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
教材中的探究、活动题答案
课本P2探究1.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差异、人类活动与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面的差异。2.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如东部季风区又可以划分为华南湿润热带地区,华中、华南湿润亚热带地区,华北湿润、半湿润暖温带地区,东北湿润、半湿润温带地区,这四个分区既有温度的差异(从热带到亚热带再到暖温带、温带),又有水分的差异(从湿润区到湿润半湿润区)。
课本P6活动
1.漠河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以山地地形为主;纬度高,气温低,冬季寒冷干燥且漫长,暖季短促较凉爽;降水较少且集中于7月;秋季多早霜和冻害发生;森林资源和动物资源丰富,土壤以棕壤为主;盛产黄金、煤炭等矿产资源,沿江自然景观资源独特秀美。此外,漠河当地俄罗斯风格建筑广布,特色显著。
2.漠河当地利用其独特地理条件,设计了“中国最北一家”“神州北极”等景点。还可利用其气候资源,在冬季发展冰雪旅游项目,在夏季发展避暑旅游项目;利用独具俄罗斯风格的建筑,发展异域风情旅游项目。
课本P7-8活动
1.若羌县位于新疆,与西藏、青海、甘肃接壤,是进人新疆的门户,境内沙漠广布,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气温年较差大,河流均为内流河,植被以干旱荒漠植被为主。长岛县位于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之间,在黄海、渤海交汇处,南临烟台,北依大连,西靠京津,东与韩国、朝鲜隔黄海相望,为低山丘陵区,滨海地区有小面积平原,气候温和,降水适中。若羌县深居内陆,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经济较为落后,人口稀少。长岛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条件好,气候适宜,适合发展渔业,属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2.(1)略,请学生根据家乡的具体情况作答。(2)设立海南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的。设立重庆直辖市是从西部大开发战略、三峡库区移民等方面进行的调整。设立地级三沙市是从开发南海资源、管理南海事务、维护领海主权等方面进行的调整。(3)略,请学生根据家乡的具体情况作答。
课本P8-9活动
1.(1)略,详见本节参考资料“中国18个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定位”。(2)建立自贸区有利于我国更广泛、更深人地融人经济全球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为我国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2.(1)面积广阔,资源丰富;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政策支持;铁路公路串联,交通条件优越;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实力较强,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文化源远流长。(2)有利于带动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吸引更多人才落户,加速该区域的城市化进程,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3)略,合理即可。
课本P11活动
1.(1)例:北美区,居住形式以现代性的高楼大厦为主,语言以英语为主,文化景观有教堂等。其他的回答合理即可。(2)略,合理即可。2.(1)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作答。(2)略,根据家乡的具体情况作答。(3)略,根据具体情况作答。主要从食材、气候、调料、民族习俗、经济发展状况等角度展开讨论。
P12探究1.略。2.优化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这些区域的功能定位为全国性经济发展龙头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要把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重点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这些区域的功能定位为支撑全国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应重点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壮大经济规模,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承接其他区域的产业转移和人口转移。限制开发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弱,关系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的生态安全。这些区域的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功能定位为全国或区域性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发展时要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点状发展,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禁止开发区的功能定位为全国主要的生态功能区,应立足于强制性保护,控制人为因素对自然生态的干扰,严禁不符合主体功能定位的开发活动。3.略。
P14活动1.略。2.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振兴,也是生态的振兴、社会的振兴,文化、教育、科技的振兴,以及农民素质的提升。乡村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生活,“五子”登科,内在要求是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就是要紧紧围绕促进产业发展,引导和推动更多的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流动,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生态宜居就是要加强农村资源环境保护,大力改善水、电、气、道路、住房、通信等基础设施,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保护建设,保护好绿水青山和清新清净的田园风光。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推进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弘扬优良传统,使农民综合素质进一一步提升、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治理有效就是要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加强基层民主和法治建设,让社会正气得到弘扬、违法行为得到惩治,使农村更加和谐、安定有序。生活富裕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P15活动1.(1)略。(2)变化: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的成长阶段与初级阶段相比,初期出现的匹兹堡等个别中心逐渐向东、向西扩展,涌现出了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兰、布法罗等工业中心,工业化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产业结构也趋于复杂化,出现了机械、化学、纺织等工业部门。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渐趋复杂,物质和能量的输人、输出大幅度增加,初始阶段的个别经济增长点或个别城镇向周边不断扩展,形成由点到面的发展局面。(3)出现的问题:工业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弃物严重影响了本地环境,五大湖的生态也遭到一定破坏,人地关系变得空前紧张。影响:资源的大量消耗会导致区域内逐渐出现资源短缺的现象,导致工业生产增长速度下降,效益降低;环境受到明显破坏,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降低人们的生活品质,甚至导致人口外迁。(4)略。2.(1)20世纪90年代之前,长沙县乡村人口多,居民收人低,农业经济所占比重大,处于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初级阶段:20世纪90年代之后,长沙县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迅速崛起,成为制造业基地,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地区生产总值大幅提高,处于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2)当地居民由农民逐渐转为市民,所从事的产业也从第一产业逐渐变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收人大幅增加,交通出行也更加便利。(3)略。
P18活动
1.A地区处于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B地区处于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C地区处于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D地区处于以结构优化和整体提升为主体的转型阶段。判断理由: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化,第一产业比重越低,第三产业比重越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越高,则发展阶段越高级。2.(1)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第二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比越来越高,人口也逐渐由农村居民转化为城市居民;第二产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第三产业逐渐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P19-20活动
2.(1)城市化过程明显,人口结构变化明显:乡村人口比重明显下降,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产业结构由第一、二产业为主,逐渐转变为第二、三产业为主,占比最大的由第一产业逐渐转变为第三产业。城市级别明显提升,城市空间分布向东部聚拢,形成了城市群。(2)城市化、工业化。P22-23活动1.(1)略。(2)美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度,温度条件较为适宜,南部地区的光照条件、热量条件都好于北部地区,同时西部高大山脉地区温度条件相对较差。美国大部分地区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多,部分农业区处于密西西比河冲积平原,土壤较肥沃。(3)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便于把一定的农业部门和农作物集中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充分而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发挥地区优势,挖掘增产潜力;便于集中使用农业机械和技术装备,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提高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便于扩大农产品的商品生产,保证国家对某些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2.(1)地形特征:以山地丘陵为主,中间高四周低,四周分布面积狭小的沿海平原,山地、丘陵、平原构成环形层状地貌。气候特征: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沛,分明显的雨季和旱季。(2)海南岛为我国唯一的热带岛屿省份,热量条件好,降水丰沛,适合热带作物生长,因此海南岛能成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3)海南岛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有海水、沙滩、热带雨林等优质自然资源,还有独特的黎族、苗族少数民族文化,岛上交通设施完备,度假旅游的接待能力强,还有国家政策支持等优势条件。(4)略。P24探究
经济区 |
优势条件 |
限制性因素 |
东部 |
经济发达,工业化、城镇化和教育科技水平高,对外开放程度高 |
矿产资源、能源缺乏 |
中部 |
承东启西,人力资源丰富 |
城镇化率偏低,产业层次较低 |
西部 |
地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如矿产、油气、水能、土地等) |
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
东北 |
重化工业发达,城镇化水平高 |
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枯竭 |
1.广东: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广阔的市场、产业升级空间大、经济增长速度快等。香港:世界级金融中心和港口、优质的高端服务业、科技研发中心等。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对葡语系国家的商贸服务中心。2.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有利于实现港澳与内地特别是珠三角的深度融合,使其成为世界级大湾区;加强粤港澳之间的区域联系,助力城市群协调发展,对内地城市群的建设能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粵港澳大湾区东接海峡西岸经济区和台湾,南连东南亚、南亚,北接长江经济带,西到北部湾经济区,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对于我国区域经济有效利用国内、国际两种空间资源,实现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战略价值。P26-27活动1.(1)有利于南方与北方之间的物资运输,提高运输总量,降低运输成本,有利于加强南方和北方之间的人口流动,实现文化交流与融合。(2)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加速了商业的发展,使商业的销售范围和销售量得到了提高;降低了运输成本,从而使商品的成本下降,亦加速了商品的售卖;有利于部分人员的就业。总体上繁荣了当时的社会经济,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略。2.(1)伊基托斯市位于低纬度地区、亚马孙雨林区,平原地形,终年高温多雨,河流密布,盛产橡胶,对外交通以水运和航空为主。(2)不明智。橡胶产业属于初级工业产品,利润较低;伊基托斯市交通不便,不利于橡胶制品的运输,运费较高;橡胶产业技术门槛较低,不利于产业的持续发展。(3)伊基托斯市西部为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难以跨越,进行道路工程建设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东部距海遥远,且为亚马孙热带雨林区,沼泽河流密布,需要建设大量桥梁,道路建设的总体投资大,技术难度大。“与世隔绝”是指伊基托斯市的交通不便,与外部的联系较少;“天使之城”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当地具有风俗特色的民居与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交相呼应,热带雨林地区的风光特色十足,游客可以依据当地具体情况选择摩托或者乘船观赏这些风光,而这座城市也将变为美不胜收的旅游胜地。P29-31活动1.(1)为科学反映我国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区域发展改策提供依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发布关于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以及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精神,将我国的经济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地区。(2)略
2.(1)苏南:属于长三角经济圈核心地带,受上海辐射带动作用明显,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教育科技发达,经济发展水平高。苏中和苏北:农业基础好,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发展空间大,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承接苏南的产业转移。(2)完善江苏铁路网,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快速发展;使苏北、苏中、苏南地区的交通更加便捷,加强物资与人员的流通效率。3.(1)地形:俄罗斯西部是以平原为主的地区,东部地区有平原、山地和高原。气候:俄罗斯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但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温暖湿润。P29-31活动(2)俄罗斯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城市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自然资源稀缺;俄罗斯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少,城市稀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自然资源丰富。(3)通过交通运输的联网,可以发展东部以电力产业为代表的能源项目,规范劳务移民,促进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培育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极,实现东西部协同发展。P33探究1.上海位于我国海岸线的中点和长江人海口,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是我国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2.上海大都市经济辐射的主要区域包括与上海邻近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周边省区以及其他长江下游地区。P39活动1.建设卫星城的积极作用:疏散中心城区的产业和人口,分担中心城区职能,减轻中心区环境压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卫星城与中心城区融合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增加中心城区人口、交通、环境压力,人地矛盾加剧。2.更好地借助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辐射带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P42活动1.现代制造业产品技术的开发或应用能够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产业链延伸较长。上海拥有庞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其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在我国占据重要地位。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拥有良好的加工工业基础及相对较为低廉的生产成本,利用与上海毗邻的区位优势,抓住上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机会,积极承接上海现代制造业的辐射转移,充分利用当地的生产基础,降低生产成本,促使生产要素的流动,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和资源配置,促进长三角地区内部的区域分工与合作,加深区域经济的一-体化。2.上海在长江经济带中应发挥其服务引领作用,成为共抓生态保护的示范者、创新驱动发展的先行者、协调区域发展的领头羊、对内对外开放的动力源、引领制度创新的排头兵;建设长江经济带绿色生态廊道重要节点,打造要素配置与服务重要枢纽,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在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发挥引领作用;推动对长江经济带沿岸省市的对口支援和产业转移;依靠科技创新资源优势,提升长江经济带发展水平;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依靠创新合作带动长江经济带产业绿色转型发展。3.(1)根据城市不同阶段的特点、问题和需求,制定相应的规划:在初期的同心圈规划基础上,逐渐规划发展形成以伦敦为核心,通过放射状的现代交通网络与周边职能各异的卫星城连接起来,构成分工明确的城市群体系。(2)伦敦通过多种现代交通与卫星城连接起来,同时将部分人口、工业企业转移到卫星城,卫星城配套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并提供就业岗位;卫星城依托各自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3)疏散伦敦中心区过于密集的人口和产业,缓解了人地矛盾,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中心城区通过产业的不断优化调整提升了城市竞争力,为周边中小城市的产业升级起到了示范作用,从而引领伦敦都市圈的整体协调发展。
P43探究1.南邻墨西哥湾,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沿海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等等。2.吸引众多与航空航天相关的科研机构、企业在此集聚,促进区域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带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P45活动1.位于墨西哥湾平原,地势平坦开阔: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水热条件好;农牧产品丰富,交通便利等。2.南邻广阔的(亚)热带海面,夏秋季容易遭受飓风的侵袭,以及由此产生的洪涝等次生灾害;冬春季容易遭受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侵袭,造成低温冻害。
P46-47活动1.优势:休斯敦更靠近内陆,受飓风、风暴潮的影响较小,发展航运更为安全。劣势:连接休斯敦与墨西哥湾的天然河道深度较小,不利于行船,需将航道加深(拓宽),建港成本高。2.使休斯敦从内陆城市转变为港口城市,加强与外界的交通和贸易联系,增加货物吞吐量,促进休斯敦经济的快速发展。3.多布局在港口附近及航道沿线,便于石化产品的运输。
P47活动1.拓展产业链或使用新技术在短时期内往往会提高运营成本,减少企业获取高额利润。2.当石油及石化产品价格暴跌时,收入就会严重菱缩,导致石油及石化产业部门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人才外流,制约经济发展。
P49-50活动1.(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石油资源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相关产业集群;切实发挥市场作用,促进经济向多元化发展;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推进高科技研发和人力资源培训;等等。(2)利用所在国的廉价资源,降低成本,同时在转移过程中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获取项目股份,提高利润;减少对石化产业的过度依赖,降低经济风险等。2.略。
P50-51活动1.(1)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供应方便;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丰富;廉价的水路运输;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工业基础好,协作条件好等。(2)部分传统工业从五大湖区转移至新兴工业区(国),当地工业空心化;面临新兴工业区(国)的竞争压力;环境污染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等。(3)优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发达,汽车工业基础好,有资源禀赋优势等。劣势:严重依赖汽车产业,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创新不足,技术竞争力下降;人口大量外迁,高素质人力资源不足等。实施路径: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吸引高科技和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水平;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多元化发展等。2.略。
P52探究1.高品质大学教育是推动创新动力和培养企业家的高效孵化器,利于培养、引进科研和创新人才,能够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为城市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等。2.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有具体转型发展行动规划并严格实施;发挥科技园的辐射作用,促进新兴企业的发展,带动传统企业的技术改造;发挥主导产业的带动作用,培育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提高核心竞争力等。
P54活动1.鲁尔区内煤炭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当地通过便利发达的水陆交通与铁矿石产地相联系;充足的工业用水等。2.工业结构特点:偏重化工业,工业结构比较单一。可能面临的主要问题:严重依赖煤炭资源,环境污染严重等。
P57-58活动1.开发期至衰退期各阶段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①开发期:资源开发程度低,生态环境良好;②成长期:资源开发规模扩大,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破坏;③稳定期:资源开发规模最大,生态环境恶化;④衰退期:资源趋于枯竭,生态环境严重失衡。资源枯竭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在资源型城市的稳定期,利用资源开发积累下来的资源、技术、人才等,重点培育非资源支柱产业,减少对资源型产业的依赖,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可持续发展。2.(1)内因: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煤炭资源枯竭、开采成本上升等。外因:区域外廉价石油、低成本煤炭、钢铁工业的竞争等。(2)传统的采煤、钢铁、化学等产业地位下降,新兴的电子、新能源、物流、高科技等产业地位上升。(3)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导向作用;水陆交通便利发达,消费市场巨大,劳动力充足等。
P59-60活动1.(1)(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从外部环境来看,多数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德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乏力,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竞争力增长迅速;从德国自身来看,也面临着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竞争力下降的双重压力,以及制造业规模向相对萎缩的现实等。(2)由创新驱动实现转型升级,从资源依赖型、环境破坏型、劳动力与资本密集型的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转变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驱动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升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等。2.(1)资源条件: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煤田面积广(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陵),储量大(保有储量32.4亿吨),品位高(单一优质无烟煤);耐火黏土、石灰石、铁矿石等资源丰富。主要传统产业:煤炭开采和洗选、金属/非金属矿采选、金属冶炼加工、火力发电等。(2)焦作周边山水自然景观壮美,人文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旅游基础设施完善,交通通达度高;由政府主导,树立城市旅游品牌等。(3)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大力发展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培育新的产业集群;以旅游开发为龙头,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加强政府主导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3.略。
P61探究
1.略。2.受地形限制,当地湖泊为内流潮,多数为盐湖,潮水盐度高大多无法作为植物的灌溉用水;淡泉水可为治理沙漠提供宝贵的淡水资源。
P64-65活动
2.(1)当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活动如滥牧、垦荒等导致植被破坏、耕地面积扩大,同时植被蓄水减少而农业用水量加大,过量引河水和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又使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进一步导致胡杨林枯死,最终使当地荒漠化面积扩大。(2)主要分布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江西等省区。差异:气候特征、地形地貌及人类活动。相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土地退化。
P67活动
1.库布齐沙漠面积显著缩小,仅有的部分沙漠呈碎片化分布。
2.风能开发: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当地地表风速,减弱风力侵蚀,从而保护植被。太阳能开发:降低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减少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从而保护植被。3.库布齐沙漠位于季凤气候区,降水相对较多;北部紧邻黄河,地势较为平坦,能够得到黄河水的补给,故地下水较为丰富。
P69-70活动
1.(1)加剧沙尘暴灾害,局地气候变差;流域下游河水泥沙含量增加,河床淤积严重;农、牧业承载能力下降,威胁居民正常生产、生活等。(2)区域开发要遵循自然规律,充分考虑环境承载力,秉承因地制宜原则,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牧则牧。2.(1)位于河北承德北部坝上地区。当地以高原和波状丘陵为主,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当地气候属于由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的过渡区;河流稀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过渡。
(2)略。
3.生态移民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生态移民这一行为,即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居民转移出来集中居住在新的居民点,以使生态脆弱区达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二是指移民的主体,即那些在生态移民实践中被转移出来的原住地农牧民。(需辩证看待生态移民问题。)
课本P72探究1.影响韩国制鞋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政策等。2.韩国制鞋企业向我国沿海地区转移的原因:一是韩国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政策优势减弱;二是我国沿海地区政策优势提升,相比韩国具备明显的劳动力、土地成本优势,同时海运交通便利,方便原料与产品的运输。3.略。
课本P75活动
以“中国白色家电产业转移”为例,转出地(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推力主要有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提高、加工贸易优惠政策支持度减弱等;转入地(中西部地区)拉力主要有基础设施与投资软环境逐步完善、资源丰富、土地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等。
2.深圳出口加工区的优势条件有:集聚多种功能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地理位置优越,是多种交通运输线路的枢纽,海陆空交通运输便捷;加工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逐步完善;提供优惠的招商与贸易政策。3.(1)针对中国市场研发汽车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为开拓中国市场做准备。(2)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进程较快,小轿车市场需求量不断加大,再加上土地成本、运营成本较低,国际汽车企业为尽快占领中国市场纷纷将汽车产业链较低附加值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转移到中国来。
课本P76-77活动
1.第一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资源;第二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第三次产业转移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市场。2.在三次产业转移过程中,美国、德国和日本转出的产业主要是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国内重点发展的是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这是因为当时这些国家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或劳动力成本上涨等问题,国内资金积累与技术创新条件已满足产业升级要求,因此将资源密集型与劳动力密集型等传统产业转移到资源与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地区,获取更大的利润。3.在新的产业变革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具备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与巨大消费市场,需要将成本优势转为以品牌、资本、技术、服务、人才为核心的综合竞争优势,重视科技创新和现代金融产业,实现人才资本优先发展战略,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课本P77-78活动
1.(1)日本汽车工业一开始面向国内市场,布局在日本国内,随着欧美市场对节油汽车的需求增加,为了占领更大市场,日本在海外投资建立生产基地。(2)日本在海外建立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依靠资金、技术优势,加速海外投资,可以占有海外庞大的市场,吸引廉价的劳动力,利用低价优质的海外原材料和矿产等资源。(3)日本汽车产业向海外转移对本国经济的有利影响:国内生产要素集中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条件,加速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促使产业升级,同时关注产品的设计和营销,获取更大的利润。
不利的影响:日本国内汽车产业的生产总额会减少,国内制造业就业机会减少,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2.(1)发展中国家承接的是价值链中利润空间较小的加工和组装环节,增加了发展中国家的就业率,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收入,促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入第二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存在利润空间小,资金积累慢,产业升级困难等不利影响。(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时,应同时注重转入高附加值的产品研发、售后服务或销售营销环节,如果早期只能转入加工、组装环节,也必须加快培养技术人才,创立自主品牌等,在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加快本地区产业升级。
课本P79探究
1.墨累——达令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最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岭的背风坡,降水少。2.东部调出区河流中下游水质变差、污染加重的原因:河流水量减少,水体的净化能力和稀释作用降低。
防治措施:研究确定合理的调水量和适宜的调水时间。西部调人区土壤盐渍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防治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多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课本P81活动
①自然原因: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少;降水季节不均衡,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春季蒸发旺盛;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少。
②社会经济原因:工农业发达,人口众多,需水量大;水污染和浪费严重,水资源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2.修建水库;提高人口素质,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的宏观调控;海水淡化;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作为工业冷却用水重新利用;提高水价;保护生态环境;等等。
3.
项目 |
东线 |
中线 |
西线 |
路线 |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沿京杭运河输水到华北地区 |
从加坝扩密后的丹江口水库引水,柑伏牛山、太行山钝送水到北京、天浊 |
从长江上游引水到黄河上游 |
水源区 |
长江下游 |
长江中游丹江口水库 |
长江上游金沙江及其支流雅砻江、大渡河 |
供水区 |
淮河下游、山东黄河下游、海河流域 |
海河平原、京津地区、黄河下游 |
西北干旱地区
|
输水方式 |
明渠、暗渠、隧洞输水 |
明渠、暗渠输水 |
隧洞输水 |
方案的优点 |
可调水量大;现有可用配套设施好,有京杭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工程盈小,投资少,建设周期短 |
可调水量较大;水源地水质较好;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较好,有丹江口水库可利用 |
自流供水,水源地水质最好 |
方案的缺点 |
黄河以南地区需要抽水北送,耗能大,运营费高,水质较差 |
地形较复杂,工程难度较大,造价高,占用大量耕地,迁移民众多 |
可调水盐较小;现有可用的配套设施差;地形复杂,工程条件艰巨,工程盘大 |
课本P86活动
1.“北煤南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海运)。
合理性:煤炭属大宗货物,海洋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而煤炭的输入地大多有便利的港口。铁路运输和水路运输(海运+河运)。
合理性:煤炭为大宗货物,运量大,“北煤南运”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运费低、受天气和自然环境影响小,运输安全,适合中长距离的大宗货物运输。2.中国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煤炭需求量大,但“北煤南运”原有运输能力有限,缺少运煤专线,原有通道不足,需开辟新的运输通道,提高铁路煤运通道的运力。浩吉铁路作为我国规模最大的运煤专线,建成后将完善煤炭外运铁路网络布局,极大缓解北煤外运铁路的运输压力,缩短煤炭运输时间。加大对蒙陕甘宁地区煤炭资源的集中开发,并有效缓解中东部地区的煤炭供给缺口,保障我国能源安全。3.赞同。理由:我国远距离高压输电技术水平较高。(东部经济高速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日益增长,铁路运输压力大)就地煤电转换,变输煤为输电,能够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减少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环境污染和运输损耗。对能源输入区而言,缓解电煤供应紧张的局面,调整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对煤炭产区而言,煤炭就地加工转化,延长煤炭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增强经济实力。不赞同。理由:建设坑口电站和输电线路,成本较高。煤炭直接通过铁路外运,成本较低。建设坑口电站会加剧煤炭产区的环境污染。
课本P88活动
1.(1)面临的挑战:工程沿线气候干旱、风沙大,施工环境恶劣。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途经野生动物活动通道,容易造成生态破坏。多历史遗迹,易造成人为损坏。(2)对我国东部(能源输入地)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③推动基础设施建设:④带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相关产业发展;⑤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对我国西部(能源输出地)地区:
①加快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②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的步伐,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③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发展;
④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砍伐薪柴、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
(3)有利影响: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为生产生活提供新能源,减少砍伐柴薪带来的环境压力。
不利影响:地表植被遭到破坏,生态恶化。2.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区的积极影响:
①社会效益。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缓解了城乡之间的争水矛盾、地区之间的争水矛盾、工农业之间的争水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有利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对北方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制约,促进当地城市化进程。
②经济效益。缓解了缺水区的生产用水紧张的情况,促进了缺水区的经济发展,提升了相关企业的经济效益。
③生态效益。缓解生态缺水的问题,促进生态平衡;改善黄淮海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改善北方当地的饮水质量,有效解决北方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而造成的水质问题,如高氟水、苦咸水和其他含有对人体不利的有害物质的水源问题;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防止地面沉降;利于回补北方地下水,保护当地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对调入区的消极影响:造成污染物的输入,外来物种的入侵;水资源输入沿线地区的土壤容易发生次生盐渍化。对调出区的积极影响(生态效益):汛期输出了大量的水资源,削减了部分洪峰,滞蓄了洪水,有效地缓解了洪水威胁。对调出区的消极影响:长江径流量减少,河流的自净能力下降,易造成水华和水质下降;径流量减少,特别是在枯水期引起海水倒灌,导致河口地区盐度升高,影响长江下游水质;长江泥沙淤积加重,航道淤塞,不利于调出区一带水上运输业的发展;下游地区水生生物和鱼类资源减少,流域内生物多样性减少;大规模移民,农田被淹没,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可能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
课本P89探究
1.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2.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全面、严格保护长江流域生态的同时,科学、合理、有序地利用长江资源和生态环境;将沿岸有污染的企业关闭或者搬迁,根除污染隐患;针对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开展大气、水和土壤环境污染专项治理;加强中上游的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工作;修复湿地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在流域上下游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统筹方面,要按照上下游一体化保护原则,在邻近省份之间建立区域协商机制;依托黄金水道,建立创新型现代产业体系。
课本P91活动
1.长江干流横贯我国东西,从上游到下游依次流经青藏高原、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地形区。2.长江上游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及旅游资源,如攀枝花的铁矿、六盘水的煤矿、自贡的天然气等。
长江中游是我国重要的粮棉基地,具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如大冶的铁和铜、水山口的铅锌等。
长江下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不仅是“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长江流域上、中、下游都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有: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旅游资源。3.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沟通东、中、西部三大地区,支流众多,构成纵横广阔的水运网。拥有储量大、种类多的矿产资源,以及众多的旅游资源和农业、生物资源,沿江地带工农业发达,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走廊之一,布局了一大批钢铁、石化、能源、汽车、机械、建材等一批高耗能、大运量、高科技的企业。江北嘴、陆家嘴两大金融中心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中心,长三角已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地区,是世界制造业、航运业、金融业、商贸业的中心之一。通过众多的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将我国南北经济结为一体。
课本P94活动
1.(1)三峡水库可以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对中游洪水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三峡水库可以加宽、加深上游航道,使水流趋缓,增加中游枯水期流量,减轻中游航道泥沙淤积,改善长江的航运条件,促进上、中游物资流通。三峡水电站可以向中、上游供电,缓解电力紧张状况。三峡工程的兴建可以在中游农业、城市供水、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发挥巨大的综合效益。(2)全面分析生态和社会人文概况,制定水利工程最优建设方案,从保护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采取环保的建设措施,减轻生态破坏。因地制宜进行规划,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合理选址。及时建立多种生态环境监督机制,对工程建设进行全程追踪和监测,及时治理环境,减少生态破坏。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2.提高中游航道水深,解除长江中游河段的通行瓶颈,推进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荆汉新水道等工程建设,提高长江中游大型船舶的通过能力,提升黄金水道功能;以沿江重点港口为节点,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加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积极打造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大力发展江海联运、多式联运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运输效率,从而提升黄金水道的整体运力。由于长江水系横跨诸多省市的不同行政区划,要建设黄金水道,关键是要形成长江“黄金水道”建设利益共同体,共同参与,合作开发,才能打造好长江“黄金水道”。
课本P96-97活动
1.过度捕捞鱼虾,白鳍豚食物来源减少;人类过度开发长江,白鳍豚的栖息地遭到严重破坏:水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白鳞豚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繁殖能力碱弱:过往船只多,期只威胁白鳍豚的生存;人类乱捕滥杀。
2.(1)湖泊的重要功能:调节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调蓄洪水,降低洪涝(旱涝)灾害的影响;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2)长江流域湖泊面积萎缩,洪涝灾害威胁加剧;湖泊面积变大,湖泊蓄水能力增加,减小下游防洪压力。湖泊中泥沙淤积严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情况加剧,减少湿地生物多样性;控制入湖污染物总量,改善水环境,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课本P99活动1.
地理位置:北半球中低纬度,距墨西哥湾不远,美国东南部。
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多雨,夏秋少雨,水量大,季节变化大,洪涝频发。
地形:上游起伏大;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河流: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河流落差大,水量不稳定,航运条件差。2.田纳西河通过梯级开发,在径流量大、落差较大的河段集中建设多个大坝,修建多个水库,在汛期通过大坝多次拦蓄洪水,降低洪峰,延缓洪峰对下游的冲击,从而起到防洪的效果。3.进一步加大管理力度,实行全流域的统一管理与开发;
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加大对长江水能资源的开发,疏浚河道,提高流域的通航能力;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工业;改善流域内生态环境(水土流失、水污染治理);
发展特色旅游业。
课本P101探究
1.“蓉欧快铁”相较传统陆上通道经过的国家少、路程短,缩短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比海运安全系数高,运输时间短,受天气状况影响小。2.郑州、武汉、长沙、重庆、成都、西安、银川、兰州、乌鲁木齐、昆明、贵阳等内陆地区为中欧班列的起点或者途经地,“蓉欧快铁"将我国这些区域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相联通。中欧班列的开通将内陆城市转化为交通枢纽,带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对外开放。3.中欧班列的主要运输货物由开行初期的手机、电脑等IT产品,逐步扩大到衣服鞋帽、汽车及配件、粮食、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机械设备等产品。
对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意义:中欧班列是沿线各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提升经贸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加快了物资的流通和周转时间,提高通行效率,促进了中国与沿线国家以及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并强化了国家间合作。
课本P105探究
1.古丝绸之路是以经贸为主线,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外交等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全面交流互鉴之路。以民间力量为基础、由政府指导和监管,具有参与群体多元化、贸易行业多类型、贸易形式多样化等特征。
项目 |
古丝绸之路 |
一带一路 |
时代背景 |
农业社会的自然经济 |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工业化、信息化 |
范围 |
亚欧大陆和非洲 |
全球 |
经济交流方式 |
商品输出 |
商品和资本输出 |
贸易方式 |
中转贸易 |
直接贸易 |
交通通信方式 |
人力、畜力、帆船 |
现代交通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公路、铁路、航空、远洋航运) |
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丝绸之路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实现了人类文明火上的商品物产大流通、科学技术大传播、多元文化大交融,为人类文明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古今历史文化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沿途经过的重要地形区:华北平原、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哈萨克丘陵、东欧平原、波德平原。
沿途经过的重要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2)与亚欧大陆桥相比,新亚欧大陆桥具有明显的优势。
①气候条件优越:避开了高寒地区,港口无封冻期,自然条件好,吞吐能力大,可以常年作业;
②运输距离短:陆上运距编短2000- 2500千米,节约运输时间;
③辐射带动范围广:横贯亚欧大陆中部,辐射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3)我国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使得西部地区可以向东西方开放,加快资源开发,改善产业结构,提高出口效益,有利于引进资金和技术,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充分利用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开拓中亚各国市场,能显著扩大我国的对外经贸合作。新亚欧大陆桥的发展,促使中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向沿桥地带延伸,沿桥地带的开发开放,对于加快沿桥地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促进陆桥经济带的崛起,促进我国南方与北方、东部与中西部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课本P110-111探究
1.中蒙俄经济走廊的主要通道之贯穿东北地区,沿老中东铁路从大连、沈阳、长春、始尔市到满洲里和俄罗斯的赤塔,对于开辟东北地区新通道、助力东北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构筑与俄远东地区出海口和经模、蒙联系欧洲的陆海联运通道,将东北地区的地缘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东北地区与俄、蒙开展经贸合作,以“走出去”助力“去产能”,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的转型升级;以东北地区为开放前沿,推动中俄、中蒙自贸区和跨境合作区建设,以扩大开放形成新的增长点;加强与韩国在物流和高端制造业领城的合作,吸引日韩资金技术,积极开发东北地区。2.(1)对中国的意义:提高中国能源和贸易的运输安全;缩短中国与中东之间的海上贸易航道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扩大西部商品输出,促进西部经济发展;改变中国西部的闭塞格局,打开印度洋海上出口;利于喀什的农业、工业等产品外运。对巴基斯坦的意义:促进巴基斯坦对外贸易: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人民收入;通过输油管线建设,带动巴基斯坦经济发展;带动西南部港口的发展。(2)能源合作(例如中兴能源光伏发电站)示范效应:在中巴经济走廊的框架下,立足于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国家能源局引领探索出一条“规划一协议一项目”和“产业+金融”的海外能源务实合作新模式。
①制定能源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合理布局能源项目建设。中巴双方能源主管部门门共同制定合作规划,科学预测巴基斯坦未来电力需求,合理规划电力项目的规模和布局,稳步推进项目建设。
②签署政府间协议,加强政策保障,为项目实施奠定坚实基础。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协议于2014年11月APEC会议期间签署。项目推进过程中,中巴双方能源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政策保障、商业运作的理念,得到双方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积极响应。
③推进项目建设,强调过程管理,及时协调出现的问题。按照双方政府间协议商定的条件,中方企业与巴方企业签署合作项目合同,锁定合作条件。3年来,中巴双方能源主管部门紧密跟踪项目进展,第一时间协调解决项目问题:一方面在中方内部,每月统计中巴经济走席能源项目信息,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召开内部协调会:另方面也积极协调巴方,召开工作会解决问题。通过不懈努力,协调解决了我国企业面临的税收、通关、港口配套、建设期供电供水、安保等具体问题,确保中巴经济走廊能源项目按计划实施。3.(1)中国是整个“一带一路”贸易网络中的核心国家,处于核心地位,我国应不断发挥作为核心的带动作用,推动贸易发展。(2)中白工业园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制造、物流仓储等产业。中国一白俄罗斯工业园的建设,将推动白俄罗斯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贸易多元化,联动提升基础设施、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有利于化解我国国内过剩产能,避开贸易壁垒,加快推进中国部分市场竞争力较强企业开拓欧洲市场等。(3)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以民心相通为例,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一带一路”推动各国民众之间的交流,增进信任、促进友谊、深化合作、共同发展。在不同文化、不同国情、不同制度、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人民之间搭建起理解、互信与合作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