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5.3 土壤(2)

时间:2021-08-11 归属:高中地理上(1
  土壤的形成  首先,岩石暴露于地表,在太阳光热的作用下,与水、空气等接触,年深日久,风化成疏松的母质,释放矿物质养分,产生蓄水性,这就给土壤的形成打下基础。接着,一些微生物和低等生物开始生存,逐渐在母质中积累有机物质,这些有机质改善了母质的蓄水条件和养分条件,特别是加入了成土母质所没有的氮素养分,这样就为高等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可能性。而高等植物的生生死死,又使有机质更加丰富。有机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形成腐殖质。腐殖质胶体吸收钙离子产生凝聚作用,促使土粒团聚。在气候影响下,干湿交替,融冻变化,加上植物根系的穿插,逐渐形成具有蓄水性能的团粒结构,成土母质就发育成具有一定肥力的土壤层。

土壤

  一般土壤剖面具有以下几层:

  (一)枯枝落叶层,又叫覆盖层(只有森林土壤有这一层)。

  (二)腐殖质层,呈棕黑色。

  (三)淋滤层,色泽较淡。初高中地理网

  (四)淀积层,由上层淋滤下来的物质,淀积在这里,通常比较紧实、粘重,不透水,矿物质养分比较丰富。

  (五)母质层,多为粗糙砂粒或粘重的胶泥,不具备土壤结构。

  主要的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由于自然界成土因素复杂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土壤。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土壤
  • 上一篇:5.4 自然带
  • 下一篇:5.2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