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成立,使淮河流域人民获得了新生,也揭开了改造淮河的新篇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第二年——1950年,国家就领导淮河流域人民开始了治淮斗争。
根据淮河的特点,首先制订了“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的方针。这就是:上游以蓄为主;中游疏通河道,使洪水和内涝能及时下泄,并加固堤防,按实际情况也可分洪和蓄水;下游以开挖排水河道,增加泄洪、排涝能力为主。全流域范围内都积极发展灌溉、航运事业。
为了减少洪汛期间上游洪水的迅速下泄,在淮河干流和支流的上游修建了许多山谷水库。如淠河上游的佛子岭水库,史河上游的梅山水库,?负由嫌蔚哪贤逅獾è30多座大型水库和 4 000多座中小型水库,削减洪水进入中下游,起到了防洪作用,并可进行发电和灌溉;与此同时,上游广大山地丘陵区还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减少了水土流失。
在历史上最容易泛滥的中游,有些河段因河床高于支流河道及周围平地,洪水和内涝都不易通过干流排泄。因而,在中游一方面加固原有堤防,控制河水,一方面疏浚河道,开挖新的排涝河道,实行“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如新汴河、茨淮新河、怀洪新河及山东南部的洙赵新河、万福河、红卫河等的开挖和疏浚。这些工程的完成,使经常受涝的1.3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得以初步治理,2 200万亩盐碱地已有70%得到不同程度的改良。与此同时,还利用干流附近的湖泊和低洼地修建控制工程,蓄洪滞洪,如洪河上的老王坡蓄洪区,汝河上的宿鸭湖、蛟停湖蓄洪区,干流两侧的城西湖和洪泽湖,沂河下游的骆马湖蓄洪区等。在河道来不及排泄上游来水时,可以分泄一部分洪水到这些低洼地和湖泊里去,以削减洪峰,减轻河道负担,保证干流安全泄洪。
连接淮河中游支流史河、淠河和长江支流杭埠河,以灌溉为主的淠、史、杭大型工程,已于1970年底完工。这项工程主要是利用大别山东麓各水系的水利资源和淠、史、杭3条河上的梅山、龙河口、响洪甸、佛子岭、磨子潭等五大水库蓄水,灌溉江淮丘陵九县二市的大片农田,总面积12 600平方公里,耕地1200万亩。并且把淮河水系的淠河、史河与长江水系的杭埠河沟通起来,使比较干旱的江淮丘陵得到灌溉,灌区内粮食产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在淮河下游,主要是新辟入海、入江行洪水道,提高排泄洪水的能力,发展灌溉。从洪泽湖东面的高良涧向东北至黄海扁担港,开挖了一条长 170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平日可以航运和灌溉2 500万亩农田,洪汛期间可以分洪700立方米/秒的洪水,并在高良涧建立水闸,以控制苏北灌溉总渠的水量。在三河和高邮湖之间还开挖了引洪道,扩大入江水量,改善了尾闾不畅的状况。从洪泽湖向北,新开辟了淮沭新河,分淮入沂,洪汛时,可分部分洪水通过新沂河入海。在沂、沭河下游,开挖了新沭河、邳苍分洪道、新沂河等引洪河道,增加泄洪能力。从苏北射阳湖向东北开挖黄沙港等,排泄里下河洼地的积水。另外,在扬州以东还兴建了江都水利枢纽工程,干旱时,可调长江水以济淮河流域的运河两岸地区;内涝时,可抽水排涝。
对淮河的综合治理,使淮河流域的自然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在,淮河流域中上游的大、中、小水库犹如繁星密布;苏北灌溉总渠和新汴河等数十条大型骨干河道,像一条条玉带,镶嵌在辽阔的淮北平原的麦浪稻海之中;湖泊里渔帆点点,河道上百舸争流,把绚丽的淮河流域装扮得分外妖娆!
1975年8月上旬,淮河流域上游的洪汝河、沙颍河流域遭受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暴雨的袭击,形成特大洪水,洪水量超过了许多治理工程的设计标准。尽管如此,绝大部分工程都经受住了考验,发挥了最大的效能。许多水库和蓄洪区,在拦蓄洪水量超过保证水位时,确保了水库安全,减轻了洪水对下游的压力。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这些治理工程,在遇到这样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时,淮河流域人民将处于何等深重的灾难之中!由于淮河流域人民坚持治淮,极大程度地减轻了洪水灾害。洪水过后,他们迅速恢复生产,加固原有工程,提高抗洪抗涝标准,连续几年夺得了农业生产的丰收。过去“风吹黄沙满天飞”的淮北,现在很多地方都具有“岸柳成荫稻谷香”的江南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