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是一种季节性生产。根据季节的变化生产集中的程度不同,渔业生产活动上有旺季、淡季和休渔季的区别。在一定季节鱼群特别密集,渔业捕捞生产特别紧张,这个季节被称为渔业汛期,即渔汛。
为什么鱼群会特别密集?是因为鱼类为了适应生存的需要,随着季节和海况的气象变化,而进行一种有规律的长途洄游。洄游分三种:索饵洄游、产卵洄游、适温洄游。
一般鱼类分三种:热水性、冷水性、温水性鱼种。当水温变化时,使得它们像候鸟一样不断的迁徙。海洋渔业一般以春季为旺汛,渔获量巨大,一网满舟。但也有秋、冬旺汛的地方,比如冰封的海区。夏季一般为休渔期。这个时候水温较高,鱼群分散,且海上台风多发,正好休渔。我国海岸线南北漫长,跨寒、温、热三种气候,也使得我国海岸线一带渔区汛期出现时间由南至北推迟。
我国濒临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水产资源丰富,鱼类、虾类、贝类、藻类的种类繁多,每年均有多种渔汛。沿海主要有小黄鱼汛、大黄鱼汛、墨鱼(即乌贼)汛及带鱼汛等四大渔汛。
1、小黄鱼汛:我国渤海,黄海、东海都盛产小黄鱼。这种鱼,冬季栖息于黄海及东海的外海较为广阔的海域。初春,性腺发育成熟,就开始成群的向我国沿海作产卵洄游。每年4~5月份,大批小黄鱼洄游到大陆河口附近海域,选择在水浅、流急、较狭窄的海区进行产卵。这时,群鱼密集,行动迟缓,是捕获小黄鱼的大好时机。这就是我国春季小黄鱼汛。
2、大黄鱼汛:这种鱼分布在我国黄海、东海、南海,比小黄鱼稍偏南些。大黄鱼和小黄鱼的形态、体色很相似,但并不属于同一种类,小黄鱼长大后也决不会变成大黄鱼。大黄鱼到达沿岸河口产卵的时间稍迟于小黄鱼,鱼汛时间一般在5~6月份。形成鱼汛的地点大都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沿海。其余的洄游与产卵情况大同小异。
注:小黄鱼和大黄鱼的产卵洄游,一般情况下,小黄鱼在前面游,大黄鱼在后面跟;小黄鱼尚未离开“产院”,大黄鱼已将临近“分娩”。在汛期进行捕捞时,往往在同一网中两者兼而有之既有很多小黄鱼,也有大量的大黄渔。这是因为两个渔汛是紧紧相连的。
3、墨鱼汛:墨鱼又叫“乌贼”、“黑鱼”,它实际上不属鱼类,而是软体动物。在冬季,乌贼一般栖息在黄海和东海外海水域;春天,随着水温上升,性腺发育渐趋成熟,便成群结队向我国沿海游来,在水中岩礁海藻等物上产卵。鱼汛时间一般在5~6月份;地点大都在福建、浙江等沿海地带。
注:墨鱼汛和大黄鱼汛一般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发生。这在渔业生产上,即形成大忙季节。渔民们在大潮汛(月份)时捕捞大黄鱼,在小潮汛时捕捞墨鱼。
4、带鱼汛:带鱼分布于我国渤海、东海、黄海和南海,是我国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春初,随着水温的上升与鱼性腺的发育,带鱼群由东海的外海南部逐步向西北洄游,一般在5~7月到达舟山、长江口、吕泗鱼场。这时一边洄游,一边产卵。产卵后,即在附近海域分散觅食索饵。到了冬天,由于气候和海洋环境的变化,又在浙江沿海群集,逐渐从北向南作季节洄游。那时,鱼群相当密集,也是捕捞的大好时机,这就是我国最大的东海冬季带渔讯。
每年夏季到来时,舟山渔场附近的海面上东南风开始盛行。这种来自低纬的偏南气流在使海水水温上升的同时,也会促使海水不断自东南外海向西北岛屿沿岸流动。这时正值乌贼的产卵期,它们的卵要产在水中的礁石上,再加上乌贼本身的游动能力很差,它们就随水流游到山边(舟山群岛其实就是海中的一些山),形成“乌贼匆匆入山中”的现象,这时正是捕捞乌贼的最佳时机。当地渔民在长期的捕鱼劳动中注意到了这种现象,并把它用生动的语言编成了渔谚“立夏连日东南风,乌贼(墨鱼)匆匆入山中”。
到了初冬,北方冷空气开始频繁南下,海洋上出现了外海暖水势力减弱、沿岸冷水范围扩展的情况,原来栖息在北方黄海和长江口外比较分散的带鱼,由于海洋环境的变化,便集群沿浙江近海自北向南作季节性的洄游,在舟山渔场附近的海面就形成了带鱼渔汛。舟山渔场的带鱼汛是我国最大的鱼汛,一般从立冬开始,可以历时约三个多月。
带鱼渔汛期间正值冬季,经常有北方强冷空气南下。如果冷空气的势力强大且出现得比较频繁,鱼群向南洄游的速度就会加快,这样捕鱼的天数就会相应缩短。所以冬季南下的冷空气对舟山渔场的带鱼汛有重要影响。
总之,鱼类与天气、季节的变化具有密切的相关关系。根据这些相关规律,可以采用因时因地制宜的确定捕捞方案,从而掌握捕鱼的主动权,为发展渔业生产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