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2023届高考总复习地理首选用卷-特色篇4 地理实践力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22-06-30 
四、地理实践力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5分,共50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某日,在我国南方某中学上学的小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前几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还在正南,今天正午放学,正午太阳却在正北了。据此完成1~3题。
1.该中学可能位于(  )
A.海口       B.济南        C.杭州        D.合肥
答案 A
解析 该地正午太阳方位由正南转为正北,说明该地能出现阳光直射现象,且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故A项正确。
2.从理论上说,当地该日日落时太阳的方位是(  )
A.正西        B.西南        C.西北        D.正南
答案 C
解析 当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日落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C项正确。
3.该时间段内,当地学校操场的旗杆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
A.一直变长                B.一直变短
C.先变短,后变长          D.先变长,后变短
答案 C
解析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正午影长越短。该时间段内,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因而影长先变短后变长,故C项正确。
(2021·广东梅州丰顺县第一次质检)2020年4月30日,珠峰高程测量首场新闻发布会在珠峰大本营召开,这意味着我国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正式启动。右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图,图中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据此完成4~5题。

4.登顶珠峰线路中,甲乙段冰川的走向为(  )
A.东西走向               B.西南—东北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南北走向
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图中珠峰大本营位于珠峰的西北方向”可知,甲乙段冰川为南北走向,D项正确。
5.5月登顶条件优于4月,因为5月(  )
A.云雾更多                    B.气温更高
C.昼夜温差更大                D.冰雪层更稳定
答案 B
解析 云雾多不利于登顶,A项错误;珠峰海拔高,气温低,5月比4月气温高,有利于登顶,B项正确;若昼夜温差大,则不利于登顶,C项错误;5月气温更高,冰雪层更不稳定,D项错误。
(2021·广东梅州丰顺县第一次质检)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的一种状况。但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据此完成6~7题。
6.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3月20日下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
A.16:00~18:00               B.17:00~19:00
C.18:00~20:00               D.19:00~21:00
答案 B
解析 3月20日接近春分日,各地近乎昼夜平分,各地大约于地方时18时日落。根据材料,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时,对逆光拍摄最有利。即日出后2小时内、日落前2小时内拍摄条件最好,该日约在下午拍摄,因此拍摄时间应为地方时16~18时,该地比北京时间晚约1小时,故对应北京时间约为17~19时,故B项正确。
7.刺激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
A.生产技术的进步         B.企业竞争加剧
C.交通运输的发展         D.市场需求的扩大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可知,客户对逆光拍摄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需求刺激了手机厂商的开发,D项正确。
(2021·广东梅州丰顺县第一次质检)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8~9题。

8.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  )
A.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B.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
D.返回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
答案 A
解析 根据“暑假”“中国M地”可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为东北方向日出、西北方向日落。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因此,从M地出发到中途点间,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点至N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N地返回至中途点间,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点至M地间,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小丹的座位始终位于东侧或南侧。去N地途中,小丹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中,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路段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不需要拉窗帘。
9.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  )
A.乌鲁木齐(43°N,87°E)
B.武汉(30°N,114°E)
C.哈尔滨(45°N,127°E)
D.成都(30.5°N,103°E)
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据此推算出当地地方时的日出时间为5:15。再根据北京时间(120°E)5:40与当地地方时5:15的时差计算经度差,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
洞穴潜水对水中能见度要求较高,最深可潜至60米深水域。墨西哥东南角尤卡坦半岛东岸城市坎昆(21°1′N,86°51′W)的滨海地带分布有石灰岩天然井,天然井与海洋有裂隙相通,洞穴内光影迷离,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探索。图一为天然井分布区气候资料图,图二示意天然井的剖面。据此完成10~11题。

10.该地吸引洞穴潜水爱好者的最佳时期是(  )
A.3~4月     B.6~7月     C.9~10月     D.12月~次年1月
答案 A
解析 洞穴水含沙量越小,水中能见度越高,越有利于潜水。读图一可知,该地2~4月降水最少,河流携带的泥沙最少,故此时洞穴水的泥沙含量最少,有利于潜水,故A项正确。
11.夏至日北京时间5:00时,某潜水员在竖井中看到阳光照在井壁的(  )
A.东北侧         B.西北侧         C.西南侧         D.东南侧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该地的经度为86°51′W,位于西六区,比北京时间晚14小时,北京时间5:00时,该地时间为15时。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则太阳位置偏北;当地时间15时太阳位置偏西,故太阳从西北方向照射,会照亮竖井的东南侧,故D项正确。
(2021·广东茂名五校联盟第一次联考)五一假期,几位同学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进行地理研学旅行。下图为该研学地点的地形示意图,北京时间14时42分他们到达甲处。读图回答12~13题。

12.同学们在行进到乙处时,遇到突发的泥石流,正确的逃生路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B
解析 当发生泥石流时,应沿着与泥石流运动大致垂直的方向往上逃生。读图可知,②线与泥石流运动方向大致垂直,且向海拔高处延伸,B项正确。
13.同学们一到甲处就集体留影,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  )
A.西南方        B.东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答案 A
解析 为了避免阳光刺眼的干扰,他们应尽量避开面向太阳的方位,根据材料“北京时间14时42分他们到达甲处”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位,应尽量避开面向西南方,A项正确。
(2022·苏州高三期初调研)北京时间2020年5月27日11时,中国八名测量登山队员再次从北坡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27°59′N,86°55′E)。在峰顶停留150分钟,将测量觇标立于珠峰峰顶,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珠峰高度进行精确测量,并顺利返回。下图为珠穆朗玛峰地理位置与测量工作图。据此完成14~16题。

14.与珠峰南坡相比,北坡(  )
A.雪线海拔较低          B.冰川数量较少
C.自然带更丰富          D.河谷发育更多
答案 B
解析 结合已学知识,珠峰南坡山麓地带为平原,北坡山麓地带是青藏高原,南坡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北坡处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北坡雪线高,A项错误;北坡冰川数量少,B项正确;北坡相对高度小,自然带分布数量少,自然带简单,C项错误;北坡不利于河谷发育,D项错误。
15.测量登山队员在峰顶不宜停留过久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紫外线强烈            B.地势陡,易发生雪崩
C.气象条件复杂,风力大          D.积雪厚,队员行动不便
答案 C
解析 珠峰峰顶海拔高,且峰顶下垫面光滑,无任何阻挡物,风力强劲,如果测量登山队员长时间停留在珠峰峰顶极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C项正确;紫外线强烈可通过防护服解决,A项错误;峰顶地形相对较平坦,不易发生雪崩,B项错误;积雪厚不是队员停留时间短暂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16.历史上多次珠峰登顶都选择在5月份,其主要原因是此时(  )
A.太阳高度大,气温较高          B.白昼时段长,用时充足
C.冰雪消融多,线路安全          D.季风转向期,风雪较少
答案 D
解析 选在5月份登山,主要是因为此时是季风转向时期,风雪天较少,D项正确;此时太阳高度不是最大,另外气温高,上升气流强,大气不稳定,不利于登山,A项错误;5月份不是白昼最长的时候,B项错误;冰雪消融不利于行走,线路不安全,C项错误。
(2021·天津南开高三期中)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验证CO2对温室效应的作用,用玻璃瓶设计了以下实验(图一)并获取了相关数据(图二)。据此完成17~18题。

17.从实验数据可知,CO2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是因为它(  )
A.通过化学反应,向大气释放热能
B.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使大地增温
C.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
D.破坏臭氧层,增强地面的紫外线
答案 C
解析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对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吸收很少,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通过大气层到达地面,被地面吸收;地面吸收热量后以长波辐射射向大气,由于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长波辐射,导致大气增温,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有增强作用,C项正确。
18.小组认为两组实测数据的差距与预估相比不够显著,下列改进措施合理的是(  )
A.将实验的玻璃瓶悬空放置          B.在瓶底部添加等量的沙土
C.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部          D.将统计图纵坐标间隔扩大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实验目的主要是证明CO2对温室效应的作用。将瓶子悬空放置,不能增强CO2的保温作用,A项错误;在瓶底部添加等量的沙土,可以增加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从而增加CO2的保温作用,B项正确;将温度传感器放至瓶底,测量的不是空气的温度,C项错误;将纵坐标间隔扩大不能使实测数据变化,D项错误。
图一是福州某山区自然村及周边区域示意图。该村户籍人口160余人,农产品基本自给自足,没有通公路,日用品主要靠人力通过简易山路运上山,村民收入来源较少,生活水平低,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缺乏。国庆期间,某中学地理考察队从山下出发,花费2个多小时徒步到达图一区域开展考察活动,并拍摄了图二照片,考察发现该地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环境承载力小。据此完成19~20题。

19.推测图二照片拍摄的大致时刻为(  )
A.5:00         B.7:00         C.17:00         D.19:00
答案 C
解析 图二照片拍摄的日期是国庆期间,10月初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日出在6时后,日落在18时前,A、D两项错误;由等高线图中的湖泊形状,可知照片中陆地向湖泊凸进的部分位于湖泊西侧,而此时太阳恰与之位于同侧,即太阳位于偏西的位置,故B项错误,C项正确。
20.关于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热充足                    B.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地形较平坦                  D.不易受台风侵扰
答案 D
解析 关于该自然村早期选址的有利区位条件,图中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形较平坦,C项不符合题意;位于向南的山地阳坡上,光热充足,A项不符合题意;靠近河流,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B项不符合题意;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易受台风侵扰,D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共50分)
21.(2021·北京海淀期中)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雀儿山是四川省著名高山,主峰海拔6 168米,冰川广布。近年来,科研人员对该地区的环境变化进行了考察和研究。

[地理位置]
(1)描述雀儿山的地理位置。(4分)
[冰川面积]
科学家基于遥感数据、实地观测等数据对雀儿山地区的冰川面积变化开展研究。

(2)读图一、图二,概括近三十年间雀儿山冰川面积的变化。(4分)
[土地类型]
图三为雀儿山东坡达曲河下游某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

(3)说出与1975年相比,2003年该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4分)
[生态环境]
生态脆弱区是指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弱、易退化且难以恢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干湿交替、农牧交错、森林边缘等地理环境过渡地区。
(4)说出雀儿山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主要表现,并说明其原因。(6分)
答案 (1)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金沙江和雅砻江河谷地区之间等。
(2)冰川面积减小;冰川退缩程度在不同海拔地带及不同坡向地带有地区差异;如海拔4 900~5 300米左右地带和北坡的冰川退缩程度较大等。
(3)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裸地面积、湖泊面积增大;出现耕地等。
(4)土壤易流失,森林减少、草地退化等。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发育慢,地势起伏大,土层浅薄,植被稀疏,生长缓慢,冰川退缩对区域水资源造成影响等。
解析 第(1)题,地理位置的描述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关位置等方面描述。由图示可知,雀儿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金沙江和雅砻江河谷地区之间等。第(2)题,近三十年间雀儿山冰川面积的变化结合图中不同海拔、不同坡向的信息说明。由不同海拔带的冰川面积变化图可知,冰川退缩程度在不同海拔地带有地区差异,如海拔4 900~5 300米左右地带冰川退缩程度较大等;由不同坡向的冰川面积变化图可知,不同坡向地带有地区差异,北坡向变化大;总体上冰川面积减少。第(3)题,结合图例看图可以看出,与1975年相比,2003年该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林地、草地面积减少;裸地面积、湖泊面积增大;出现耕地等。第(4)题,生态环境主要指该地自然地理环境,脆弱性主要是该地生态易遭到破坏且不易恢复,从该地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角度进行分析。雀儿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区,金沙江和雅砻江河谷地区之间,海拔高、气温低,土壤发育慢;地势起伏大,土层浅薄;坡度大、气温低,植被稀疏,生长缓慢,所以土壤易流失,森林减少、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冰川退缩,使得该地水资源减少,加剧植被退化、土壤退化。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台州湾两岸滩涂宽广平缓,近30年来经历过多次较大规模的围垦。下图为台州湾部分围垦区位置示意图。为解决围垦区土地盐碱化问题,当地农民在耕作区每隔10米开挖横向排水沟渠,并于两侧筑土墩抬高作物种植地面。

(1)分析在台州湾沿岸进行围垦的自然原因。(4分)
(2)分析围垦区土地盐碱化严重的自然原因。(4分)
(3)分析围垦区域“开沟渠,高筑墩”对减轻土地盐碱化的作用。(6分)
(4)简述当地大规模围垦滩涂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4分)
答案 (1)台州湾沿岸滩涂广布,水域浅,围垦工程量小,成本低;滩涂淤沙丰富,用以填海围垦的物料资源充足。
(2)地势低平,滩涂受海水(潮流、海浪)倒灌影响大;地下水易受海水回灌影响;滩涂区含盐地下水埋藏浅。
(3)开沟渠:利于排水排盐。高筑墩:增强地表排水排盐能力;减少地下水对地表盐度影响;减少作物根部与地下水的接触,防止含盐地下水对根系发育的影响。
(4)湿地面积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水、土壤污染加剧。
解析 第(1)题,围垦一方面需要浅水水域,另一方面需要填充物料。台州湾沿岸滩涂广布,水域浅,围垦工程量小,难度小,成本低,淤沙丰富,用以填海围垦的物料丰富。第(2)题,滩涂地势低平,海水(潮流、浪)倒灌影响大,且地下水易受海水回灌影响,地下水盐度高。第(3)题,滩涂地含盐分多,开沟渠,高筑墩都利于排水排盐。同时,高筑墩能减少地下咸水对地表土壤影响,减少作物与地下水的接触。防止含盐地下水对根系发育的影响。第(4)题,因开垦滩涂,会导致湿地面积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发展农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导致水、土壤污染加剧。
23.(2020·山东高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 km2(图一),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二),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6分)
(2)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4分)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任选一区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4分)
答案 (1)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2)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
(3)(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
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
解析 第(1)题,据材料“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中游的风沙区”“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分析,冬春季节大风将沙丘(风沙区)的沙尘吹到河道堆积,提供了丰富的沙源;当地夏秋季节降水集中且多暴雨,侵蚀搬运能力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汛期河流水量大,将河道泥沙搬运走,因此形成高含沙水流。第(2)题,3月份河流流量增加主要是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积雪融化缓慢,河流水量增加较慢,流速较缓,输沙能力弱,因此输沙率小;而7月、9月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强度大,流速较快,侵蚀力强,输沙能力强,输沙率高于3月。第(3)题,从黄土丘陵沟壑区分析,黄土丘陵沟壑区位于上游,“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应该修建淤地坝、谷坊等沟道坝系建设,采取固沟措施;对缓坡可以修建水平梯田、挖鱼鳞坑,改变坡度,减轻水土流失,减少泥沙入河;针对植被稀疏,可以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坡育林育草,修建护坡林、沟头防护林等,蓄水拦沙。风沙区位于中游,“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对此可以设置草方格沙障,采取工程措施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汛期引洪水恢复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治理风沙。冲积平原区位于西柳沟下游,地势低平,河道蜿蜒,汛期会泛滥成灾,因此要疏浚河道,提高泄洪能力,减轻洪涝灾害;下游分布有农田,当地水资源较缺乏,引洪可以增加灌溉水源,汛期可以引洪淤地,为农田提供肥沃土壤,减少泥沙入黄。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理实践力 高考总复习 地理首选用卷
  • 上一篇:2023届高考总复习地理首选用卷-特
  • 下一篇:2023届高考总复习地理首选用卷-特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