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珠三角城市群发展的推进,国家对珠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指出:粤港澳合作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加快建设铁路城际快速网络,建成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际交通网络;加快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近日,一条消息吸引了海内外关注的目光,广东省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专家库拟入库专家及拟聘任专家名单在网上进行公示。
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目前,大珠三角已成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其规模超过了伦敦都市圈,在世界上仅次于纽约都市圈和东京都市圈。粤港澳三地的生产总值如按单一经济体计算,在亚洲仅次于日本、韩国和印度。”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杜鹰说。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盛广耀说,珠三角城市群已日臻成熟,各城市间的定位和分工也愈渐清晰。香港、澳门利用有利区位优势大力吸收和利用外资,与大陆形成了最广泛的协作;广州则着力提升核心城市的服务和管理水平,逐步建成具国际竞争力的商贸流通中心和现代服务中心;深圳重点发展商业、金融和服务等职能;珠海拥有数量众多的高等院校,正借助其优势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和旅游业。
到2012年,珠三角地区城际轨道交通营运里程约达580公里,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连通区内9个地级以上市,以及延伸至清远市区的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构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室主任牛凤瑞研究员说:“城市群实际是一个扩大的城市,轻轨地铁等基础设施同城化的建设,使珠三角城市群的规模效应逐渐凸显。珠三角城市群正在向世界级都市圈迈进。”
经济发展强大引擎
珠江三角洲地区带动广东省由落后的农业大省转变为我国名列前茅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先后超过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珠三角城市群成为我国经济密度最大、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经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提出:到2012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区域一体化格局初步形成,粤港澳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内部协调加强合作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教授丁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珠三角未来发展总体面临三大问题,“首先是资源瓶颈。粗略估计珠三角人口已达4500万,土地和能源相当有限,未来发展必须解决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其次是产业结构,珠三角产业层次总体偏低,经济增长模式粗放,产业结构偏工业、偏重型化,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比重较低。另外,近年来,作为改革排头兵的珠三角地区的领先优势已明显减弱,行政和社会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任务繁重,改革难度越来越大。”
针对未来发展,丁力教授说,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政策引导方面,珠三角各级政府的决策者需要在市场行为与政策导向中把握平衡,协调城市自身与城市群整体之间的利益。同时,需要进一步细划城市群内各城市的职能分工,促进珠三角的专业化,使城市间形成广泛的协作关系。