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地域文化)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是( )
A.气候 B.植被 C.河流 D.土壤
4.(地域文化)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是( )
A.地形封闭 B.聚居民族多
C.交通便利 D.经济实力强
5.(地域文化)关于该文化圈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 ②河流众多水量大,季节变化小
③先民们的生活稳定安逸 ④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旱涝灾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3.C 4.D 5.C
【解析】3.读图可知,湖南省湘江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地大多临近河流,且龙元素体育非遗占到体育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表明水源条件对体育非遗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河流是对该文化圈体育非遗分布影响最大的自然因素,C符合题意;湖南省湘江文化圈内气候、植被、土壤差别不大,不是影响体育非遗分布的最大自然因素,排除ABD。故选C。
4.材料信息表明,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经申报批准后,方可列入各级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此进入体育非遗名录除了存在有特色的传统民间体育活动外,还需要有经济势力进行挖掘、保护、申报,与其它地区相比,长沙市经济实力强,对体育非遗挖掘、保护、申报能力强,这是长沙市成为体育非遗密集区之一的重要条件,D符合题意;长沙处于湘中河岸平原地区,地形并不封闭,不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因此排除AB;长沙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活跃,有可能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保留,排除C。故选D。
5.当地农耕文化发展历史悠久,以种植业为主,对水源的要求较高,而当地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因此多旱涝灾害,材料信息表明,龙常被先民视作“雨水之神",因此当地先民祈求“雨水之神",希望风调雨顺,这是湖南省湘江文化图中龙元素体育非遗比重大的地理背景,①、④符合题意,②不符合题意;当地先民们往往靠天吃饭,而当地气候变化大,常出现旱、涝灾害,因此当地先民们的生活并不稳定安逸,如果生活稳定安逸,也无需要祈求“雨水之神",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点睛】我国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且年际变化大,使得旱涝灾害频发。有的年份夏季风(副高势力)偏弱,雨带就长时间滞留在江淮地区,易造成江淮地区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则会发生干旱,即南涝北旱;有的年份夏季风(副高势力)偏强,锋面雨带北跃时间提前,我国北方地区就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则易出现干旱,即北涝南旱。
(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交通是城市间要素流动的重要载体,不同的交通流模式能够反映出城市间的相互联系状况。有学者基于G省2019年9月的日平均车流量数据信息,提出了该省高速公路交通流三种模式(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的辐射功能】这三种模式中,对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起促进作用( )
A.最大的是甲模式 B.最大的是乙模式 C.最大的是丙模式 D.三种模式一样大
2.【城市的辐射功能】从丙模式判断,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存在( )
A.职能一致性 B.区域均衡性 C.空间封闭性 D.等级差异性
【答案】1.B 2.D
【解析】1.从甲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位于一般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交通流为一般交通流,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作用并不明显,A选项错误。从乙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交通流为一般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区域中心城市能起到一般城市集聚作用;从丙模式图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对于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并未起到主要作用,故一般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集聚作用最大的应为乙模式,B选项正确,C、D选项错误。故选B。
2.从丙模式图可以看到其主要交通流为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各区域中心城市之间能够产生大规模的流动,说明各区域中心城市其城市职能并不一致,城市职能相似,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流动就会减少,A选项错误。丙模式中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交通流为主要交通流,说明区域中心城市之间发展差异较大,并不均衡,B选项错误。各区域城市能够产生较大的交通流,说明各区域空间并不具有封闭性,而是具有一定的开放性,C选项错误。从丙模式中可以看到各区域中心城市间的主要交通流多为单向流动,这可能与区域中心城市等级差异有关, 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每一个城市都是一定区域的中心,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根据城市等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地区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要在我国的金融、管理、文化和交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中心和枢纽作用,在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门户作用。
(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城镇空间结构】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 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
16.【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人口规模②产业发展③建城历史④生态环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5.B 16.A
【解析】15.由图可知: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排名前两名的城市,从1990年到2018年城市用地规模增长迅速,且建成区的面积远远超过其它13个城市,由此可以判断:该城市群为典型的双核发展模式,头部的两个城市发展迅速,成为该城市群的核心城市,B正确;单核模式是城市群中只有一个中心城市,A错误;多核模式是城市群中有两个以上的中心城市,C错误;金字塔式发展模式无法判断中心城市的数量,D错误。故选B。
16.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会导致住宅区的面积增大,导致城市扩张,①符合题意;产业发展会导致工业区等的用地规模扩大,带来城市建成区的扩展,②正确;建城历史与生态环境对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的变化影响不大,③和④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知识扩展:我国经济发达的沿海省份通常都有两个或更多的核心城市。但是内陆省份,大部分都是单核,即以大城市为主,一般都是省会城市,基本都是一城独大。例如成都对四川的影响,武汉对湖北的影响,长沙对湖南的影响,西安对陕西的影响等。
(2022年新高考山东卷)双核结构是指在某区域内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及其连线构成轴线。由此引领和推动所在区域发展的一种空间结构现象。下图为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城市的辐射功能】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 )
A.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 B.在地域文化方面存在互补
C.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 D.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相近
2.【城市的辐射功能】沈阳—大连双核结构有利于( )
①促进大连市建成东北地区中心城市②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③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功能④提高沈阳和大连两城市传统工业比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1.A 2.C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双核结构是以区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门户城市两类不同功能定位的城市为主构建的,所以沈阳—大连双核结构的形成,主要是因为两城市在区位和功能上存在互补,A正确;沈阳和大连的地域文化差异较小,B错误;交通便捷且空间距离较近是两城可以构建双核结构的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影响不是影响双城结构形成的主要因素,D错误。所以选A。
2.大连市的城市定位不是东部地区的中心城市,①错误;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大连以及沿线地区的交流,能够促进沈阳—大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②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可以促进沈阳市的技术、人才等向辽中南地区流动,增强沈阳市对辽中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③正确;沈阳—大连双核结构主要是为了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能提高传统工业的比重,④错误。所以选C。
【点睛】双核型空间结构中的端点城市,即由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的区域中心城市与行使区域中心城市的门户港城功能的港口城市组合,构成了一种空间度更大、区域效应更为强烈的广义港城空间结构关系,是区域发展中的一种高效的空间结构形态。广泛存在于中国沿海和沿江地区,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双核型空间结构实现了区域中心城市的趋中性与港口城市的边缘性的有机结合,可以实现区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补。
(2022年新高考广东卷)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
(1) 【乡村的土地利用】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
(2) 【人口迁移】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
(3) 【工业与区域发展】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
【答案】(1)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村庄道路、住宅建设占用农林用地。
(2)外来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人员多;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外出务工方便;与传统农业相比,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3)发挥该村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民俗、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发挥区位优势,配合企业发展物流、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
【解析】本题以某村的2008年到2018年的发展状况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人口、农业、工业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区域认识、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素养。
(1)城市化的过程中,城镇用地的增加,使大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用来满足城镇的发展。新建企业、外来的增加,也需要征用农林用地,与此同时,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减少了农林用地的占比。
(2)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说明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当地就业机会较少,外来企业为本地提供的就业岗位极为有限。再加上Z村位于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又有高速公路出入口说明进出城市交通便利,路程较近,往返方便。在收入方面,与传统务农相比,外出打工的收入水平比较高。
(3)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发展,为增加农民收入,可以整合本村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产品,为了降低企业各种成本,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的需要。除此之外,为企业提供住宿、餐饮等一系列配套服务也可以为本地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本村落靠近城市,交通便利,可以发挥独有的区位优势配合外来企业发展物流等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企业可以开展培训,提高村民的就业能力。
(2022年1月浙江卷)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下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城市与乡村——城市】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A.I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II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I D.III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答案】9.D
【解析】9.I核心层圈与高铁站的交通枢纽关联性最强,是高铁站交通服务区域,为旅客出行提供便利、高速、便捷的服务,匹配高铁客流商业、办公,酒店住宿等。所以该圈主要功能包括交通集散、商业商贸、商务办公等。科研机构应布局在环境较好,高等教育发达的地方,A错;II圈层是对I圈层功能的补充及相关功能的延伸拓展,功能包括办公、商务、居住,以及文化、教育、医疗、产业等,B错;I核心层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所以筑密度和建筑高度更大,C错;III圈层相对于I、II圈层,在功能组织、空间结构等方面,与高铁站场枢纽关联性较弱,属于在I、II区域的兴起带动下,周边人流的聚集区域,大部分为住宅、文化、教育等,D正确。故本题选D。
【2022年高考模拟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一线城市部分街区更新改造规划,该街区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为传统中央商务区,金融机构众多。随着城市发展,该街区部分机构外迁至新兴商务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此处更新改造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主要是考虑( )
A.提升房产价值 B.优化人居环境 C.促进职住平衡 D.促进社区交流
2.高级写字楼沿主干道分布,有利于( )
A.方便货物运送 B.缓解交通拥堵 C.推动产业集聚 D.提升城市形象
【答案】1.C 2.D
【解析】1.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设计的影响因素。我国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因此提升房产价值不是增建大量住宅楼的目的,A错误;此处金融机构众多,就业岗位多,在此处增建大量住宅楼可以满足员工就近居住、就近工作的需要,有利于促进职住平衡,C正确;在满足原住民回迁的基础上仍增建大量住宅楼,并不主要为了优化人居环境,与促进社区交流关系也不大,B、D错误。故选C。
2.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分布的影响因素。此处为中央商务区,写字楼内主要为从事金融等第三产业的人员,货物运输需求量小,A错误;写字楼集中分布于主干道两侧可能加剧主干道的交通拥堵,B错误;该区域范围较小,将部分写字楼分散到支路沿线并不妨碍产业集聚,C错误;主干道关系着城市形象,且此处主干道沿线还有大剧院等标志性建筑,能与改造后的高级写字楼共同提升旧城区的城市形象,D正确。故选D。
【点睛】中心商务区的特征:高楼大厦林立,公司总部云集;作为城市经济枢纽和观光购物区域;商贸服务业发达;土地利用集约,地价房租甚高;人流汇集,交通繁忙。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聚落空间是人们长期以来对自然环境及发展需求适应的结果。专家在陕北某地调研时,将研究区内的聚落空间结构分为四种类型(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该地向阳缓坡聚落的空间结构最可能为( )
A.台地行列式 B.自由行列式 C.密集斑块式 D.线形展开式
4.与密集斑块式相比,聚落采取自由行列式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
A.降低人口密度 B.顺应自然地势 C.增加公共空间 D.提高通风性能
【答案】3.A 4.B
【解析】3.依据题意,该地为向阳缓坡,缓坡发展空间较大,可以多排行列布局,且由于是向阳的缓坡,采光充足、冬季温暖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采用台地行列式分布,依坡而上,能保证前排不会阻挡后排的光照,A正确;自由行列式适合丘陵不同坡向的组合,B错误;密集斑块式适合平坦地区,C错误;线形展开式一般布局在依靠河流而建的陡坡,沿着河流形成一排聚落,由于坡度大,难以发展成行列式空间结构,D错误。故选A。
4.自由行列式聚落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带,属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布局聚落,B正确;聚落为人口聚集地,降低人口密度不合常理,A错误;受地形限制,自由行列式分布地区公共空间较小,C错误;房屋之间只要保证一定的间距和角度,通风性能一般都能得以保证,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宗教、文化等。
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除规模扩大外,大多数也伴随着老城区街区尺度的变迁。下图为美国某城市部分街区尺度变迁示意图(三幅图比例尺相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从1895年到1980年,该市( )
A.路口增加 B.街区增多 C.路网变密 D.街面变宽
6.促使街区尺度变化的直接因素是( )
A.城市功能区布局改变 B.主要交通工具变化
C.工业布局区位的改变 D.城市经济实力变化
【答案】5.D 6.B
【解析】5.对比三幅图可知,随城市的发展,从1895年到1980年,该城市内部道路网变疏,路口减少, 街区减少,但连接城市中心的大条道路变多,A、B、C错误,D正确。故选D。
6.1895年,交通方式落后,人们以步行出行为主,此时街面窄,路网密,出行距离较短,街区面积小、数量多;随着现代交通方式的发展,街面加宽,出行距离变长,街区面积增大,便于机动车出行,故促使街区尺度变化的直接因素是主要交通方式的变化,B确。城市功能区的改变,会导致城市道路发生变化,但不一定是导致城市街面变宽,A错误。随城市的发展,工业逐渐迁往市郊,市郊的道路将增加,图示街道变化在城区,C错误。城市经济实力增强,会对老城区进行改造,扩宽老城区的道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故城市经济实力变化不是影响街区尺度变化的直接原因,而是间接原因,D错误。故选B。
【点睛】城市化的利弊:
城市化的好处:合理的城市化可以改善环境,例如:通过平整土地、修建水利设施、绿化环境等措施,使得环境向着有利于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发展的方向转变,降低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压力。作为区域发展的经济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促使生产方式、聚落形态、生活方式、价值观等的变化。
城市化的弊端:生物圈减少生物多样性;岩石圈导致耕地面积减少,土壤污染,地面下沉 ;大气圈空气污染,加剧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水圈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水质恶化;水资源短缺;酸雨 ;带来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社会保障压力加大等。
就业中心是指就业密度显著大于周边的地区。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具有缩短通勤时间和距离的潜力,即通过在外围地区提供就业岗位,减少原本可能通向中心地区的长距离通勤,以此提高通勤效率。下图示意2017年杭州就业中心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通勤效率最高的模式是( )
A.a B.b C.c D.d
8.此阶段杭州通勤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不合理 B.河流的阻断作用 C.职住空间不合理 D.交通成本过高
9.杭州提高通勤效率的措施包括( )
①鼓励小汽车通勤②增加就业中心数量③增加租赁房源④提高城市等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7.C 8.C 9.B
【解析】7.a向心型是单中心空间结构的通勤模式,通勤效率低,A错误;b离心型是指外围中心具有更强吸引力,能吸引更多中心地区的居民到外围中心工作,通勤效率低,B错误;c交叉型是指居民前往就近的中心工作,长距离通勤较少,通勤距离最短,通勤效率最高,C正确;d错位型是指居民未前往就近的中心工作,有更多中心地区的居民到外围中心工作,外围地区的居民到位于中心地区及其他外围的中心工作,通勤距离最长,通勤效率低,D错误。所以选C。
8.依据图中信息可知,此阶段杭州就业中心数量较少,且较集中,因此有部分的居民不得不长距离通勤,职住空间不合理,导致居民长距离通勤,从而通勤效率低,C正确;产业结构不合理,不会直接导致就业中心数量及分布,有可能产业结构单一但有多个就业中心,A错误;河流穿过市区,对城市交通通畅性起一定的影响,但如果就业中心足够多,对通勤效率的影响就不大了,B错误;交通成本高,则居民会更不愿长距离通勤,更易选择就近就业,D错误;所以选C。
9.提高通勤效率的措施中,若增加小汽车通勤则易导致交通拥挤,应提倡公共交通出行,提高出行效率,①错误;提高城市等级,提高的是城市服务范围,服务等级及服务的种类,对于交通的通勤效率不直接产生影响,甚至如果城市规划不合理,可能带来更大的城市问题错误④;若增加就业中心数量,合理化职住空间分布,或增加就业中心附近的租赁房源,让居民就近上班,将大大提高城市通勤效率,②③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大城市内部一般分为中心商业区、行政区、工业区、文化(娱乐)区、居住区、仓库码头区、游憩区和郊区。中小城市的分区则相对简单或不明显,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是各类城市共有的、基本的功能区。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西部为呼伦贝尔大草原,中部有大兴安岭纵贯南北。2021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呼伦贝尔市为收缩型城市(人口减少),而该市所辖的满洲里市却在《内蒙古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中被规划为提质扩张型城市。提质扩张型城市坚持“精明增长”,依据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下图为呼伦贝尔市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呼伦贝尔市人口收缩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产业衰退 C.地处偏远 D.大城市虹吸
11.满洲里市被规划为提质扩张型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能源工业较为发达 B.草原畜牧业潜力大 C.生态旅游前景广阔 D.边境贸易发展迅速
12.“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人口密度 B.城市等级 C.城市面积 D.服务范围
【答案】10.C 11.D 12.C
【解析】10.呼伦贝尔处于我国北部边陲地带,其中部又有大兴安岭贯穿,由于距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较远,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大量人口外迁,故其城市人口开始收缩,C选项正确。呼伦贝尔因呼伦贝尔大草原而闻名,该地畜牧业较为发达,并非因资源开采而人口密集, A选项错误。该地区以农业为主,第二与第三产业比重相对较小,并未出现产业衰退的现象,B选项错误。大城市虹吸效应,主要是因距大城市近,与大城市间经济差异显著,使得人口向大城市迁移的现象,从图示位置可以看到呼伦贝尔位于我国边陲地带,其周边并未有经济发达地区存在,受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影响较小,D选项错误。故选C。
11.从图中可以看到满洲里位于中国与俄罗斯的边境地区,向西距离蒙古也较近,其突出的边境位置使得该地发展边境贸易最为适宜,D选项正确。满洲里地区能源资源分布较少,能源工业并不发达,A选项错误。草原畜牧业属农业,城市主要是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农业发展潜力大,不利于扩张型城市发展,B选项错误。该地区位于我国边境地区,距离东部大城市地区较远,对游客的吸引力相对较弱,C选项错误。故选D。
12.提质扩张型城市坚持“精明增长”,依据城市资源环境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精明增长”其主体强调在城市合理空间范围内,提高其城市土地空间的利用效率,故“精明增长”限制了城市面积的扩大,C选项正确。“精明增长”仍然是强调增长,城市人口增多,只是限定了城市的面积,促进城市人口密度上升,A选项错误。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与其地理位置、资源条件、交通及人口条件有关,与城市扩张方式并无关联,B、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虹吸效应,指的就是很多大城市利用自身的资源,教育,医疗优势,对于一些弱势省份和城市实现降维打击,从而将弱势地区城市的很多人口,资源还有一些廉价劳动力吸纳到自己的圈子当中。
2005-2015年,郑州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周边国家中心城市相邻边界方向上辐射范围呈缩小趋势,但缩小的速度明显下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主要是因为郑州( )
A.地理位置优越 B.制造业发达 C.文化底蕴深厚 D.为区域政治中心
14.2005-2015年,郑州与周边国家中心城市相比,其辐射带动作用( )
A.减弱趋缓 B.减弱加快 C.增强趋缓 D.增强加快
【答案】13.A 14.A
【解析】13.在国家中心城市定位中,明确指出郑州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京港高铁等都从郑州穿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故选A,其余的B、C、D选项不是郑州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
14.郑州与周边国家中心城市相比相邻边界方向上辐射范围呈缩小趋势,说明郑州的辐射带动作用减弱,但缩小的速度明显下降,说明了其辐射带动作用减弱趋缓。故选A。B、C、D排除。
【点睛】国家中心城市是中国城镇体系规划设置的最高层级。目前,被明确定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地方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对河南的发展具有以下助推作用:引领中原城市群发展、助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提升河南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开放型经济健康发展;提高河南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等。
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建成区边缘村庄的土地逐渐由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这些村庄原本位于城市的周边地带,随着城市的扩张,村庄和城市的相对距离逐渐缩短。当相对距离接近零时,村庄便成了“城边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一般而言,“城边村”承接的主要部门是( )
A.旅游业 B.金融业 C.制造业 D.餐饮业
16.“城边村”面临的主要社会问题是( )
A.外来人口多,社会秩序压力大 B.规划不合理,基础设施落后
C.居民受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低 D.产业集中,环境污染严重
【答案】15.C 16.A
【解析】15.结合材料信息“随着城市的扩张,村庄和城市的相对距离逐渐缩短。当相对距离接近零时,村庄便成了“城边村””可知,一般而言,“城边村”位于城市边缘,土地租金较低,交通较为便利,可承接城市的制造业,且在城边村发展制造业对城区内的环境、交通拥堵等影响相对较小,C正确。“城边村”所在地区旅游资源不一定丰富,A错误。金融业应布局在城市金融信息获取便利、交通发达的中心城区附近,B错误。餐饮业应布局在人口流量更大的内城地区,D错误。故选C。
16.结合上题及材料分析可知,一般而言,“城边村”所在地区地处城乡接合部,距离城市较近,房屋租金较低,同时制造业较为集中,可吸引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社会秩序压力大,A正确。无信息表明“城边村”所在地区规划不合理以及居民素质低,BC错误。产业集中,环境污染加剧属于环境问题而非社会问题,D错误。故选A。
【点睛】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环境恶化、资源危机;城市发展带来的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噪音污染、交通拥堵、治安恶化等多种“城市病”。
下图为北京西部郊区某古村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该村落( )
A.村庄面积约为30km2 B.面积最大的停车场在村西南
C.历史院落分布较集中 D.因地处平原地区,耕地广阔
18.该村落公共用地占比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闲置的土地较多 B.便于开展大型集市活动
C.满足村民的出行 D.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答案】17.C 18.D
【解析】17.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村庄的面积约为15万m2,A错误;面积最大的停车场在村东南,B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历史院落主要集中分布于村庄中部,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耕地面积较少,D错误。所以选C。
18.根据材料信息“北京西部郊区某古村落”可知,该地为北京西郊的某古村落,公共用地占比较高,可以有利于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D正确;农村闲置的土地面积较少,A错误;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该村落有集市,B错误;满足村民出行所需的公共用地的量较少,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1、自然因素,土地利用直接受制于自然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矿藏、景观和位置等。2、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决定了不同土地利用的物质基础,而不同的经济因素则决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结构及如何利用。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投入水平等。3、制度因素制度、人口、法规、政策、教育、技术乃至风俗和宗教都对土地利用构成较大的影响。其中,土地制度、人口和国家政策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尤其明显。
地处鄂西北山区的某村落依河而建,周边森林茂密、磷矿丰富。该村通过多种发展方式,由一个偏远落后的山村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幸福村,实现乡村振兴。下图示意该村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该村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是( )
A.人才众多 B.资源丰富 C.技术先进 D.市场庞大
20.20世纪90年代初,该村实施横向兼并的主要目的是( )
A.延缓资源枯竭 B.实现综合开发
C.降低运输成本 D.提高经济效益
21.该村发展历程对乡村振兴的突出启示是( )
A.积极发展矿产开采 B.禁止开发森林资源
C.做好区域产业规划 D.开展乡村合理布局
【答案】19.B 20.D 21.C
【解析】19.根据图示可知,该村的发展经历了开办碘矿厂—购买碘矿开采权—开发水电站—依托水电站和山林资源—优质水源发展白酒,都是在丰富的资源基础上发展的,B正确。该地为山村,人口数量不多,素质不高,人才较少,市场较小,A、D错误。该村为偏远落后的山村,人才较少,技术较落后,C错误。故选B。
20.图示没有信息反映出该村资源枯竭,A错误。实施横向兼并只是扩大了该村矿产的数量,没有信息表明采取了措施实现了综合开发,B错误。工厂布局在该村,购买周边的碘矿需运输到该村进行冶炼加工在运输到市场,运输成本增加,C错误。实施横向兼并可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利润,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D。
21.该村在1996年后侧重于开发生态旅游和白酒等行业,不是一直都在发展矿产开采,且发展矿产开采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A错误。该地依托山林发展了生态旅游,开发了森林资源,B错误。该地依托当地的碘矿、水稻、森林等资源进行产业的规划,促进了经济的发展,C正确。材料没有信息表明开展乡村合理布局,D错误。故选C。
【点睛】发展乡村经济的措施:
1.做强做精乡土特色优势产业。可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合理保护和开发地方农产品品种。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发展转型和农民致富的重要渠道。
3.要充分利用田园风光、自然生态和资源禀赋优势,建立旅游、文化和生态的融合发展模式,促进农牧共同发展。
4.通过乡村旅游使农产品商品化、特色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使农特产成为旅游产品。
5.发展智慧农业和创意农业。
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将城市中的人和物的信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组织,通过网络获取并传输海量数据,借助云计算进行实时处理:并将结果反馈到控制系统再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例如自动识别河道垃圾,自动监测工业、城市噪音,智慧监测交通压力等、使城市环境变得更加宜居。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2.能对河道垃圾自动识别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信息技术是( )
A.地理信息系统 B.互联网技术 C.北斗定位系统 D.自动识别技术
23.智慧城市的发展直接( )
A.推动城乡交通建设 B.缓解城市热岛现象
C.提高城市居民素质 D.促进城市精准管理
【答案】22.A 23.D
【解析】22.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球表面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的计算机系统,因此能对河道垃圾自动识别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A选项正确;互联网技术指在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建立的一种信息技术,其不能直接用于对河道垃圾自动识别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B选项错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导航和定位等,没有分析和处理功能,C选项错误;自动识别技术就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并提供给后台的计算机处理系统来完成相关后续处理的一种技术,如条码识别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等,没有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功能,D选项错误。故选A。
23.根据材料可知,智慧城市的发展可以监测交通压力,对于推动城乡交通建设作用不大,A选项错误;对城市进行智慧化管理和运行,城市内的工业和人口数量没有发生很大变化,因此不能缓解热岛现象,B选项错误;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与城市居民素质无关,C选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智慧城市运用数字城市技术,对城市中的人和物的信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组织...而实现城市智慧化管理和运行,说明智慧城市的发展具有精准定位、实时处理等功能,可促进城市精准管理,D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智慧城市狭义地说是使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尤其是信息技术手段改善城市状况,使城市生活便捷;广义上理解应是尽可能优化整合各种资源,城市规划、建筑让人赏心悦目,让生活在其中的市民可以陶冶性情心情愉快而不是压力,总之是适合人的全面发展的城市。
行道树是指种在道路两旁及分车带,给车辆和行人遮荫并构成街景的树种。史料记载我国早在周代就开始种植行道树,是世界上种植行道树历史最悠久、数量最多的国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我国周代时期行道树的主要作用是( )
A.吸烟滞尘,美化环境 B.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C.分隔行车道和人行道 D.标记道路位置及范围
25.为让行道树效益更明显,城市内部最适合种植行道树的区域是( )
A.较窄分车带 B.交通绿岛 C.森林公园 D.十字路口
【答案】24.D 25.B
【解析】24.因在周代地区没有机动车等现代交通工具,且当时城市化水平极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较少。因而行道树的主要作用不可能是“吸烟滞尘,美化环境”或“分隔行车道和人行道”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故ABC错误,因周代人类对环境影响较小,道路和其他区域标志不明显,行道树最有可能作为“道路位置及范围”的标记,因而D正确。故选D。
25.在较窄分车带种植行道树会加剧交通拥堵,占用土地,A错误;栽种在交通绿岛,在夜晚可以起到遮挡对面车辆灯光的作用,B正确;栽种在森林公园起不到应有的作用,C错误;十字路口交通繁忙,不适合种行道树,十字路口两侧可以种植,D错误。综上所述,故选B。
【点睛】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素,造成城市“高温化”。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温度图上,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象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形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因素有城市下垫面、人工热源、水气影响、空气污染、绿地减少、人口迁徙等多方面的因素。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中的住区逐渐出现建筑设施老化、环境风貌杂乱、治理水平低下等问题,成为居住品质低下的老旧住区。城市老旧住区的空间分布与建设时序、功能区划、土地价格等因素息息相关,且老旧住区具有“传染”性,呈集聚分布态势。下图示意哈尔滨市区街道层面的老旧住区空间分布。
(1)推测哈尔滨老旧住区的主要住户类型。
(2)判断甲地附近主要的城市功能区类型,并说明该地住区老化严重的原因。
(3)哈尔滨老旧住区多呈现集聚分布态势,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4)有人建议有序引导老旧住区住户向松花江北岸迁移,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答案】(1)长期居住的老年人(原住民);中低收入的住户;就近工作的租户。
(2)工业区。哈尔滨为老工业基地,郊区工业开发较早,配套住区建筑年代较长;(随着老工业基地衰败,)工厂停产、人口外迁,住区缺乏维护;改造迁移成本高。
(3)住宅区为城市规模最大的功能区,本身常常集中连片分布;同一片住区开发时间接近,老化程度相当;住区老化加速人口外迁,降低区域经济活力;(“传染”)导致邻近的住区(口碑也下降,)地价难以上升,维护动力不足,加速周边住区老化。
(4)赞同;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环境优美,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用地充足,地价较低,能够获得较大的补偿面积,改善住房品质;带动松花江北岸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不赞同;保留原住民能够保护传统街区的文化记忆;松花江北岸与主城区隔江相望,交通不便,且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程度与主城区相比存在差距;通过建设高层建筑等方式能够解决原地回迁对土地的压力等问题;搬迁将改变生活习惯,部分居民搬迁意愿较低。
【解析】本题以老旧住区的形成原因及哈尔滨市老旧住区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老旧住区的分布、形成原因、解决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1)根据材料,老旧住区开发时间较早,推测部分留在老旧住区的住户为尚未搬迁的老人。由于老旧住区居住品质较低,推测其租金较低,有部分中低收入的租户。由图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商业区及部分工厂亦分布于此,且早期的工厂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所以就近工作的住户也留在老旧社区。
(2)甲地位于近郊,住区老化程度呈现孤岛状高值。哈尔滨为东北老工业城市,郊区适合发展工业,早期的工厂“占地面积较大,在厂房附近配建了住宅,随着时间推移以及工业的衰败,工厂“周边的住区逐渐老化。
(3)首先,根据所学知识,住宅区为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本身多呈集中连片分布。其次,为降低联系成本,城市的开发往往是连续蔓延式,同一片住区开发时间接近,老化程度相当。根据材料,旧住区具有“传染”性,这可能由于老旧住区地租较低、口碑较差,导致一整片区域的吸引力较弱,附近的其他住区也开始疏于管理维护,加速周边住区的老旧。
(4)回答赞同:由图知老旧住区集中分布在松花江南岸主城区,迁至松花江北岸可以疏解住宅用地空间,减轻中心区的土地压力;松花江北岸开发晚,受工业发展影响小,故北岸环境优于南岸,因开发晚,住区的老化程度低,开发潜力大;松花江北岸空间大,地价相对较低,搬迁至江北可获得较大的居住面积,改善住房条件;搬迁至江北可促进江北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回答不赞同:由于江北为新建区,在初期,基础设施与生活便利程度与主城区相比存在差距;与原居住地有松花江相隔,交通不便;搬迁带来的生活习惯的改变,使部分居民,特别是年纪较大的老人不愿搬迁;为保留对原传统街区的文化记忆而不愿搬迁;可以采用建设高层建筑的方式来缓解土地压力大的问题等。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关中平原自然条件优越,乡村聚落内部形态呈团聚形。1995年以前区域内粮食以自给为主,农户耕作半径影响了土地开发强度,形成了以聚落为中心的环形土地利用带。下图为1995年前关中平原乡村聚落分布及发展阶段模式示意图。
(1)从开发强度的角度,说明关中平原乡村聚落开发初期土地利用方式空间分化的原因。
(2)说明图中关中平原乡村聚落两个阶段土地资源利用状况发生改变的原因。
(3)有学者推测,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和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关中平原乡村聚落会逐步合并,形成以少数较大聚落为核心的乡村聚落体系。请说明这种推测的合理性。
【答案】(1)初期,关中平原人口较少,聚落少,密度低,生产技术较落后,耕作半径有限(小),聚落位于耕作半径中心。随着距聚落距离增大,土地开发成本增大(交通时间延长、交通费用和管理难度提升),开发强度减小,依次分化出园地、高产土地、中低产土地,在耕作半径之外,形成非耕地利用及荒地。
(2)人口的不断增加,农产品需求不断增长,农业技术提高,人们将原中低产田和荒地改造为高产田;农业耕作半径有限(小),为了就近耕作,部分人口迁入到聚落之间的原荒地之上,将之改造为聚落用地。
(3)生产力水平提升,机械化程度提高,农业生产半径增大,粮食可跨区域流通供给,乡村聚落受农业生产半径限制减小;人口增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乡村聚落合并,可以整合土地,节约土地资源。
【解析】本大题以关中平原乡村聚落分布及发展阶段模式示意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聚落的形成、变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从图中看开发初期土地利用方式分为园地、高产土地、中低产土地和非耕地等几种类型,产生这种分化的的原因与人口数量、生产力水平、交通都有关系。早期,此区域人口较少,生产能力、生产技术较落后,交通落后,耕作范围有限,聚落主要位于耕作半径中心,距聚落越来越远,开发能力越来越低,开发强度不断减小,并从聚落中心向四周由强到弱依次分化出园地、高产土地、中低产土地,在耕作区域之外,分布着非耕地及荒地。
(2)从图中看,从开发初期到现在,园地、高产土地所占范围增大,中低产土地和非耕地减少甚至消失。这种变化与人口数量、生产力水平、交通都有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开发能力增强,开发利用土地范围扩大,开发强度较低的土地变少;改造土地能力增强,难利用土地也被开发利用起来;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变多,粮食需求增强,客观上也需要增强土地开发强度,增大耕地面积,使土地资源利用发生了变化。
(3)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生产能力、生产效率越来越高,交通条件越来越好,农业生产不是必须紧邻居住地,使乡村聚落对耕地位置的依赖降低,有利于合并;同时聚落合并可以减少建筑物对优良土地的占用,释放更多耕地资源,缓解土地资源日趋紧缺的状况。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乡村“产居一体"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业与居住功能结合的空间模式。浙江省安吉县碧门村依山而建,村落早期为田耕交织的江浙自然乡村格局。上个世纪80年代,碧门村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竹制品加工业。如今,当地80%以上的常驻劳动力在从事竹加工相关产业,包括竹凉席和各种竹子衍生品,产业链分工日益完善,形成以“家庭作坊”“个体工业”为主导的“产居一体”空间格局。图为碧门村下辖青山村、中心村的产业和居住用地分布情况。
(1)比较青山村和中心村“产居一体"用地空间分布的异同。
(2)分析碧门村“产居一体”形成的有利条件。
(3)简述青山村“产居一体”的效益。
(4)请你为“产居一体”模式下推动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相同: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不同:青山村:以大型竹加工工厂为中心集聚分布:中心村:沿道路交通轴线分布集聚。
(2)村落依山而建,土地资源有限:技术含量低,对大型设备依赖不大,生产规模小,占地面积小:以家庭个体生产为主;低污染、轻噪声,对家庭生活影响小。
(3)产居用地共享空间,集约利用土地;共享市政基础和服务配套设施,减少流动性损耗;有利于生产人员和生产资料的短距传递,降低单个经营体的运行成本。
(4)延长竹加工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优化“产居一体”合作模式:合理布局,避免产居功能失衡;发展相关产业,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如适度开发工业景观、休闲农业、生态旅居等;增设乡村服务设施,兼顾产业与生活配套
【解析】本题以乡村“产居一体”的相关图文材料为素材设置问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1)结合材料读图分析,两地相同点表现在都具有明显的集聚特征;不同点表现为青山村以凉席厂、家具厂等大型竹加工厂为中心集聚分布;中心村沿主要道路分布集聚。
(2)结合材料分析,“产居一体"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业与居住功能结合的空间模式,碧门村依山而建,土地资源有限;竹产业技术含量低,对大型设备依赖不大,生产规模小,占地面积小,适合家庭个体生产;竹产业污染小,噪声小,对家庭生活影响小,适合与居住区结合在一起。
(3)结合材料和图,“产居一体”的效益可以从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方面分析。社会经济效益:“产居一体”共享空间,有利于集约利用土地;共享基础服务设施,有利于节省投资;“产居一体”产业链完整,空间上集聚,有利于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行成本;生态环境效益:对环境影响小,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4)乡村振兴应体现为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具体包括合理布局生产和居住空间,优化合作模式,避免产居功能失衡;延长竹加工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附加值;积极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发展休闲农业、生态旅居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兼顾产业与生活配套;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2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进入21世纪,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已成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人口城镇化是核心,土地城镇化是载体,经济城镇化是动力.经济发展是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因素,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效应等也影响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据人口、经济和土地等众多要素的增长和相互作用关系,将区域城镇化协调水平分为四类地区,下图为2001年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
(1)简述2001~2016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变化特征。
(2)归纳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特点。
(3)列举安徽省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不断增加;低协调城镇不断减小;由以低协调城市为主转变为以中等协调城市和较高协调城市为主。
(2)总体上分布不均,东部和中部协调程度高,西部、北部和南部协调程度较低;高协调城市主要分布在上海到南京长江沿线及杭州市;较高协调城市分布在高协调城市的周边,且成片分布;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城市多位于皖南、皖北、苏北和浙南地区;中等协调城市面积最大,低协调城市面积较小。
(3)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大力发展城镇经济;加大城镇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镇运输网;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智慧城市;采取更多优惠政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等。
【解析】本题以2001年和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考查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变化特征;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发展空间分布特点以及以及安徽省提高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主要措施,考查学生对图形信息的提取能力和分析能力,考查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的核心素养。
(1)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从两幅图进行比较,分别说明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中等协调城市和低协调城市面积的变化,是增加还是减少;然后观察两年分别是以哪种协调城市面积最大,从而确定以哪种为主,学生根据图进行分析即可。对比2001年和2016年两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化中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所在的范围扩大, 说说明不断增加高协调城市、较高协调城市和中等协调城市不断增加;低协调城镇化范围减小,且2001年低协调城镇化比重较多,到2016年以中等协调城市和较高协调城市为主。
(2)考查学生对图形信的提取能力,分布其空间分布特点,首先要明确各种协调城市类型的空间位置,是东部、南部、中部或其他地区,然后归纳其空间分布不均,指出最大类型和最小类型。学生根据2016年长三角地区城镇化协调水平空间分布示意图进行归纳即可。据图可知,各种协调城镇化分布不均,从空间方位来看:其中东部和中部主要以高协调城镇化为主,而西部、北部和南部协调程度较低;从相对位置分布来看:上海到南京长江沿线及杭州市沿线主要以高协调城市为主;且较高协调城市分布在高协调城市的周边,且成片分布;而皖南、皖北、苏北和浙南地区主要以中等协调和低协调城市为主;从面积来看:中等协调城市面积最大,低协调城市面积较小。
(3)结合材料,导致不同地区城市协调类型不同,主要是经济发展、政府宏观调控、区位交通条件、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效应五个方面,那么要提高安徽省城镇化协调发展,也要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即可。一是加强城市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二是充分依托与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的优势,大力吸引长三角地区产业向该地区转移,缩短产业升级的周期,实现以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发展的战略;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智慧城市;四是制定相关优惠的政策,增加政府的服务水平,进而进一步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农村人口落户城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