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分题型专练地理过程类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06-24 
1.(2022·湖南·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按照物理性质,可以分为大陆性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其界限大致可以根据500毫米年平均降水量线进行划分,年平均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为大陆性冰川区,大于500毫米的地区为海洋性冰川区,冰舌末端可能到达海拔3000米附近。帕隆藏布流域是我国海洋性冰川典型分布地区,流域内冰碛台地等地貌广布,群发型泥石流、洪涝等灾害比较频发。川藏铁路穿过帕隆藏布河谷,以冰碛台地作为布线的优选地,不同于传统利用河流阶地布线的做法。下图示意帕隆藏布流域及其河谷两侧立体地貌分布。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1)分析帕隆藏布流域海洋性冰川广布的原因。
(2)指出帕隆藏布流域冰碛台地的分布特点,并说明形成过程。
(3)在以下两个问题中,任意选择一个进行回答。若多答,则按第一个作答计分。
①分析冰碛台地成为川藏铁路优选地的原因。
②分析流域内群发型泥石流灾害比较频发的原因。
【答案】(1)帕隆藏布流域谷地朝南开口,为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受印度洋暖湿气流影响,降水丰富;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在雪线以上形成大量冰川。
(2)冰碛台地沿河流分布,河谷中游段冰碛台地较多,上游和下游河段较少;河谷北岸冰碛台地规模小于南岸。形成过程:形成冰碛台地的冰川沉积物多在河谷中段大型支流交汇处的宽谷段富集,在河谷上游和下游深切峡谷分布较少。河谷南岸朝北向冰川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小,冰川融化速率降低,有利于冰雪积累和成冰过程,岩石碎屑在冰川动力、重力和水动力作用下,搬运至低处,形成冰碛台地。
(3)①台地地形较为平坦,铁路修建工程难度较低;台地聚落分布较多;冰碛土力学强度强于其他堆积体,利于铁路修建的稳定性。
②暴发泥石流的沟谷具有良好的地形条件,流域高差大,沟道纵比降大,尤其沟谷上游因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冰蚀围谷利于水源、物源的聚集;泥石流以沟源处的松散冰碛物为主要物源,北沟岸崩滑物源丰富、沟道狭窄,形成多处堵点,产生堵溃放大效应;强降雨使得沟内松散物质含水量增加,趋近饱和,稳定性降低。
【解析】本题以帕隆藏布流域为背景,考查冰川地貌和交通线路布局、泥石流发生原因等相关知识,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综合思维等地理核心素养。
(1)结合材料:“年平均降水量大于500毫米的地区为海洋性冰川区”,帕隆藏布流域海洋性冰川广布表明其降水较多,由图可知,帕隆藏布流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距离印度洋较近,谷地朝南开口,是印度洋季风向青藏高原输送水汽的主要通道,降水丰富;冰川的形成和发育还与气温有关,较低的气温使降水以降雪形式为主,帕隆藏布流域地形以山地为主,海拔较高,气温较低,在雪线以上形成大量冰川。
(2)结合图,可知冰碛台地的分布特点:沿河分布,分布不均,河谷中游冰碛台地较多,上游和下游冰碛台地较少;河流北岸冰碛台地规模小于南岸;其形成过程:河谷中游为大型支流交汇处,河谷较宽,冰碛物在冰川动力、重力和水动力的作用下,搬运至平坦处富集,堆积形成规模较大的冰碛台地。上游和下游支流少,多峡谷,下切作用较强,冰碛物堆积的规模较小;河流北岸冰碛台地规模小于南岸,河谷南岸为阴坡,北向冰川接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冰川融化速率较低,有利于冰雪积累和冰川形成,易于在河谷底部形成规模较大的冰碛台地。
(3)交通选线要遵循“低、高、大”原则,即成本要低,安全性要高,经济效益要大。冰碛台地地形较为平坦,利于铁路的修建,施工难度较低,成本低;冰碛土力学强度较强,铁路修建的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台地聚落分布较多,利用度较高,经济效益大。
泥石流形成的条件:陡峻的便于集水、集物的地形、地貌;有丰富的松散物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源。结合材料和图可知,帕隆藏布流域高差大,河谷垂直高差大,纵比降大,特别是河谷上游因冰川作用而形成的冰蚀围谷利于水源、物源的聚集;结合上题,河谷北岸冰碛台地规模小,多松散冰碛物,崩滑物质来源丰富,且河谷狭窄,形成多处堵点,产生堵溃放大效应;强降雨使得沟内松散物质含水量增加,趋近饱和,稳定性降低,在重力作用下易爆发泥石流。
2.(2022·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然环境某要素的特征,是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南坡是迎风坡降水量大导致积雪贡献量大,南坡同时是向阳坡导致积雪消融量大。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较北坡低,是因为降水量对雪线的影响程度超过了温度。
材料二:研究表明近几十年,随着高原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绝大多数的河流输沙量都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高原河流输沙量变化是气候、冰川、土壤、植被等多个因素变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材料三:青藏高原1981年至2018年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
图表, 折线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手机屏幕截图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1)根据材料分析青藏高原地区气候、冰川、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变化对河流输沙量的影响。
(2)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河流输沙量的变化,导致了高原部分河谷地区的沙尘天气增加,试说明其原因。
(3)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河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据资料分析,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河流水文特征的变化对河流水能开发可能带来的影响。
【答案】(1)(正相关:)降水增多导致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增强。气温上升,冰川融化,裸露的地面增多,且冰川融水量增大,增加了径流的侵蚀和输沙量。气温升高,季节性冻土融化的时间增强,导致可能被侵蚀的地表物质增多,导致径流的侵蚀量和输沙量增加。(负相关:)由于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植被覆盖率增大,增加了水土保持作用,使河流输沙量减少。
(2)因为河流输沙量增加,下游河谷中河流的沉积物增多。冬季,河流进入枯水季节,水位下降之后,出露的沙洲面积变大。受冬季大风天气影响,导致沙尘天气增多。
(3)有利:气温升高,融水增多,河流径流量增加,使河流的水能蕴藏量增加。不利:河流输沙量增加,导致下游水库淤积,影响下游水库发电。
【解析】本题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和河流输沙量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河流补给类型、气候变暖、流水的外力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根据材料二“研究表明近几十年,随着高原气候变化,青藏高原绝大多数的河流输沙量都呈现显著增加的趋势”可知,气候、冰川、土壤、植被等因素的变化对河流输沙量有关,其中呈正相关关系的因素如下:读左图可知,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地区降水呈增多趋势,河流补给增加,地表径流增大,导致地表径流的侵蚀作用增强。读右图,近几十年,青藏高原地区气温呈升高趋势,气温上升,冰川融化增加,河流得到的冰川融水补给增加,再加上裸露的地面增多,径流侵蚀增强,河流输沙量增加。气温升高,季节性冻土融化的时间延长,地表物质松软,导致可能被侵蚀的地表物质增多,径流侵蚀增强,河流输沙量增加。呈负相关关系的因素如下:结合前面分析,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气温升高和降水增多,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保持能力提高,地表不易被河流侵蚀,侵蚀量减少,河流输沙量减少。
(2)结合上题分析,河流输沙量增加,河流流经高原部分河谷地区,河流流速下降,沉积作用为主,河底沉积泥沙增多。冬季,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河流补给减少,流量减少,水位下降,河底的沙洲出露且面积变大。冬季多大风,沙洲提供充足沙源,风力作用下,导致沙尘天气增多。
(3)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有利:结合上题分析,近几十年,青藏高原气温升高,降水增加,冰川融水增多,河流补给增加,径流量增加,使河流的水能增加。不利:结合上题分析,河流输沙量增加,流经下游水库,库区流速慢,泥沙易淤积,影响下游水库发电。
3.(2022·山东·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大气中的CO2浓度已达到近80万年以来最高,全球变暖正深刻影响着全球环境。为积极应对这一问题,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CO2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材料二:极地涡旋简称极涡,是绕极地的大范围低压冷空气,极地与赤道的温差越小,极涡就越不稳定。当北半球冬季极涡不稳定时,极涡南下会给日本带来暴雪和极寒天气,下图为日本简图和豪雪带分布图。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1)归纳日本特别豪雪带的分布特点,绘图说明特别豪雪带暴雪的形成过程。
(2)有人认为全球变暖要为近几年席卷北半球的极寒天气负责,据材料说明判断依据。
(3)简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企业的应对措施。
【答案】(1)集中分布在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的日本海沿岸
文本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2)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快速增温;赤道与北极的温差缩小;导致北极极涡不稳定,冷空气南下,给北半球带来极寒天气。
(3)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发展科技,提高能源利用率;提倡清洁生产,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
【解析】本题以全球变暖、极地涡旋和日本简图和豪雪带分布图为试题背景,涉及了气候变暖的影响和措施、天气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
(1)由图可知,日本特别豪雪带集中分布在北海道和本州岛北部的日本海沿岸。绘图说明:读图并根据材料二“当北半球冬季极涡不稳定时,极涡南下会给日本带来暴雪和极寒天气”可知,来自亚欧大陆的冬季风在经过日本海时携带了大量水汽;受中部山地阻挡,被迫抬升降温,形成大量降雪。
文本

中度可信度描述已自动生成
(2)依据材料二中信息,极涡,是绕极地的大范围低压冷空气,极地与赤道的温差越小,极涡就越不稳定。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增温,使赤道与北极的温差缩小,导致北极极涡稳定性降低,极涡冷空气南下频次增加,给北半球带来极寒、暴雪等极端天气。
(3)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能源企业的应对措施可从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技术投入等方面采取措施。大力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新能源,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推动现代科技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促进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研发应用。
4.(2022·江苏淮安·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象是世界频危物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周边地区,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亚洲象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80头增加到目前的300头左右。2020年3月,16头野生亚洲象从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一路北上。2021年8月8日,该象群才全部平安回归保护区。左图为“象群迁徙路线图”。右图为“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变化图”。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地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1)描述我国亚洲象40年来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
(2)导致亚洲象这次一路向北迁徙的主要原因。
(3)针对“人象生存空间重叠”,请提出保护云南亚洲象的有效措施。
【答案】(1)分布面积变小;分布碎片化。
(2)象群规模变大,数量变多;栖息地萎缩,生存范围变小,食物短缺。
(3)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位于)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解析】本题组主要以云南西双版纳的亚洲象保护为材料,涉及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向北迁徙的成因和保护亚洲象的措施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和区域认知的地理素养。
(1)结合图文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象分布范围的变化趋势可从分布面积大小变化,分布集中与分散状况变化,分布位置的变化等角度来答,根据右图信息,与1975年相比,2014年亚洲象的分布范围明显減少;分布状况不再大片连续分布,分布碎片化;分布位置还是主要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和普洱等地区。
(2)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亚洲象种群数量从180头增加到300头左右。象群规模变大,数量变多;人类种植橡胶、茶等经济作物范围扩大,道路和水电站等工程建设,争抢了亚洲象的生存空间,使亚洲象的生存空间缩小,食物短缺;再加上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较高纬地区也适宜亚洲象生存,导致亚洲象一路向北迁徙。
(3)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道路和水电站等人类活动区域和亚洲象的生存范围存在交叉重叠,争抢了亚洲象的生存空间,破坏了亚洲象的生存环境。保护亚洲象应该减少人类活动对亚洲象的影响,保护亚洲象的生存环境。具体做法: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和工程建设应尽量避开亚洲象栖息地,保证其生存空间;道路选线或工程建设经过(位于)亚洲象栖息地时,建设生态廊道,有利于亚洲象活动;建设亚洲象自然保护区,严禁捕杀;加强亚洲象自然保护区缓冲区的建设,控制或减少进入自然保护区的人口数量,减少人类活动干扰;保护亚洲象也是一个公众参与的活动,可以加强公民环境教育,提高公民保护濒危动物、生态环境的意识;建立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激发公民保护的积极性。
5.(2022·天津南开·二模)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图示, 工程绘图

描述已自动生成
从一个圈到一座城,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深圳用改革开放如椽巨笔,写就了“春天的故事”。
(1)根据图2概括深圳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当地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某知名奶茶饮品定位高端,2015年在深圳开设首家门店后,在一线及新一线城市迅速拓展规模,且主要布局在高端购物中心附近。
(2)解释该奶茶饮品门店主要布局在高端购物中心的合理性。
粤港澳大湾区由广东省珠三角九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组成,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合作的重要空间载体。
(3)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出措施。
冷巷(图3)是岭南传统庭院的精髓体现,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夏季晴朗的白天,冷巷有利于两侧建筑院落的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效应”。
房子外面有许多树

描述已自动生成
(4)结合大气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冷巷效应”的形成过程。
【答案】(1)变化特点: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升后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作用: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当地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的转化/城镇规模扩大);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化。
(2)定位高端,利润空间大,收益高,可支付较高的门店租金;购物中心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消费能力强。
(3)推进区域内基层设施建设,共建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4)夏季晴朗的白天,高墙之间狭窄巷道,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时间短,温度较低;巷子与其两侧建筑院落存在温差,形成环流;同时巷子较窄,气流经过时风速会增大,从而达到通风效果。
【解析】本大题以粤港澳大湾区及周边区域示意图、1980-2020年深圳市产业机构统计图、冷巷图和某知名奶茶饮品为材料,设置四道小题,涉及产业结构的变化特点及其对当地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商业性服务业区位、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冷巷效应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根据深圳三次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第一产业比重在1980-1990年由约30%快速下降至约5%,1990年后下降速度变缓慢;第二产业比重1980-2000年逐渐增长,2000-2015年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持续上升;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变,当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当地产业结构的优化,促进了当地的城镇化,促进了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农业用地向城镇建设用地的转化。
(2)高端购物中心的消费群体多为高消费人士,经济收入高,消费能力强;该奶茶饮品门店定位高端,利润空间大,收益高,可支撑门店租金;购物中心人流量大,消费人群多。
(3)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可以加强区域内基层设施建设,共建宜居宜游的优质生活圈;加大教育投入,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积极改善就业环境,提升就业质量;深入挖掘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新机遇,加强协作与融合,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4)巷口较窄,狭管效应显著,气流经过时风速会增大,从而达到通风效果;巷内外存在温差形成环流,是因为夏季晴朗的白天,高墙之间狭窄巷道,巷道受太阳照射的面积小、时间短,温度较低,而巷子两侧建筑院落空气有人为释放的热量,因此,巷子与其两侧建筑院落存在温差,形成环流,从而有利于两侧建筑院落的通风降温。
6.(2022·福建三明·三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沟谷壅塞湖的形成演化与区域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河海相互作用密切相关,经历了沟槽形成期(a)、湖盆形成期(b)和湖泊发展期(c)3个阶段(下左图)。沟谷壅塞湖主要分布于近邻长江两岸平原外侧的剥蚀岗地。湖泊的形态特征为:在湖泊与堆积低平原相邻的一-侧,湖岸平直;在朝向岗地一-侧,湖岸曲折(下右图)。武汉市城区湖泊众多,经历了由“湖中城”到“城中湖”的发展历程。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1)推测距今1.6-0.7万年间长江武汉河段主要外力作用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说明武汉沟谷壅塞湖的形成过程。
(3)分析武汉由“湖中城”到“城中湖”的演变,对其城市安全构成的威胁。
【答案】(1)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理由:(距今1.6-0.7万年间)随着海平面上升,武汉河段与海平面落差减小(侵蚀基准面上升),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或海平面上升,海洋对河流顶托作用加强,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2)末次冰期,海平面低,长江支流侵蚀作用强烈,在两岸形成众多侵蚀沟槽;冰消期,海平面上升,长江流速减慢,沉积作用增强,长江两岸形成天然堤,湖盆形成;适宜期,天然堤继续增长阻塞沟槽,沟槽内积水形成湖泊。
(3)武汉由“湖中城”到“城中湖”的演变,城区面积扩大,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能力减弱,洪灾风险加大;城市排污增加,湖泊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城市规模扩大,受灾体增多,洪灾损失加重;热岛效应增强,高温天气增多。
【解析】本大题以沟谷壅塞湖的形成演化和特点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流水地貌、湖泊的形成过程、城镇化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学科素养。
(1)结合图示,距今1.6-0.7万年间长江武汉河段经历了冰消期,且海平面海拔在增加。可知距今1.6-0.7万年间,随着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武汉河段与海平面落差减小(侵蚀基准面上升),河流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河流沉积作用增强。(或海平面上升,海洋对河流顶托作用加强,导致河流流速减慢,流水侵蚀作用减弱,河流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2)由材料“经历了沟槽形成期(a)、湖盆形成期(b)和湖泊发展期(c)3个阶段”可知,在末次冰期,海平面低,河流与海平面落差较大,长江支流流速较快,侵蚀作用强烈,在两岸形成众多侵蚀沟槽;冰消期,海平面上升,长江流速减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减弱,以沉积作用增强,长江两岸形成天然堤,河堤的阻挡使湖盆形成;适宜期,天然堤继续增长增高阻塞沟槽,沟槽内积水面积扩大形成湖泊。
(3)结合所学知识,武汉由“湖中城”到“城中湖”的演变,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区面积扩大,导致围湖造陆,湖泊面积缩小。威胁:湖泊面积缩小,湖泊调蓄洪水能力减弱,城市洪灾、内涝的风险加大;城市扩大,人口增加,排污增加,湖泊面积缩小,自净能力减弱,导致水质下降,影响城市供水安全;城市规模扩大,一旦出现内涝,受灾体增多,洪灾损失加重;城市扩大,热岛效应增强,加上湖泊面积缩小,调节气温的能力作用减弱,高温天气增多。
7.(2022·山东德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川进退塑造了冰斗、U形谷等侵蚀地貌和侧碛垄等堆积地貌。冰川在重力作用下缓慢移动的过程中,形成U形谷。冰川退缩后U形谷两侧形成垫状地形(侧碛垄)。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的一次大冰川期。太白山是秦岭山脉最高峰,在太白山海拔3000米以上的石质高山区,保存有完整的第四纪末期冰川遗迹(下图),5条U形谷以山顶为中心向周围延伸,岩石裸露,寒冻风化作用强烈。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1)说出侧碛垄的物质来源。
(2)判断图中工、Ⅱ、Ⅲ三对侧碛垄形成的先后顺序。在图中画出山地南坡冰川退缩的路径及方向。
(3)研究表明,太白山古冰川为间歇性退缩,而非持续性退缩。请阐释其结论依据。
【答案】(1)主要是山谷两壁(基岩)岩石的风化物、崩落物;其次是冰川运动中的侵蚀(刨蚀和侧蚀)产物。
(2)最先形成的是Ⅲ侧碛垄、其次是Ⅱ侧碛垄、工侧碛垄最后形成。做图如下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3)冰川规模长时间保持稳定,会在两侧持续堆积形成侧碛垄;图中有I、Ⅱ、Ⅲ三组侧碛垄,说明在形成这三组侧碛垄的时期,冰川规模较稳定。如果是持续性退缩,那么退缩过程中就不会形成工,Ⅱ两组侧碛垄。故说明太白山南坡古冰川是间歇性退缩,非持续性退缩。
【解析】本大题以太白山的冰川地貌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地貌的形成条件、形成顺序和原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图文信息获取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学科素养。
(1)根据材料“冰川进退塑造了冰斗、U形谷等侵蚀地貌和侧碛垄等堆积地貌”可知,侧碛垄是冰川堆积地貌,是在冰川侵蚀山体的过程中,大量碎屑随冰川流动,碎屑在冰流两侧聚集形成侧碛垄。可知侧碛垄的物质来源是冰川运动中的侵蚀(刨蚀和侧蚀)产物。由材料“5条U形谷以山顶为中心向周围延伸,岩石裸露,寒冻风化作用强烈”可知,U形谷两侧岩石在风化作用下趋于破碎、崩落形成碎屑物,成为了侧碛垄的物质来源。
(2)据图示信息可知,I侧垄海拔3100米~3200米,Ⅱ侧责垄海拔3050米~3150米,Ⅲ侧垄海拔2950米~3200米。侧垄是冰川退缩在谷地形成的堆砌地貌,此地冰川退缩的成因是气温升高,故海拔越低,冰川退缩越早,I、Ⅱ、Ⅲ地都位于山谷,且海拔从低到高依次是Ⅲ、Ⅱ、I,故最先形成的是Ⅲ侧碛垄、其次是Ⅱ侧碛垄、工侧碛垄最后形成。冰川退缩方向为由低向高出退缩,结果如图: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3)根据图示,图中有I、Ⅱ、Ⅲ三组侧碛垄,说明有三次冰川堆积作用。且三次侧碛垄的位置不同说明在形成这三组侧碛垄的时期,冰川的规模有差异且冰川规模较稳定,即冰川规模长时间保持稳定,才会在两侧持续堆积形成侧碛垄。如果是持续性退缩,那么退缩过程中就不会形成I、Ⅱ两组侧碛垄,而是形成1个分布较广的、能覆盖I、Ⅱ、Ⅲ三组的侧碛垄。故说明太白山南坡古冰川是间歇性退缩,而非持续性退缩。
8.(2022·山东聊城·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广大沙区造林治沙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甘肃营造农田防护林防沙治沙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积沙带(也称流沙积沙带)。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图1),该地多大风且主导风向显著,历史上深受风沙危害。该县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绿洲边缘的积沙带经历了70多年形成发育,高度稳定在6—14米不等,且目前处于稳定阶段。图2示意气流在迎风坡的分流,图3示意载荷气流经过沙丘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1)推测甘肃绿洲与积沙带的相对方位,并指出影响积沙带变化的自然因素。
(2)结合材料,解释积沙带自然增高的原理。
(3)风经过积沙带后,风速明显降低,说明其原因。
【答案】(1)积沙带位于绿洲的上风向(西北部)。平均风速、距沙源地的距离、降水量、植被覆盖度等。
(2)由于积沙带的阻挡,风速降低,大量沙尘在迎风坡堆积;近地面的气流将迎风坡底部沙尘沿坡面向上吹蚀堆积。
(3)气流携带沙尘在迎风坡抬升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从而降低了流动速度;主风向遇到迎风坡后,向两翼分流,气流被分散,进而降低了风速;积沙带附近,风向多变,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气流相互碰撞,进而降低风速。
【解析】本大题以民勤县地理位置图、气流在迎风坡的分流图、载荷气流经过沙丘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积沙带的位置、影响因素、自然增高原理、防风机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走廊绿洲区主风向以NW、W为主,因此,河西绿洲边缘的积沙带分布在绿洲边缘上风向。绿洲边缘紧靠沙漠,是积沙带的沙源,积沙带上风向沙源丰富且距离很近,说明积沙带的高度与沙源的距离有关系;该县20世纪50年代开始营造农田防护林,绿洲边缘的积沙带经历了70多年形成发育,高度稳定在6—14米不等,且目前处于稳定阶段,说明积沙带的高度可能还与农田边缘防护林建设的时间有关;年降水量会影响植被的分布和沙丘的移动速度,因此,积沙带的高度与年降水呈正相关关系。
(2)由图片可知,当气流到达积沙带迎风坡时遇到障碍,沿坡面上升,风速降低,携带的沙粒大量堆积在迎风坡;气流到达积沙带底部,还会将积沙带底部沙粒沿坡面向上吹,风速降低,受重力作用而堆积。
(3)由图2可知,当气流到达积沙带迎风坡时遇到障碍,一部分气流沿坡面上升,另一部分气流则改变方向而向迎风坡两翼分流,由图3可知,沿坡面上升的气流因携沙和向上抬升改变方向以及不同高度层面的气流相互叠加碰撞等因素需要大量消耗能量,大量消耗能量从而降低了风速。
【点拨】积沙带的形成有利于绿洲边缘的防沙治沙,具有显著的正向生态作用,积沙带可以广泛运用于绿洲边缘的防风阻沙,通过人工设计,借助风力和风沙流,促使积沙带的形成和增高增大,从而走出一条以沙防沙、以沙阻沙的绿洲边缘防沙阻沙新途径。高度是表征积沙带防御风的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积沙带越是高大,防御风的范围则越大。今后绿洲边缘的防沙治沙就重点放到人工促进积沙带增高增大方面,而对积沙带上风向的过渡带只需进行封育就可以了。而且积沙带保护和建设的单位投资所产生的生态功能远远大于沙漠—绿洲过渡带单位投资所产生的生态功能,具有事半功倍的防沙阻沙效果。
9.(2022·山东滨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海雾是在海洋影响下出现在海上(包括岸滨和岛屿)的雾。海上大气逆温层是海雾形成、维持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国近海地区常出现海雾,其中黄海是海雾发生最为频繁的海区。黄海海雾在每年3月开始逐渐增多,4—7月是频发月份,8月之后海雾明显减少。下图为黄海一次较浓重海雾形成时的天气状况图,此次海雾主要集中在黄海西部,当天该海区大气逆温现象明显。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1)从风向角度说明图中海雾发生时黄海西部海域大气逆温层的形成过程。
(2)请分析图中海雾形成时我国黄海西部海域空气中的水汽条件。
(3)据研究表明,每年8月之后黄海海域海雾日数急剧减少,这种现象与风向、海气温度的明显变化有关。请对此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此时黄海西海域处于高压西侧,风向为偏南风,偏南风使南部海域的暖气团平流到北部冷海面之上,近海面空气降温迅速,出现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2)黄海西部海域受偏南气流的影响,偏南风从南部海域带来的水汽较多;黄海西部海域水温较低,水汽易凝结,水汽易饱和;黄海西部海域形成逆温,逆温抑制近海面空气对流,水汽不易扩散。
(3)8月之后偏南风势力减弱,偏北风势力增强,使得输送到黄海海域的暖湿空气减少;8月之后,大气温度下降,海水温度较高,不易形成逆温,海面大气对流发展强烈。
【解析】本题以黄海一次较浓重海雾形成时的天气状况图为背景并结合相关材料,涉及了海雾发生时黄海西部海域大气逆温层的形成过程、海雾形成时我国黄海西部海域空气中的水汽条件、每年8月之后黄海海域海雾日数急剧减少的原因等三个问题,突出了对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
(1)据图可知,在此次海雾发生时,黄海西部海域正处于高压西侧,黄海西部的风向多为东南-南风,偏南风带来低纬大量的暖湿气流,平流到北部冷海面之上时,底层大气与冷海面进行热量交换,使近海面空气降温迅速,出现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2)据图可知,在此次海雾发生时,黄海西部海域处于高压西侧,多为东南-南风,偏南风可以将低纬大量的暖湿气流不断地输送至黄海西部海域。在春夏季节,黄海海面相对是一个冷水区域,在冷海面上暖湿气流不断向海洋放出热量,气温下降,空气中水汽因冷却易凝结形成海雾,同时因海面空气降温迅速,黄海西部海域易出现下冷上热的逆温层,抑制近海面空气对流,水汽不易扩散。
(3)每年8月之后黄海海域海雾日数急剧减少,主要是由于8月以后,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势力减弱并向东南方向回撤,偏南风势力也随之减弱,黄海偏北风势力增强,水汽输送明显减少。8月之后,大气温度下降,但由于海水储热多,降温慢,海水温度高于气温,海气界面不稳定,对流发展强烈,不易形成逆温,因此,8月之后海雾减少,雾季终止。
10.(2022·江苏·模拟预测)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沟谷是黄土高原物质交换最频繁,形态变化最剧烈的区域。在黄土高原沟壑系统中,分布着一类特殊的黄土勺状沟壑,这种沟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当地人形象的称之为“勺状沟壑”。
材料二:下图为“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
图示

描述已自动生成
材料三:淤地坝是指在水土流失区以滞洪拦沙和淤地造田为目的的水土保持工程。
(1)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例举调查“勺沟”过程中可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各一例。
(2)在黄土高原,溯源侵蚀普遍存在,指出其在勺沟的发生位置,并说明勺沟发育的过程。
(3)简述淤地坝对减轻沟谷侵蚀的发生机制。
【答案】(1)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具有“头大、身宽、尾细”的特点。
研究方法:野外实地调查、文献分析;
技术手段:地理信息技术运用如遥感卫星影像判读等、无人机拍摄等。
(2)沟头。
降雨造成坡面的下切侵蚀,沟头落差加大,水流下蚀增强,沟头发生崩塌,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
(3)流速降低,泥沙淤积,沟道坡度减小,侵蚀基准面抬升,侵蚀能力下降,溯源侵蚀减弱。
【解析】本大题以黄土高原沟壑类型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勺状沟壑地貌外部形态的描述、地貌形成过程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勺沟地貌发育的过程、水土保持工程-----淤地坝的作用机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黄土勺状沟壑大多独立发育在黄土坡面上,俯视看像个勺子,根据勺子的外部形状,描述勺状沟壑的外部形态特征,整体形态上大下小,具有“头大、身宽、尾细”的特点。调查“勺沟”的形成过程可以从野外实地调查或者借助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等;技术手段的研究需要借助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如遥感卫星影像判读等、无人机拍摄等。
(2)勺状沟壑的形成与地下水侵蚀、重力崩塌有关,尤其是题干中提到的沟头的溯源侵蚀,促进了勺沟的进一步发育。由于降雨造成沟床的下切侵蚀,进一步形成跌水,跌水不断侵蚀沟头,导致沟头发生崩塌,经过一个长时间的循环过程,使沟头位置沿坡面方向往上游移动,从而沟道长度、宽度和深度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增加。
(3)淤地坝的建设可有效地防止沟谷侵蚀,由于抬高了侵蚀基准,可以防止沟底下切,沟岸扩张,减少了重力侵蚀的发展,从而控制了淤地坝上游的溯源侵蚀,同时由于淤地坝的滞洪作用,对坝下洪水也有一定的减蚀作用。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高三地理 地理过程类
  • 上一篇: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2届高三5月
  • 下一篇:2023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主观题暑期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