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1•2014年高考上海卷地理】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回答(1)~(2)题。
(1) 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
A.喜马拉雅山 B.日本太平洋岩区 C.新西兰南北岛屿 D.冰岛火山带
(2) 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
A.石灰岩 B.片岩 C.板岩 D.石英砂岩
【解析】第(1)题,题干“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只有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出,而印度洋板块不是纯粹的大洋板块,只有太平洋板块是纯大洋板块,而日本,新西兰都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故排除BC,选A,而冰岛位于板块张裂带不符合。
第(2)题,石灰岩形成于浅海环境,多溶洞,石林等景观,不符合题意;片岩是变质岩有片状结构,板岩有板状结构,二者难以形成群峰林立的景观。在巨厚层石英砂岩中,存在着若干层薄层粉砂质软弱层,因其抗风化侵蚀的能力软弱,易于风化剥蚀。有利于群峰林立景观。石英砂岩抗剪强度低,经历多次构造运动,导致区内不同方向、不同性质、不同规模的断裂或裂隙纵横交错,故山体陡峻。而张家界山体陡峭、险峻说明有断裂发育。故答案为D。
【参考答案】(1)A (2)D
【例2•2015年高考上海卷地理】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回答(1)~(2)题。
(1)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解析】第(1)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岩浆冷却较慢,D项正确。
第(2)题,生产优质砚台的原料岩石其岩性致密,呈薄板状,最符合变质岩特征,D项正确。
【参考答案】(1) D (2)D
【例3•2016年高考上海卷地理】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的最伟大奇观之一。回答(1)~(2)题。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解析】第(1)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是板块的生长边界。选A正确。
第(2)题,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选A正确。
【参考答案】(1) A (2)A
【规律知识总结】
地质循环是高考中的常考点,以岩石的形成和转换为考点是主要考查方向。实际上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过程就是地质循环过程,对此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其突破。
1.框图理顺岩石之间的转换关系及其特点

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冷却凝固、外力作用、变质作用、重熔再生。
(1)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其他岩石不能直接转化成岩浆岩。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
(2)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
(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重熔再生形成岩浆。
2.地质循环过程的判断技巧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

①岩浆:三进一出。②岩浆岩:一进三出。③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创新对点演练】
位于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火山群在历史上曾多次喷发,据清代《黑龙江外记》记载:“……,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亦有碎石块落至原地,亦落四周,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古文中记载的“火”最有可能来自( )
A.地壳 B.岩石圈 C.软流层 D.下地幔
2.“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最有可能与图中数字所示地质作用一致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古北岳恒山——“神仙山”(又称“大茂山”),雄驻于阜平、唐县、涞源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1869.8米,山上布满长满神眼的奇异巨石,当地人称之为“天眼石”,偶见巨石中镶嵌黑白泥岩和大理岩,当地人称之为“黑白妖石”。读某地理课外小组绘制的地质剖面图,回答3~4题。

3.该区域在沉积岩Ⅱ形成后先后发生了( )
A.地形褶皱、沉积作用、外力侵蚀、火山喷发 B.火山喷发、外力侵蚀、沉积作用、地形褶皱
C.沉积作用、地形褶皱、火山喷发、外力侵蚀 D.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4.下列关于该地区地质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天眼石”是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B.“黑白妖石”含有火山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
C.“天眼石”是由侵入岩表面气体挥发形成的 D.“黑白妖石”属于沉积岩
读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示意图和白头山天池浮石示意图,回答5~6题。


5.长白山地的白头山天池是著名的火山口湖,其周边“浮石”属于( )
A.①岩 B.②岩 C.③岩 D.④岩
6.①②④类岩石转化为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 )
A.岩浆活动 B.岩浆侵入 C.外力作用 D.变质作用
“巨人之路”是位于英国北爱尔兰海岸的著名旅游景点,在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这个由数万根高低不一的玄武岩石柱聚集而成的、绵延数千米的堤道,从峭壁伸至海面,数千年如一日的屹立在大海之滨,看起来就像巨型石阶,所以被称为“巨人之路”。下图为巨人之路的景观图和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7~8题。

7.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岩石属于右图中的( )
A.A B.B C.C D.D
8.推测“巨人之路”地貌景观的地质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
A.深海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下切—海水侵蚀
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却结晶—风力侵蚀
C.板块碰撞—岩浆侵入—地壳隆起抬升—风力侵蚀
D.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岩浆冷却结晶—海水侵蚀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完成9~10题。

9.图中甲、乙两地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 B.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
C.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 D.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
10.有人称丙处山峰为“飞来峰”,其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 砂岩 B.花岗岩 流纹岩 C.大理岩 石英岩 D.安山岩 玄武岩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岩石类型,箭头①~⑤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
A.②—外力作用 B.①—喷出作用 C.④—地壳下沉 D.③—高温熔融
12.关于岩石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类岩石具有明显的气孔构造 B.乙类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
C.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丁类岩石的典型代表是大理岩
翡翠玉石是矿物在高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浆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变质形成的。翠玉白菜(左图)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右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这件翠玉白菜工艺品与图中岩石类型相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B.L2时该地地质作用以内力作用为主
C.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上升运动
D.岩层⑦-④-②-①按照由新到老的顺序排列
土耳其的卡帕多基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15~16题。

15.“蘑菇石”底部岩石按成因划分,属于(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16.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读“江苏三大名石图”及相关材料,完成17~18题。
雨花石 | 昆石 | 太湖石 |
![]() |
![]() |
![]() |
出自江苏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雨花台砾石层 | 产于江苏昆山,由地下深处的二氧化硅热熔液侵入到断层破碎带内,冷却后形成网络状白色石英 | 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主要成分是石灰岩 |
A.都是外力作用的产物 B.都是内力作用的产物
C.形态都和流水作用有关 D.雨花石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
18.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来看,下列转化可能实现的是( )
A.太湖石→昆石 B.雨花石→砾岩 C.雨花石→昆石 D.砾岩→昆石
a图为广东丹霞山地貌景观图,b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图示山体主要是红色砂砾岩,看上去似赤城层层、云霞片片,古人取其“色如涯丹、灿若明霞”之意,称之为丹霞山。读图回答19~20题。

19.形成a图所示的岩石类型的地质作用对应于b图中的( )
A.⑥ B.⑦ C.③ D.④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理岩属于甲类岩石 B.乙类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和生物化石
C.丙类岩石能直接形成岩浆岩 D.⑦属于内力作用
21.2021年暑假,某地理兴趣小组考察了某地,并查阅资料绘制了该地地质剖面图(下图),请你帮助他们分析下列问


(1)图中A处的岩石为三大类岩石中的哪类岩石?请简述判断理由。(4分)
(2)如果用C、D分别表示花岗岩和玄武岩,请将字母填入图中的适当位置。(4分)

(3)A、C、D岩石中可能找到化石的是 。简述其理由。(4分)
(4)

(5)岩石圈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在学完该部分内容后,计划进行一次考察活动,调查当地岩石圈与生产、生活的关系。若你是该小组的组长,请拟定活动的主题。(6分)
微专题28: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参考答案
1.C 2.C解析:第1题,结合题意,古文中的“火”指的是岩浆,岩浆一般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故C项正确。
第2题,“坠落石块,视之若火,熄则呈黑”,指的是岩浆岩(喷出岩)的生成。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喷出型岩浆岩。故C项正确。
3.D 4.B【解析】第3题,由地质构造图可知,沉积岩Ⅱ岩层发生了褶皱,顶部岩层被侵蚀,后沉积岩Ⅰ形成,还受到流纹岩的侵入,因此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是地形褶皱、外力侵蚀、沉积作用、火山喷发。
第4题,据图可知,“天眼石”是岩浆活动形成的,由岩浆喷出地表而形成,属于喷出岩;“黑白妖石”中的大理岩属于变质岩;泥岩是沉积岩,是岩浆喷发时携带的原有谷底沉积物。
5.A 6.D【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物质循环关系可知,①是喷出岩,②是沉积岩,③是变质岩,④是侵入岩。白头山天池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附近最常见的岩石是喷出岩。
第6题,读图可知,③类岩石为变质岩,①②④三类岩石变成③类岩石发生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
7.B 8.D解析:第7题,石柱是玄武岩,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图中A是侵入岩,B是喷出岩,C是沉积岩,D是变质岩。故B正确。
第8题,北爱尔兰地处大西洋中部,处在早期的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张裂带,地下岩浆形成的火山不断喷发,后岩浆冷却结晶形成玄武岩,再经海水侵蚀形成巨型石柱群。故D正确。
9.C 10.A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岩层①~⑧层理结构明显,为沉积岩,且其年代由老到新。
2.从图表中获取信息

11.A 12.A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箭头和上题分析可知①~⑤分别是侵入作用、外力作用、固结成岩作用、重熔再生、变质作用。
第12题,甲为喷出岩,多具气孔构造;乙为侵入岩,不可能找到化石;丙为变质岩,无层理构造;丁为沉积岩,代表岩石为石灰岩、页岩等,大理岩属于变质岩。
13.C 14.A解析:第13题,翠玉为变质岩。①②为侵入岩,其周边受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形成③变质岩。第14题,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是因为a受外力侵蚀作用强于b,是地质作用差异的结果。L2时该地地质作用以外力作用为主。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地壳下沉、外力沉积过程。岩层⑦-④-②-①按照由老到新的顺序排列。
15.C 16.A 第15题,底部岩石有层理构造,应为沉积岩。
第16题,“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且有气孔构造,应为喷出岩,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层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形成现在的景观。
17.D 雨花石具有很好的磨圆度,说明经过了长途搬运,它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有关;昆石是内力作用的产物;石灰岩是沉积岩,是外力作用形成的。
18.B 雨花石存在于砾石层,因此,从地壳物质循环角度看,雨花石→砾岩的转化是可能实现的。
19.A 20.D解析:第19题,a图所示的岩石为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固结成岩而形成的,符合题意的为⑥。
第20题,⑦表示内力作用中的地壳运动。地壳运动包括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通过垂直运动,地壳内部的岩层露出地表。
21.解析:由图可知,A为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花岗岩为侵入岩,应标注在B类岩石的下

答案:(1)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结构。
(2)标注略〔C标注在B岩石的下半部,D标注在B岩石顶端(地表)〕。
(3)A A是沉积岩,C、D均是岩浆岩,只有在沉积岩中才可能存在化石。
(4)变质岩。
(5)例如,岩石圈对工业生产的影响——烧制水泥、石灰的石料以及大多数矿产来自岩石圈;
岩石圈对生活的影响——建筑、修路等所用的石料也来自岩石圈;
岩石圈对旅游业的影响——多姿多彩的岩石圈还形成了多种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