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在不同情况、不同客观外界面前,有着不同的心境、激情、喜怒哀 乐等。面对自己的学生,教师该如何妥善“处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呢?传 统的观点认为:当教师来到课堂上,站在学生面前时,不管有怎样的痛苦、 烦恼、哀怒、悲伤甚至欣喜、快乐等,都应掩藏起来,不能形之于色,尽量 保持自然神情。这就是“自我掩饰”。从保持学生稳定的注意力,维护学生 正常的听课情绪来讲,这么做无不道理,但从教师本身来讲,这却是人的个 性心理的“自我压抑”。教师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过分地抑制自己的情绪,而 应该代之以情绪的“转传”。 所谓情绪的“转传”,是指教师把自己课前的某种的心境或激情带到课 后转移和传递给别人,实质上就是给学生。这种转移和传递不是“转嫁”和 “传授”,目的不是让学生受感染后与教师一起沉浸的在某种情绪中,而是 要通过学生帮助教师自己尽快消除不良情绪或共同分享积极情绪。 转传的方式就是:教师在学生面前直接把自己遇到的不幸、不愉快等事 情以及与此相应的个人心情,简要地告诉学生,以求得学生理解。比如:当 你的领导、同志发生矛盾或跟家人吵架后,可跟学生说:“对不起,同学们, 我刚刚与某某发生了一点误会,心情还不太平静,请原谅。”当失去亲人正 在沉浸在悲痛中时,可说:“原谅我,同学们,我的××去逝了,情绪一时 还没恢复。”当你狂喜得难以自制时,也可以说:“真对不起,同学们,我 遇到了一件使我太高兴的事,请原谅我的得意忘形……”不要小看这一两句 话的情绪转传,它的作用却很大。 首先,教师把郁结在心中的情绪一吐为快,把自身的痛苦、忧愁、悲伤 等分给了全班几十名学生承担(不是恶意的),把喜悦和欢快分别给了几十 名学生去享受,这在教师心理上减轻了负担,不免生出几分轻松和解脱感。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容易尽快脱离原有的情绪氛围,进入新的讲课情境, 增强课堂效果。 其次,当学生接受到教师转传的情绪时,除了感受到了教师的坦诚外, 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学生课的注意力和正常心境。因为随着教师心情的稳 定,讲课的进行,学生无暇分散学生注意力,也不再有刺激物去改变他们的 心境,所以,课堂效果不会减弱。 再次,更为重要的是,能体现出一种师生间情绪的双向交流。也就是说, 当课上教师把情绪转传给学生时,课后,聪明的学生会想出各种各样办法, 通过言语、行动、表情等给老师应有的慰藉和支持等,使教师在这种亲切友 好的“关怀”中,加速摆脱原有的情绪的束缚,变消极为积极。 ·由此可见,教师情绪的转传优于教师情绪的自我掩饰,而且,这种方 式视情况不同,不仅适用于初中以上的青少年学生,也适用于包括一年级在 内的小学儿童。只要转传得当,就有益无害。 当然,教师在转传自己的情绪时,受自尊心和某些事件性质的影响,觉 得在学生画前很难于启齿。这就取决于教师的个性修养以及与学生的平时关 系如何。其实,只要不是隐私,没有见不得人的事,相信广大学生会正确理 解和接受的。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