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寒潮的概念

时间:2022-11-11 归属:大气知识
  大气中冷高压的活动相当频繁,就东亚地区来说,大约每3-5天就有一次。但是冷高压的强度在不同季节相差很大,夏季一般强度很弱,地面团上冷高压中心气压值仅有1010-1020毫巴,冬季强度可达1060一1070毫巴,甚至有的在1070毫巴以上。强烈的冷高压活动带来强冷空气侵袭,如同寒冷的潮流滚滚而来,给我国广大地区带来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围的强烈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寒潮天气过程是一种大规模的强冷空气活动过程,它能导致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牲畜和早春晚秋作物受冻,但它也有利于小麦灭虫越冬,盐业制卤等。
  我国中央气象台规定,由于冷空气的侵入使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作为发布寒潮警报的标准。但实际上,这个标准太高,尤其在南方,有时虽然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而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也会对农作物造成很大危害,但这个规定并未说明气温下降10℃的范围大小。为此中央气象台又对上述标准作了补充规定: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Tmin≤4℃,陆上三个大区有5级以上大风,渤海、黄海、东海先后有7级以上大风,作为寒潮警报标准。如果上述区域48小时内降温达14℃,其余同上时,则作为强寒潮警报标准。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寒潮
  • 上一篇:冷空气的源地和路径
  • 下一篇:江淮气旋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