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资讯
地理教学
教学用图
地理科普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旅游景点
行政区划
精品资料
站务管理

考点51 地方性分异规律

归属:地理备课资料 2024-03-08 

考点51 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1·山东卷)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C )
A.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
B.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
D.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2)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东南季风 B.局地环流
C.山地坡度 D.土壤肥力
解题关键 从位置分析三类草原所在地的水分条件差异及原因。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草原Ⅲ位于山麓洪积扇处,地下水位较高,草原的水分条件最好,A、B错误;结合大兴安岭位置可知,该地位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处,东侧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夏季风受地形阻挡抬升,由于草原Ⅱ处位置较低,抬升不明显,降水较少,水分条件最差,C正确,D错误。第(2)题,结合大兴安岭纬度位置可知,该地上空常年受西风的影响,特别是冬春季节,山地西坡冷空气堆积,东坡形成下沉焚风,越往下空气越干燥,到200~400米附近(平台—察尔森)尤其严重。夏季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到长白山等众多山脉的阻挡,到达此地的降雨量也不大,察尔森以上抬升明显,降水略多,形成草原Ⅰ,平台以下受地下水影响水分条件也较好,形成草原Ⅲ。因此,平台—察尔森便因为局部环流差异形成了草原Ⅱ,故选B。
地方性分异规律
地方性分异规律主要反映的是小尺度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性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这些地方性因素,又被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因此地方性分异规律也被称为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具体如下表所示:
影响
因素
地区 自然带和地表景观 成因
地带性分布
(理想状况)
非地带性分布
(现实状况)
海陆
分布
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针叶林带、苔原带 南半球该纬度无陆地
北极地区 冰原带 北极地区以北冰洋洋面为主
地势
起伏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 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荒漠带 安第斯山脉阻挡西风进入,处于背风坡
科迪勒拉山系西侧 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呈狭长条状 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
东非高原 热带雨林带 热带草原带 地势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各大洲的高山和高原地区 与当地的基带自然带一致 高山植被区 地势高,水热条件差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陆东岸是寒流,降温减湿;大陆西岸是暖流,增温增湿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西两岸 东西两岸自然带的分布纬度应该大致相当 大陆东岸自然带向较高纬度延伸,大陆西岸自然带向较低纬度延伸 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大陆东岸是暖流,增温增湿;大陆西岸是寒流,降温减湿
欧洲西岸 针阔混交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另外,有些地区的非地带性现象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如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北部、中美洲东侧的热带雨林带。原因有位于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来自海洋的信风影响,性质暖湿;暖流增温增湿;等等。
角度1 地形导致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2022·山东省济南市联考)热带稀树草原草本植物占据优势,乔木稀疏散生,具有“高草稀树”的特点。缅甸中部分布有热带稀树草原。下图示意缅甸热带稀树草原分布。据此完成1~2题。

1.缅甸中部分布热带稀树草原的主要原因是( D )
A.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
B.远离海洋,受海洋气流影响小
C.土壤酸性强,乔木生长受限制
D.山脉阻挡且地势平坦,降水少
解析:缅甸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有明显的旱、雨两季之分,应形成热带季雨林,A错误;读图可知,南部热带稀树草原区临近安达曼海,B错误;很多乔木能在酸性土壤中生长,因此土壤酸性强对乔木生长限制性不强,C错误;缅甸的地形格局是东、西、北为山地高原,中部和南部为平原,西部山脉阻挡西南季风,使中部地区降水较少,不利于乔木的生长,形成稀树草原群落,D正确。
2.缅甸热带稀树草原的分布属于( B )
A.纬度地带性现象
B.非地带性现象
C.经度地带性现象
D.垂直地带性现象
解析:缅甸的热带稀树草原是受地形的影响而形成的,属于非地带性现象,B正确。
角度2 海陆分布导致的地方性分异规律
(2019·浙江4月选考)“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程
解析: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大陆东岸存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说明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图2)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主要是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C。
4.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B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故选B。

读图指导8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图的判读

(2020·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甲自然带是( D )
A.高山草甸带
B.常绿硬叶林带
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2)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白山高山灌丛( B )
①根系浅而发达 ②生长快速 ③植株密度稀疏 ④植株高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题关键 根据山地位置确定基带植被类型,结合图示确定甲自然带的类型;根据长白山高山自然环境,确定高山灌丛的特征。
解析:第(1)题,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基带位于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北坡,海拔在600米以上,其上是山地针叶林带,则甲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是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正确;高山草甸带海拔高于山地针叶林带,A错误;常绿硬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B、C错误。第(2)题,长白山高山环境山地土层薄,灌丛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因此根系浅;山顶风力大,灌丛根系发达可以固定植株,①正确;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生长环境差,高山灌丛生长慢,植株低矮稀疏,②④错误,③正确。故选B。
垂直自然带谱图的判读技巧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带谱的复杂程度受山体所在纬度、山体海拔和相对高度影响,纬度越低、海拔越高、相对高度越大的山体,垂直带谱越复杂。
(3)通过同类自然带的分布高度判断纬度高低
同类自然带在低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高,在高纬的山地分布海拔较低。
(4)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分布上限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5)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低的为迎风坡,雪线高的为背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6)根据不同山坡及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阳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阴坡(如阿尔卑斯山脉)。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分布海拔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分布海拔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脉: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2022·河南省驻马店市检测)天山和阴山纬度相当,是我国两条重要的东西向山脉。天山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面积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腹地,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山地南北两坡不对称,北坡和缓倾向内蒙古高原。下图示意天山和阴山垂直自然带谱。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天山和阴山的甲、乙、丙、丁四坡坡向分别是( B )
A.甲坡—南坡,乙坡—北坡,丙坡—北坡,丁坡—南坡
B.甲坡—北坡,乙坡—南坡,丙坡—北坡,丁坡—南坡
C.甲坡—北坡,乙坡—南坡,丙坡—南坡,丁坡—北坡
D.甲坡—南坡,乙坡—北坡,丙坡—南坡,丁坡—北坡
解析: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阴坡分布海拔低,故天山甲坡为阴坡,对应北坡;天山乙坡为阳坡,对应南坡;同一山脉,阴坡由于光照条件差,气温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水分条件较好,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所以阴山丙坡为阴坡,对应北坡,阴山丁坡为南坡,对应阳坡,B正确。
2.下列关于天山垂直自然带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甲坡是背风坡,自然带谱丰富
B.乙坡是阴坡,自然带谱丰富
C.甲坡出现云杉林带是因为降水多
D.乙坡出现剥蚀高山带是因为气温高
解析:读图可知,天山北坡自然带谱海拔偏低且丰富,因北坡为西风带的迎风坡,产生地形雨,导致云杉林带出现,自然带谱丰富,A、B错误,C正确;乙坡是南坡,南坡出现剥蚀高山带是因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地表裸露,海拔高,风力强劲,物理风化与风蚀作用强烈,D错误。
3.阴山丙坡出现温性针叶林带和落叶阔叶林带,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B )
A.热量 B.水分 C.地形 D.坡向
解析:阴山北坡温性针叶林带以上热量条件较差,出现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说明山脉北坡的水分条件更好,主要原因是该区域气温低,蒸发较弱,土壤水分含量较多,满足森林植被的生长,B正确。
(2022·江苏省盐城市调研)下图为阴山山脉不同地段植被垂直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4~6题。

4.甲、乙、丙、丁对应的自然带,正确的是( A )
A.甲—草原化荒漠带
B.乙—山地荒漠草原带
C.丙—典型草原带
D.丁—落叶阔叶林带
解析:由图文分析得出,阴山山脉地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较少,多草原和荒漠草原,随海拔变化,垂直地带性也存在差异,甲在阴山西段山脚,与中段山脚植被相似,因此为草原化荒漠带,A正确;乙位于东段和中段阴坡,水汽不易扩散,温度相对较高,乙的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B错误;丙地处西段,在阳坡一面分布很高,由于降水量稀少,蒸发量较大,因此为山地草原荒漠带,C错误;丁在东段分布较多,阳坡上是山地疏林、灌丛,阴坡上是温性针叶林带,因此丁所处位置降水量较多一点,多为典型草原带,D错误。
5.阴山东段阴坡、阳坡自然带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B )
A.阳坡土层厚 B.阴坡湿度大
C.阳坡降水多 D.阴坡坡度小
解析:读图可知,阴山东段阳坡植被类型少,阴坡植被类型多样,原因是阴山深居内陆,距离海洋较远,降水量较少,蒸发作用强烈,位于阳坡的一面蒸发量大于阴坡一面,因此阴坡一面水汽较多,且较之不易散开,B正确,C错误;两侧均有植被覆盖,且都是山地,土层厚度相差不大,A错误;山地坡度大小对阴坡和阳坡自然带差异影响不大,D错误。
6.下列关于阴山自然带分布及物种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相同自然带高度东段高于西段
B.随海拔升高物种丰富度降低
C.坡向的植被差异东段大于西段
D.随经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增加
解析:读图可知,阴山相同自然带分布东段较西段矮,原因是东段距离海洋较近,降水较多,A错误;阴山垂直地带性差异中,各段基带均为单一自然带,随海拔升高,自然带谱数量增多,B错误;各段坡向的植被差异基本相当,C错误;阴山随经度增加,距离海洋渐近,降水渐多,水热条件渐好,物种丰富度增加,D正确。
    更多地理内容...
  • 关键词:分异规律 地方性
  • 上一篇:考点50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下一篇:考点52 人口分布
  • 相关地理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