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联系实际是编写高中地理教材和进行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高中地理课程一向注意这一点。新编高中地理教材应继承和发扬这一优良传统,进一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体现高中阶段应有的教学要求,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地理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运用于实践,深化他们的地理认识过程;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地理视野,扩展地理思路,培养地理应用意识,提高应用知识于实际解决现实地理问题的能力。编写教材中密切联系实际,突出学以致用,一是可以联系日常生活、社会生活的实际,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例如,天气预报、旅游、商品流通等。二是可以联系生产发展、经济建设的实际,突出地理科学促进生产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功用。例如,资源评价、对外交易、经济发展规划等。三是可以联系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深化学生对联系实际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例如,调查市场经济状况、研究乡土发展规划、开展乡土建设咨询等。四是可以联系地理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进步、民族昌盛的重要作用和古今中外地理学家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取得重大发现及贡献的事例,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热爱地理科学、树立远大志向。五是可以联系与地理科学有关的重大社会问题。例如,人口、能源、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地理实验操作与实践活动。六是可以注意与其他学科知识、文化知识的联系。促进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认识地理学的重要作用,扩展联系实际的内涵。
6、统一性与灵活性的关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仪器设备,图书资料等方面存在很多差异。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培养目标的多样化在客观上又要求课程和教材要体现多样化,以往哪种对课程、教材内容统得过死的现象必须得到改正。新教材应在高中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的统一基本要求前提下,考虑到国情的地区差异和市场经济需求,允许教材有一定灵活性。一要注意教材内容应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使多数学校的师生经过努力能教得了、学得好。二要在大纲统一要求下,可以编写各具特色、各种风格的教材,表现在教材内容上可以多样化处理,甚至涉及内容选材、体系结构等;教学要求上可以多层次,有的教材内容高于大纲,有的符合大纲要求,有的略低于大纲;练习系统可以多类型、多档次、多要求命题,内容表述可以形式多种、推陈出新,以适合城市与农村、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同欠发达地区不同情况的需要。三要加强教学大纲的弹性,教学要求及内容和课时安排上要留有余地,便于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发挥教师教有所长。
7、系统性与个性发展的关系
学科课程一直是我国课程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形式,其特点强调知识结构和系统,重视面向全体学生的相对一致性,优点是具有系统性和简约性。而活动课程的特点是强调实践活动和动手操作,重视学生的选择性和自由度,具有注重学生学习心理和个性发展的优点。这些课程模式(或类型)在义务教育初中地理教材编写中也有所体现。新编高中教材应认真研究和吸取这些课程模式的优势,扬长避短,体现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教材设计类型、教材组织方式与教学方法有着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关系,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教师教学时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为此,教材编写要注意渗透综合观念,联系观念,整体观念,避免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简单化和僵化。根据教学目的、教学时间和教学主体情况,最大限度地利于学生掌握教材的基本内容,力图寻求、选择使学生能够较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科学文化知识的途径及方式,谋求教学方法的最优化组合。例如,直观与抽象,叙述与实例,讲解与练习,提问与思考,演示与实验等组织内容;直线式、螺旋式、问题式、归纳式等穿插编排。其目的就是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情境,提供积极思维、讨论探索、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励学生求知欲望,为学生乐学、会学,教师愿教、好教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