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新生代-早第三纪

时间:2022-08-13 归属:地质学基础

  第一节 早第三纪

一、向近代发展的生物界

  被子植物开始出现于早白垩世晚期,到早第三纪极度繁盛,以前由古代羊齿和各种松柏等裸子植物组成的植被逐渐为被子植物所代替。此时被子植物以乔木为主,无论是种类和数量都较中生代有很大增加。显花植物和草类的繁盛,给昆虫、哺乳动物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由于纬度、气候各地不同,植物分区现象明显。

  新生代动物界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生代占统治地位的爬行动物已经衰退,而在中生代开始出现的哺乳动物得到迅速发展。晚白垩世时哺乳动物大约有10 多个科,但到古新世却增加到40 多个科,始新世又增加了大约80%,不过大多数都是些古老的和土著的种类。尽管如此,从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过渡到早第三纪哺乳动物时代,是地球生命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生物界的又一次巨大的飞跃。到渐新世,一些古老的和土著的哺乳动物逐渐衰微,而一些趋向近代化的种类,如奇蹄目、偶蹄目以及食肉目、啮齿目等逐渐获得繁衍。其他脊椎动物如软骨鱼类、硬骨鱼类、鳄类、龟鳖类、鸟类都有所发展。在无脊椎动物中,双壳类、腹足类、介形类等也十分繁盛。特别是在古地中海区,属于原生动物的货币虫(Nummulites,扁圆形似硬币,故名),分布广泛,演化迅速,常作为海相地层划分和对比的依据,故欧洲常称早第三纪为货币虫纪。

二、喜马拉雅构造阶段地史特征

  新生代的构造运动称新阿尔卑斯运动,又称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

  从中生代进入新生代,世界古地理形势如图15-1 所示。由于海底扩张,冈瓦纳古陆进一步分裂,澳大利亚与南极大陆分开,逐渐向北转移;印度地块在始新世和亚洲碰撞,形成南亚次大陆;非洲逐渐向北靠近,向欧洲大陆挤压;南、北美洲时而在“巴拿马地峡”相接,从而使南北部分动物种类产生互相迁徙现象;阿拉伯半岛与非洲分开,同亚洲相连,红海出现。早第三纪初期,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的非洲和印度部分之间尚横亘一条古地中海,早第三纪末,欧亚板块和南方板块碰撞加剧,相当于喜马拉雅运动期间,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山脉,包括北非的阿特拉斯、欧洲的比利牛斯、阿尔卑斯和喀尔巴阡,以及向东延伸的高加索和喜马拉雅等山脉,它们是地球上最年轻的褶皱山脉,显得雄伟高峻。与此同时,古地中海消失,只剩有残余部分。又由于太平洋板块继中生代后连续向环太平洋外带俯冲,北美的海岸山脉、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以及亚洲的堪察加半岛、日本列岛、中国的台湾岛、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大洋洲的南岛和北岛等,相继褶皱隆起或形成岛弧。早第三纪后期,亚洲大陆的最后形成和中国东部边缘海域的形成,奠定了中国现代地势的基本结构。

  在喜马拉雅运动过程中,许多大陆上发生断裂,形成许多拗陷盆地;东非大断裂继续发展,并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活动;印度继续喷发玄武岩;格陵兰及西北欧等都有玄武岩喷发活动。中国东部在中生代强烈的褶皱断裂运动和岩浆活动之后,差异性升降运动和裂隙式玄武岩喷发活动都很强烈。此外,那些在加里东和海西阶段形成的古老褶皱带,在喜马拉雅运动中也表现了剧烈上升和断裂,特别是在中亚广大地区形成巨大山脉和大型盆地相间的自然地理环境。许多古老褶皱山脉经过长期侵蚀之后,在这一阶段又重新恢复了它们的挺拔高耸的面貌。

  冈瓦纳大陆继续分裂漂移,越来越接近现代地理面貌。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新生代 早第三纪
  • 上一篇:新生代-晚第三纪
  • 下一篇:新生代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