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考点50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2024-03-08 

考点50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0·江苏卷)下图为甲、乙两山地同纬度的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山地属于( D )
A.昆仑山脉 B.秦岭
C.祁连山脉 D.横断山脉
(2)两山地的基带植被类型不同,原因是乙山地( C )
A.基带更高,热量不足
B.海拔更高,山谷风强
C.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
D.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
解题关键 根据“山麓基带与当地陆地自然带一致”的规律可以判断山体所处的气候区。
解析:第(1)题,由题干可知,甲、乙两山地纬度相同,经度都位于100°E附近,而且甲山地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可以判断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于横断山脉,D正确。昆仑山脉、祁连山脉都处于温带地区,秦岭处于亚热带与温带的过渡地带,秦岭南坡基带为常绿阔叶林,北坡基带为落叶阔叶林,A、B、C错误。第(2)题,由于乙山地地处横断山区,而且位于甲山地的东边,山高谷深,受西边重重山岭的阻挡,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越过山地,气流在背风坡下沉,形成焚风效应,乙山地的基带受焚风作用更强烈,所以,形成干热河谷灌丛,属于地方性现象,C正确。乙山地基带受焚风效应影响,热量充足,A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与山谷风影响无关,B错误。乙山地的基带形成干热河谷灌丛,是因为基带受焚风作用强烈,气候干热,并不是基带原生植被遭破坏,D错误。
1.影响垂直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1)山体所在纬度:纬度越低越复杂,纬度越高越简单。
(2)山体海拔:海拔越高越复杂(当然有极限),海拔越低越简单
(3)山顶与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大则复杂,相对高度小则简单。如下图所示: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表现
(1)从山麓到山顶的热量差异很大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 000米,气温约下降6 ℃。据此可知,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带分异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如下图所示);纬度越低,山地自然带数量越多,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类型越多。

(2)从山麓到山顶的水分状况差异明显。
一般来说,从山麓到山顶降水量呈“少—多—少”变化。因此,有些基带为草原或荒漠的高山,由于山地降水增多,可能出现森林带,如天山。
(3)随纬度和坡向的变化,同一自然带在不同地区的分布高度也不同
①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②同一自然带在阳坡位置高,阴坡位置低。
③同一自然带在迎风坡位置低,背风坡位置高(雪线受此影响明显)。
1. 雪线高度的判读
气温(热量和纬度) 雪线高度和基带气温呈正相关,阳坡高于阴坡
降水量 降水量越多,雪线越低;降水量越少,雪线越高
地形坡度 坡度越陡,雪线越高;坡度越缓,雪线越低
季节 夏季气温高,雪线上升;冬季气温低,雪线下降
自然环境变迁、人类活动 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雪线上升;沙漠化导致气候变干,雪线上升
气候、地形等综合影响 若一山坡既是迎风坡又是阳坡,一般降水对雪线高度的影响大于气温对雪线高度的影响,故雪线低

4.影响山地林线分布高度的因素

角度1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2022·江苏省南京市二模)下图为太行山土地覆被沿海拔梯度的分布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依次为( D )
A.阔叶林、针叶林、旱地
B.旱地、针叶林、阔叶林
C.阔叶林、旱地、针叶林
D.旱地、阔叶林、针叶林
解析:太行山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山脉东部为华北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西侧为黄土高原,海拔多在1 000米以上,甲主要分布在1 600米以下区域,可推断其为旱地,乙在较低海拔和较高海拔处均有分布,且占比较大,可推测其应为华北地区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丙在2 000米以上海拔占比较大,可推测其为针叶林,D正确。
2.下列关于太行山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减少
B.高山草甸分布面积最为广泛
C.山麓地带生物多样性最高
D.阔叶林树种以夏绿乔木为主
解析:据图可知,太行山山腰处森林植被占比较大,说明随着海拔升高降水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高山草甸在靠近山顶处占比较大,靠近山顶处山体面积较小,B错误;山麓地带以旱地为主,主要发展种植业,生物多样性不如山腰处森林丰富,C错误;该地阔叶林树种为当地地带性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为夏绿乔木,D正确。
角度2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020·山东卷)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3~5题。


3.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B )
A.垂直分布高差大
B.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解析:读图可知,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在低海拔地区没有分布,因此太行山区针叶林的垂直分布高差小,A、C错误。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的总分布面积占比较小,B正确。黔桂喀斯特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600~800米,而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的海拔为2 200~2 400米,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高,D错误。
4.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 )
A.山体陡峭 B.水分充足
C.土壤肥沃 D.热量充足
解析:黔桂喀斯特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分、热量充足,较低海拔地区本应该为阔叶林,但是由于该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山体异常陡峭,导致水土流失快,土壤较贫瘠,不利于其他植物生长,针叶林成为优势植被,A正确。
5.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B )
A.光照条件不同 B.水热组合不同
C.耕作技术不同 D.耕种历史不同
解析:由图可知,黔桂喀斯特山区农田分布上限比太行山区农田分布上限高,这是因为黔桂喀斯特山区所处纬度低,降水丰富,水热组合状况好。黔桂喀斯特山区和太行山区耕作技术、耕作历史差别不大;太行山区光照可能更足,但这不是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角度3 雪线
(2022·黑龙江省大庆市质检)雪线是山地常年积雪下限的海拔,其分布高度受气温、降水量和地形等因素影响。下图为安第斯山脉不同纬度的甲、乙两段雪线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

6.据图可知( A )
A.甲地可能位于热带
B.乙地可能位于热带
C.甲地位于乙地以南
D.乙地纬度低于甲地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甲的雪线比乙高,说明甲的热量条件比乙好,安第斯山脉位于南半球,甲地位于乙地以北,C错误;乙地纬度高于甲地,D错误;甲的热量条件比乙好,且雪线在5 000米以上,说明甲地可能位于热带,A正确,B错误。
7.下列关于图中M、N、P、Q四处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N坡受暖流影响,降水多,雪线较M坡低
B.M坡受海洋影响,气温高,雪线较N坡高
C.P坡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Q坡低
D.Q坡受东南信风影响,降水少,雪线较P坡高
解析:安第斯山脉沿岸没有暖流,A错误;甲雪线在5 000米以上,位于热带,山脉逼近海岸,山麓地带为热带荒漠,降水少,雪线高,B错误;乙雪线在3 500米以上,位于中纬度地区,P坡位于西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较Q坡低,C正确;Q坡位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雪线较P坡高,D错误。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地域分异规律 垂直
  • 上一篇:考点49 陆地地域分异规律
  • 下一篇:考点51 地方性分异规律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