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工业结构理论

时间:2022-12-01 归属:工业地理学
  探讨结构演化、转换的理论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理论。
  (一)平衡增长与非平衡增长
  1.平衡增长论 平衡增长论的主流思想是:不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运行中存在着两种 基本的恶性循环。一种是从资本供给方面而言,即储蓄能力小,是由于实际 收入水平低;实际收入水平低,是由于生产率低;生产率低,在很大程度上 是因为缺少资本;资本短缺,则在于储蓄能力小,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另一种从资本需求方面而言,即投资的引诱不足,是由于社会购买力小; 购买力小,是因为实际收入水平低;实际收入水平低,是由于生产率低;生 产率低,是因为在生产中使用资本少;资本使用数量少,又是因为对投资的 引诱不足,这又是一个恶性循环。 要打破这两种恶性循环,唯一的道路,就是在各部门同时投资,以平衡 增长创造需求,扩大市场。因为一个产业部门既是原材料或消费品的供应者, 又是其它部门原材料或消费品的购买者。各部门充分利用、发挥需求的互补 性,互为顾客,互为市场,就能创造和扩大市场,消除需求方面的障碍。在 供给方面,由于各部门间劳动分工的发展,垂直和水平联系的加强,社会基 础设施的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收益,这些都将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由恶 性循环向良性循环转化的可能与条件。 平衡增长,有 3 种形式: (1)平衡增长的投资计划,主要投于消费品工业(轻工业)。也就是根 据消费需求的数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投资于各个消费品部门,以保持其 横向的平衡。由于同时建立一大批生产各种不同消费品的新企业,就业机会 就会扩大,总收入就会提高,社会购买力就会增加。所以这些企业也就有可 能出售它们各自的产品,这就是因平衡增长所形成的“收入效果”。借助这 种“收入效果”,可能打破市场狭小的限制,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从而取 得内部的规模经济,使产品成本和价格不断降低,最终在市场站住脚。这种 形式被称为“完善的”平衡增长形式。其特点是根据一定的需求收入弹性, 安排轻工业各部门增长的比例,使得新创造的收入,恰好能吸收新生产出来 的产品。其前提是:平衡发展轻工业所需要的各种机器设备,靠出口农产品 以外汇进口,因而有可能把重工业的增长排除在外。整个经济所需的交通运 输、电力等基础设施的供应是有保证的,因而也可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排除 在外。 (2)把平衡投资的范围加以扩大。即把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也包括在内, 因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地区,要平衡发展轻工业各部门,往往没有交通运 输、电力等基础设施作保证。这种平衡增长形式被称为“温和的”平衡增长 形式,即许多部门都应同时扩大,但不一定按同一比例。 (3)平衡增长的范围,更进一步扩大到生产生产资料的重工业。理由是: 第一种形式的平衡增长仅限于轻工业,这种平衡,至多只能带来大规模生产 的内部经济;第二种形式的平衡,外部经济有限。只有借助于各部门普遍存 在的投入产出关系,把平衡增长的范围扩大到一切部门,而且都按同一比例 扩大,才能给整个经济带来外部经济。这种外部经济,可有效地打破上述“贫 困的恶性循环”。平衡增长理论所强调的,是这种“大推进”的平衡增长。 2.非平衡增长论 非平衡增长论则认为:大推进的平衡增长理论,不分主次和轻重缓急, 全面推进。事实上,不发达国家、地区,往往都不具备全面增长的资本和其 它资源。如果同时投资,平行发展所有产业部门,在资本、技术、市场等问 题上必然产生矛盾,互相牵制,结果搞得谁也上不去。因而认为平衡增长是 不可能的。 非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现代经济的成长,实质上是部门的成长过程。增 长首先从主导部门开始,然后扩散到其它部门。当这种部门的使命完成以后, 就被新的主导部门代替,经济增长也就进入新的阶段。因此,在一定时期内, 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产业部门进行,其它部门则利用这种部门投资带来 的外部经济而得到发展,或者说,当重点投资部门创造出新的投资机会时, 就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因此,主导部门对经济增长具有重大意义。 主导部门如何带动经济增长呢?在产业结构中,主导部门具有 3 种影 响:(1)回顾(后向)影响。即主导部门对那些向自己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的 影响;(2)前瞻(前向)影响。即主导部门对吸收其产出的那些部门的影响; (3)旁敲影响。即主导部门对所在地区地方经济和城市的影响。其中前两种影 响是主要的。确定影响效果大小的方法,是根据投入产出表计算各部门的中 间投入比率(即总产值中中间产品所占比重)和中间需求比率(即生产过程 中所需要的中间产品占总产值的比重)。研究认为,后向影响一般比前向影响更重要。因为现有和预期的需求, 是前向影响效果发生作用的一个前提。主导部门的确定,应主要从后向影响 效果方面考虑,即优先考虑后向影响效果大的部门,从需求方面形成拉力。 因此,发展中国家、地区,在着手工业化时,应从最终需求型制造业入手。 3.平衡增长论与非平衡增长论的关系 平衡增长论与非平衡增长论,各有其长处和不足。平衡增长理论,重视 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作用和互补性。其主要缺陷,是全面投资、齐头并进, 脱离了不发达国家、地区供给能力的现实可能性;非平衡增长论,强调重点 突出,有利于集中力量,取得突破。其主要缺陷是相对忽视了产业部门之间 的协调和系统总体功能的强化。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对立、而是可以相互补充 的。非平衡增长论,实质上是重点论,平衡增长论,实质上是协同论。从动 态上看,经济的健康增长和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都是重点、协调、持续稳 定增长三者有机结合的发展过程。因此,研究工业的发展及其生产结构,应 综合运用两者之长,确定适度倾斜—总体协调的指导原则。
  (二)工业结构的有序化
  1.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效应原理的有机结合 耗散结构理论,本来是在热力学领域内形成的一种理论,现在被广泛应 用于研究多种社会、经济问题,包括工业结构问题。它的出发点是: (1)任何一个系统,包括区域、国家的工业系统,都要同它的外部环境 相互作用,系统内部的一切要素,也都发生相互作用。正是系统之间和系统 内部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系统的运动和变化,而运动、变化是系统 存在的基本形式。 (2)系统都是有层次的结构。或者说,凡系统必有层次性。工业系统是 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主要子系统;而工业系统本身,又包括各个不同层 次的子系统,如轻重工业结构;重工业系统中包括采掘、原材料和制造业结 构;轻工业系统中包括以农产品为原料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这两部分组成的 结构。工业系统中,还包括行业结构,一直延伸到工业产品结构。结构层次 的划分,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但都说明系统是有层次的。不同层次的结构, 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作用不同,但彼此之间又都有内在联系。 (3)系统结构的优化,表现为系统的整个功能最优化,而不只是系统各 元素本身的最优化。但元素的重大变化,又会影响系统的整体功能。 耗散结构理论从上述观点出发,确定其基本思想是:一个远离平衡状态 的开放系统,在它同外界进行能量及分子的交换过程中,系统内部的要素结 构会引起变化,并导致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当系统的某个参数 发生变化达到一定“阀值”(即临界值)而发生突变时,整个系统就可由原 来的无序状态(或叫低级状态)走向新的有序状态(或叫高级状态)。这种 新的有序结构(即耗散结构)一旦形成,还需要不断同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 才能维持,并逐步形成一种排除外界干扰的“抗干扰力”,而保持一定的稳 定性。 从生产发展和结构演进的历史看,在生产力系统内,由于人们需求量的 自然增长,人们就需扩大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扩大,就要相应地扩大劳动 者的数量并相应增加机械力的输出,又由于人的体力是有极限的,当劳动对 象增长到极限(即“阀值”)时,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就被破坏,劳动 对象的增长,已不能导致生产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这时,机械力的扩大, 就成为系统发展的主导因素。这样,系统的要素结构,就由原来以劳动对象 为主导变量的结构,突变为以机械力为主导变量的结构,生产力系统发生了 革命性的飞跃,形成一种新的稳定结构,即以近代机械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 构。随着机械力的进一步扩大,同时要求劳动者的信息控制能力相应扩大。 而人的脑力也是有限的,当机械力增长达到一定阀值时,生产力系统中的平 衡再次被破坏,系统不再随着机械力的增长而发展,系统又由以机械力为主 导变量的结构,突变为以信息力为主导变量的结构,这时系统又发生一次革 命性的飞跃,进入一个更高一级的稳定状态。这就是系统的自组织能力。生 产力系统发展变化的动力,来源于人的需求。而人的需求是无止境的、不断 更新的,在一定空间系统内,要进一步发展生产力,创造新的产品,满足新 的需求,总要受到系统内可供要素的局限,因而必须不断与外界进行交换某 些短缺的要素,导致系统内要素结构发生新的变化。于是又开始下一个新的 循环。可见,一个区域系统,如果没有与外界的能量与分子的交换,系统内 部要素结构就会停滞,系统也就要停滞、衰败。这个道理,从人类社会经济 结构模式的演变中表现得很清楚。 人类社会不同的经济模式,可以看成是不同类型的系统。原始社会各地 区之间,缺乏任何联系,是一个孤立系统,这种系统属于无序结构,没有新 陈代谢的能力;封建社会的自然经济,是与外界极少交换的封闭系统,不但 自身的发展周期迟缓,而且吸引消化外来因素的能力也很微弱,所以只能维 持低水平的稳定有序,这是一种“死”的结构;现代社会是人口、信息、资 源大量交流的开放系统,即耗散结构系统,它能吸收消化、吞并、综合外来 因素,强化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消除发展中的混乱,因而具有很强 的生命力与抗干扰力。通过自组织机制,能减轻以至吸收一般的经济波动。 即使遇到巨大的波动,摧毁了原有耗散结构,在一定条件下,新的稳定有序 的耗散结构又可形成。所以耗散结构理论认为,耗散结构是最理想的系统结 构,既能加强各区域系统的生存、发展能力,又能导致区际关系的和谐。 一个系统耗散结构的形成,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1)系统必须是一个开 放系统。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只能自发趋向于无序。只有对外开放,从外 界投入足够的有利要素,以弥补系统内部之不足,或者是抵消系统内部消极 因素的影响,才能保持生机和活力,使无序走向有序。(2)系统必须处于远离 平衡状态。“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如果系统内各要素都处于平衡状态,供 给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生产要素替代弹性都很低,这种系统就会僵化而无 活力,从而不可能发生较大的变动,从无序走向有序。 耗散结构理论,揭示了系统的有序性问题。但它仅仅指出了开放系统只 有处在远离平衡状态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形成有序结构。如果开放系统处在 近平衡状态、甚至平衡状态的条件下,能否形成有序结构,却没有对此作出 科学的说明,从而没有揭示出处在远离平衡状态、近平衡状态、平衡状态下, 开放系统形成有序结构的共同规律,因而运用它去研究系统的有序性问题,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协同学中的协同效应原理,弥补了这一缺陷。这个原理指出,开放系统 不管是处在上述 3 种状态中的哪一种状态,要形成有序性,还必须有一条件, 即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机制比较健全。一个复杂的 开放系统,参变量数以千计,不同的参变量在系统演化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 能。其中有少数参变量(称之为序参量)对系统的运动起支配作用。当序参 量大时,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就会产生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使系统能 吸收消化外来因素,产生更大的协同效应,从而形成有序结构。反之,参变 量减小,即序参量的作用不能很好发挥或不得发挥时,各子系统、各要素之 间就难以形成协同效应,从而使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如工业系统中,主导产 业群,既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这个系统中又处于主导地位, 起着序参量的作用。在一定外部条件作用下,主导产业群得到加强时,也就 是系统的序参量增大时,就能带动其它部门也相应扩大,彼此协调发展,整 个系统就处于有序状态。 耗散结构理论的中心是系统自组织能力。但其自组织理论也只限于开放 系统的远离平衡状态。协同学则认为,系统内部存在着两种运动:(1)无规则 的独立运动;(2)有序的关联运动。当系统的协同效应能够制约子系统状态 时,关联运动占主导地位,系统就呈现出有序状态;反之,当系统的协同效 应不能制约其子系统状态时,不规则的独立运动占主导地位,系统就呈现出 无序状态。这样协同学又完善了耗散结构理论的自组织理论。 耗散结构理论的另一个缺陷是它只揭示了系统从无序到有序的机理,但 系统形成有序结构后,并不能永远保持这种状态,还存在着解体、倒退到无 序状态去的趋势。那么,系统从有序到无序又是如何转变的呢?对此未作论 述。协同学指出:一个开放系统,当它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所产生的 负熵流,使系统内部的熵减少到一定程度,从而使系统的序参量发生变化, 达到一定阀值而发生突变时,就形成有序结构。如果负熵流进一步扩大、达 到一个新的临界值时,一个有序的结构就会“失稳”,使系统内部的守恒定 律不再成立,并导致无规则运动,这样,系统就会从有序结构转变为混沌结 构。 2.对耗散结构理论的认识 耗散结构理论强调开放和不平衡的作用,从理论上论证了必须破除区域 工业系统——国民经济系统自给自足、孤立封闭、自我循环的自然经济模式。 这对区域工业结构以至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但应用于社 会、经济系统时,过分夸大开放和不平衡的作用,开放就导致有序结构的结 论,有些过于简单化。国际、区际间的能量交换,毕竟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 中进行的,是一种有目的的社会活动。这种开放、交换的规模、作用,不能 不受复杂的社会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它有促进一个系统从无 序走向有序的可能的一面,同时也存在导致无序走向更加无序的可能。资本 主义世界范围内的国际交往,并不必然地导致后进国家、地区产业结构、工 业结构的协调化和高级化。相反,关税壁垒、保护主义、垄断价格、技术秘 密,这些因素给生产要素的空间流动造成种种阻力,各民族之间的利害冲突, 矛盾激化,以至导致武装冲突的事例经常可见。 在一国范围之内,各区域系统间的关系与国家间的关系有所不同,但中 国的实践也说明,区域系统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流,并不是一个纯自然的过程, 必须有符合商品经济规律的模式、政策、体制。这一点,对落后的生产力系 统更为重要。 如果按经济发展水平,把中国最粗略地划分为东、西两个系统。多年来, 中国对西部系统工业开发的基本模式是:国家以高出西部几倍、几十倍的幅 度,向东部系统征收税利,然后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国家项目投资和 财政补贴等形式,向西部系统投入生产要素。这些要素形成的新的生产要素, 只从属于中央主管部门,在各有关中央主管部门指令下独立运行,彼此之间 不能融合,同地方原有的要素也不能融合。这种空间上的分割,导致要素运 用效率大大降低,使西部工业系统一开始就形成依赖外部输血的输血经济。 反过来,国家对西部要素的输出,又采取计划调拨、统一分配的形式,以低 于生产成本的调拨价格投入东部工业系统。这样,东西部两个系统之间的要 素交流,不是按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使系统内外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 优化组合、水乳交融,而是用硬性的指令,“抽血”后再“回血”,形成一 种抽换血机制。东西两个系统自我选择的余地都很小,既不利于西部系统的 自我发展,也不利于东部系统优势的发挥,同时还加深了东西两个系统间物 质利益上的矛盾:东部强调其创造的积累,主要不能用于自我发展,而是无 偿地转移到西部;西部则强调其廉价调出能源、原材料,用高价调入制成品, 双重价值流失,当了东部的“殖民地”。 耗散结构理论,对上述那些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注意不够,对于怎样协 调开放、交换中各方的物质利益关系,更没有从体制、政策上加以分析,有 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途径、措施。因此其运用性就受到很大的限制。 (三)工业结构的高度化 工业结构、产业结构是一个随着经济发展而变化的长过程,这种变化表 现出有序的阶段性。尽管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地区,其结 构变动具有不同特点,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结构与速度、效益存在着密切 的相关关系。结构的高度化,就是向促进速度、提高效益、更高一级的结构 层次推进。对这个问题的阐述有如下几个理论: 1.二元结构的转化 二元结构,就是在一国、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中,现代化的领域同没有 现代化的领域同时并存。在这两领域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断层。其现代化 领域与发达国家、地区的企业相差不大,而尚未现代化的领域却处于原始状 态。这种两重的非同质的产业结构,与发达国家、地区单一的同质的结构不 同,是不发达、欠发达的基本特征之一。 二元结构的具体表现是: (1)在劳动力状况上,体现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雇佣劳动者所占比重不 到 50%(发达国家一般占 80~90%),而体现前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占 50 %以上甚至更高。 (2)在劳动力市场上,同上述情况相对应,存在着两个平行的劳动力市 场:一个是为现代化大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劳动力主要是有文化、有技 术的青年;一个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劳动力的市场,主要是文化低、技术低的 中老年,甚至是童工。 (3)在企业构成上,两极分化明显:一极是雇佣几百、几千、几万人的 大型、超大型企业,一极是劳动者人数很少的小企业,两者之间的中等规模 的企业也很少。这两极在工资待遇、劳动时间、技术装备、劳动生产率等方 面,都有很大的差距。 在中国的不发达、欠发达地区,二元结构很普遍。其主要表现是多重两 极化:在企业构成上,一极是中央投资兴办起来的现代化大中型企业群,一 极是落后脆弱的地方小工业、乡镇企业。二者不仅在技术装备、生产规模上 反差对比强烈,而且彼此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区 域经济体系;在空间布局上,是少数相当发达的工业中心同外围广大的落后 地区同时并存,工业中心缺乏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在智力结构上,全民所 有制大中型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占职工的比重较高,人才不少,而在中心 城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地方小企业、乡镇工业中,技术力量奇缺,而且从 社会文化环境看,文盲、半文盲比重很高。 二元结构的形成,在西方国家、地区,主要原因是: (1)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土 地所有制,小农经济仍占统治地位,这是构成二元结构的社会经济基础。 (2)产业革命或工业化过程的特殊性。欧美国家的工业化,一般经历了 准备阶段、起飞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发展过程比较完整,是“自生型”的。 而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地区, 其工业化一般是在内部没有充分准备、经济基础还很薄弱的情况下开始工业 化历程。以农业税为主要资金来源,依靠发达国家、地区输入的技术装备, 在数量有限的轻纺部门、采矿部门、军工部门,建立起大机器工业。这些“移 植型”的大机器工业,既无能力从根本上摧毁广泛存在的自然经济,也不容 易与土生土长的自然经济相融合,于是经济的发展,始终是移植型工业和固 有产业的平行发展,也就是两种不同质的经济结构长期共存。 (3)两极化促进了两极化。两极化的经济结构一形成,各自走不同的发 展道路:中央企业靠政府投资,重点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地方工业由于资 金、技术的限制,只能发展一些劳动密集型工业,二者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二元结构是不发达、欠发达国家及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 它既是不发达、欠发达的标志之一,又以其多方面的消极影响,成为工业化 的严重障碍。淡化、消除二元结构,或者说,由二元结构向一元化转化,是 工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主要任务之一。 根据二元结构形成的原因,淡化、消除二元结构,从根本上说,是发展 商品经济,实现工农业的现代化,破除二元结构的社会经济条件。 日本曾经是西方国家中二元结构长期存在的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这种结构,在以重化工为中心的工业现代化和以原子能、电子技术为中心的 新技术革命中,受到了冲击,进入 60 年代以后就日益削弱;进入 80 年代就 基本消失。其对策主要是: (1)把实现产业结构高度化(或“先进国化”)作为发展经济的主要目 标。50 年代中期,日本工业、农业生产虽然全面恢复,但还是一个经济落后 的国家。这种落后性,不仅是工艺、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也是产业结构落 后的结果。经济发展不仅依赖于经济总规模的绝对扩张,还必须依赖于产业 结构向发达国家的类型接近,即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主要是工业结构的 重化工化。在这个过程中,日本一方面集中相当力量,建立和发展以重化工 为主的大型骨干企业,同时重视为数更多的中小企业的改造、提高。为此, 对中小企业的政策,从保护主义政策过渡到促进其现代化的政策,即促进中 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经营管理的合理化和产销的联合化。政府运用经济杠 杆,从财政、信贷、税收到提供情报咨询,多方面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消 除中小企业在劳动生产率上与大企业的差距。 (2)在全国现代化大的背景下,一部分中小企业因不能适应形势的破产 倒闭,一部分则在政府扶持下,积极进行设备投资,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开 发新产品,改善企业经营,变劳动密集型为资金或技术密集型,增强中小企 业的内部活力。 (3)在工业现代化的同时,加速农业的现代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 商品率,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其它经济活动转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从根本 上挖掉二元结构的社会基础。 (4)促进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融合。大企业为发挥规模 经济效益和专门化的优势,从资金、技术设备和人力等方面,对同自己经营 方向有联系的中小企业,进行扶持、改造,使之成为自己的零部件厂、加工 厂、协作厂。小企业也利用与大企业建立的各种协作关系,扩大生产,提高 技术,增强竞争能力。 通过上述途径,日本现在的中小企业,绝大多数已不同于过去的手工业 和家庭工业,而是用先进技术设备武装起来的、实行科学管理的、进行专业 化生产的现代型企业,它们与大企业相比,只有规模、现代化程度的不同, 分工的不同,而没有性质上的区别。这样,不同质的二元结构就转化为同质 的经济结构,促进了整体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层次的提高。 中国现在正致力于二元结构的转化,采取的主要对策有: (1)在国家的整体布局和空间政策上,坚持重点循序西移的布局战略, 使发达地区保持增长活力和增长势头,同时多方面加快不发达、欠发达地区 的发展步伐,积极开展反贫困计划,尽快消除国家的低谷地区,从而为不发 达、欠发达地区提供工农业现代化的必要的外部环境。 (2)中央企业和国家的重点建设,是国家对这些地区投资的主要接受 者,是地区生产力中先进因素最为集中的地方,要发挥它们在区域系统中的 作用,其途径主要是深化改革,提高中央企业的发展能力,增强中央企业的 近辐射功能,发展与地方经济的横向联合,将先进的生产要素向地方经济扩 散、渗透,在区域经济系统中重新优化组合,起到区域增长极和辐射源的作 用,促进地方经济一极向先进的一极过渡、转化。 (3)地方这一极,要依托和服务于中央企业及国家重点建设,发挥地方 的优势与潜力,启动地方经济内部的活力,加快发展步伐。关键是抓好广大 农村经济结构的整体调整,即以大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基础,以乡镇企业为主 导,并把乡镇企业的发展同小城镇的建设结合起来,扩大小城市、集镇的履 盖面,在城乡之间形成一批城乡经济的结合点和农区的增长极,加速农村剩 余劳动力的转化,加快商品经济的发展,冲击传统的自然经济格局及与之联 系的传统观念、习惯势力。这是中国二元经济结构最深厚的社会经济基础, 是淡化、消除二元结构最基本的一个环节。 (4)在中间这个环节上,关键是结合地方骨干企业的发展与布局、地方 交通线路的建设,加强中等城市的经济实力,充实它们的经济功能,在大城 市、主要工矿区及小城镇之间,发挥纽带、桥梁作用,缩小和消除两极之间 的大断层。 (5)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战略。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江、沿 线、沿边进行分层次的推进,将不发达、欠发达的内部地区、边境地区也推 向国际市场,在更大的空间范围、更多的领域内,通过吸收现代经济活力, 参予国际分工与交换,改善中国国内的资源配置,改善全国和地区的经济运 行机制,加速现代化进程,从而加快二元结构的一元化。这是中国工业结构、 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一个带有战略意义的环节。 2.动态比较费用论 动态比较费用论是指导后起国家、地区工业结构高度化的基础理论依 据。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是一种静态的比较成本学说,以这种理论为依 据来指导不发达、欠发达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规划,只能使这些国家、地 区与发达国家、地区的结构性差距越拉越大。动态比较费用(或动态比较成 本)论的立足点是,产品的比较成本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可以转化的。其核 心是:从发展趋势看,在重点发展传统的具有相对优势、但技术层次较低的 产业的同时,必须有意识地扶持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使之逐步发展成为 新的主导产业。战后的日本,正是这样不断地更新发展其主导产业的。战后 初期,其主导产业是轻纺工业;到 50 年代中期至 70 年代初期,转换为重化 工工业;70 年代中期至 80 年代初期,又转换为汽车、家用电器;到 80 年代 初,兴起的是电子工业。相应地,日本产业结构一步步地走向高度化。50 年 代中期的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不过 200 美元,在国际上具有比较优势的, 是廉价的劳动力。既缺乏资金,也缺少技术,更缺少重化工资源。按李嘉图 的静态比较成本理论,此时的日本,至多只能重点发展轻纺工业,但日本却 以动态比较费用论为依据,选择了重化工工业作为发展的重点,大力向此倾 斜,不长时间,其重化工就迅速赶上并超过轻纺工业,并不断拉开差距,实 现了战后产业结构的第一次战略转换,并为下一阶段主导产业的转换及产业 结构的进一步高度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固守其占有比 较优势、但技术层次低的轻纺工业的主导地位,那么,就很难有日本今天的 发展形势。 日本产业结构高度化所依据的理论及其实践,对中国沿海地区今后产业 结构演进方向的选择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中国沿海地区发展到今天,是继续 坚持轻加工化,还是转向重化工化,还是以技术为导向,向加工高度化方向 转化?是一个很值得认真探讨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本书后面章节将对此 作详细论述。 3.雁行形态论 在经济技术还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实现工业结构的高度化?日本的经 济学家,从日本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史中发现了如下现象:当现代棉纺织工业 在日本尚未发展起来时,西方棉纺织品大量涌进市场;国外棉纺织品的大量 进口,开辟和拓展了日本的棉纺织品市场,为日本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准备了 市场条件。国内市场与近代技术,低工资成本的组合,促进了日本本国棉纺 织工业的发展;随着国内棉纺织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加上低工 资,使棉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大幅下降,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价格优势,成了日 本的重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的拓展,又促进了日本棉纺织工业的进一步发 展。据此,日本经济学家提出了“雁行形态说”。认为,后进国家的产业, 应当遵循进口—国内生产—出口的模式,相继更替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高 度化。这个发展过程,在图形上像 3 只大雁在飞翔(图 2)。 第一只雁是进口的浪潮,第二只雁是进口所引发的国内生产浪潮,第三 只雁是国内生产发展所促进的出口浪潮。这是雁行形态的基本模型。还有两 个变型:一个是产业发展的次序,一般是从消费资料产业到生产资料产业, 从农业到轻工业,进而是重工业的不断高级化过程;一个是消费资料产业的 产品不断从粗制品向精制品转化,生产资料产业的产品不断从生产生活用的 生产资料,向生产生产资料转化,这样产业结构就愈加多样化和高级化。 4.产品循环说 从出发点看,这个学说与上述雁行形态说不同,它是以本国工业开发的 新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出现为出发点的。产品循环表现为如下几个过程:(1) 新产品推出、扩大市场,直至饱和;(2)在国内市场饱和后,这一产品将出口 到国外,开拓国外市场;(3)随着国外市场的形成,伴随着产品出口,出现了 资本和技术的出口,这些资本、技术与当地廉价劳动力相结合及其它资源的 结合,在输入国发展了这种产品;(4)国外生产能力的形成,又会使这种产品 以更低的价格打回到本国市场,使得原先开发这种产品的国家不得不放弃这 种产品的生产而转向更新的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资本与技术出口→进口→开发更新 的产品→……,按照这个顺序不断循环上升,这就是产品循环。将这个过程 同雁行形态发展过程相对比,可以发现,雁行形态的 3 个过程与产品循环的 第 2~4 过程是一致的,这种现象,在西方经济学中叫做“飞旋镖效应”①正 是这种“飞旋镖效应”,形成了落后国家、地区的“后发优势”。落后国家、 地区,如果善于利用这种后发优势,并创造利用的条件,就有可能以较快的 速度,使自己的产品产业结构向先进国家、地区的结构类型演进。 5.相关分析法 产业结构的演进,既是产业系统内部结构的相互调节,又是同其它因素 相互作用的结果。为了研究其复杂的内在机制,就需用相关分析法,来揭示 产业间的关联性以及产业结构与其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即,研究产业结构, 不仅要研究产业系统内部行业间的动态关系,也要综合考察产业结构与就业 结构、教育结构、投资结构、空间结构、进出口结构等各种结构变动的相关 性(见图 3)。 在上述每组循环中,3 种结构都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只有站在 ABC 交叉的 D 点上,才能综览平面上的各种结构间的平 衡及其变动,揭示各种结构变动的内在联系,把握产业结构变动的机制。 上述几种理论,构成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理论系列。二元结构转化理论, 主要抓住不发达、欠发达国家、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及其 解决途径;动态比较费用说,主要是从国际分工、国际贸易角度,论证了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雁行形态说与产品循环说,从不同角度指 出了参予国际分工、实行结构高度化的基本途径;相关分析法,则进一步解 决如何带动产业结构走向高度化的机制问题。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工业结构理论
  • 上一篇:区域工业结构分析与评价
  • 下一篇:工业布局指向论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