以花岗岩风化而形成的砂壤土为主。梯田对水极度依赖,紫鹊界山头没有一座水库,可水源又无处不在,就像一座“隐形的水库”,即使周边地区旱情肆虐,当地村民却很少因水而发愁,素有“天下大旱,此地有收”之说。下图为新化位置示意图。

(1)分析紫鹊界梯田形成巨大“隐形的水库”的原因。

(2)“天下大旱,此地有收”。分析紫鹊界梯田山下大旱,山上收成更好的原因。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梯田开垦高度不断增加, 分析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4)近年来紫鹊界梯田弃耕现象日趋严重,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案】(1)紫鹊界梯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提供丰富水源保障;山顶植被茂盛,涵养水源能力强;地表砂壤土为主,土壤疏松,有利于水源下渗和贮存;底部基岩为花岗岩,坚硬无缝,水体不易渗漏,有利于保护水源,地下水丰富,形成“隐形的水库”。

  (2)紫鹊界梯田水源充足,干旱年份保证充足灌溉水源;干旱年份,晴天多,光照充足;持续晴热天气让水温升高,更有利于催苗增产。

  (3)梯田开垦的高度不断增加,首先使山上较高海拔处原有植被和生态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减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导致水源减少;影响居民饮水和梯田灌溉,农业减产;由于山上坡度更大,植被破坏,会使坡面水流流速加强,侵蚀作用加强,导致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

  (4)梯田田块小、有坡度,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价格低,经济收益低,种植积极性不高;东、中部地区城市化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减少。

  【解析】本题以紫鹊界梯田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应用、农业区位分析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1)此题分析要抓住“隐形的水库”,要说清“水是从哪儿来的”,“隐在哪儿”,“为何能隐在这儿”。首先,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处在雪峰山东麓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提供了丰富的水源;其次,1200米以上植被丰富,层次分明,截留涵养水源能力强;第三,地表是疏松的砂壤土为主,利于水分下渗和贮存;第四,底部基岩为花岗岩,坚硬完整无缝,水体不易渗漏,有利于贮存,使地下水丰富,形成“隐形的水库”。

  (2)由“天下大旱,此地有收”,说明当地水源补给丰富,且地下水丰富,形成“隐形的水库”。使得紫鹊界梯田水源充足,干旱年份也能保证充足的灌溉水源;“天下大旱,山上收成反而更好”,这说明当地在干旱年份,晴天多,光照更充足;持续晴热天气让梯田内水温升高,更有利于催苗增产,作物长势反而更好。

  (3)梯田开垦高度增加,使原有植被和生态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覆盖率减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导致地下隐形水库的水源减少;由于水源减少,会进一步影响居民生活用水和梯田灌溉,使农业减产;由于山上坡度较大,植被破坏后,会使山上坡面水流流速加快,侵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

  (4)紫鹊界梯田弃耕撂荒的原因分析可以自然区位因素和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两方面展开。从地形自然条件来看:此梯田位于湖南雪峰山东坡,地形起伏大,导致耕地坡度大,耕作不便;地形起伏大,导致梯田破碎,耕作地块小,只能人力和畜力操作,不便于使用小型农业机械;从社会经济方面看:务农人群年龄可能多为老人或小孩,青年男性基本外出务工,劳动力明显不足;农业种植收益太低,使得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明显不高;当地交通基础设施落后,运费较高;当地虽然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但没有形成完善的产业链,产品推销困难。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江中、下游河段常见基岩矗立江边,悬崖峭壁,如列屏障,突出江中,三面临水,形如半岛,当地人民称为“矶”,地学上一般称“矶头”。矶的形成主要受地质构造、岩石性质(地层与沉积物)及水动力条件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矶头可以改变河流主流的轴线,不同程度地把主流挑向对岸。长江中、下游的“矶”,从湖北宜昌至江苏江阴附近,据不完全的统计约有各种矶头110多个。图甲为长江中、下游部分“矶”的分布示意图,图乙为顺直型分汊河道示意图。

(1)据图甲描述长江两岸矶头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据图乙简析分汊性河道的形成过程。

(3)分析矶头对河道下游江堤产生的作用。

  【答案】(1)分布特征:右(南)岸多,左(北)岸少。

  形成原因:长江右岸主要属于江南低山丘陵地区,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右岸侵蚀严重,松软岩石被侵蚀带走,坚硬岩石出漏水面形成矶头:左岸以平原为主,堆积巨厚沉积物,低山丘陵少,形成几率小。

  (2)矶头附近河床较窄,流速较快,束水攻沙:矶头下游河床变宽,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江心洲:河水分流,形成分汉型河道。

  (3)矶头具有挑流作用,改变河流主流流向,把主流挑向对岸,对岸水流集中,侵蚀严重,可能发生崩岸(对江堤产生破坏作用);矶头同侧的下游出现回水滞流区,流速变缓,促使泥沙淤积,形成边滩,保护江堤。

  【解析】本题以长江矶头为背景,涉及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由图可知,长江自西向东流,因此矶头右岸比左岸多(南岸比北岸多)。原因:长江自西向东流,长江右岸属于江南丘陵地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右岸被河水侵蚀严重,比较疏松的岩石被流水侵蚀带走,剩下坚硬的岩石出漏水面形成了矶头。长江左岸以平原为主,流水侵蚀作用较弱,沉积作用较强,堆积巨厚沉积物,丘陵较少,形成矶头的几率就小。

  (2)由图可知,矶头附近河道较为狭窄,由于狭管效应,流速较快,束水攻沙。到了矶头下游,河道又变宽阔,河水流速变慢,沉积作用明显,泥沙沉积多,形成江心洲。江心洲就把河水分开,使河水分流,形成分叉型河道。

  (3)矶头具有挑流作用,河流水碰到矶头后会转向,改变了河流的主流流向,河水主流被挑到矶头对岸,导致对岸水流集中,侵蚀较重,对江堤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可能导致江堤发生崩塌。矶头同侧的下游地区会出现回水滞流区,流速比较慢,泥沙淤积多,形成边滩,保护江堤免受侵蚀破坏。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自驾游是有组织、有计划,以自驾车为主要交通手段的旅游形式。”自驾游属于自助旅游的一种类型,是有别于传统的集体参团旅游的一种新的旅游形态。

  新219国道是中国最长、最美、平均海拔最高,且是条件最艰险的世界级景观大道,它南起广西东兴,北至新疆喀纳斯,途径广西、云南、西藏、新疆,将我国的西侧完全包围,跨越将近30个纬度,总长10860公里,历经近70年建设。

  结合材料分析沿219国道自驾游出行的最佳时间,说明自驾游期间可能会遇到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的措施。

  【答案】最佳时间:新藏公路冬春两季因大雪封山,无法通行,自驾游最佳时节是每年5月初至10月期间(夏季)。问题及措施:沿途气候恶劣且食宿条件极差,穿越高海拔地区会有高原反应,需要备足防寒衣物、充足的食品和药品;沿途地质条件复杂,夏季山地高原地区可能会遇到塌方、滑坡、山洪、雷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合理安排活动地点和住宿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线路靠近边境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应注意当地的社会治安与政治形势,尊重沿途的民风民俗,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沿途海拔高差变化巨大,道路崎岖、危险,应做好车辆检修,小心、安全驾驶。

  【解析】本大题以沿新219国道开展自驾游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旅游时间、旅游遇到的问题和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学科素养。

  【详解】新219国道跨越纬度较多,且平均海拔最高,结合所学知识,国道新疆段的新藏公路冬春两季因纬度较高,降雪量较大,出现大雪封山的现象,无法通行,故自驾游最佳时节是每年5月初至10月期间,即为北半球的夏季。结合图文可知,该国道穿过丘陵、山地、高原,穿过热带季风气候区、高原山地气候区,沿途出现暴雨、缺氧、高寒、烈日、紫外线强、温差大等恶劣气候;该国道穿过地区为边境地区,由于地形地势、气候、自然灾害等原因,沿途人口较少,食宿条件极差。由图可知,该国道平均海拔较高,穿越高海拔地区会有缺氧、寒冷、头晕等高原反应,需要备足防寒衣物、充足的食品和药品;沿途地区多穿过地震带,地质条件复杂,且穿过的地区地形地势复杂,加上夏季山地高原地区的冰川融化可能会遇到塌方、滑坡、山洪、雷击、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需随时了解旅游线路上每一站的天气、水文和交通路况,合理安排活动地点和住宿地,防止意外事故发生;沿线穿过地区靠近边境地区及少数民族地区,需前提了解当地民风民俗,注意当地的社会治安与政治形势,尊重沿途的民风民俗,保证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由图可知,沿途海拔高差变化巨大,道路崎岖、坡度大,存在行车危险,应做好车辆检修,小心、安全驾驶。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红虫的学名是摇蚊幼虫,摇蚊口器退化,不能吸食血液,对人类危害很小。红虫生活在水中,以浮游藻类为食,在自然水域的底栖生物中占有很大比重(约占50%~90%)。红虫营养丰富,是鱼虾蟹鳖的优质天然饵料,优质红虫的单价每斤可达百元。捞红虫一般先用抄网(泵吸)连同水底的淤泥、水草一并捞起,之后手工筛选,剔除杂草,最后将红虫收集到泡沫箱或者塑料盆中。

  结合材料说明红虫捕捞的主要水域,分析掠夺式采捕红虫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红虫以浮游藻类为食,水质越肥,藻类密度越高,红虫资源越丰富。因此,河道的排污口、富集生活废水的臭水沟、富营养化严重的封闭池塘往往是捞红虫的首选地点。掠夺式采捕红虫,会导致其它水生生物缺少食物来源,食物链被破坏;红虫羽化的成蚊数量大大减少,不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淤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泵吸或网捕都可加速污染物溶解、扩散,导致水质恶化:容易使水体浊度增加,破坏鱼类的栖息环境。

  【解析】本题以红虫捕捞为载体,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运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保护等内容。重点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详解】由材料知,红虫生活在水中,以浮游藻类为食,因此藻类丰富的地方,红虫资源越丰富,会是捕捞的主要水域。藻类是原生生物界一类真核生物,主要水生,能进行光合作用。体型大小各异,无处不在,甚至可生活于土壤、雪中,温泉中。温度是影响藻类分布的主要因素,光照、水体的化学性质也是影响的重要因素,如蓝藻容易在富营养水体中大量出现,并时常形成水华。因此,河道的排污口、富集生活废水的臭水沟、富营养化严重的封闭池塘往往是捞红虫的首选地点。

  掠夺式红虫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从自然环境角度、生态系统角度分析:

  首先从生态系统角度分析:由于红虫是鱼虾蟹等的优质天然饵料,因此掠夺式采捕红虫,会导致其它水生生物缺少食物来源;使生态食物链平衡被破坏,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掠夺式采捕,会使红虫资源迅速减少,也会使转变为摇蚊数量大大减少,进而影响生物多样性;

  其次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由于捕捞过于暴力,容易使水体浊度增加,破坏鱼类的栖息环境;由于淤泥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泵吸或网捕都可加速污染物溶解、扩散,导致水质恶化。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文综地理试题 高考一模
  • 上一篇:2022届四川省成都市高考三模文综地
  • 下一篇:黑龙江顶级名校2022届高三第三次模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