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时又增至 125 郡。东汉初大施省并,公元 140 年时为 105 郡(国),成为东汉一代较稳定的制度。40 余年后至灵帝中平后及献帝时代, 皆有所增析。西汉时还曾在西域地区设置军政合一的西域都护府进行统治, 治所在乌垒城(今新疆轮台东),东汉也曾两度复置西域都护。 秦代一郡置守(主民政)、尉(主军事)、监(主监察)三员。西汉省 监,监察事务由中央派员直接主持,每郡仅守(后称太守)、尉(后称都尉) 二员。边郡因军事需要一郡有二个以上都尉,管理少数民族的又称属国都尉。 东汉内地郡省都尉,军事由太守兼管。边区仍保留都尉,并将属国都尉权力 扩大,分辖一部分县,“冶民比郡”。故东汉时郡一级政区有郡、王国、属 国都尉三类。 秦县约近千个。
《汉书·地理志》所载西汉末公元 2 年制度有县 1 587 个,东汉初省并 400 余,至《后汉书·郡国志》所载 140 年时制度为 1 180 县。西汉时县级区分 4 类:县、侯国、邑、道。列侯所封食邑为侯国、皇太 后公主所封食邑称邑,境内有少数民族的称道。侯国的长官称相,县、邑、 道均称令(万户以上)、长(万户以下)。东汉时县一级的还有公国,其余 同西汉。 州郡时代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战国时代人们把所知的地域范围划分为 9 个区域,即人们常说的大禹九州。九州的名称,说法不一(见表)。
汉后经 学家认为《禹贡》九州是夏制,《周礼》是周制,《尔雅》是殷制。《吕氏 春秋》是杂家就不加理会,其实夏商周时代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制度。 汉初中央直辖仅 15 郡,故省去秦制郡监,吏治由中央直接派丞相视察。 武帝时增至 110 郡,于是在公元前 106 年(元封五年)将京畿附近 7 郡以外 全国的郡国分成13 个区域。这个区域称部,每部派一刺史(刺即监察之意),巡视吏治,故 称刺史部。为了给每个刺史部取个名称,即借用了《禹贡》九州加上《职方》 的 2 个州名,共为冀、兖、青、徐、扬、荆、豫、雍、梁、幽、并 11 州,不 过将雍州改称凉州,梁州改称益州。另有 2 个不在《禹贡》范围内的刺史部, 即最北的朔方(河套)和最南的交趾(岭南),共为 13 个刺史部,俗称十三 州。其后又将京畿附近 7 郡置司隶校尉监察,称司隶校尉部。故西汉有 14 个监察区。东汉初年,匈奴南侵,省朔方入并州,改交趾为交州,加上司隶 校尉部,共 13 个监察区,俗称十三州。
同时加重刺史的职权,不限于监察, 并有黜陟之权,然仍未干预地方行政。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为了加强地方权 力,以便镇压起义军,于公元 188 年(灵帝中平五年)以中央“九卿”出任 州牧,掌一州军民,不仅有省察、举劾、黜陟权,同时还有兵权和治民之权。 于是州逐渐形成为郡县以上一级行政区划,开始了中国历史上州郡县三级行 政区划制度。 三国魏据黄河流域有司、豫、冀、兖、徐、青、雍、凉、并、幽、荆(西 汉荆州北部)、扬(西汉扬州北部)12 州。孙吴占有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 有荆、扬、交 3 州。蜀汉占有今四川和陕西汉中盆地置益州 1 州。故三国共 有 16 州。孙吴末年分交州为广州(今广东、广西),曹魏灭蜀,分益州为梁 州(今四川东部)。
更多地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