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高中地理112组地理概念辨析(7)
归属:
地理备课资料
2021-06-23
均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
波浪:由风、海底火山或地震等引起,海水质点作圆周运动。海啸是由海底火山、地震海底、风暴或海底滑坡引起的巨浪。
潮汐: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引潮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洋流: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用大规模的流动,叫洋流,依据其成因可以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45、寒潮与寒流
寒潮:气象灾害的一种。
寒流:洋流的一种,与暖流相对。
46、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
硫酸型酸雨主要由于含硫煤燃烧而引起(有色金属冶炼时也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我国的酸雨主要是硫酸型酸雨。硝酸型酸雨主要因汽车尾气排放而引起,发达国家的酸雨多是硝酸型酸雨。
47、气旋型大洋环流与反气旋型大洋环流
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于中高纬海区,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没有。
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分布于中低纬海区,南北半球均有,世界各大洋中共有5个。
48、西风漂流与南极环流
西风漂流:分布于西风带,因西风吹动而形成的洋流,南北半球均有,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寒流,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暖流。
南极环流:沿南极边缘呈逆时针方向的洋流。
49、厄尔尼诺与拉尼娜
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高的现象。
拉尼娜:赤道东太平洋海水温度异常偏低的现象。
两者都会引起世界各地的气候异常,如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南太平洋东岸降水偏多,西岸降水偏少。
50、地震与地震波
地震: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强烈的地震也是一种地质灾害。
地震波:地震发生时产生的一种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由于纵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大于横波,所以地震时,纵波总是先到达地表,而横波总落后一步。这样,发生较大的地震时,一般人们先感到上下颠簸,过数秒到十几秒后才感到有很强的水平晃动。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纵波给我们一个警告,告诉我们造成建筑物破坏的横波马上要到了,快点作出防备。人们可以制造人工地震并利用地震波来找矿。
共18页:
上一页
7
8
下一页
更多地理内容...
关键词:
高中地理
地理概念辨析
上一篇:
什么是克拉香天气
下一篇:
南极科考“势力图”
相关地理文章
()
考点40 海—气相互作用
设计和运用地理板书
伊朗国土面积数据
最常见的几种岩石
地理相关英语词汇大全
资源可持续利用举例
克拉地峡运河
中国是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国家
高考地理中的风沙活动
改变珊瑚礁的基因来抵抗逐渐升温的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