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32.区域与区域发展必备知识梳理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2024-02-10 
一、多种多样的区域
1.不同类型的区域
(1)概念: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2)划定依据:地域差异
(3)特征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②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③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4)类型
①根据地理要素划分
划分依据 具体
按照自然特征 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按照人文特征 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中国主体功能区

②根据目标划分
类型 目的
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 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 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 促进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5)意义:有的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科学认识和划分这些区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区域层级
①区域的空间尺度可体现为区域的层级高低
②区域层级与尺度的关系: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2)关系
①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例如,上海市的繁荣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该城市群的发展也推动着上海的发展。
②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例如,平沙岛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建设发展。
(3)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二、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
1.区域整体性
(1)区域要素
①分类:可以分为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
分类 要素
自然要素 地质、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人文要素 人口、文化、经济

②呈现方式:区域要素可以通过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
(2)区域要素关系
①区域内各类要素是相互影响的,有些是直接影响,有些是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需要从自然界获取物质和能量,与自然界发生直接联系;区域的文化会通过制度、习俗、社会组织等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再间接影响自然界。
②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整体性,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2.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
(1)区域差异性: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不同的区域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如地理位置差异、自然条件差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文化习俗差异等。
(2)区域关联性
区域差异是区域关联的基础。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与其他区域发生关联。
②关联方式: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区域间流动实现的。
③影响: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种类及其方向、强度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生产、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方向
3因地制宜与区域发展
(1)区域发展的原则:区域的发展,既要根据自身的地理条件,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又要充分考虑自身地理条件和区域关联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人类的活动方式,从而做到因地制宜
(2)不同区域发展——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
①相同点: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
②区域要素差异
a.自然要素差异
项目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位于30°N~33°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 大致位于44°N~48°N,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但大陆性稍强;东面有山脉的阻挡,降水较,温暖季节短
耕地条件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黑土分布广泛,肥力高,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条件 贫乏 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b.生产活动差异
项目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农业 类型 水田耕作业、水产业 旱地耕作业、畜牧业
作物 水稻、油菜、棉花 玉米、春小麦、大豆
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其他部门 水产业较为发达 西部发展畜牧业
工业 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重要的重化工业基地
商贸业 发达 落后

(3)区域要素变化:区域各要素随着技术、经济、社会及自然等因素的变化而改变。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区域发展 区域 必备知识梳理
  • 上一篇:31.中国国家发展战略举例必备知识
  • 下一篇:33.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和生态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