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地理作为高中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现代公民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成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一条基本理念。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首先是以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基本地理观念。
1.高中地理教材需重点阐明以下地理观念。
──自然环境是人类活动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
──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
──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
──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他区域产生影响。
2.高中地理教材还提供观察和认识世界的独特视解。
──综合地看待问题,如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区域自然与人文现象之间的互动关系。
──动态地分析问题,如基本的地理过程。
──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问题,如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把握分析问题的空间尺度。
(二)反映地理的应用价值
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还包括公民不可或缺的地理知识和地理技能,并最终形成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材精选内容,反映地理的应用价值,侧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对科学认知的贡献。
──地理学对决策的贡献。
──地理学对解决社会问题的贡献。
──地理学对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贡献。
(三)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
为促进教学改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高中地理教材的编写注意改变过于注重地理知识传承以及导致学生机械学习、死记硬背地理知识的状况,转向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培养学生搜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地理再学习的能力。为此,高中地理教材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有意识地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一些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
(四)体现基础性和时代性
高中阶段是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学科教育则应该重视对未来公民必备的基础的文化素质的培养。因此,高中地理教材的教学内容选择重视基本的地理过程和地理规律,如地理要素的运动、变化过程和规律,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人地关系的基本原理,等等。
作为培养未来公民的高中教材,必须体现时代性。因此,高中地理教材一方面注意反映学科研究的最新进展,如人类对太阳系外行星及地外文明的探索,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入侵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注意反映社会、经济、文化的新发展,如西部大开发,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生态旅游,清洁生产,经济结构调整等。
二、教材的主要特点
(一)因循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
教材本着研究性学习的思想与方法,以逐步探究代替传统的叙述,使教学过程成为探究过程,从而使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成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能力提高的过程。例如,讲述全球气候变化,教材从全球变暖的现象入手,逐步深入地分析原因,直至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人类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为使这种方法编写的教材更接近教学实际,教材还突出了以下几点。
1.阶梯性。研究性学习需要有一定的阶梯,阶梯太大,容易给教学带来障碍;阶梯太小,会给学生形成太浅的感觉,从而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动力。教学内容的组织以适当的阶梯性,一步步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