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突飞猛进,人类不断向着文明社会发展的今天,作为中国的 记者,白相谦他们早就想对人类中身材最矮的一个种族——俾格米人进 行一次考察。90 年代初,白相谦他们在一个潮湿闷热的季节,采访了居 住在非洲中部热带森林中的一支俾格米人。 去的那天,虽然碧空万里,没有一丝云彩,但一进入林区,就像进 入蒸笼,雾气腾腾,湿热难忍,走得人汗流浃背。脚下的路原本也不是 路,都是曲曲弯弯、七上八下的羊肠小道。 经过大半天的跋涉,他们好不容易来到密林深处的俾格米人的一个 住处。听向导说,这是他们一个较大的部落。俾格米人都是以血缘为纽 带,一般是几十人或百人左右组成一个部落。当记者们走到一些低矮的 茅屋前,一位年大的长者迎面走来。向导赶忙上前同他叽哩咕噜地说了 一堆记者们根本听不懂的话,记者们也趁机将带来的盐巴、火柴和花布 等礼物,双手捧送到这位可能是部落首领的老人面前。他没有马上接过 去,而是仔细地打量审视了记者们好大一阵儿,见没有什么恶意,才收 下礼物,允许记者们在这里自由活动。 通过几天来的观察、采访、交朋友,记者们初步了解了他们的一些 情况。可以说,这里的人是标准的俾格米人。他们身高平均不足 1.5 米。 皮肤深棕色,小孩略浅,甚至带点微红。体毛比较浓密。头发卷曲。鼻 子扁而宽阔,鼻头略带圆形,有些前翘。这体形、这个头、这长相,无 一不标志着这个神秘民族的特征。他们的住房极为简陋,大多是用树枝 搭成的草屋,高不到 2 米,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芭蕉叶或茅草,没有 窗户,只有一扇小门。屋里基本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张用木棍扎成的 小床,上面铺着干草,墙上挂着一些弓箭和兽皮。由于长年累月受风刮、 日晒(居住区在林区的一块平地上,树木比较稀少,能晒到太阳)、雨 淋,整个屋内几乎都是灰黄相间的颜色,除个别新屋外,全显得单调陈 旧。 俾格米人主要靠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捕猎,一靠工具,二靠陷阱。 工具主要是一种特有的毒箭毒矛。这些年,由于林木遭到大量砍伐,林 区面积逐渐缩小,动物也日趋减少,直接影响了这个民族的食物来源。 在这种情况下,原来在家照顾儿童、老人和料理家务的妇女,也不得不 经常出去捕捉昆虫和采集一些可食性植物的茎叶和果实。有一次,记者 们在一家茅屋前看到锅里冒热气,几个人都按自己的想象猜着可能是在 做什么饭菜。可是走到跟前,并经主人同意揭开锅盖后,竟把他们吓了 一跳。天哪!这哪里是饭,原来是煮了满满一锅胖乎乎的白毛毛虫。 在采访的日子里,记者们还了解到,俾格米人没有文字,却有自己 的语言和独特的道德观念及风俗习惯。如有的群体,每一个部落都由一 位德高望重的老者担任首领,但不搞世袭,旧首领去世后,再由集体会 议选出新首领。有的群体部落则没有首领,遇有大的问题或分歧,就把 全体成员召集到一起,集体讨论解决。在婚姻问题上,有的采取交换姐 妹的方式结亲,但很少一夫多妻。订婚的时候,男子给女方亲属送去新 弓、箭头、毒液以及刀、矛等作为礼物,女子则以嫁给勇敢的猎手为荣。 人死以后处理很简单,把尸体随便埋在他们的茅屋或附近,葬身之地随 即也被废弃。俾格米人的家族关系密切而又持久,尤其对老人特别尊敬。 他们还有自己的审美观。男子成年时,要在脸上刻划出好多刀口并形成 伤疤,以显示英俊和威武。女子则在脸上画出多种花纹,头上插一株芦 苇或野草,脖子上挂一串兽骨珠链,才算美丽。 据有关史料记载,俾格米人本来是非洲大陆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早 在公元前 4000 年以前,他们就已分布在中部非洲的许多地区。但是,由 于他们身材矮小,文化落后,自卫能力差,长期遭受其他民族的虏掠屠 杀。以致逐渐隐退到莽莽雨林和沼泽地带。由于长期过着几乎与世隔绝 的生活,他们的思想观念相当保守,特别是对现代社会基本保持拒绝的 态度。如有些国家为了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在林区深处修了公路,但 他们采取了拒绝、回避的态度,公路通到那里,他们就立即迁移避开, 甚至见了车辆就像见了猛兽怪物一样害怕,有时还设法对车辆进行“报 复”。可考察中也发现,俾格米人也有着对文明进步的向往。告别的那 天,他们举行仪式为记者们送行。从那些没有乐器伴奏的歌舞中,从那 些似歌非歌、高亢悲壮的呼唱声中,记者们强烈地感到,这个极为神秘 的、封闭的、不为人们所了解的民族,他们同样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有着别人无法理解的痛苦、忧伤和欢乐。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